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易昌维 《现代保健》2012,(5):133-134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提高其临床防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2011年10月本院收治的200例该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首要病因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其次为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发病年龄最多的为中老年组,中老年组较青年组发病率显著增高(P〈0.05),男性患者数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3:1,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费用昂贵并且有高达10%的患者多次入院。结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最常见的危急症,具有反复发作性,在内科保守治疗的同时应采用内镜下硬化剂治疗、介入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并重点在于预防其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联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急诊双重介入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所致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1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所致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肝功能评价均为Child B、C级。首先经动脉穿刺行脾动脉或肠系膜上动脉造影,间接了解门静脉走行,接着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行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挂塞,再经动脉导管行部分性脾栓塞。结果21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行双重介入栓塞术治疗均获得成功;随访6个月,无一例发生再出血,12个月时,再出血2例;随访期内死亡2例。结论PTVE、PSE联合急诊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所致上消化道大出血创伤小,既控制了上消化道出血,又适度降低了门静脉的压力,疗效确切,在临床急救方面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关海燕 《中国保健》2010,(10):21-22
近年来随着急诊内镜的广泛开展,发现门脉高压性胃病是部分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本文对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病机制、胃镜下特点及药物治疗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同时并存上消化道出血相关危险因素,并总结对应护理干预策略情况。方法:对2018年04月--2019年11月本医院治疗的80例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实施回顾性指标研究,予以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肝硬化病程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大于等于16秒、腹水、胃底静脉曲张、食管静脉曲张、不良饮食习惯均是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同时并存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同时并存上消化道出血存在多种危险因素,需实施对应护理干预策略,进而改善患者预后状况。  相似文献   

5.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节奏的加快,慢性病的得病率日益增高,其中肝硬化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肝硬化发展到晚期会产生一系列的并发症,肝硬化还会导致门静脉高压,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其严重的并发症,活动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患者肝硬化死亡的重要原因.随着医学的发展,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有很多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内镜治疗、介入治疗、联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等.其中最主要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内镜治疗.本文主要研究了食管胃底静脉曲内镜治疗方法的进展,有待于发展更加进步的治疗方法,完善肝硬化治疗体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临床观察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将本院自1996年10月~2005年6月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34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18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使用垂体后叶素止血;治疗组16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使用垂体后叶素的同时联用酚妥拉明止血。观察止血效果,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止血有效率66.6%,不良反应发生率33.3%;治疗组止血有效率87.5%,基本无不良反应。两组疗效比较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较高,安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临床观察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对本院自1996年10月~2005年6月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34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18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使用垂体后叶素止血;治疗组16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使用垂体后叶素的同时联用酚妥拉明止血.观察止血效果,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止血有效率66.6%,不良反应发生率33.3%;治疗组止血有效率87.5%,基本无不良反应.两组疗效比较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较高,安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非曲张静脉破裂出血45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可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已被广大医师所认识和熟悉。然而,肝硬化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并非都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的。内镜检查是目前确定上消化道出血原因的首选办法。我科自1994年4月至2002年10月间采用胃镜检查72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现非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患者45例。现就其出血病因构成比及出血方式结合文献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提高其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并统计患者的病因、性别及年龄。结果: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其次是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60%vs40%);发病人群大多介于45—60岁之间的中老年组。结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危急病症,且发病原因多变,多发于男性患者和中老年群体中,因此应当综合采取多种治疗方式,并做好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临床观察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对本院自1996年10月-2005年6月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34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18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使用垂体后叶素止血;治疗组16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使用垂体后叶素的同时联用酚妥拉明止血。观察止血效果,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止血有效率66.6%,不良反应发生率33.3%;治疗组止血有效率87.5%,基本无不良反应。两组疗效比较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较高,安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除门脉高压所致外,还可能因Dieulafoy病所致,研究探讨其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收集该院自1998.1~2006.12发现的肝硬化合并Dieulafoy病患者16例,分析其诊治特点。结果此16例患者最初均诊断为肝硬化所致的食道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门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出血、溃疡病出血,但由于治疗效果不好,反复经内镜、血管造影检查,最终确诊为Dieulafoy病,后经内镜下止血或血管介入下栓塞治疗好转。结论由于Dieulafoy病的诊断困难,当合并肝硬化时更易误诊或漏诊,故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可提高其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50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86例定为观察组,其余64例定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的静脉曲张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静脉高压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静脉内径、门静脉内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胃府静脉曲张程度、肝功能分级、门静脉压力、门脾静脉内径均为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对高危患者进行积极的干预措施,对预防和治疗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套扎、硬化剂及组织胶注射术)联合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治疗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共38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先行内镜检查及上腹部增强CT门脉重建。根据食管胃底曲张静脉严重程度采取内镜下套扎、硬化剂及组织胶注射术联合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结果:本组38例患者急诊止血10例,择期治疗28例。随访3~52个月,平均随访15个月,复发出血5例(13.1%)。结论:内镜治疗联合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消化道大出血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能够显著降低再次出血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脾切除加门奇断流术对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及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对2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行脾切除加门奇断流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术后上消化道出血均停止。随访2个月~4年,无再出血,肝功能正常或好转,无肝性脑病发生,无死亡。结论:脾切除加门奇断流术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5.
肖修玲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9):4066-4067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25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诱因进行分析,其中因精神刺激导致出血的患者12例(48.0%),因进食油炸食物致出血的患者15例(60.0%),因急性感染继发出血的患者11例(44.0%),因疲劳过度致出血的患者7例(28.0%),因药物引起出血的患者5例(20.0%)。25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和临床监护,23例患者出血症状好转,好转率为92.0%,2例患者由于出血量过多导致失血性休克,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8.0%。[结论]早期及时确诊和治疗是控制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症状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6.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后评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李静 《中国医师杂志》2005,7(5):631-633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预后评估。方法 对1990-01~2004-09 502例住院病人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以男性及中老年人多发,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门脉高压性胃病、消化性溃疡为主要病因,易合并失血性休克、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饮酒及及非甾体类药物为主要诱因,内科治疗有效率(2周)为89、84%,死亡率为10.16%,主要死亡原因为失血性休克、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结论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与性别、年龄、季节等多因素相关,病因、肝功、合并症、年龄等因素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17.
林玉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5):3110-3111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因及临床处理方法。[方法]通过对确诊为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48例患者病因进行分析。[结果]消化性溃疡病发生率52.1%(25/48),肝硬化发生率18.8%(9/48),急性病胃黏膜出血发生率12.5%(6/48),胃癌发生率8.3%(4/48),肝癌发生率4.2%(2/48),胆道出血发生率2.1%(1/48),原因不明2.1%(1/48)。[结论]对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应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临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方法 自1993年6月~2010年6月对87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并随访70例.结果 急诊手术止血率98.6%(35/36),急诊手术病死率11.1%(4/36),主要死亡原因是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衰竭.近期再出血率5.7...  相似文献   

19.
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是肝硬化的一种胃肠道表现,也是肝硬化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对PHG发病的相关分子机制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对内皮素1(ET-1)和缺氧诱导因子-1(HIF-1)的研究,为进一步探讨PHG的分子病因、治疗及预后评估奠定了基础。本研究就近年来ET-1和HIF-1在门脉高压性胃病中的研究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将21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设为A组,100例普通胃病患者设为B组。观察溃疡出血率、检出率、HP感染率、肝源性溃疡分期与门静脉高压的关系、溃疡易发部位、治愈率。结果:肝硬化并消化性溃疡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一般胃病患者。此外,肝硬化并消化性溃疡的胃肠出血率明显高于一般胃病患者,肝源性溃疡大多发生在胃部。在治疗上,制酸剂(质子泵抑制剂)结合盐酸普萘洛尔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制酸剂。结论:多数肝源性溃疡临床症状不典型,其检出率、并发出血率均高于一般消化性溃疡,并且溃疡活动期的发生率与门脉高压有关。故在治疗肝源性溃疡时应注意降低门静脉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