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建立稳定抑制水通道蛋白1(AQP1)表达的K562细胞株,探讨AQP1在维甲酸(RA)诱导红白血病细胞红系分化中
的作用。方法RA处理K562细胞,通过real-time PCR法检测γ-珠蛋白表达和分光光度法检测血红蛋白的含量研究RA对K562
细胞红系分化的影响。Real-time PCR法、蛋白质印迹法检测RA诱导后K562细胞AQP1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设计特
异AQP1shRNA序列,构建pSUPER-retro-puro重组质粒转染K562细胞,筛选建立稳定抑制AQP1基因表达的K562细胞株
(K562-shAQP1);通过比较K562-shAQP1细胞株与对照组细胞在维甲酸诱导后γ-珠蛋白和血红蛋白的表达,研究AQP1在维甲
酸诱导K562细胞红系分化中的作用。结果RA处理K562细胞后红系分化指标γ-珠蛋白和血红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增加,同时
AQP1mRNA及蛋白表达随RA作用时间显著增加(P<0.01)。pSUPER-retro-puro-shAQP1干扰载体转染K562细胞后AQP1基
因在转录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均被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562-shAQP1细胞与对照K562细胞相比,在RA诱导后
γ-珠蛋白和血红蛋白表达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A诱导K562细胞红系分化后AQP1表达
显著增加,而抑制AQP1基因的表达可部分阻断RA诱导红系分化的作用,说明AQP1在RA诱导K562细胞红系分化过程中发
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NK细胞对CD34 早期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克隆抑制效应.方法 免疫磁珠法分离5例健康个体NK细胞,甲基纤维素克隆形成实验检测NK细胞对KG1a细胞杀伤后的克隆形成,同时与NK杀伤敏感细胞株K562比较.结果 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G1a中CD34抗原表达率为(98.0±1.1)%,分选后的NK细胞(CD3-CD16 CD56 细胞)纯度为(93.2±3.7)%.不同效靶比时NK细胞对KG1a细胞均能抑制其克隆形成.随着效靶比的增高,其克隆抑制率随之增高(P<0.05).同一效靶比时,NK细胞对KG1a的克隆抑制率低于K56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同种异体NK细胞对CD34 早期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克隆形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NK细胞对CD34 早期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克隆抑制效应.方法 免疫磁珠法分离5例健康个体NK细胞,甲基纤维素克隆形成实验检测NK细胞对KG1a细胞杀伤后的克隆形成,同时与NK杀伤敏感细胞株K562比较.结果 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G1a中CD34抗原表达率为(98.0±1.1)%,分选后的NK细胞(CD3-CD16 CD56 细胞)纯度为(93.2±3.7)%.不同效靶比时NK细胞对KG1a细胞均能抑制其克隆形成.随着效靶比的增高,其克隆抑制率随之增高(P<0.05).同一效靶比时,NK细胞对KG1a的克隆抑制率低于K56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同种异体NK细胞对CD34 早期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克隆形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NK细胞对CD34+CD38-早期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 KG1a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免疫磁珠法分离5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的NK细胞,分别用乳酸脱氢酶杀伤实验( LDH法)、流式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甲基纤维素克隆形成实验观察NK细胞在不同效靶比(1∶1、5∶1、10∶1、20∶1、40∶1)浓度对KG1a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取单纯培养的KG1a细胞作阴性对照。结果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G1a中CD34+CD38-细胞比例为(97.2±3.1)%,分选后的NK细胞CD3-CD16+CD56+细胞纯度为(93.5±3.2)%。5个效靶比NK细胞对KG1a细胞均有杀伤作用,且均能抑制其克隆形成,随着靶效比的升高,其杀伤活性及克隆抑制率也随着升高(P<0.05)。 NK细胞与KG1a共培养后的细胞凋亡率均比阴性对照高(P<0.05),但到20∶1的靶效比浓度后并不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升高(P>0.05)。而随着效靶比增加,NK细胞对KG1a细胞的克隆抑制作用也越强,各效靶比浓度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抑制CD34+CD38-早期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同种异体NK细胞能有效杀伤CD34+CD38-早期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IL-2、IL-15对人外周血来源的自然杀伤细胞(Nature Killer,NK)细胞表面功能相关分子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 Cell Immnoglobulin-like Receptor,KIR3DL1)、NKG2D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iniMACS免疫磁珠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分选得到纯化的NK细胞,在IL2、IL15作用下培养15d,检测培养前后在不同效靶比下对靶细胞(K562)的杀伤作用变化,之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前后NK细胞KIR3DL1、NKG2D表达变化;结果经IL2、IL15培养15d后的N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率在不同效靶比下均较培养前增强(P〈0.01);同时NK细胞KIR3DL1表达下降约10%(P〈0.05),NKG2D在培养前后均高表达(99%);结论经IL2和IL15长期体外培养后,KIR3DL1表达轻微下调,是NK细胞杀伤功能增强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NK细胞对CD34 早期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细胞毒效应.方法 免疫磁珠法分离5例健康个体NK细胞,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测定不同效靶比时NK细胞对CD34 早期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KG1a的杀伤活性,甲基纤维素克隆形成实验检测NK细胞对KG1a细胞的克隆形成抑制率,同时与NK杀伤敏感细胞株K562比较.结果 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G1a中CD34抗原表达率为(98.0±1.1)%,分选后的NK细胞(CD3CDl6 CD56 细胞)纯度为(93.2±3.7)%.不同效靶比时NK细胞对KG1a细胞均有杀伤活性,均能抑制其克隆形成.随着效靶比的增高,其杀伤活性和克隆抑制率随之增高(P<0.05).同一效靶比时,NK细胞对KG1a的杀伤活性和克隆抑制率低于K562(P<0.05).结论 同种异体NK细胞对CD34 早期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具有细胞毒效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寻找新的端粒酶抑制剂,探讨梁金菇多糖(LJPS)对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FCM),TRAP-ELISA端粒酶活性测定等方法研究了梁金菇多糖对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的影响。结果 LJPS可诱导K562细胞,端粒酶尖怀明显受抑,且细胞周期明显改变,S期细胞数显降低。结论 LJPS对K562细胞有诱导分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端粒酶活性,阻止细胞周期的进程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NK细胞与K562细胞混合培养前、后其杀伤活性的变化及分子机制。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NK细胞与K562细胞混合培养前、后细胞表面相应分子的变化,LDH释放法测定效靶比20∶1时N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相互编辑前,K562细胞表面MICA/MICB的表达率为(79.90±0.87)%,NK细胞表面NKG2D、KIR2DL1和KIR3DL1的表达率分别为(98.27±0.67)%、(45.70±1.22)%和(35.60± 1.35)%。相互编辑后,K562细胞表面MICA/MICB和NK细胞表面NKG2D的表达率分别为(35.56±1.01)和(34.67±3.88)%,均明显低于编辑前(P=0.000);NK细胞表面KIR2DL1和KIR3DL1的表达率分别为(47.20±1.08)%和(34.03±1.20)%,与编辑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效靶比20∶1时,NK细胞对编辑后的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为(24.07±0.58)%,编辑后的N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为(16.95±2.00)%,均明显低于编辑前N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54.03±3.46)%](P=0.000)。结论: NK细胞与K562细胞持续性接触后,双方发生了相互免疫编辑作用;NK细胞的杀伤活性下降,其分子机制是细胞表面相应的配受体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多巴胺对白血病细胞系K562的诱导凋亡作用.方法:采用液体培养实验、MTT实验、集落培养实验观察多巴胺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瑞氏-吉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多巴胺作用后K562细胞凋亡峰的出现,三方面评价多巴胺对K562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结果:液体培养结果,MTT及集落培养结果显示多巴胺能抑制K562细胞增殖;瑞氏-吉姆萨染色显示的形态学结果及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多巴胺诱导K562细胞亚二倍峰的出现,表明多巴胺有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改变.结论:多巴胺有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体外扩增人NK细胞的方法,探讨扩增后NK细胞对K562和HL60白血病细胞株的体外杀伤作用及机制。方法抽取5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与基因修饰K562细胞共同培养,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NK细胞的表型,铬51释放法测定N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率。结果基因修饰K562细胞在体外刺激NK细胞扩增202倍;扩增后N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K562、HL60的杀伤率分别为77.1%、61.2%(效/靶比为8∶1),扩增前NK细胞对K562、HL60杀伤率分别为39.0%、35.4%;扩增后NK细胞表面活化受体NKG2D、NKp30和NKp44表达增强;这些活化受体特异抗体能部分抑制扩增后NK细胞的抗白血病作用。结论基因修饰K562细胞刺激NK细胞有效扩增,扩增后NK细胞杀伤白血病细胞作用明显增强,扩增后NK细胞表面部分活化受体上调可能为扩增后NK细胞抑制白血病作用增强的分子机制,NK细胞治疗在白血病中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苦参碱对K562细胞增殖及凋亡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 研究苦参碱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苦参碱(0.2mg/ml)作用于K562细胞,每日计数白细胞、计算抑制率;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苦参碱对K562细胞周期的改变及凋亡的影响;电子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Western blot检测BCL-6及增列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情况。结果 苦参碱对K562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用药72h的细胞增殖抑制率达69%;用药5d后,G1期细胞明显增多,高达58.5%,68%的细胞发生凋亡。电子显微镜可观察到苦参碱诱导的早、中、晚期K562凋亡细胞;BCL-6表达增强,PCNA表达下降。结论 苦参碱能显著抑制K562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增殖周期受阻及PCNA表达下降、BCL-6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中药“拮新康”对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中药“拮新康”对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形态学及DNA凝胶电泳方法观察其对白血病细胞株HL-60及K562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示:①电镜观察可见凋亡细胞和凋亡小体,DNA凝胶电泳可见典型的梯形带改变;②一定浓度范围内的拮新康经适当作用时间后可诱导白血病HL-60,K562细胞凋亡,但诱导K562细胞凋亡所需时间较HL-60长且剂量较大。提示拮新康可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与剂量和时间有一定的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信号在辛伐他汀(Simvastain)诱导K562细胞凋亡过程中变化,推测一氧化氮信号与K562细胞凋亡之间关系.方法:20μmol/L辛伐他汀处理K562细胞24、48和72 h;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比色法测定K562细胞内总一氧化氮浓度;RT-PCR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基因;一氧化氮抑制剂和20μmol/L辛伐他汀共同培养,观察不同时间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4、48 h和72h处理组细胞凋亡率增加6.1%±0.4%,14.2%±0.4%,30.7%±0.6%,差异具有显著性;不同时间处理诱导性一氧化氮基因均显著上调;处理组细胞内总一氧化氮浓度增加为(0.3±0.1)mg/ml,(2.8±0.2)mg/ml.(3.8±0.4)mg/ml,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一氧化氮抑制剂能显著降低处理组细胞凋亡率.结论:辛伐他汀能诱导K562细胞凋亡,细胞内升高的一氧化氮浓度可能是辛伐他汀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信号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中药“拮新康”对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形态学及DNA凝胶电泳方法观察其对白血病细胞株HL 6 0及K5 6 2细胞凋亡的影响 ,结果示 :①电镜观察可见凋亡细胞和凋亡小体 ,DNA凝胶电泳可见典型的梯形带改变 ;②一定浓度范围内的拮新康经适当作用时间后可诱导白血病HL 6 0 ,K5 6 2细胞凋亡 ,但诱导K5 6 2细胞凋亡所需时间较HL 6 0长且剂量较大。提示拮新康可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 ,与剂量和时间有一定的关系 ,为临床治疗白血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藏药桃儿七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桃儿七对K562细胞株进行不同时间梯度的处理,应用CCK8试验筛选桃儿七的最佳作用浓度及时间;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瑞氏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DAPI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变化;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凋亡相关蛋白PARP、caspase-3、Cleaved-caspase3的活化情况以及BCR/ABL、p-BCR/ABL、STAT5、p-STAT5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分别以1、2、3μg/mL浓度的桃儿七处理细胞12、24、36、48、72、96 h,K562细胞增殖呈浓度时间依赖性抑制,并筛选出2μg/mL,48 h为最佳处理方式.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凋亡细胞数量呈时间依赖性增加,并在48 h凋亡最为显著;凋亡相关蛋白PARP、caspase-3以及Cleaved-caspase-3均呈时间依赖性活化.以2 μg/mL桃儿七处理细胞48 h后,K562细胞形态发生不规则改变,出现核碎裂、溶解等凋亡特征;BCR/ABL、p-BCR/ABL、STAT5、p-STAT5表达显著降低.结论 藏药桃儿七能够促进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BCR/ABL-STAT5信号通路并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6.
白藜芦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的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朱青  张王刚  王立锋  王芳  杨安钢 《医学争鸣》2005,26(21):1935-1937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诱导人肝癌HepG2、人慢粒K562肿瘤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 应用形态学方法,Annexin V荧光染色检测HepG2,K562细胞凋亡的发生,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应用四唑蓝比色法(MTT)检测HepG2,K562肿瘤细胞对,RES的药物敏感性. 结果: RES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 凋亡细胞表现为细胞固缩, 核染色质碎裂. Annexin V荧光染色检测HepG2细胞凋亡率为33.7%,用FCM检测细胞周期明显阻止于G1期,而K562细胞凋亡率为9.97%. MTT检测表明RES对人肝癌HepG2细胞有剂量-效应关系. 但RES对人K562细胞的生长无明显的抑制作用. 结论:RES通过诱导HepG2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的生长,并有剂量-效应关系. 同时RES对肿瘤细胞的抑制及诱导凋亡的作用有细胞选择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正常人骨髓基质细胞对白血病敏感细胞株K562细胞凋亡易感性的影响,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正常人骨髓基质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及其与K562细胞共培养的体系;流式细胞仪检测Annexin V阳性的早期凋亡细胞;电镜下观察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bcl-2,活化的胱冬氨酸蛋白酶(caspaae)-3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单独K562细胞培养相比,与正常人骨髓基质细胞共培养的K562细胞,分别经阿糖胞苷作用后,共培养体系下其凋亡率下降,电镜下细胞凋亡的形态改变减少或消失,而且bcl-2蛋白表达上调,活化的caspase-3表达减弱。结论正常人骨髓基质细胞可促进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的增殖,降低K562细胞对阿糖胞苷的凋亡易感性,其作用机制中包括影响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caspase-3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Bcl-2/Bax基因在辛伐他汀诱导K562细胞凋亡时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诱导K562细胞凋亡时Bcl-2/Bax变化,探讨Bcl-2/Bax与细胞凋亡之间关系。方法 20μmol/L辛伐他汀处理K562细胞24、48和72h;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色素C,RT-PCR技术检测Bcl-2/Bax基因。结果 20μmol/L辛伐他汀作用K562细胞24、48和72h,细胞凋亡率变化分别是(6.1±0.4)%,(14.2±0.4)%,(30.7±0.6)%;胞浆内细胞色素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抑凋亡基因Bcl-2显著降低,促凋亡基因Bax显著升高(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诱导K562细胞凋亡,Bcl-2/Bax比值降低可能是辛伐他汀诱导K562细胞凋亡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