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0 毫秒
1.
亚临界水萃取法是一种新型的样品萃取技术,也被称为"绿色处理方法",实验利用亚临界水技术萃取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的辣椒红色素。以色素的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确定辣椒红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再与水浸提法和超声辅助提取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最佳萃取工艺为亚临界水温度120℃、提取时间2h、液料比10∶1(mL/g)、萃取压力0.8MPa、pH 5,此时辣椒红色素的提取率为2.46%±0.02%。同水浸提法和超声辅助提取法相比,亚临界萃取法时间短、效率高、环境友好、可连续提取,并且提高了辣椒红色素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花生芽中白藜芦醇的提取率,此试验通过考察液料比、亚临界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提取次数对花生芽中白藜芦醇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亚临界水萃取花生芽中白藜芦醇的工艺。并通过测定白藜芦醇纯化物抑制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能力研究其抑制酶活性。结果表明,亚临界水萃取花生芽中白藜芦醇的最优工艺为:萃取温度135℃,萃取时间30 min,液料比130∶1(m L/g),在此条件下整个试验过程重复三次,白藜芦醇提取率为(7.65±0.04)mg/g。花生芽白藜芦醇具有良好的抑制酶活性能力,其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分别为67.36%、73.38%。  相似文献   

3.
以双低菜籽脱皮低温压榨饼为原料,亚临界丁烷为萃取剂,考察了料液比、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次数和原料粒径对其油脂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优化亚临界萃取工艺,获得的最佳萃取工艺参数为: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30 min,料液比1∶8,萃取次数3次,原料粒径60目。在最佳萃取工艺参数条件下,油脂提取率达到95.07%。  相似文献   

4.
利用亚临界水萃取紫甘薯红色素.以花色苷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紫甘薯色素的最佳萃取工艺,并且与超声波提取法和溶剂浸提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亚临界水萃取紫甘薯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110℃、提取时间6 min、液料比40∶1(mL∶ g)、乙醇浓度40%、pH2.5,此时花色苷提取率为(1.897±0.049)mg/g.与超声波提取法和溶剂浸提法相比缩短了提取时间并且减少了有机溶剂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5.
利用亚临界水萃取工艺从金针菇中提取金针菇多糖(Flammulina velutipes Polysaccharides),以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萃取压力、提取温度、水料比值和提取时间对金针菇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使用正交试验对萃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亚临界水萃取金针菇多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7 MPa、提取温度150℃、水料比值20 mL/g、提取时间12 min,此工艺条件下得到的金针菇多糖提取率达到5.21%。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亚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提取柚皮精油的工艺条件。方法以萃取时间、料液比、夹带剂的添加量为考察因素,以精油的提取率为实验指标进行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设计。结果亚临界流体技术萃取柚皮精油的最优的工艺条件是萃取时间40 min、料液比1:7(m:V)、夹带剂添加量0.6 mL/g,在此条件下,柚皮精油达到最高提取率,为1.35%。结论亚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提取柚皮精油是一种提取率比较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余甘子干果粉为原料,研究亚临界水萃取余甘子多酚的工艺条件及其抗氧化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亚临界水萃取余甘子多酚工艺中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压力和液料比等因素对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利用响应曲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最佳优化工艺参数:余甘子干果粉碎过40目筛,纯水80m L,液料比47∶1,亚临界萃取温度212℃,提取11min,余甘子多酚平均提取率17.08%,实测值与预测值符合良好。高效液相分析表明,亚临界水萃取样品中没食子酸提取率达3.284%,远高于溶剂回流提取。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亚临界水萃取余甘子多酚具有一定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能力,其IC50值分别为7.05μg/m L和54.35μg/m L,小于TBHQ和溶剂回流提取样品。体现了亚临界水萃取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快速、高效、环境友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旨在探讨乙醇法提取花生饼中花生衣红色素的工艺。以红米红色素标准品浓度为参比计算出的得率为指标,在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再进行正交试验,试验结果经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4个因素对花生饼中花生衣红色素影响差异显著;各因素对花生饼中花生衣红色素提取得率影响的规律为: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CBAD);乙醇法提取花生饼中花生衣红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40%,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4 h,料液比为1∶7,此时花生衣红色素得率最大。  相似文献   

9.
响应面法优化丹参叶总酚酸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丹参叶总酚酸的超声提取工艺优化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提取溶剂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温度和液料比为自变量,以丹参叶总酚酸得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丹参叶总酚酸提取率的影响。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得到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并进行响应面分析,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丹参叶总酚酸的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3.00%、浸提时间43.00min、温度50.00℃、液料比33:1(mL/g),在此条件下,总酚酸提取率达到7.78%。验证实验表明,所得模型方程能较好地预测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孙兰萍  马龙  张斌  赵大庆  许晖 《食品科学》2009,30(6):97-101
研究了花生壳中黄酮物质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法研究了时间、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对花生壳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建立了具有提取条件的数学模型,确定了最优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对花生壳黄酮提取率影响作用大小的顺序为:提取时间>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时间2h、提取温度53℃、乙醇体积分数73%、液料比27ml/g,在该条件下花生壳黄酮提取率达4.04%。  相似文献   

11.
应用功率超声法在常温下萃取丹参酮红色素成分.以色素得率和色价为综合指标来考察萃取效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超声萃取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取粒径为40目的丹参粉粒,以10倍量浓度为85 %乙醇溶液超声萃取9 min,超声功率为120 W.同传统萃取方法比较发现,超声萃取法大大缩短了萃取时间,且能获得更高的萃取效率.本研究为功率超声萃取技术的应用以及丹参酮红色素的开发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谢捷  李红娟  朱兴一  杨凡  王平 《食品科学》2010,31(24):33-36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牛蒡苷闪式提取的工艺条件。以牛蒡苷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应用Box-Benhnken 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对提取工艺影响较大的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和液料比3 个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3%、提取时间93s、液料比17:1(mL:g)、牛蒡子粒径≤ 1.0mm,在此工艺条件下,牛蒡苷得率为31.62mg/g,与预测值31.72mg/g 基本相符。闪式提取法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提取牛蒡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仙草多糖碱液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方法研究碱提法提取仙草多糖的条件,考察碱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液料比等因素对仙草多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碱浓度、提取时间及液料比3因素应用响应面中Box-Benhnken设计原理进行试验设计,以仙草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建立多糖提取率的二次回归方程,得到碱液提取多糖的最佳条件。结果仙草多糖提取的最佳浸提条件:Na HCO_3 1.25%,提取时间3h,液料比35:1(V:m),在此条件下仙草多糖提取率为8.10%。结论碱液提取法能够提高仙草多糖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以百香果果皮为原料,采用超声提取工艺,探索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超声功率这五个实验因素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建立了提取百香果果皮中黄酮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并进一步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同时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40 min、提取温度50℃,料液比(g/mL)1∶50,超声功率250 W条件下,测得黄酮得率为19.2124 mg/g,该工艺提取量稳定,方法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15.
超声波辅助提取花生衣红色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颖 《粮食与油脂》2009,(10):29-31
以花生衣为原料,乙醇为提取溶剂,辅以超声波技术提取花生衣红色素;结果表明。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8,超声波处理温度50℃,超声波处理时间20min,在此条件下花生衣红色素提取率可达33.25%。  相似文献   

16.
微波辅助提取梭子蟹壳红色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醇为提取剂,在微波条件下从梭子蟹壳中提取红色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最优工艺条件:粒度80目,乙醇浓度50%,液料比15:1,微波功率300W,提取时间140s,提取次数1次.此条件下产品得率为15.97%,色价为7.9.  相似文献   

17.
为了同时提高黑花生衣原花色素和花色苷的得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试验对黑花生衣原花色素和花色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固定pH值为3、提取时间120 min,选取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和提取温度设计响应面试验,考察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原花色素和花色苷得率的影响。获得最佳提取参数为:液料比52∶1(mL∶g)、乙醇体积分数48%、提取温度44 ℃。此条件下黑花生衣中原花色素和花色苷的提取率分别为13.769 mg/100 mg、0.660 mg/100 mg。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化萹蓄黄酮提取工艺,提高提取液中目标黄酮成分含量。方法:利用高效液相方法考查正交试验在不同粒度、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下目标黄酮总质量浓度,从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原料粒度对目标黄酮总质量浓度的影响最大,最佳提取工艺为粒度40目、料液比1:30(g/mL)、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2h、乙醇体积分数65%,提取液中目标黄酮总质量浓度为228.9μg/mL。  相似文献   

19.
分别以二氯甲烷、石油醚、乙醇和水为提取剂浸提花蟹壳中红色素,其中乙醇浸提花蟹壳红色素效果好,并在475 nm处有最大吸收峰。选用乙醇为提取剂,以浸提液在475 nm处的吸光值为指标,分别研究浸提温度、粉碎粒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乙醇浓度对花蟹壳红色素提取结果影响。在单因素研究基础上,以85.5%乙醇为提取剂,提取时间为90 min时进行浸提温度、粉碎粒度和料液比L9(33)正交实验,确定浸提温度70℃,花蟹壳粉碎粒度90目,料液比为1∶10(w/v)所得浸提液在475 nm处吸光值最高。  相似文献   

20.
以红肉红皮(RP)和白肉红皮(WP)火龙果果皮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浸提法提取火龙果果皮红色素,并对其粗提物进行鉴定,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同时测定两种果皮红色素提纯物质的总还原能力和自由基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经光谱法和HPLC-MS/MS联用法双重检测,火龙果果皮红色素为甜菜红素。WP中甜菜红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40%乙醇、料液比1:40 (g/mL)、超声时间25 min、超声温度40 ℃,色素最大得率为0.856%。RP中甜菜红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40%乙醇、料液比1:30 (g/mL)、超声时间15 min、超声温度30 ℃,色素最大得率为0.915%。RP以其纯化工艺流程获得的提纯物产量是WP的1.232倍。在一定浓度范围内,WP和RP火龙果果皮甜菜红素都有较强的总还原能力,但略低于VC,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的IC50分别为1.15和0.95 mg/mL、5.95和4.57 mg/mL,两者对亚硝酸根(NO2-)最大清除率分别为22.90%和25.10%,红肉火龙果果皮甜菜红素的综合抗氧化能力优于白肉红皮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