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 为了给毒蛇咬伤患者减轻痛苦,挽救生命,对毒蛇咬伤的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方法 根据临床资料,患者的临床表现,提出诊断依据,紧急处理创口,采用中西结合,中药内饮外敷,根据患者的症状、心理需求制定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在短时间内有明显好转.结论 治疗方案正确,见效快,疗效好,护理措施行之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毒蛇咬伤患者临床护理,总结一套中西医结合治疗毒蛇咬伤患者急救护理措施,提高治愈率。方法总结40例毒蛇咬伤患者临床资料,在救治和护理过程中,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实施行之有效的护理。结果本组患者除1例入院较晚死亡外,其他患者肢体肿胀消失,无功能障碍,精神状态良好。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救治并实施急救护理,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毒蛇咬伤导致急性肾衰竭的机制与蛇毒导致肾灌注改变、肾小球和肾小管损伤、纤维蛋白溶解、血管内溶血、不同程度的出血、低血压、DIC等有关。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是临床上治疗毒舌咬伤的常用方式。通过总结1例毒蛇咬伤患者血透串联灌流期间的护理案例,通过护理评估、提出护理问题、制定相应护理措施等步骤,从严密观察患者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前后的肾功能、凝血系统等功能的变化和全面地执行各项护理措施等,对控制患者病情发展,及时预防并处理并发症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护理目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毒蛇咬伤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OCS)的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下肢毒蛇咬伤并发OC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毒蛇咬伤并发OCS患者行早期切开减压均获痊愈,未遗留下肢体功能障碍.结论 早期诊断并及时切开减压可作为蛇咬伤并发OCS的主要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C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s,CNP),以时间为横轴,以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所制定的临床护理时间表,具有护理工作的前瞻性~([1])。毒蛇咬伤指患者被有毒之蛇咬伤,毒蛇的毒液由伤口入侵人体,引起气血两伤,甚至内攻脏腑而发生的危急重症~([2])。因毒蛇的种类、毒性不同,患者常表现出不同的中毒症状。当蛇毒进入由破溃处进入人体后,首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毒蛇咬伤在急诊救治的措施,总结毒蛇咬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40例毒蛇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0例患者40例住院治疗(其中4例死亡,2例有并发症),200例急诊治疗后24 h治愈出院.结论:毒蛇咬伤后应尽快采用结扎、放血等治疗,并配合季德胜蛇药片和抗蛇毒血清治疗,早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减轻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痛苦和增加胎儿安全系数.方法:总结收治的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症状的观察及护理措施.结果:通过严密的观察和护理,有效减轻患者的症状及胎儿宫内窘迫.结论: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有效减少潜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毒蛇咬伤268例救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忠杰  高全杰  刘波 《重庆医学》2008,37(22):2536-2537
目的 总结毒蛇咬伤救治经验,探讨分析毒蛇咬伤救治中有关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268例毒蛇咬伤患者临床救治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疗效均较理想,凡就诊时间短、处治及时、毒蛇咬伤后6h内注射抗蛇毒血清者疗效更为满意.结论 毒蛇咬伤后应尽快就诊,综合救治,尽早使用抗蛇毒血清.  相似文献   

9.
小儿毒蛇咬伤的急救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蛇咬伤肢体伤口后,毒液迅速进入机体组织,从而产生一系列中毒症状,甚至导致死亡。毒蛇咬伤成功救治的关键在于蛇伤早期伤口的正确处理,减轻中毒症状,争取抢救时机和实施有效的整体护理。我科自2003年4月至2005年11月共收治23例毒蛇咬伤患儿,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危型毒蛇咬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重症医学科2010年5月—2013年8月应用我院自制蛇伤中药结合西医治疗的29例重危型毒蛇咬伤患者,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疗效指标的变化。结果 29例患者治疗后临床指标明显改善( P<0.05),总有效率89.7%。结论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对重危型毒蛇咬伤疗效显著,可减轻毒素对脏器的损害,减少痛苦,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毒蛇咬伤的效果.方法 采用以抗蛇毒血清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对126例毒蛇咬伤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结果 治愈114例,显效6例,有效4例,死亡2例.未出现过敏反应,一般症状可明显缓解.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毒蛇咬伤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毒蛇咬伤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以提高抢救护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58例毒蛇咬伤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急救护理方法.结果 58例患者中,除1例放弃救治外其余5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毒蛇咬伤致急性呼吸衰竭的轻重与毒蛇种类、就诊时间相关,以神经毒素为主的毒蛇咬伤引起呼吸肌麻痹导致呼吸衰竭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咬伤后的处理是否正确、及时,护理是否得当,对提高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中医护理方法以辨证施护为主,对60例患者实施护理,除一般护理外,还根据每个患者不同的病情制定中医辨证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中医护理后,症状全部得到改善,呼吸功能及生活质量均获明显提高.结论 中医辨证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以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头孢硫脒在毒蛇咬伤患者抗感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毒蛇咬伤患者因毒蛇带来的污染和组织的坏死,极易发生感染.选择诊断明确的毒蛇咬伤患者60例,试验组选用头孢硫脒治疗(30例),其中蝮蛇咬伤15例,竹叶青蛇咬伤14例,神经毒蛇咬伤1例,五步蛇咬伤0例;每天静滴头孢硫脒2.0 g,每日1次,疗程4~6 d.对照组选用头孢呋辛钠治疗(30例),其中蝮蛇咬伤6例,竹叶青蛇咬伤22例,神经毒蛇咬伤0例,五步蛇咬伤2例;每天静滴头孢呋辛钠3.0 g,每日1次,疗程4~6 d.结果 试验组痊愈15例,显效9例,进步3例,无效3例,临床有效率80%;对照组痊愈21例,显效2例,进步2例,无效5例,临床有效率83.3%;两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头孢硫脒在毒蛇咬伤患者抗感染治疗中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不用皮试,是首选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讨血浆置换用于毒蛇咬伤病人救治中的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接收并实施治疗的毒蛇咬伤重症病人37例为对象,使用费森尤斯血细胞分离机对上述病人施行血浆置换治疗,并评定临床救治效果。结果:血浆置换治疗后,37例病人各项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指标都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病人临床症状得以显著缓解,最终27例治愈出院,10例病情显著好转,无死亡病例。结论:血浆置换用于毒蛇咬伤病人的救治中,能改善其机体内环境,减轻肝、肾代谢压力,帮助病情尽快好转。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便秘的原因,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总结42例住院精神病患者便秘的临床资料,对其原因及解除症状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根据便秘原因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后,所有便秘患者便秘均有所缓解.结论:对便秘的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改善便秘症状,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提高对毒蛇咬伤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对256例毒蛇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6例毒蛇咬伤患者死亡5例,致残3例,获得较满意效果。结论 毒蛇咬伤只要早诊早治、综合治疗,可以大大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黑蜘蛛咬伤病人的护理。方法我院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0月所收治的60例黑蜘蛛咬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的患者进行局部治疗与护理、局部疼痛治疗、全身治疗及护理以及监测和心理护理等措施,观察所有患者出院时间以及有无后遗症状况。结果 60例当中,58例治愈,2例死亡。其中最短出的住院时间为4d,最长的为8d。结论对黑蜘蛛咬伤患者进行一系列的精心护理以及加强护理,以最有效的治疗并辅以最恰当的护理措施,能最大限度地减轻痛苦,预防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采用动脉介入栓塞化疗的肝癌患者,进行严细周到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以促进治疗效果.方法 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 56例患者行为状态≥90.结论 减轻了患者的恐惧感,减少了患者的痛苦达到了预期的治疗及护理目的和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毒蛇咬伤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毒蛇咬伤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 毒蛇咬伤患者的脑梗死发病时间多为咬伤后2 d内,咬伤后4 h为高发期;梗死灶在前循环和后循环均有发现,但无同时累及前、后循环者;患者平均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较低,死亡率较高,儿童和青少年预后较差。结论 毒蛇咬伤致脑梗死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致残、致死率较高,患者预后较差,有效的临床治疗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