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冠心病属中医学胸痹范畴。翁维良教授擅长冠心病气血辨证,认为气虚、气滞、血瘀是冠心病心绞痛的基本病机,以益气活血和理气活血为基本治法,根据不同阶段的病机特点灵活用药,在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养心氏片是针对冠心病气虚血瘀的基本病机,以益气活血,通脉止痛为基本治法,经临床验证,对冠心病的治疗有肯定疗效。笔者认为,养心氏片组方较好地体现了冠心病治疗中的整体观。现就此略陈管见,以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3.
甘盼盼 《新中医》2014,46(11):1-2
隐匿型冠心病属胸痹、心痛等范畴。根据《灵枢·天年》中"血气懈惰"的有关论述,认为隐匿型冠心病以气血的变化、发展为基础。气血懈惰,不能单纯的理解为心气之衰、心血之虚,而应包含虚实及虚实夹杂之意。"血气懈惰"是隐匿型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关键,调气和血是治疗隐匿型冠心病加重的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4.
大气下陷与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观察中发现大部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都存在大气下陷的典型表现,认为大气下陷是冠心病心绞痛基本证候之一。益气升陷法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法则之一,采用治疗大气下陷基本方升陷汤化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对冠心的治疗,不少地区和学者主张从血瘀论治,北京西苑医院郭士魁副研究员认为冠心病应以“血瘀”论治,主张以活血化瘀治本,以芳香温通药治本中之标。广州中医学院邓铁涛教授认为本病“心阴心阳”是本,“痰与瘀痹阻”是标,认为应以温胆汤加人参益气除痰通心阳,或以生脉散益气养阴作为基本治疗途径。但着重以调理气血途径治疗冠心病,目前文献报导尚少,现就冠心病发生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以气阴两虚为本,痰瘀互结为标。郭利平教授认为治疗冠心病应以益气养阴为治疗之本,祛痰化瘀为基本大法,还应重视调养脾胃功能。  相似文献   

7.
颜德馨教授诊治冠心病擅从气血论治,遵循《金匮要略》“阳微阴弦,则胸痹而痛”、“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之说,认为冠心病的基本病机为阳虚血瘀,故临证注重运用温阳活血法,并针对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不同病机变化,配以适当药物论治,疗效显著。兹将其审机论治冠心病经验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在血液流变学方面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慧贞  王钦和 《新中医》1994,26(11):53-54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在血液流变学方面的研究近况陈慧贞,王钦和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已做了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多数学者认为冠心病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以脏器(心肝脾肾)亏虚为主,尤以心为最、肾次之。以心气虚、心阴虚...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对许心如教授治疗冠心病临床经验进行总结,认为许教授在治疗冠心病的过程中,重视中西医结合,在接诊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现代医学的诊断。诊断明确后,主张按照中医理论进行辨证治疗,认为冠心病病机特点当属虚、寒、瘀、痰互结。把宗气不足、瘀血痰浊内阻作为冠心病总的病机。治疗上以益气温阳、活血化瘀、健脾补肾为基本治则。多用黄芪、党参、太子参以健脾益气;桃仁、红花、赤芍、鸡血藤、川芎等活血通脉;佐用砂仁、槟榔等行气药以增强疗效。重视脾肾的同时,指出要慎用燥药。以淫羊藿、仙茅、补骨脂、巴戟天等用于温补肾阳,枸杞子、菟丝子、女贞子、生地黄,防止温补肾阳药过燥伤阴。以上临床经验用于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介绍肖长江教授运用三参首乌汤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经验。肖教授认为老年冠心病的基本病机为气阴两虚,脉络瘀阻,治疗当以益气养阴、活血通脉为法,多以三参首乌汤为基本方,并根据兼痰、瘀、火等实邪进行加减化裁。兼脉络瘀阻者,合生脉散;兼痰瘀互结者,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兼痰火扰心者,合黄连温胆汤,临床随症加减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研究1.1 病因病机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葛氏等[1] 认为气滞血瘀、气虚血瘀 ,不通则痛为本病的基本病机 ,以益气化瘀、通络止痛为主要治法。文氏[2 ] 、尹氏等[3 ] 认为 ,冠心病心绞痛主要病机是元气不足致心脾肾亏虚、瘀阻脉络。吕氏等[4] 认为 ,本虚为阴阳、气血皆虚 ,标实为气滞、寒凝、血瘀交互为患 ,以“补为通”为治则 ,即实者以通为主 ,虚者权衡阴阳气血 ,以调阴阳 ,补不足 ,做到补中寓通 ,通中寓补 ,通补兼施 ,调整整体。陈氏[5] 认为 ,本病多为心气 (阳 )不足 ,因虚致瘀 ,心脉瘀阻 ,益气活血是本病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杨霞 《广西中医药》2012,35(5):46-48
<正>陈学忠教授系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四川省名中医,从事临床、科研30余年,学验俱丰,擅治内科诸证,尤其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治颇有心得。陈学忠教授提出"肾虚血瘀导致衰老"的观点,认为肾虚血瘀是冠心病心绞痛的基本病理改变,提倡以补肾活血为法防治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效果突出。笔者有幸随师侍诊,现将导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经验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的范畴。一般认为本病是因为正气亏虚,寒凝、痰浊、气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的基本病因笔者认为:是心、肾两脏亏虚, 但二者又非并列平行的关系,而是因果关系.即心脏虚损是导致冠心病发生的病理基础,而肾虚又是引起心损的根本原因.换言之,冠心病的本虚是:其本在心,其根在肾.至于气滞、血瘀、痰浊、寒凝等病之标, 则是心、肾虚损的病理产物,它们又反过来构成发病的外在条件.因此,对本病的治疗,总以补益心肾、固其根本为基本大法.  相似文献   

14.
朱德建 《国医论坛》2021,36(2):43-45
陆曙认为冠心病的主要病机为痰瘀互结,痹阻心脉,以祛痰化瘀为基本大法,临证常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冠心Ⅱ号方加减治疗,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热毒病机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吴伟  彭锐 《新中医》2007,39(6):3-4
探讨冠心病的病因病机。归纳出冠心病基本病机为瘀血、痰浊、邪毒、正虚。结合现代医学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炎症、温度、病理生理研究的新进展,认为应当重视热毒痹阻心脉在冠心病病机中的致病作用。提出清热解毒法对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可能是一种新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属中医学“胸痹”“真心痛”“心痛”等范畴.基本病机为“阳微阴弦”,属本虚标实之证,多以气虚、阳虚、气阴两虚为本,气滞、血瘀、寒凝、痰浊为标。现代医学认为.炎症反应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肿瘸坏死因子等炎症因子与冠心病有着直接的关系。近年来.中医学认识到热毒亦是冠心病非常重要的致病因素,清热解毒法治疔冠心病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结合冠心病炎症因子和热毒学说的认识,对两者的相关性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祝光礼教授从事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多年,对冠心病的治疗颇有心得。本文详细总结了其治疗冠心病的经验,祝教授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其根本病机为气虚血瘀,治疗上当以益气活血为基本治疗原则,同时结合整体,调五脏以治心,并主张中西医结合,发挥各自优势。  相似文献   

18.
王香婷  魏民  张一昕 《陕西中医》2005,26(7):715-716
<正>笔者仅就临床体会,初步认为:冠心病的基本病因为心、肾两脏亏虚,但二者又非并列平行的关系。即心脏虚损是导致冠心病发生的病理基础,而肾虚又是引起心损的根本原因。换而言之,冠心病的本虚是:其本在心,其根在肾。至于气滞、血瘀、痰浊、寒凝等病之标,则是心、肾虚损的病理产物,他们又反过来构成发病的外在条件。对本病的治疗总以补益心肾,固其根本为基本大法。  相似文献   

19.
夏翔先生认为,元气衰微、胸阳不振、痰瘀内积、心脉瘀阻是冠心病发病的基本病机,益气培元、助阳温通、活血祛瘀、化痰理气是治疗冠心病的基本大法。辨治中强调标本兼顾、病证结合、脏腑相关,选方用药重视温润相宜、补通相融,且主张药性药理汇通。自拟“心痛方”用于冠心病的相对稳定期及发作期的治疗,临床取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临证贵在调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苏岗 《辽宁中医杂志》1995,22(12):537-538
冠心病,属祖国医学胸痹、厥心痛,真心痛等范畴,治疗上多以活血化瘀为基本原则。本文,从中医基本理论出发,以“气”认识冠心病,从气血相关理论、脏腑发病规律、病因病机特征三方面,阐明调畅气机是冠心病治则的中轴,临证治疗冠心病贵在调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