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曲黎  孙月梅 《河北中医》2013,(4):501-503
目的观察益肾健脾泄浊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益肾健脾泄浊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2组均2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血肌酐(Cr)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6.6%,对照组总有效率56.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BUN、Cr及Cc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BUN、Cr下降,Ccr升高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健脾泄浊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健脾汤治疗慢性肾衰竭(CRF)脾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9例CRF脾肾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9例行常规治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脾汤。2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血清胱抑素C(Cys C)、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红蛋白(Hgb)及红细胞计数(RBC)变化情况;对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积分进行评价,并进行比较分析;统计比较临床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65.00%,对照组31.58%,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BUN、Cr、Cys C及各症状体征积分、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Ccr、Hgb、RBC提高(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以上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健脾汤能够改善脾肾气虚型CRF患者临床症状,延缓肾衰竭进展,纠正贫血等,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钱少兵 《河北中医》2015,(2):177-179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外敷联合扶正化降汤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CRF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40例予中药穴位外敷联合扶正化降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5 d。比较2组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肾功能指标[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24 h尿蛋白定量]变化。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BUN、Cr、Ccr及24 h尿蛋白定量均较本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改善(P0.05)。结论中药穴位外敷联合扶正化降汤治疗CRF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肾健脾方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2例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益肾健脾方加减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2周后统计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变化,统计比较2组主要症状疗效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腰部痠痛、疲倦乏力、纳呆或脘胀及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肌酐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尿素氮及Ccr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后Ccr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尿素氮及血肌酐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益肾健脾方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短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宣清导浊汤加味治疗下焦湿毒型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肾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10月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01例下焦湿毒型CRF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5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宣清导浊汤加味治疗,2组均治疗8周。统计2组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2%(46/51)和78.0%(39/5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且观察组治疗后SCr、BU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Cc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SF-36各维度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均<0.05),且观察组各维度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宣清导浊汤加味治疗下焦湿毒型CRF患者疗效更为确切,有利于改善肾功能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活血益肾汤治疗慢性肾脏病(CKD)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KD血瘀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益肾汤。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肌酐(Cr)、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及24 h尿蛋白定量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肾小球滤过率(GFR)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GFR、24 h尿蛋白定量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Cr、BUN、Cys-C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r、BUN、Cys-C及24 h尿蛋白定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GFR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益肾汤能显著改善CKD血瘀证患者肾功能,降低尿蛋白,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六君子汤加味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疗效。方法:将我院肾内科2017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70例脾肾气虚型慢性肾脏病患者根据随机单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中医组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联合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各35例。比较两组的肾功能指标及证候疗效。结果:治疗后,中医组的内生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医组的血肌酐(Serum creatininie,Scr)水平、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中医组的各项证候积分及总积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中医组的证候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脾肾气虚型慢性肾脏病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又给予六君子汤加味治疗,能够显著减轻临床症状,延缓肾功能损害,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RF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及饮食控制,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隔药饼灸肾俞、脾俞或肝俞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24 h尿蛋白定量的差异,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6.7%和86.7%,对照组分别为20.0%和46.6%,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cr、BUN、Ccr及24 h尿蛋白定量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Scr、BUN及24 h尿蛋白定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饼灸是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降浊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益气温阳降浊中药。2组均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检测2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Cr)及血尿素氮(BUN)变化情况,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Cr及BUN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益气温阳降浊中药可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在西医基础治疗同时给予中药慢肾康颗粒剂;对照组22例给予西医基础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血肌酐(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积分、Cr、Ccr改善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拟参芪六味益化汤结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饮食、运动疗法并常规服用降糖、降压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自拟参芪六味益化汤治疗。3个月后观察尿蛋白定量、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变化。[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前后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参芪六味益化汤结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清肾汤保留灌肠结合西医治疗对肾性贫血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02例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1例予西医治疗,治疗组5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清肾汤保留灌肠。2组共治疗12周。统计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血清铁蛋白(SF)、血肌酐(Cr)及微炎症指标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情况,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27%,对照组总有效率72.5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Hgb、Cr及hs-CRP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肾汤保留灌肠配合西药可显著改善肾性贫血患者临床症状,可能与改善患者微炎症状态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芪军温胆汤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西医规范治疗,治疗组加服芪军温胆汤治疗,测定2组治疗前后肌酐(CREA)、尿素氮(BUN)、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清瘦素(Leptin)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CREA、BUN、Leptin水平下降,ALB水平上升,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军温胆汤具有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症状、肾功能,降低血清瘦素水平,纠正营养不良状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兴柱 《河北中医》2009,31(1):11-13
目的观察补肾解毒汤治疗Ⅳ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Ⅳ期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2组均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予补肾解毒汤口服,均6个月为1个疗程,判定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糖、肾功能、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4%,对照组总有效率47.0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Cr)、血白蛋白(Alb)、24h尿蛋白质定量及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组治疗后BUN、Cr、Alb、24h尿蛋白质定量及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补肾解毒汤联合西药常规治疗能显著改善Ⅳ期DN患者的临床症候,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药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肾汤配合西药治疗IgA肾病(IgAN)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IgAN伴高血压患者71例按入院顺序的奇数、偶数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对症支持治疗,同时口服洛汀新降压、泼尼松防治肾衰竭;治疗组另外给予自拟益肾汤治疗,疗程结束后对比观察肾功能的改善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压平稳,尿蛋白定量、尿沉渣红细胞计数、血肌酐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汤配合西药治疗IgAN伴高血压疗效肯定,且能够降低西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疗效。方法:7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为西医治疗(对照组,n=35)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组,n=35),对照组采用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症状体征积分评分、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清白蛋白(ALB)及24h尿量。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2.8%,明显高于对照组62.8%(x2=4.100,P〈0.05):治疗组治疗2.5年症状、体征积分低于治疗前(t=2.224,P〈0.05),治疗组症状、体征积分(7.86±0.4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2.284,P〈0.05):治疗组BUN、Scr含量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t=2.231、2.245、2.189,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1、2.312、2.289.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CRF疗效肯定,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唐光钰  唐今尧 《世界中医药》2014,9(9):1165-1167
目的:观察糖肾康煎剂与羟苯磺酸钙分散片联合黄芪及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IV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的糖尿病肾脏疾病IV期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2组均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替米沙坦和硝苯地平缓释片控制血压,黄芪注射液和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加用羟苯磺酸钙分散片和糖肾康煎剂口服。病程均为14 d。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24 h尿白蛋白定量、血脂和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各项检验指标及临床症状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主要症状评分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虽均有改善,但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治疗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4 h尿蛋白定量、TC、TG、BUN、Scr等主要生化指标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治疗组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下降不显著(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肾康煎剂与羟苯磺酸钙分散片联合黄芪及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IV期临床疗效确切。特别是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尿蛋白排泄,改善肾脏微循环,促进肾血流,恢复肾功能,从而达到有效阻断或逆转病程进展速度,为糖尿病肾病优化组合治疗方案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赵晓红 《河北中医》2010,32(11):1663-1665,1673
目的观察加味天麻钩藤饮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32例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6例采用天麻钩藤饮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66例单纯西药常规治疗。2组均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压、症状、血脂、血液流变学变化、脑血流变化以及有无药物不良反应。结果降压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4.85%,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7.88%,对照组总有效率63.6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降低(P0.05);2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治疗组脑血流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结论加味天麻钩藤饮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补阳还五汤2,组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I、L-6及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I、L-6及TNF-α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均降低;治疗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I、L-6及TNF-α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血清IL-6及TNF-α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护肾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利广 《河北中医》2010,32(8):1169-1170
目的观察护肾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泼尼松及环磷酰胺、双嘧达莫、维生素E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护肾汤加减治疗。2组均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Alb)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0%,对照组总有效率5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及Alb均明显改善(P0.05,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护肾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