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7 毫秒
1.
基于证据的软件过程可信度模型及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德鑫  王青  贺劼 《软件学报》2017,28(7):1713-1731
软件可信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但对软件可信性的评估却一直没有一个系统并且客观的标准.一些研究工作从可信证据的采集渠道入手,譬如认为有第三方测试的证据,其可信级别就高一些,而若有用户的使用反馈则可信级别就更高.这些工作在可信的客观性方面做了很好的贡献.但我们知道可信其实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而且质量形成于过程,其证据的充分必要程度,以及对必要开发过程的覆盖程度等非常关键.本文基于软件开发过程,从过程的实体、行为以及制品三个方面提取软件可信的证据,建立了由37个可信原则,182个过程可信证据和108个制品可信证据组成的软件过程可信度模型,并给出基于本模型证据的软件过程可信评估方法,试图从开发过程的可信来建立软件产品的可信的信心.  相似文献   

2.
王德鑫  王青 《软件学报》2018,29(11):3412-3434
近年来,软件可信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一种比较共识的观点认为,软件可信是软件行为符合预期的程度.质量形成于过程,显然,建立质量信心的证据也散布于过程.软件开发过程中,主体、行为和各种保障手段则是建立软件可信的基本依据.基于证据的决策和管理是现代质量理论的核心,基于证据、数据驱动的软件工程都是试图从客观数据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计划的支持下,从过程保障的角度提出了软件过程可信度模型,其中,证据作为建立软件可信、支持可信评估的基础要素,是模型非常重要且基础的组成部分.主要研究该模型中的证据体系,遵循完整性、必要性、兼容性和可持续性这4项原则,基于过程管理的基本要素,通过调研以及与CMMI等软件过程参考模型的对接来提炼、定义和质证模型中的可信证据,使证据具备良好的公信力和可比性;同时,增加了部分目前其他模型都没有涉及的证据来刻画对软件过程的可信增强,从而建立了一个从可信实体、可信行为、可信制品这3个目标进行可信保障、并覆盖软件过程全生命周期的证据体系.该证据体系科学、客观并具有良好的公信力,结合可信度模型的其他部分,可以实现基于证据的、自底向上的软件过程可信评估,可供软件组织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3.
一种软件可信分级模型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软件可信评估是软件可信研究中的一个新方向,相关的理论和方法还处在研究阶段。在分析软件可信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分层的软件可信分级模型。该模型定义了软件可信属性模型与软件可信等级,建立了软件可信证据参考模型,并描述了可信属性、可信等级、可信证据以及可信评价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软件可信分级模型为建立软件可信评估机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软件在关键领域的应用日趋普遍,由于软件复杂性导致的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为保证软件的可信性,探索软件可信的自动化分析与验证方法,文中基于模型检验方法提出了一种软件可信分析模型.该模型使用有限状态机(FSA)描述软件的非可信行为属性,使用下推自动机(PDA)描述软件运行中的行为和已知非可信行为,构建已知非可信行为库DPDA.基于模型检验方法自动验证软件是否存在可疑行为,并检查可疑行为是否为非可信行为库中的已知非可信行为.本模型能快速地对软件进行自动化可信分析,有效缓解一般模型检验过程中的状态爆炸问题,为软件可信的自动化验证与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软件的可信任问题,展开对软件可信程度的度量和评估的研究,提出了软件质量模型及分级的可信软件评估模型,将软件的信任程度分为存在级、不可信级、可用级、证实级、推荐级、应用级等6个可信级别。基于决策树给出了可信软件等级的评估过程,并将其应用于可信构件平台中。经过测试,系统运行稳定,对高可信软件的开发和重用具有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面向验证的软件可信证据与可信评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软件可信性问题的凸显,近年来人们开始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出发点研究与软件可信有关的问题。从认识和理解软件的角度,基于对软件的思考以及认识越深入软件越可信这样一个观点,在对传统的软件可信证据收集与分类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验证的可信证据模型。该证据模型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的可信证据收集与分类方法的不足,便于多维性评估,有利于可信演化,符合人的认识习惯。最后,基于该可信证据模型,为探索解决可信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软件可信评估是软件质量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现有软件可信评估研究存在适用的软件形态单一、评估的可信属性固定、缺乏具体的评估工具等不足。因此,提出了一种通用的软件可信评估模型,系统地讨论了模型的实现过程,开发了一个可信评估管理系统,通过对一个税务领域案例的详细分析,验证了模型实施的可行性。该研究及评估工具能有效辅助软件可信评估活动的实施,指导软件质量的改进。  相似文献   

8.
软件可信评估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剑  张明新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29(10):3609-3613
软件可信评估是近年来计算机科学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对软件可信评估的研究有助于促进软件产业的振兴与发展。首先分析了软件可信评估的必要性;然后对可信评估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主要包括体现可信的属性特征和软件可信等级的定义、软件可信评估模型、软件可信评估实现方案四个方面;同时分析了目前可信评估中存在的不足以及造成这些不足的根本原因;最后指出了可信评估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支持软件可信评估的框架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软件可信评估是软件可信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目前已有的研究存在适用的软件形态受限、评估的可信属性不全面、未提供具体的应用实现等不足。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对已有相关工作进行改进和扩展,提出了一种通用的软件可信评估框架,阐述了应用该框架实现可信评估的具体过程,给出了详尽的案例分析,并基于该框架开发了可信评估管理系统,验证了框架实施的可行性。实验表明此项研究适用于不同形态的软件,支持可信属性、可信证据、评估指标的定制,对于软件可信评估活动的成功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互联网构造可信软件的大规模协作开发环境是近年来软件工程领域的热点。对当前若干典型软件协作开发方法和技术进行了分析,参考人类社会生产概念体系,提出了一种面向互联网的可信软件生产框架,对可信软件生产的概念、生产要素、生产活动和生产方式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阐述,给出了基本生产过程和核心生产要素组织方法。结合国家863重点项目软件成果"可信的国家软件资源共享与协同生产环境(Trustie)",分析了该可信软件生产框架在软件资源共享、协作开发和可信评估等方面的机理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可信软件非功能需求形式化表示与可满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璇  李彤  王旭  于倩  郁湧  朱锐 《软件学报》2015,26(10):2545-2566
可信软件的可信性由其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共同来体现,其中,非功能需求的实现是可信软件获得用户对其行为实现预期目标能力的信任程度的客观依据.针对可信软件的重要性以及对可信软件的迫切需求,在可信软件的早期需求工程阶段,提出可信软件非功能需求驱动的过程策略选取方法.首先,对可信软件需求进行定义,提出由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中的可信关注点构成可信需求,非可信关注点的非功能需求则定义为软目标,用于表达质量需求,基于模糊集合论和信息熵对可信软件非功能需求进行排序并获取可信关注点和软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可信软件非功能需求驱动的过程策略选取方法.传统的软件早期需求工程阶段的目标是为了获取满足需求的技术及设计决策,与此不同,本文对可信软件非功能需求进行分析的目标是获取过程策略,从过程角度解决可信软件生产问题.由于非功能需求间复杂的相关关系,尤其是因为存在冲突关系,故提出了基于可满足性问题求解方法推理过程策略的方法,选取满足可信软件非功能需求的过程策略.最后,通过第三方可信认证中心软件的案例,说明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风险管理逐渐成为开发高质量软件过程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风险评估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活动之一,是风险控制的前提。贝叶斯网络作为风险管理的有力工具之一,是处理不确定性的有效方法。结合贝叶斯网络与模糊理论,提出一种风险评估方法,首先使用贝叶斯网络对影响可信软件的风险因素进行风险概率评估,然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风险综合影响评估。该方法用于软件项目的风险评估,为开发高质量的可信软件提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3.
基于FAHP和FMCDM构建软件可信性评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软件可信性评估的特点及模糊理论的最新进展,提出一种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和模糊多指标决策理论的评估模型。首先针对软件可信性没有一致定义的现状,提出了相对可信性的概念;接着基于模糊数理论,用三角模糊数表示专家评估中语言变量的主观性和模糊性,结合专家给出的模糊指标权重及待评软件可信等级的模糊评价,得到软件可信性的集成模糊评价;最后,将该模型应用到国内某汽车制造企业整车产品开发项目管理软件评估中,实例说明软件可信性评估的具体过程,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杨帅  张璇  王黎霞  赵倩  刘聪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3,30(11):3365-3369
为了提高演化的实用性, 研究了演化过程实例的在线迁移, 并采用高效的过程继承技术来检验实例的可迁移性。过程继承技术虽然很适合用来检验可信过程的可迁移性, 但其局限性较大, 在多色集合的相关理论基础上, 提出了基于基本结构的Petri网分解方法并证明了这种分解方法符合Petri网的一些基本且重要的性质, 用这种方法使不能按原计划一步迁移的多个过程分解开来多步迁移并尽可能保证其并行性。这种改进的过程继承技术提高了迁移的成功率, 使过程继承技术适用范围更广, 使软件更可信。最后通过一个网上银行支付系统说明方法在实例迁移方面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可信软件的非功能需求表示与评估问题,对用于非功能需求描述的软目标相互依赖图(Software Interdependency Graph,SIG)进行改进,提出了一个扩展的软目标相互依赖图(Extended Software Interdependency Graph,ESIG)模型来描述和表示非功能需求。在ESIG图模型上,从面向方面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FAHP)的可信软件非功能需求评估方法。在评估过程中建立了评价准则集、评价等级标准集、权重向量、评价得分矩阵和综合评判矩阵,综合考虑了非功能需求间存在的相对重要性和促进与抑制影响。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说明了此评估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软件产品质量与测试过程如何进行定量度量与预测这一实用需求,提出基于Gompertz模型利用测试过程中发现的缺陷数进行评估的方案,采用非线性回归最小二乘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实现了对软件产品质量和测试过程的定量预估,给出了实用方法,并对判断测试活动是否结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一种基于效用和证据理论的可信软件评估方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由于可信软件评估需求的动态多变以及专家主观决策的有限理性,多维多尺度可信软件评估问题是一个重要而困难的研究课题.在分析现有可信软件评估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效用和证据理论的可信软件评估方法.首先设计了一个需求驱动的可信指标树动态构造模型:开放式可信指标数据库和指标树生成算法;接着讨论分析了基于效用的可信软件定性和定量指标的信息预处理技术,并重点介绍基于分布式评估框架和Dempster合成规则的可信软件评估证据推理算法;最后通过案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相信该模型的提出能对复杂环境下软件可信性评估理论的进一步研究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