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洪刚 《净水技术》2024,(5):182-187+203
吉林省某水厂工程近期设计规模为2.5×105 m3/d,远期设计规模为5×105 m3/d。采用沉淀-气浮-深度处理联用净水工艺,根据原水水质灵活组合。文章介绍了多运行模式排泥水系统设计,主要包括集泥池、排渣池、排水池、回流水池、浮动槽排泥池、浓缩池、上清液收集池、平衡池、脱水机房及废水调节池。该系统具有运行灵活、水资源利用率高、药剂运行成本低、回流冲击负荷小的优点。砂滤池反冲洗排水静沉后上清液回用,底泥排至排泥池处理。炭吸附池反冲洗排水回用方式根据水质确定。设计废水调节池及废水排出管道,解决了厂外部无市政污水管道的问题。排泥水处理系统工程费为7 900万元。  相似文献   

2.
通过小试研究了长江水源水厂低温、低浊期排泥水直接回用对混凝效果和沉后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排泥水回用可明显降低混凝后絮体表面的ζ电位的绝对值、改善混凝效果.澄清池排泥水和滤池反冲洗水回用比分别为2%~4%和6%~10%时,可分别节约混凝剂16%~28%和5%~10%;澄清池排泥水回用比不宜超过3%,此时沉后水DOC含量和细菌总数分别上升不超过7%和15%、总铝含量下降30%以上;滤池反冲洗水回用比不宜超过6%,此时沉后水DOC和总铝含量下降0~4%和0~40%、细菌总数上升不超过15%.  相似文献   

3.
随着环保和可持续意识的加强,给水厂的排泥水必须经过处理后达标排放。浓缩池是排泥水处理工艺中的关键环节,作者在传统的重力浓缩池基础上进行改进,增加池体高度和有效水深,加快了污泥压缩速率,浓缩池污泥含固率可高达4%~8%。在中山市某给水厂实际应用中表明,该工艺方案能大大提高污泥浓缩效率,运行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4.
张健  韩红波  邓宇  史文燕  黄庆  易境 《净水技术》2023,(6):90-96+198
为提高水厂排泥水处理效率,消除聚丙烯酰胺(PAM)投加在排泥水回用时产生的水质安全隐患,降低运行成本,分别采用粉砂(PS)和黏土(CY)与聚合硫酸铁(PFS)絮凝剂进行复配,模拟实际排泥水浓缩处理过程,研究PS和CY压载对排泥水处理效果及回用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CY-PFS复配对排泥水浓缩无明显的提升作用,PS-PFS复配可显著提高排泥水处理的浓缩效果和沉降速度。在最佳PS复配比例(40%)下,可将排泥水浑浊度降低至3 NTU以下,SV30降低12.67%,固体通量达6.0 kg/(m2·h),表面负荷为2.3 m3/(m2·h),吨水药剂成本为0.086元;处理后上清液有机物(TOC和UV254)和各项金属(常规性质、常规毒理性以及非常规毒理性)指标均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标准限值,满足回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erfluoroalkyl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 PFASs)具有累积特性,其长期的富集效应不容忽视。浓缩池上清液是水厂尾水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合理回用对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研究通过构建中试试验装置,对水厂尾水处理系统中的浓缩池上清液进行连续直接回流,探究水处理工艺中PFASs潜在的富集风险,判断上清液安全回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浓缩池上清液中总PFASs质量浓度在14.6~36.0 ng/L,平均质量浓度为27.3 ng/L,与以长江为水源的原水PFASs组分特征基本一致,多数情况下总PFASs含量优于原水。在15 d的中试试验周期内,上清液直接回用对排泥水和炭砂滤柱反冲洗水总PFASs浓度水平未有明显改变;回用后出水总PFASs质量浓度为2.2~3.6 ng/L,未回用时为3.1 ng/L,上清液连续直接回用对出水中的PFASs组分影响甚微,未出现明显富集现象,甚至表现出了改善出水水质的效果;出水中PFASs的健康风险可忽略不计。总之,以PFASs为风险控制指标,浓缩池上清液进行连续直接回用具备一定可...  相似文献   

6.
姚莉茹  陈明 《大氮肥》2005,28(5):296-298
为了回收工业水、生活水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反洗水、排泥水,采用混凝-压滤技术将反洗水、排泥水回收.压滤采用美国麦王技术.通过向含有污泥的反洗水、排泥水中投加高分子聚合电解质聚丙烯酰胺(PAM),在沉淀浓缩池分离出上清液和污泥水;上清液作为工业水源水再利用;污泥水经带式压滤机脱水,泥饼按固体废物送工业垃圾厂填埋.  相似文献   

7.
邓军 《辽宁化工》2009,38(12):845-846
通过自来水厂排泥水的实验室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快速搅拌后静沉能大大提高排泥水的浓缩效果,且当GT值在8000~18000时,上清液出水能达到较好的出水效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设计干泥量的计算方法,确定排泥水处理规模。根据排泥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对排泥水收集、调节、浓缩和脱水工艺进行分析,并对其中排水池、排泥池、浓缩池、平衡池和脱水工艺的设计要点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9.
张念琦 《净水技术》2022,(1):140-146,179
自来水厂常规处理工艺中产生的排泥水量可占到总水量的3%~7%,若直接排放将严重影响河道水质及航运、泄洪能力.文中对上海市某自来水厂排泥水应急处理系统工艺设计进行简要介绍,该工艺采用高效组合澄清系统+叠螺脱水机,使排泥水经过调节、混凝反应、絮凝反应、斜管澄清、脱水后达标排放,污泥含水率降至75%以下.此外,系统采用一体化...  相似文献   

10.
某电厂将城市污水处理厂再生水深度处理后作为循环水系统补水。由于再生水深度处理系统存在机械加速澄清池出力达不到设计值、出水水质差、污泥脱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石灰系统下料堵塞、加药装置泄露严重且无连锁控制等问题,无法满足电厂正常使用再生水的要求。经过问题诊断,提出优化改造方案:分别对机械加速澄清池内部结构、底部排泥管路系统改造,以恢复机械加速澄清池处理能力,满足系统所需水量的要求;对污泥脱水系统进行改造,以恢复污泥脱水单元运行;对石灰加药系统进行改造,以改善石灰加药下料堵塞等问题,恢复石灰系统的稳定运行。通过以上措施澄清池出力提高,系统出水水质得以优化,有效保证了再生水深度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电厂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11.
用上清液浊度和沉降比指标为参考,利用不同品牌和型号的PAM进行试验,发现某品牌阳离子型PAM适合本地的水库水质,这种排泥水浓缩池和脱水机药剂的试验方法对其他水厂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降低净水厂排泥水直排对周围水体、土壤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对温州市区已运行多年的某水厂增设排泥水处理系统,针对浓缩池底部淤积板结、泥饼运输矛盾等问题,提出增设排泥管、增设污泥料仓等设计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陈心凤  张恒 《净水技术》2020,39(6):24-26,89
南昌市红角洲水厂排泥水处理工艺包括调节、浓缩、平衡、脱水和回用水五大系统。浓缩采用辐流式重力浓缩池,能耗低、运行维护方便、处理效果稳定。平衡池用于接纳浓缩污泥,使浓缩污泥含固率保持相对稳定,从而提高后续污泥机械脱水效率。此外,平衡池兼作污泥调质池,在此投加调质药剂PAM,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脱水采用离心脱水机,占地面积小、投资较低、运行管理简单。红角洲水厂一期工程已运行,排泥水处理效果稳定,污泥处理量为3.5~4 t干固体/d,处理后的泥饼含水率为75%~80%。水厂将生产过程中的排水进行回收利用,有效地降低了厂区自用水量,节约用水,且减少了水厂外排水。  相似文献   

14.
高效沉淀池,是一种高速一体式沉淀/浓缩池。高效沉淀池工艺依托污泥混凝、循环、斜管分离及浓缩等多种理论,通过合理的水力和结构设计,集泥水分离与污泥浓缩功能于一体的新一代沉淀工艺。该工艺特殊的反应区和澄清区设计,尤其适用于中水回用和各类废水高标准排放领域。  相似文献   

15.
为了处理难沉降煤泥水,以同煤集团选煤厂高灰细粒度煤泥水处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选煤生产过程中高灰细粒度煤泥水难沉降的主要成因、关键影响因素、水质和矿物组成的变化规律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分析,研究了煤泥水的凝聚特性和各主要因素对煤泥水絮凝沉淀的影响,找到了处理同煤集团难沉降煤泥水的对策。结果表明:通过增设混合反应池、降低浓缩池去除负荷、延长浓缩池水力停留时间、对煤泥水进行调质、采用双性+阳性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联合加药等措施后能将难沉降煤泥水处理到闭路循环的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16.
徐庆轶  张营  张迪  崔文江 《广东化工》2022,49(3):161-163,155
本文主要讲述金陵石化二水源沉淀池排泥水进行处理回收工艺过程,采用高效浓缩池、板框压滤机脱水工艺对排泥水进行处理,项目实施后,该套系统运行稳定,确保出水悬浮物含量≤40 mg/L,泥饼含固率≥40%,达到回用循环水场的使用条件,及减少污泥外运的费用.通过该项目,一方面保护了环境,树立了企业良好的公众形象和绿色形象,又满足...  相似文献   

17.
高效澄清池在黄浦江原水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陆晓如  周雅珍  黄竹君 《净水技术》2002,21(2):14-16,36
高效澄清池作为一种新型的处理工艺 ,将混凝与斜板沉淀、污泥回流、排泥浓缩等多种技术相结合 ,建立了一种新型的混凝沉淀模式。文章介绍了该澄清池处理黄浦江上游原水的中间性试验 ,通过比较分析阐述了其运行特点  相似文献   

18.
自来水厂排泥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来水厂排泥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和其它污染物,直接排放会对水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本文简述了自来水厂排泥水的性质,介绍了排泥水处理中有关污泥量确定、污泥调质、污泥浓缩、污泥脱水和脱水泥饼等的处置方法.  相似文献   

19.
自来水排泥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辉  许建华 《净水技术》2001,20(4):23-26
自来消耗玫排泥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和其它污染物,直接排放会对水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本文简述了自来水厂排泥水的性质,介绍了排泥水处理中有关污泥量确定,污泥调质,污泥浓缩,污泥脱水和脱水泥饼等的处置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原水解酸化池中安装弹性填料并增加泥水分离池,将CASS池剩余污泥排放至水解酸化池等改造措施,采用复合水解酸化-CASS组合工艺处理高比例印染废水。改造后的运行结果表明,复合水解酸化池显著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BOD5/COD能稳定达到0.4左右,并使得后续的CASS工艺极大提升了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改造后的系统出水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