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雄  袁金凤  王实玉  章莹  王金华 《食品科技》2007,32(10):144-146
对离子交换树脂提取分离发酵液中聚-ε-赖氨酸(ε-PL)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确立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使用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D152,上柱液pH8.5,以盐酸作为洗脱剂,洗脱剂浓度为0.1mol/L,洗脱速度为1.0mL/min。在优化条件下,ε-PL平均提取得率为82%,产品纯度达到了80%以上。  相似文献   

2.
张玉  李进  吕海英  张侠  张花丽 《食品科学》2015,36(12):22-28
为纯化准噶尔山楂残渣中的粗多糖,通过动态吸附和洗脱实验从7 种大孔吸附树脂中选出两种最优树脂NKA-9和D101,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实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确定最佳纯化条件:NKA-9与D101树脂最佳混合质量比为2∶3;最佳吸附工艺条件为上样液流速3.75 mL/min、上样液质量浓度1.32 g/L、树脂径高比1∶13,此条件下多糖的吸附率为60.75%;最佳洗脱工艺条件为洗脱液浓度0.27 mol/L、洗脱液流速3.5 mL/min、洗脱液用量7 BV,此条件下多糖的洗脱率为84.22%。样品中多糖含量由原来的5.06%上升至21.13%。  相似文献   

3.
离子交换法从发酵液中提取L-异亮氨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壳聚糖对L 异亮氨酸发酵液进行预处理,在发酵液pH2、壳聚糖用量30mg/L的条件下可取得较好的絮凝效果.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pH和L 异亮氨酸质量浓度对平衡吸附量的影响,最后确定了732#离子交换树脂提取L 异亮氨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上柱发酵液pH2,上柱速度0.6BV/h,洗脱液为0.5mol/L的NH4Cl,洗脱体积流量0.5BV/h.洗脱液经脱色、浓缩结晶后得L 异亮氨酸成品,总提取率为55%.  相似文献   

4.
乔德阳  甘聃 《食品科学》2009,30(6):128-131
通过对SD3 离子交换树脂对ATP 动态吸附、洗杂和洗脱条件的考察,确定最适吸附条件为:样品溶液H 2.0,浓度8.25g/L,离子交换柱的高径比为10(装柱湿树脂80g),流速1.0ml/min;最优洗杂液为pH1.5 HC1+ 0.05mol/L NaCl 的溶液;ATP 的最优洗脱液为pH12.0 NaOH+0.1mol/L NaCl 溶液,优洗脱速度为0.5ml/min。  相似文献   

5.
利用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从脱脂米糠中制取植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脱脂米糠为原料,通过酸浸、离子交换吸附、洗脱、精制、浓缩过程利用D318型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制得植酸。试验结果表明,D318型阴离子交换树脂从脱脂米糠植酸粗溶液中吸脱植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吸附液浓度为10 mg/ml,吸附液流速为1.0 ml/min,NaOH洗脱液的流速为2.0 ml/min,NaOH洗脱液浓度为1.5 mol/L,操作温度为45℃,pH值为2.5左右。  相似文献   

6.
以葛根为原料,采取大孔树脂辅助提取葛根素。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选择大孔树脂D101型号,葛根与大孔树脂质量比为1∶5,采用浓度为70%的乙醇洗脱,洗脱速度设置为3 m L/min时,葛根素的提取率可达1.308%。  相似文献   

7.
以鸡软骨为原料,对酶法提取硫酸软骨素进行纯化工艺的研究,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和凝胶层析法对提取的硫酸软骨素粗品进行纯化。结果表明:D218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纯化硫酸软骨素最佳工艺条件为,吸附液用量与树脂体积比为1∶1;吸附流速为1.0m L/min;吸附时间为60 min;洗脱剂Na Cl溶液的浓度为3.0mol/L;洗脱剂用量与树脂体积比为5∶1,最佳解析时间为75 min,硫酸软骨素纯度为72.03%。通过葡聚糖凝胶G-75纯化后得到的硫酸软骨素的纯度为99.30%,较第一次纯化提高了27.27%。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纯化后的物质进行检测,进一步证明从鸡软骨中提取的物质为CS。  相似文献   

8.
王琳  隋昌海 《粮食与油脂》2021,34(2):104-107,112
利用大孔树脂法分离纯化黑米花色苷.考察树脂类型、洗脱液乙醇浓度、上样液的浓度、洗脱液的流速等因素对分离纯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大孔树脂法分离纯化黑米花色苷的工艺条件:选用D101大孔树脂、乙醇洗脱液的体积分数60%、上样液中花色苷的质量浓度12.0 mg/mL、上样液pH 3.0、洗脱速度3.5 mL/min、D101大...  相似文献   

9.
以酸溶性多肽得率(TCA-SN)为指标,研究河蚬多肽的制备工艺.比较了中性蛋白酶Neutrase、复合蛋白酶Protamex、碱性蛋白酶Alcalase和木瓜蛋白酶Papain对河蚬蛋白的水解效果,考察了加酶量、p H、温度、时间、底物浓度五种因素对Alcalase碱性蛋白酶酶解过程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优化法确定碱性蛋白酶Alcalase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5℃,加酶量3%,底物浓度2%,起始p H8.5,酶解时间为3 h;在此条件下酸溶多肽的得率为29.65%。再利用大孔树脂吸附法对河蚬多肽进行分离,比较SQD-67、DA201-A、DA201-DⅡ、DA201-M和DA201-H几种树脂对河蚬多肽的吸附性能,最终确定大孔吸附树脂DA201-C的最佳吸附条件为:上样流速1 BV/h,上样浓度30 mg/m L,乙醇洗脱浓度为75%,洗脱液经减压浓缩、冷冻干燥得到河蚬多肽,其纯度为82.19%。  相似文献   

10.
以黑果枸杞花色苷提取物为原料,研究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富集纯化花色苷工艺条件,分别考察不同上样液浓度、p H值和上样流速对花色苷的吸附率影响,同时考察不同洗脱液浓度、p H值和洗脱流速对花色苷的解吸效果,并比较不同产物的总花色苷含量和抗氧化性。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富集纯化工艺条件为:质量浓度25 mg/L、p H值为3.5的样品溶液,以1.0 mL/min流速上样至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后,采用85%、p H值为3.5的乙醇溶液,以1.0 mL/min流速洗脱,对总花色苷的吸附率和解吸率分别为90.9%、85.3%。通过定量分析可知,凝胶柱层析富集后产物的总花色苷含量高于树脂纯化物,同时抗氧化性试验结果表明,对两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顺序依次为凝胶纯化>树脂纯化>提取物。  相似文献   

11.
蓝莓果渣花色苷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蓝莓果渣为原料,利用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蓝莓果渣花色苷。对比了D101和AB-8两种不同极性的大孔树脂静态吸附和解吸效果。结果表明,AB-8型大孔树脂吸附率和解吸率分别为88.5%、64.7%;D101型大孔树脂吸附率和解吸率分别为86.7%、61.2%,AB-8型大孔树脂吸附率和解吸率均优于D101型大孔树脂,故选用AB-8型大孔树脂对蓝莓果渣进行纯化试验。AB-8型大孔树脂最佳吸附和解吸条件为吸附平衡时间4 h,解吸平衡时间4 h,花色苷溶液pH 3.0,解吸液pH 3.0,解吸液乙醇体积分数60%,上样质量浓度1 mg/mL,上样流速1 mL/min,洗脱流速1 mL/min。纯化后蓝莓果渣花色苷色价约为纯化前的3倍,糖和蛋白质等杂质大幅降低,纯度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树脂柱色谱纯化甘油磷脂酰胆碱(L-α- GPC)的可行性,通过树脂筛选,确定D001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为最佳纯化树脂,并对纯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静态实验得到最优条件:上样质量浓度1.52 mg/mL,样品溶液pH为7,吸附时间300 min,解吸液为去离子水.在静态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树脂柱色谱纯化L-α - GPC的动态实验,对吸附流速、解吸液和解吸流速进行优化.动态实验最优条件:吸附流速2 mL/min,解吸液为去离子水,解吸流速2 mL/min.依据动态实验最优条件,最终L -α- GPC的纯度为96%,回收率为54.1%,这表明树脂柱色谱纯化L-α - GPC的方法是经济、方便、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为制备高纯度树莓籽原花青素,通过静态吸附实验从8种大孔吸附树脂中筛选出HPD100C型树脂对树莓籽原花青素吸附量大、解吸率高,适合于树莓籽原花青素的富集。通过动态吸附实验得到其最佳吸附条件为上柱料液pH5、上柱速率0.5mL/min、40%乙醇以1.5mL/min的流速进行洗脱。将经过大孔树脂层析分离纯化的原花青素粗品经聚酰胺柱分离,60%乙醇洗脱得到的原花青素纯度达92%,可得纯度为57%的原花青素。  相似文献   

14.
采用AB-8型大孔树脂对从鼠曲草中提取的总黄酮产物进行分离纯化研究。考察各种因素对树脂吸附和洗脱效果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到最佳吸附工艺条件为上样液流速2BV/h、上样液pH4.5、上样液质量浓度1.7mg/mL;最佳洗脱工艺条件为洗脱液体积分数为60%乙醇、洗脱液流速1BV/h和洗脱液用量1.8BV。分离纯化后的总黄酮产品纯度可达35.42%。  相似文献   

15.
以花生根白藜芦醇提取液为原料,对选取的5种大孔树脂进行静态吸附试验,确定DA-201树脂为最优吸附树脂.通过DA-201树脂吸附白藜芦醇的动力学试验、DA-201树脂等温吸附试验、上样量试验与动态洗脱试验以及考察上样流速、洗脱流速和洗脱溶剂浓度的三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柱层析试验等研究发现:DA-201树脂等温吸附白藜芦醇过程符合Langmuir和Freundilch方程.在上样质量浓度为0.7 mg/mL,上样液pH 3,上样体积为20 mL,洗脱体积为15 mL的条件下,进行DA-201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纯化试验,建立了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纯化白藜芦醇的数学模型.经回归与方差分析,对方程进行局部寻优得出:在上样流速1.00 mL/min,洗脱流速1.60 mL/min,乙醇体积分数75%,其纯化后白藜芦醇的得率为(80.13±0.01)%,经HPLC检测其纯度可以达到39.61%.  相似文献   

16.
以蓝莓果实为原料,采用大孔树脂-中压柱层析联用分离纯化蓝莓花色苷。分别比较6 种不同类型树脂 对蓝莓花色苷静态吸附-解吸效果,优化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蓝莓花色苷的工艺。结果表明:D101大孔树脂对蓝莓 花色苷的分离效果最佳,对花色苷的吸附属于多分子层吸附。在柱压力为1 MPa、温度25 ℃、上样液质量浓度为 0.073 mg/mL、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为80%、流速5 mL/min条件下,经D101大孔树脂柱分离后,花色苷纯度从5.53% 增加到75.58%,提高了12.67 倍。采用Sephadex LH-20中压柱层析对蓝莓花色苷进一步分离纯化,主要得到1 种花 色苷组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对蓝莓花色苷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该组分为 矢车菊-3-O-葡萄糖苷,纯度达到90.88%。  相似文献   

17.
ε-聚赖氨酸纯化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用弱酸型D113阳离子交换树脂,以ε-聚赖氨酸的解吸率为评价指标,以解吸液盐酸浓度、吸附pH值、解吸时间、解吸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确定因素及水平,进行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影响ε-聚赖氨酸解吸率的因素从大到小为:解吸时间>解吸温度>解吸液的盐酸浓度>吸附pH.最佳条件为:解吸时间12h、解吸温度25...  相似文献   

18.
黎继烈  黄凌  崔培梧  郝聚喜  王卫 《食品科学》2010,31(12):101-105
以宽叶缬草中的缬草素提取物为原料,对选取的 5 种大孔吸附树脂进行静态吸附试验,确定 D101 树脂为最优吸附树脂。通过 D101 树脂吸附缬草素的上样量试验与动态洗脱试验,确定上样溶液中缬草素质量浓度为10.0mg/mL,上样体积为 20.0mL,洗脱体积为 4BV。采用三元二次通用组合试验,考察上样流速、洗脱流速和洗脱液甲醇体积分数对柱层析纯化缬草素效果的影响,建立大孔树脂柱层析纯化缬草素的数学模型,经回归与方差分析,对模型进行局部寻优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流速 2.5BV/h、洗脱流速 1.7BV/h,甲醇体积分数 75%,纯化后缬草素理论得率为72.40%,验证值为(72.12 ± 0.1)%。  相似文献   

19.
研究AB-8大孔树脂法去除车前草粗多糖中蛋白质的适宜条件。采用动态吸附和解析实验对树脂纯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适宜工艺条件为:上样液浓度40mg/mL,上样流速0.5 mL/min,上样液pH值7.0;以蒸馏水为洗脱剂,洗脱速度2 mL/min,洗脱体积2.5BV(1BV=20 mL)。纯化后AB-8大孔吸附树脂对车前草粗多糖中的蛋白具有较高的去除效果,蛋白去除率为84.83%,多糖保留率为88.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