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企合作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能力的有效途径。依据教育部文件指导,提出了校企融合协同育人模式。高校选择适合的企业合作伙伴,长期合作,深度融合,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建设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开展课内外教学,达成协同育人目标,实现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新工科"背景下有限的信息技术使用无法实现对研究生教育全过程的有效支撑问题,提出基于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框架,介绍如何从重构人才培养方案、整合专业课程资源、创新课堂教学方法、设计协同育人机制和优化校园管理服务5个维度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介绍基于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实施过程,并结合河南大学具体实践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3.
在新工科与"卓工"2.0背景下,针对网络工程专业面临内涵建设与人才培养转型升级的问题,提出地方高校通过产学合作促进网络工程专业综合改革,提升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以青岛大学与网络企业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为例,阐述地方高校通过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优化专业课程知识体系、丰富专业课程实验内容、提升专业教师实践技能培训、构建专业学生"阶梯式竞赛"梯队。  相似文献   

4.
分析山东省产业的状况,围绕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两化融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研究产教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建设,提出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创新实践、素质养成、价值积累"五位一体"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基于"平台+方向+项目实战"课程体系和"基地+工作室"教师能力提升平台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人才需求脱节,企业主动参与院校人才培养动力不足等问题,提出高职"项目工场"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并阐述政校企多方构建"项目工场"协同育人平台和"柔性化"实训体系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6.
针对应用型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合作稳定性差、深度和广度不够的问题,分析计算机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形成的关键因素,提出打造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方式,提升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构建校企深度融合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现状,分析产教协同育人中存在的问题,并以大连民族大学为例,提出以构建校企联盟为基础,以"一头一尾,两足双翼"顶层设计为指导的"5-8"产教协同育人教学模式,并从完善实践基地建设、丰富协同育人内涵、构建育人评价体系、促进校企成果转化等方面阐述该模式的协同育人教学实践,最后说明人才培养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如何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问题,提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计算机专业双创育人体系,从课程思政、课程体系融合、竞教结合、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和考核评估制度建设等方面介绍全链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过程,最后说明实践成效。  相似文献   

9.
结合"新工科"人才的核心能力,阐述专业建设中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必要性,以河海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为例,围绕协同课程体系、协同团队培养模式、实践育人机制方面,介绍新工科背景下物联网工程专业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最后说明协同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0.
围绕软件产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针对传统科技创新创业活动中"系统性建设、信仰缺失、产教研用协同、普遍性覆盖"四大问题,提出构建"五位一体"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阐释"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价值理念,说明如何建设"育人保障体系、组织管理体系、人才培养体系、产教研用体系、质量监督改进体系"5个体系,并总结成果。  相似文献   

11.
吴俊君 《计算机教育》2014,(10):21-24,37
针对当前数字医疗软件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现代工程教育模式和协同创新理念的角度出发,提出具有"工程化"实践性的数字医疗软件人才协同培养框架。从基于协同创新的数字医疗软件人才培养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主体机制与体制改革、人才培养的能力训练体系改革和人才协同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改革4个方面阐述改革思路和具体的实施方法,探索人才协同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郎瑞  曹军 《计算机教育》2013,(23):20-22
介绍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以人才培养为中心,采取多种创新措施,积极拓展学生就业渠道,扎实有效地推进学生就业工作的相关经验,探讨以提升实践能力、完善就业体系、对接产业需求来促进学生就业的可能性及必要性,提出以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模式破解人才培养难题的思路和实践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13.
分析目前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提出"卓越工程师"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构建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校企合作协同育人3方面具体介绍该人才培养模式,最后说明该培养模式在教学中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4.
提高应用型人才工程实践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校企合作是使高等教育融入现代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的最直接的途径。昆明学院软件工程专业通过与中关村软件园合作专业共建,实施"3+1"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为新工科不同专业的工程化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具有操作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下,高等农林院校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强化实践育人的探索与实践,以期突破大学生实践创新 能力培养的瓶颈。校企合作范式包括松散型双元制、紧密型双元制和紧密型三元制校企合作形式,校企合作实质是体制机制、技术 产品和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校企合作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求、产业升级健康发展的现实需求、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迫切 需求和深化改革创新实践育人模式的迫切需求。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阐明了校企合作构建创新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农科类 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强化实践育人实现研究型高等农林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深化校企合作,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实践教 学新体系,将实践教学提升到与理论教学并重的地位,不断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针对学生的多样化发展目标,分析育人工作在时间维度上的可持续、在空间维度上的全方位覆盖问题,提出一种时空融合协同育人体系,即以教师—学生—企业时空融合协同育人架构作为引领,完善各项育人工作的系统性;通过师生协同、本科生导师制等机制,促进各项育人工作的持续性;以校企协同、多目标联合培养机制,推进各项育人工作的深度融合,目的是完善“三全育人”效果,为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新工科建设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领域的重要改革方向.文章对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多方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相关分析研究,针对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全面分析人才培养中所出现的问题,初步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方案,可为高校开展协同育人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依托多维协同改革思路,紧密跟踪计算机学科发展前沿,顺应人才培养教育的时代需求,构建了"行业协同、校企协同、科教协同、学科交叉"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利用教学云平台将六个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平台整合为一体,并通过专业基础型、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三个层次的教学来提升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构建了一套能力评估与质量监控机制,形成了"三层次六平台一机制"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着力培养"适应能力强、实干精神强、创新意识强"的计算机类新型"三强人才"。  相似文献   

19.
《软件》2020,(1):102-105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应当对自身准确定位,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利用地方性特有资源,对接新经济形态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在此背景下,针对地方院校工科专业对人才的需求特征,本文提出了"维持本科水平、协同校政企、发展技术特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理念,在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定位于面向产业发展,积极协同校政企三方合作,共同营造应用型人才育人环境,改进育人用人理念。  相似文献   

20.
按照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实践认知规律,文章系统整合实践育人要素,从实践教学模块、实践成果交流和实践条件保障等方面探索构建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形成协同育人合力和实践育人长效机制,提高了大学生实践创作能力培养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