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H~-,He,Li~ ,Be~( 4),B~(3 ),C~(4 ),N~(5 ),O~(6 ),等双电子原子的问题在天体物理及高温气体的研究中很重要。本文设计用下列线性变分波函数。来表达上述双电子原子的基态,并运用量子力学变分原理算出最好的参数Z',C_1,C_2,C_3及能量E。计算结果比过去用简单的波函数或用相似于哈尔吹自洽场方法算得的结果都好。说明上述设计的波函数是双电子原子比较准确的波函数。  相似文献   

2.
Glauher、Seaton、Burke和Hughes等人都计算过锂原子或钠原子对慢电子散射的总截面,但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相差较大。我们应用文献[5]提出的慢电子散射物理模型,同时考虑到入射电子与靶原子间的极化作用和交换作用,用原子的解析波函数推导出了入射电子与锂原子、钠原子相互作用的势函数,从而用分波法计算了  相似文献   

3.
本文的目的是寻求一种形式简单、便于实际应用而其结果能显著超过自治场方法的双电子原子线性变分波函数。不少人在研究不含r_形式的双电子原子线性变分波函数方面获得了比较好的结果,本文从不同的考虑出发,计算了另一种形式的三参数线性变分波函数,并对它的简化形式——单参数波函数——作了计算,最后,将所得结果与自洽场方法的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一)波函数的选择双电子原子包括自旋在内的波函数,可以写成空间部分与自旋部分的乘积基态的组态为(1s)~2,它是两电子自旋反平行的态。此时,两电子的自旋波函数X(s_1,s_2)是反对称的。根据Pauli原理,双电子原子基态波函数的空间部分ψ(r_1,r_2)对于两电子的空间坐标应该是对称的。  相似文献   

5.
计算分子能量,一般都用分子的电子波函数,寻求较准确的分子波函数来计算分子能量方法有许多种,但都涉及多中心问题,在单中心球对称模型近似下,对一类对称性接近球的NH3,H2O等分子的多中心问题简化为具有10个电子“X离子”(X=N,O)的单中心问题,并利用多电子原子的自洽场(SCF)理论及计算程度计算了NH3分子基态总能量。结果比用SCF-MO法的计算更接近实验值。  相似文献   

6.
计算分子能量 ,一般都用分子的电子波函数 ,寻求较准确的分子波函数来计算分子能量方法有许多种 ,但都涉及多中心问题 ,计算量很大。在单中心球对称模型近似下 ,对一类对称性接近球的NH3、H2 O等分子的多中心问题简化为具有 10个电子的“X离子”(X =N ,O)的单中心问题 ,并利用多电子原子的自洽场 (SCF)理论及计算程序计算了NH3 分子基态总能量。结果比用SCF -MO法的计算更接近实验值  相似文献   

7.
从电磁感应的基本定律出发,探讨了感生电场对磁介质原子中轨道电子的作用,对于抗磁质的抗磁性给出了明晰的解释;根据所得公式,以常见的抗磁质铜为例,估算出了磁化率.这一定量计算结果,在数量级上与一般物理学文献中所公认的数值吻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8.
从电磁感应的基本定律出发,探讨了感生电场对磁介质原子中轨道电子的作用,对于抗磁质的抗磁性给出了明晰的解释;根据所得公式,以常见的抗磁质铜为例,估算出了磁化率,这一定量计算结果,在数量级上与一般物理学文献中所公认的数值吻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用双中心展开式计算原子间范德华能时出现发散的原因。对A.Dalgarno和J.T.Lewis关于发散问题的论断,提出异议,建议用区域化波函数法消除发散困难。在此基础上,采用单电子近似模型及行列式波函数,探求出用维格纳系数表示的二个满壳层或满壳层外填充一至二个S态电子的原子间范德华能的收敛性公式。并就氢原子和氦原子两种情况进行了数值计算。与前人得到的结果对比看出,我们建议的方法还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10.
推广Kirkwood关系式于最外层满壳层电子结构的原子和离子的等电子系列,得到原子和离子的抗磁化率与有效核电荷的简单关系式。并依此计算了原子和离子的抗磁化率,给出了某些阴离子的抗磁化率。  相似文献   

11.
推广Kirkwood关系式于最外层满壳层电子结构的原子和离子的等电子系列,得到原子和离子的抗磁化率与有效核电荷的简单关系式。并依此计算了原子和离子的抗磁化率,给出了某些阴离子的抗磁化率。  相似文献   

12.
He原子基态能量与波函数的变分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He原子模型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了一种包含坐标张弛系数的试探波函数,对He原子的基态能量和解析波函数进行了变分计算,得到了比较理想的结果,其中在波函数取N=11时,氦原子基态能量与实验值相比,误差仅为0.014‰.  相似文献   

13.
在高温气体、天体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的研究中,常常要遇到高离化原子及其激发态的问题。研究这类问题,需要有适当的解析原子波函数。我们现在只限于研究含1s,2s,2p电子的高离化原子。根据过去经验,我们找到了一套特别简单又比较准确的解析波函数来表示这些电子在原子中的状态,其形式为  相似文献   

14.
在高温气体、天体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的研究中,常常要遇到高离化态原子的问题。研究这类问题,需要有适当的解析原子波函数。我们现在只限于研究含1s、2s、2p电子的高离化态原子。根据过去的经验,我们找到了一套特别简单而且还比较准确的解析波函数来表示这些电子在原子中的状态,其形式为  相似文献   

15.
在研究“基态锂原子电子交换作用”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计算了激发态锂原子的能级,并着重研究了电子交换作用对锂原子激发态能量的影响,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这对进一步研究原子的高激发态能级及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激发态锂原子的电子交换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基态钽原子电子交换作用”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计算激发态锂原子的能级,并着重研究了电子交换作用对锂原子激发态能量的影响,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这对进一步研究原子的高激发态能级及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文献中,我们曾设计了一套五个参数的变分波函数,用来计算第二周期元素正常态原子的能量,比Morse等人用一种四参数波函数所算得的结果好。但这种五参数波函数比较复杂,要用变分法来确定它的最佳参数值,计算量很大。有些问题只需简单而又适用的波函数就行了。我们在文献中提出了一套特别简单而且适用的二参  相似文献   

18.
试探波函数至少应当满足三个判据,除计算值应力求准确之外,还要考虑波函数应力求简练而不繁冗,计算方法应力求简便而不繁琐。近年来,为了使波函数简练,有人采用66项的积分变换波函数得到了接近Pekeris的1078项的结果。但单就简便这一判据而论,毕竟要推Srivastava等人的工作。他们应用Feshbach-Rubinow方法得到了基态能和波函数的解析表达式,虽然后来有人进一步用FR法改善了结果,但由于必须数值求解,失去了解析求解的优点。因此,Srivastava等人的工作是有其独到之处的。  相似文献   

19.
作者采用顾世洧得到的电子-空穴有效作用势VG(r)和2种尝试波函数,计算了TlBr与TlCl晶体中Wannier激子的结合能,所得结果与实验值更加接近,比其他作者所得到的结果有了较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20.
作采用顾世洧得到的电子-空穴有效作用势V0(r)和2种尝试波函数,计算了TlBr与TlCl晶体中Wannier激子的结合能,所得结果与实验值更加接近,比其他作所得的结果有了较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