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性粒细胞是机体防御系统的成员之一,在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性粒细胞细胞外陷阱网(NET)是新近发现的中性粒细胞发挥作用的一种形式,除了能够诱获并杀灭病原体而发挥作用之外,还可能对机体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损伤。NET不仅出现在牙周组织中,还与牙周致病菌息息相关。本文对NET与牙周炎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中性粒细胞是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之一,其在微生物杀伤、炎症和免疫调节中的作用一直广受关注。作为第一个对牙周组织感染部位作出反应的先天免疫细胞,中性粒细胞进入牙周袋成为宿主反应的一部分,以对抗微生物的挑战并维持口腔内的稳态。文章对中性粒细胞在牙周组织炎症中的调节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中性粒细胞是第一批到达炎症部位的先天免疫细胞,其产生的中性粒细胞胞外捕获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可以快速捕获并限制病原体扩散,便于清除病原体及其碎片。口腔中的中性粒细胞是由血液中的循环中性粒细胞特异性转化而来,其释放的NETs数量远高于循环中性粒细胞,以此能以更好地维持口腔微环境的平衡。白色念珠菌作为双形态真菌,只有菌丝相能够诱导NETs,这与通过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感应病原微生物大小有关,但作为形态为球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小远小于白色念珠菌,但仍能诱导NETs产生。牙龈卟啉单胞菌作为牙周炎复合体之一的微生物,对NETs的诱导作用小于口腔链球菌和放线菌这两种口腔常见微生物,可能存在逃避中性粒细胞免疫的机制。尽管目前对NETs产生的两种主要途径有较多研究,但不同微生物诱导中性粒细胞(特别是口腔中性粒细胞)的机制并不明晰。本文就口腔中病原微生物对中性粒细胞产生NETs的免疫效应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找寻口腔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靶点和关键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周侨  孙颖 《口腔医学》2016,(6):556-560
龈沟内的中性粒细胞是抵御牙周致病菌入侵的第一道防线。炎症感染时,中性粒细胞最早被募集到炎症部位,通过吞噬、脱颗粒、呼吸爆发等方式杀灭细菌。本文拟就中性粒细胞在牙周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hemerin对口腔鳞癌(OSCC)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染色方法,探讨中性粒细胞浸润与Chemerin表达之间的关系。利用Transwell实验、实时定量PCR(qRT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流式细胞术检测Chemerin对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采用SPSS 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Chemerin表达和中性粒细胞密度之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ChemR23的敲除效率、趋化指数的计算采用方差分析,Chemerin表达和中性粒细胞密度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采用Mann-Whitney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检验,OSCC生存的危险因素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双染色结果显示,Chemerin高表达与口腔鳞癌组织内中性粒细胞浸润密度呈正相关(P=0.023),Chemerin高表达且中性粒细胞高密度与临床分期(P<0.001)、颈淋巴结转移(P<0.001)和肿瘤复发相关(P=0.0...  相似文献   

6.
刘欢  于洋  王哲  祝率  付蔷  胡腾龙 《口腔医学》2021,41(9):788-792
目的 探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NETs)对重度牙周炎患者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 纳入20例重度牙周炎患者作为试验组,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记录牙周指标、凝血指标。ELISA测定外周血中NETs标志物cf-DNA和MPO-DNA的含量,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不同来源中性粒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NETs的能力。分析NETs标志物与凝血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重度牙周炎组的牙周指标、NETs标志物、中性粒细胞的活性、凝血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NETs在重度牙周炎患者高凝状态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Rac1基因在小鼠抗白假丝酵母菌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1)β-actin作为内参,Western blot半定量法检测两种小鼠中性粒细胞Rac1蛋白表达量;(2)趋化实验用Zigmond法经甲酰甲硫氨酰-亮氨酰-苯丙氨酸(fMLP)诱导中性粒细胞移动,延时显微镜观察中性粒细胞移动并拍照,细胞追踪软件分析小鼠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3)fMLP诱导小鼠中性粒细胞过氧化物的产生应用异氨基苯二酰肼化学发光分析法通过微孔板发光检测仪检测过氧化物酶含量,采用细胞色素c还原法分析豆蔻酸-佛波醇-乙酸酯(PMA)引发中性粒细胞产生的过氧化物。结果假丝酵母菌耐受BALB/c小鼠中性粒细胞Rac1蛋白表达量高于假丝酵母菌易感CBA/CaH小鼠;BALB/c小鼠中性粒细胞趋化运动功能较CBA/CaH小鼠强(P<0.05);经fMLP和PMA诱导后,BALB/c小鼠中性粒细胞过氧化物的产生量高于CBA/CaH小鼠(P<0.05)。结论在小鼠中性粒细胞抗白假丝酵母菌感染过程中,Rac1能增强小鼠中性粒细胞的杀伤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Racl基因在小鼠抗白假丝酵母菌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1)β-actin作为内参,Western blot半定量法检测两种小鼠中性粒细胞Rael蛋白表达量;(2)趋化实验用Zigmond法经甲酰甲硫氨酰-亮氨酰-苯丙氨酸(fMLP)诱导中性粒细胞移动,延时显微镜观察中性粒细胞移动并拍照,细胞追踪软件分析小鼠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3)fMLP诱导小鼠中性粒细胞过氧化物的产生应用异氨基苯二酰肼化学发光分析法通过微孔板发光检测仪检测过氧化物酶含量,采用细胞色素c还原法分析豆蔻酸-佛波醇-乙酸酯(PMA)引发中性粒细胞产生的过氧化物.结果 假丝酵母菌耐受BALB/c小鼠中性粒细胞Racl蛋白表达量高于假丝酵母菌易感CBA/CaH小鼠:BALB/c小鼠中性粒细胞趋化运动功能较CBA/CaH小鼠强(P<0.05):经fMLP和PMA诱导后,BALB/c小鼠中性粒细胞过氧化物的产生量高于CBA/CaH小鼠(P<0.05).结论 在小鼠中性粒细胞抗白假丝酵母菌感染过程中,Racl能增强小鼠中性粒细胞的杀伤能力.  相似文献   

9.
钙卫蛋白是一种钙结合蛋白,属于S100蛋白家族的成员,是由移动抑制因子相关蛋白8型(MRP-8)和14型(MRP-14)构成的异二聚体,主要表达于中性粒细胞、单核一巨噬细胞和某些角化细胞,具有抗微生物、诱导凋亡等作用,是炎性疾病的标志物。本文就钙卫蛋白的来源、结构、作用及其机理、与口腔炎性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采用琼脂弥散抗菌实验检测了人中性粒细胞防御素(HNP)和两种兔中性粒细胞防御素(NP1,NP2)对放线共生放线杆菌(FDCY4)、牙龈卟啉菌(47A-1)、中间普氏菌(ATCC25261)、产黑色素普氏菌(ATCC13040)、生痰二氧化碳噬纤维菌(ATCC33612)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中性粒细胞防御素对上述牙周可疑致病菌均有较少强的抗菌活性,且随着浓度增高,抗菌活性增大,除产黑色素闪光灯氏菌和中间普氏菌外,兔中性粒细胞防御素的抗菌活性均直建军人中性粒细胞防御素,而且NP2均大于NP1的活性,结果提示牙周组织中的中性粒细胞防御素对保护牙周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