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风险的检验在乙烯分离单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离单元是乙烯装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应用基于风险的检验方法,对乙烯装置分离单元中的设备和管道进行了风险评估,分析了该单元中主要的失效模式和损伤机理.通过失效概率和失效后果的计算,确定各设备的风险等级,并根据风险结果,提出降低风险措施,制定优化检验策略,为装置的定期检验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安全仪表系统的组成,对安全仪表系统完成设计后,SIL验证中的操作模式,要求时危险失效平均概率(PFDAVG)计算所需任务时间、有效寿命,检验测试、检验测试间隔周期、检验测试覆盖率,PFDAVG计算公式等关键参数进行了阐述说明。希望以此促进SIL验证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生产装置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3.
考虑随机变量相关性的腐蚀管道失效概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鹏  彭杨 《石油学报》2016,37(10):1293-1301
针对腐蚀管道可靠性分析中随机变量独立性假设的缺点,提出了考虑随机变量相关性的腐蚀管道可靠性分析方法,建立了腐蚀管道腐蚀穿孔、局部爆破、整体断裂及其综合失效概率模型。基于JC法和正交变换法,运用多维正态分布函数,给出了随机变量相关下的腐蚀管道多模失效概率计算方法。对管道可靠性分析中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合实例研究了管径与壁厚、缺陷深度与长度、径向腐蚀速率与轴向腐蚀速率、屈服强度与拉伸强度4组随机变量相关性对腐蚀管道失效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机变量相关性对管道腐蚀穿孔失效概率没有影响,管道局部爆破、整体断裂及综合失效概率随缺陷深度与长度相关系数和径向腐蚀速率与轴向腐蚀速率相关系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管径与壁厚相关系数的增大而减小。屈服强度与拉伸强度相关系数越大,局部爆破和整体断裂失效概率越大,综合失效概率不变,并且变量相关性对腐蚀管道失效概率的影响随着腐蚀增长而逐渐减弱。腐蚀管道失效概率对径向腐蚀速率与轴向腐蚀速率的相关系数最为敏感,对屈服强度与拉伸强度相关系数的敏感性最低。  相似文献   

4.
风险是指对某一设备设施故障失效发生事故的概率与事故造成的影响后果的乘积。为了降低风险通常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降低发生事故的概率,即降低设备设施故障失效频率;二是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削弱事故造成的影响后果。因此,设备设施失效频率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风险结果的准确确定,特别是作为定量风险评估中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计算所输入的关键参数不可或缺。应用国际上现行的设备设施失效频率计算方法—函数计算法,对某大型轻烃储库、轻烃储罐单元失效频率进行详细计算,并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失效频率修正方法对失效频率计算结果加以修正,得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准确计算结果,可为大型轻烃储库定量风险评估工作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5.
燃气管道失效概率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失效概率评估是燃气管道定量风险评估的关键内容之一。对基于专家估计的主观失效可能性评估方法和基于历史失效数据统计或强度理论的客观失效概率评估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主观方法和客观方法相结合的失效概率评估方法。采用历史失效数据统计方法,计算燃气管道的平均失效概率;采用层次分析法,利用专家估计数据,求得管道失效可能性,并认为主观估计的中等可能性等于历史失效数据统计的平均失效概率,从而确定主观失效可能性和客观失效概率之间的关系式。以埋地钢质管道腐蚀失效为例,阐述了这种失效概率评估方法。采用主观估计法,求得任意情况下的管道失效可能性,利用主观可能性和客观概率之间的关系式,求出燃气管道的客观失效概率。  相似文献   

6.
海洋平台的压力容器较为特殊,必须确保其运行的可靠和稳定。本文对压力容器在整个使用过程中不同阶段出现失效的概率进行了分析。结合实践对压力容器常见的失效形式进行了介绍,主要有变形失效、断裂失效和腐蚀失效。对常用压力容器检测技术方法进行了阐述,主要有人工目视检测、磁粉检测、超声波检测和射线检测。这些检测手段对于提升压力容器检测效果,保障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采集某天然气液化装置的设计、安装、运行、维护保养、历年检验及介质化验等相关信息,分析装置中设备损伤机理,识别其失效模式;并运用DNV RBI Onshore软件对该装置主工艺流程中设备进行失效可能性和失效后果分析与计算,确定了各设备项的风险大小并排序,提出了针对性的检验计划。通过现场针对性的检验,结果表明现场检验中发现问题与前期评估结果较为一致,有效的降低了设备的运行风险。  相似文献   

8.
采用基于风险的检验(RBI)分析方法,运用ORBIT ONSHORE软件对含硫天然气处理的主要设备和管线进行了失效可能性与失效后果的分析与计算,并给出了主要的运行损伤模式与机理,提出了降低风险的措施,制定了基于RBI分析的优化检验策略。  相似文献   

9.
采用基于风险的检测技术,对某石化公司的加氢裂化装置的承压设备和管道进行风险评估,并结合中国石化行业法规和现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检测计划。详细阐述了RB I技术的实施过程,从数据收集、介质危害分析、损伤机理分析、腐蚀回路和物流回路划分,计算设备项失效概率以及失效后果,从而确定了风险结果,然后制定优化的检测计划,提出降低风险的措施,最后对生产和管理提出建议。采用这种方法,不仅对高风险的设备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检测方法,而且使检测得到合理科学分配,降低了检验成本。其更深远的意义在于通过对装置工艺条件的整理和分析,提高了整个装置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油气管道抗风险能力和完整性管理水平,针对管道结构抗力和附加载荷随时间随机变化的特性,将剩余强度视为随机过程,引入“首次穿越模型”构建腐蚀管道的时变失效概率模型,通过实例分析考察了管道结构参数和随机激励因素对失效概率的影响,并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计算结果与基于首次穿越模型的计算结果相比,两者吻合性较好,证明了时变失效概率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系统运行压力和腐蚀速率是影响失效概率的主要因素,在低失效概率下,可忽略管道规格和抗拉强度的影响;在正常条件下,该管道的剩余寿命为24 a,在运行20~30 a期间应注意对管道系统进行维护维修,以提高管道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风险评估在加氢装置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石化加氢(二)B装置采用基于风险的检测(RBI)技术,对装置的静设备与管道使用RBI软件RB—eye进行定量、定性分析以及失效概率、失效后果的评价,评估了装置的风险情况,制定了装景基于风险分析的检验策略。  相似文献   

12.
运用定量RBI方法对两套延迟焦化装置进行风险评估,通过对比新旧两套延迟焦化装置的风险情况,发现设备材质是影响风险差异的关键因素,在工艺、原料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材质的合理选择能够显著降低设备发生失效的可能性,从而降低设备风险,复合钢板的广泛使用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失效发生的可能性,还能降低设备制造成本。影响两套装置的风险差异因素还包含资料完整性、管理情况、投用时间、检验有效性、设计的不合理问题及安装制造时材料的不规范代用问题等。通过风险评估,可以针对关键设备、关键区域进行有效的监测,减少设备失效事故的发生。最后对延迟焦化装置重点腐蚀区域的设备管理及风险评估报告的使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确定老龄平台合理的检修方案,建立基于风险的老龄平台检修规划模型。研究模型中检测、维修与失效期望费用的计算方法,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求解;利用事件树进行概率分析,计算出各检测时间点平台检测、维修与失效三个基本事件的概率;基于规划模型对老龄平台延寿服役期间的检测间隔、方法及维修决策三个参数进行优化。最后以一老龄平台为例,根据备用的检测方法与维修方法确定10种检修方案,采用检修规划模型进行检修优化,结果表明,合理地安排检测与维修能够有效地降低平台风险,维修方法对检修方案的影响大于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压力容器传统检验模式存在"检验不足,过度检验"的现象,因此TSG R7001-2013《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规定必须在基于风险的检验的基础上编制检验方案。结合TSG R7001-2013和有关法规标准,首先介绍了检验机构压力容器检验检测作业文件和检验方案的关系,有利于检验机构对检验细则的分类;其次在基于风险的检验的基础上,分析了结合使用情况、失效模式、损伤机理编制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方案的方法和思路并分析了石油化工行业设备损伤模式和无损检测方法及检验有效性,便于检验人员科学制定检验方案;最后在检验人员合理避责,同时便于使用单位进行及时整改的前提下,探讨了检验结果的处理要求。希望本文的研究对于压力容器科学施检及科学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袁兴龙  李跟社  王超 《焊管》2018,41(1):60-62
为了在钢管磁粉探伤过程中寻求一种性能良好,成本较低的标准试片对探伤设备进行灵敏度校准,对A1 30/100与A2 30/100标准试片使用后设备的磁化电流、磁粉消耗、钢管退磁、设备故障率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使用A1 30/100型试片校准设备灵敏度不仅能够符合标准规定、满足探伤要求,而且所需设备磁化电流小、每班节约电能约28.87 kWh;检测过程中,设备与钢管之间不易产生打火,检测结束后钢管易退磁、剩磁小,触头消耗少,设备故障率低,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油田站场内的储罐区具有大容积、分布集中、易燃易爆等特点,储罐失效成为影响站场完整性和安全的重要因素。目前,对储罐及其他站内静设备的评价方法主要采用基于风险的检验(RBI)技术,但传统的RBI对设备修正系数的评价未考虑不同因子之间的影响权重,同时未考虑到过渡分值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多层次灰色聚类评价模型,建立了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对影响设备修正系数的指标进行权重排序,得到影响失效概率的主要因素,并利用过渡分值构建评价样本矩阵。通过实例分析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很好地处理储罐风险评价这类多层次、多变量、非线性的复杂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条件概率模型是基于检测结果更新结构可靠性及其参数的重要模型,但常规的条件概率模型没有考虑结构可靠性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基于裂纹尺寸准则和疲劳寿命准则,在海洋结构物可靠性概率模型更新研究中提出了考虑检修的结构动态疲劳可靠性条件概率模型,为在结构动态疲劳可靠性分析中考虑检修因素的影响提供了一种方法。基于各种检测结果和维修决策,对结构动态疲劳可靠性进行了评估。结合算例阐述了本文提出方法的可行性,验证了检测、维修结果对结构动态疲劳可靠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西气东输管道可靠度预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钢管质量、材料性能、内压、意外载荷等因素的不确定性,实际管道总存在一定的失效概率和可靠度。介绍了利用失效评估图和蒙特-卡罗法计算管道可靠度的一种方法,并采用国外目标可靠度指标对西气东输管道的可靠度进行了预评估,结果表明:无论是否存在一定概率的漏检缺陷,西气东输管道的可靠度完全可以满足标准要求;为了提高钢管的可靠度,应在钢管制造及焊接施工过程中严格把关,以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缺陷漏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