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毕宝宽  李涛 《气体净化》2004,4(4):100-101
青岛昌华集团化肥厂年合成氨生产能力150kt,联醇30kt,喷浆造粒复合肥100kt,尿素160kt的生产规模,脱硫是两套系统并联单独再生。配套设计的100kt/a合成氨生产能力的脱硫系统,是φ4000的脱硫塔,采用250Y规整填料。经过很短时间的生产运行,塔阻力上涨高达80mmHg,脱硫效率仅为90%,生产无法进行,被迫停车清塔。后来。随着煤质的变化H2S从1.50g/m^3到了2.5~3.0g/m^3,生产一度限入塔阻力控制不住的困境,1年竟清塔4~5次。严重影响了公司的生产效益。通过近几年脱硫操作的优化,脱硫堵塔问题基本解决了,并且脱硫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牛志军 《小氮肥》2013,(6):20-21
2011年11月,山西金象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金象公司)年产180kt合成氨、300kt尿素装置投入正常生产,脱硫装置设1台Φ6000mm×26000mm预脱硫塔(无填料空塔)和1台Φ7000mm×35750mm脱硫塔(内装1层6000mm海尔环),两塔串联运行。2012年8月,脱硫塔阻力不断上升,影响正常生产。为此,从2012年9月起,对脱硫塔内件、循环量及硫  相似文献   

3.
李金喜 《中氮肥》2004,(1):39-41
1 简 况我公司采用湿法脱硫工艺,焦炉气由罗茨鼓风机加压,经湍流塔粗脱后,入1#填料塔脱硫;半水煤气经外工序鼓风机加压后,进2#填料塔脱硫。两塔脱硫液共进一个再生槽,鼓空气强制再生。在十余年的生产中,多次出现1#、2#填料塔硫堵、盐堵及硫与盐、灰粉混合堵的情况,被迫停车对塔堵塞物进行清理。详情见表1。表1 1#、2#填料塔历年堵塞情况及处理方法  时 间堵塞物成分脱硫方法处理方法1989.12~1990.04硫改良ADA停车清理1992.01~1992.05硫改良ADA停车清理1993.06~1995.04盐、硫改良ADA OMC停车清理1995.06~1997.102#硫、盐改良…  相似文献   

4.
何志军 《气体净化》2006,6(C00):82-83
黑化集团公司1998年尿素装置投产以来,脱硫系统一直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堵塔现象。脱硫塔内由于硫膏积存过多,使填料的有效脱硫面积大幅度降低,最终导致气相阻力大,无法保证气体的正常送出,并且频繁扒塔。不仅浪费大量的脱硫溶液,同时扒下来的填料又难清理。为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对脱硫系统的操作进行了改进及提高,对部分设备做了改造。  相似文献   

5.
彭爱军  谢伦宏 《气体净化》2006,6(C00):87-89
湖南金信化工有限公司年产合成氨72kt、尿素130kt,扩建工程上马之前,半水煤气一直采用加压A.D.A法脱硫,脱硫塔采用的是喷激型全空塔。由于使用时间长,塔内壁腐蚀严重,所以,无论是脱硫效率还是生产安全保障均较差。特别是脱硫效率在90%以下,当进口半水煤气中H2S大于1000mg/m^3时,出口H2S含量即高达100mg/m^3以上,严重制约了我公司生产,给中变及粗醇催化剂造成极大危害。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公司决定利用改扩建机会将半水煤气加压A.D.A脱硫改为常压栲胶脱,并且决定常压栲胶脱硫在整个合成氨、尿素扩建工程竣工前先期投运。  相似文献   

6.
陈波峰  陆浩峰 《小氮肥》2007,35(5):14-16
公司合成氨系统采用间歇式气化法制取半水煤气,半水煤气脱硫采用栲胶脱硫,添加“888”脱硫剂,长期以来脱硫系统运行基本比较稳定。自2005年8月大修到2006年9月,脱硫系统阻力比较稳定,运行较好,脱硫塔阻力一般维持在5kPa左右,脱硫效率能够保证在90%以上,完全满足生产的正常需要。2006年9月26日脱硫塔阻力突然增大,最高达到15kPa,严重影响了生产的正常运行。通过一段时间的工况优化和操作,目前脱硫塔的阻力基本上保持稳定的下降趋势,确保了脱硫生产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7.
苗来存 《小氮肥》2012,(10):20-21
0前言山西天脊集团高平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平公司)生产装置设计能力为年产400 kt氨醇、600 kt尿素,变换气脱硫采用国内较成熟的栲胶脱硫工艺技术。该变换气脱硫装置自2006年8月投入运行以来,变换气脱硫塔经常发生堵塔,脱硫系统压差大、波动频繁,且出硫量少,成为制约系统稳定运行的瓶颈。为此,高平公司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改造,改造后的变换气脱硫装置满足了高负荷、长周期、连续稳定运行的要求,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0 前 言我公司脱硫系统原采用纯碱加酞箐钴类催化剂,1997年尿素系统扩改后,至2000年4月,脱硫系统阻力增大至8.0kPa,且脱硫效率低,达不到生产要求。扒塔检查发现,分布器上布满硫膏,而填料则一部分充满硫膏,一部分较干净,说明偏流严重。为避免偏流,提高分布及脱硫效果,将分布器改为天津博隆公司的槽盘式分布器,填料改为规整填料与散堆填料混装。开车后,脱硫塔阻力0.67kPa,脱硫效率有所提高,但仍不能满足生产要求。为进一步提高脱硫效率,后改为栲胶脱硫,开车后脱硫效率达95%。但运行至2001年2月,脱硫塔阻力又升至0.67kPa。在脱硫液中加入88…  相似文献   

9.
刘文军 《气体净化》2007,7(B08):106-110
净化分厂半水煤气脱硫系统是柳化150kt/a合成氨扩建时的配套装置。1998年在中温变换改为全低温变换后,又增加了变换气脱硫系统。随着柳化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改烧贵州煤种后,半水煤气硫含量偏高(与晋城煤相比),脱硫系统经常发生脱硫塔堵塔现象,脱硫效率低,直接影响到合成氨生产的安全稳定运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四川开元集团湘潭碱业有限公司经“11·30”:1二程技改,合成氨产能由原35kt/a扩至110kt/a,联合制碱纯碱产能由100kt/a扩至300kt/a。变换气脱硫装置在改造过程中经历了填料脱硫塔、喷嘴脱硫塔至目前运行的SY塔盘脱硫塔。现将脱硫装置的改造过程及SY塔盘脱硫塔使用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文中主要针对洛阳分公司1#催化脱硫系统出现的脱硫塔冲塔及脱后质量波动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2.
李响  胡治强 《中氮肥》2012,(5):21-23
1存在的问题天脊中化高平化工有限公司是年产360 kt合成氨、40 kt甲醇、600 kt尿素的大型煤化工企业。装置自2006年8月投产后,变换气脱硫工序存在脱硫塔经常堵塔、脱硫系统压差大、喷射氧化再生槽硫泡沫少、脱硫贫液中悬浮硫含量高等问题,每月需停车对脱硫塔进行清洗或更换填料,严重影响了系统的满负荷、长周期运行。  相似文献   

13.
0 前 言我厂新老系统净化均采用改良ADA法脱硫。老系统脱硫塔为瓷质拉西环填料塔,脱硫效率只有95%~96%,且硫堵严重,塔压降60~100kPa。为解决此问题,我们曾在吸收富液中添加氨,但效果不理想。因此不得不每3~4个月就停车洗塔一次。1990年,我厂扩大生产能力,二期新净化系统采用了鼓泡式脱硫塔,1991年,老系统填料式脱硫塔也改为鼓泡塔。目前两塔脱硫工况操作稳定,脱硫效率在99.8%以上,脱硫液容易再生,硫磺回收率高,消耗定额连年下降,现已降在理论值以下。1 鼓泡式脱硫塔在我厂的应用情况我厂第一台鼓泡式脱硫塔于1989年制作,塔高30850mm…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江苏恒盛化把有限公司合成氨装置造气工艺流程和脱硫工艺流程;论述了造气洗涤塔和脱硫塔采用格栅填料等塔内件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造气洗涤塔出口气体温度可降低5~7℃,造气系统阻力下降11%,压缩机吨氨电耗降低6.5 kW.h,年节电200万kW.h;脱硫塔脱硫效率提高5%~10%,且当原料煤含硫量较高时也不堵塔。  相似文献   

15.
杨建平 《中国氯碱》2002,(1):40-41,43
常州化工厂所在的地区是国家划定的酸雨控制区,要求严格控制锅炉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和总量。我厂从1995年起,大胆尝试,开始进行烟气脱硫技术和设备的调研、实施和应用。取得了烟气脱硫率60%以上,烟气中二氧化硫稳定达标排放的成绩显著。1999年在烟台召开的第3届氯碱行业环保技术经验交流会上,我厂发表了题为《旋流塔烟气脱硫除尘装置的应用研究》的文章,系统地介绍了我厂采用直流钠碱法工艺与旋流塔为主设备的简易烟气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在工厂的3#锅炉上开展烟气  相似文献   

16.
HPF法脱硫影响因素的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涟钢焦化厂脱硫采用HPF法工艺生产硫膏,系统配套两座DN5000脱硫塔。A、B塔并联使用,脱硫富液进对应反应槽和再生塔析硫、再生。该系统设计处理能力与110万t/a焦炭配套,对应煤气处理量为4.95万m^3/h,2005年,新焦炉投产,老焦炉拆除后。年产焦能力为145万t,煤气发生量增至6.5。6.8万m^3/h.对脱硫系统冲击很大,脱硫效率仅为50%~60%.煤气中硫化氢高达1200mg/m^3。不能满足冷轧薄板对煤气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合成氨煤气一次脱硫塔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亚勤  冯剑威  洪剑 《广州化工》2010,38(4):182-183
气体中硫化物的脱除是保证煤化工企业合成氨和尿素生产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的关键,是该生产过程控制的重点部位。通过几种常用脱硫塔的分析,对高硫份煤制气生产合成氨,采用二级散堆填料塔,其中一级开一备一的三塔组合脱硫工艺路线,笔者认为虽然保守,但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鞍钢焦炉煤气ZL(双核钛氰钴砜十磺酸,是一种脱硫催化剂)法脱硫脱氰6年的生产实践数据进行分析,摸索出脱硫液中最好的硫代硫酸铵、硫氰酸铵和游离氨浓度;确定合理的集合温度,预冷塔、蒸氨塔及循环水凉水架的操作参数.在优化工艺下,1#脱硫塔脱硫效率稳定在40%左右,2#脱硫塔脱硫效率稳定在80%左右,3#脱硫塔脱硫效率稳定在91%左右,ZL法脱硫脱氰三塔总效率达到了98%以上.  相似文献   

19.
金艳锋 《化肥工业》2011,38(6):44-46
针对变换气脱硫系统存在脱硫塔阻力快速上升且波动较大的实际情况,在变换气脱硫系统中加入NDC脱硫剂.改用NDC脱硫技术后,变换气脱硫效率由86.8%提高至93.1%,系统阻力维持在6~9 kPa.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制得的硫磺颗粒粒度均匀、表面光滑,较好地解决了脱硫塔堵塔问题.  相似文献   

20.
程建光  谭伟  于超 《小氮肥》2013,(11):16-17
山东兖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有3台循环流化床锅炉,1#锅炉(130 t/h)和3#锅炉(260 t/h)配套布袋除尘器,2#锅炉(130 t/h)配套静电除尘器。3台锅炉原设计的脱硫方式为炉内喷钙,根据GB 1323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自2014年7月1日起执行排放烟气中SO2质量浓度<200 mg/m3,炉内喷钙脱硫无法长期满足SO2新排放标准要求,故将锅炉脱硫改造为炉外烟气氨法脱硫。氨法脱硫系统采用三炉一塔设计,脱硫塔分为氧化段、浓缩段、吸收段,塔顶为直排烟囱。引风机来的烟气进入脱硫塔,用液氨(或氨水)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