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社区护士在家庭医生团队服务中对慢性病的管理作用。方法建立一个有序的就诊模式,团队成员明确自己主要的职责,为患者提供健康的疾病管理。结果社区护士在家庭医生团队服务中对慢性病的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慢性病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对于饮食习惯、心理健康、对健康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等方面都比干预前要好。结论社区护士在家庭医生团队服务中对慢性病的管理发挥了积极的健康管理作用,为就近的这区居民提供了便利,值得去大力发展实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团队中专职健康教育护士对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及重要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慢性病管理中的2型糖尿病患者符合入选条件96名,以自愿为原则签约服务。对比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数据。结果:干预12个月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家庭医生团队专职健康教育护士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健康教育,能影响患者生活方式,明显改善患者多项重要指标。对慢性病管理及家庭医生团队建设具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新型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中社区护士在慢性病健康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建立有序预约就诊模式,明确团队成员职责分工,制订新型社区护理慢性病服务流程,运用智能化慢性病管理平台为签约患者提供科学、连续的健康照护,为团队签约患者实施分层级和分类别的健康管理。结果 2013年1至10月和2014年1-10月比较,新增慢性病签约人数2221人,全科门诊诊疗人次新增10.68%,满意率提高了4.37%。社区面对面门诊随访人次新增203.94%,社区护士电话随访人次新增7.08%。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护士在慢性病健康管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规范了辖区慢性病患者管理,完善了居民健康档案。接受社区护士健康管理人数不断增加、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4.
2016年海曙区卫计局全面推进粉丝式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在全区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家庭医生制服务.海曙区开展的家庭医生制服务是指在社区责任医师团队服务的基础上,全科医生通过签约,提供责任制服务,为家庭成员提供安全、有效、连续、个性化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是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进一步深化,是服务模式和服务理念的转变,是一项公益性、非营利性工作.社区全科医生以全面实施健康管理和促进人群自我管理为目标,通过开展家庭健康评估、家庭健康计划制定、个性化健康处方等工作内容对签约对象,主要是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干预,达到改变不健康的行为方式、慢性病控制和病情转归的目的.为了评价2016年开展的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对慢性病患者的管理效果的影响,进一步完善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对于社区重点人群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现将调查评价效果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廖秉琼 《广东医学》2016,(Z1):201-202
目的:探索家庭医生团队对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不良生活习惯的干预措施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佛山市顺德区容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服务社区的65岁以上老年人4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不给予任何社区服务干预;干预组给予家庭医生团队干预,干预时间为1年。干预前后均采用《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估表进行相关生活质量评估,1年后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在实施干预1年后,老年人的9项评价指标均有明显增高(P<0.05),其中健康变化、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缓解身体疼痛等指标提高尤其明显,居干预效果的前4位;其他指标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家庭医生团队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明显延缓慢性疾病的病情,值得在家庭医生团队服务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在上海市新一轮社区综合改革背景下,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竞聘重组家庭医生团队,建立家庭医生工作形式,明确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内容,开展家庭医生工作室建设,建立家庭医生团队为核心的内部管理机制等举措,构建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从运行效果来看,模式构建后,常住人口及慢性病患者人群签约率、社区就诊率上升,基本医疗质量指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指标明显改善,社会评价指标、全科医生人力资源指标有所改善,科研能力有所提升。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构建,对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健康与费用“守门人”作用,建立有序就医格局,促进居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应用智能化平台的家庭医生团队"三师共管"慢性病管理模式,并评价其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搭建智能化健康管理平台,并于2018年6月起,选取深圳市福田区益田社区健康服务中心65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和糖尿病老年患者各500例,采用以家庭医生团队为基础的"三师共管"管理模式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健康管理,比较患者干预前后的血压、血糖、BMI、生活方式等情况,分析其管理效果。结果:共482名高血压患者和479名糖尿病患者完成了1年的随访干预。干预后,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和BMI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和BMI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吸烟和饮酒的比例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运动30 min以上的频率均显著多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家庭医生团队的"三师共管"慢性病管理模式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效果满意,值得在社区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落实医改政策的体现,是基层服务模式的转变。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需求为导向,立足社区现有的卫生人力资源,充分挖掘内部潜力,组建新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护-助团队,建立团队内部不同专业人员明确责任划分与分工合作机制〔医生依托医联体和院校专家资源建立纵向专家技术团队,不断加强家庭医生综合诊疗能力,提升签约管理水平;护士实施公共卫生管理能力提升,培养社区专科护士,建立护士健康管理室,保障签约患者综合性及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权益;纳非专业人员(护士助理)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协助团队承担更多事务性工作,分担团队工作压力,扩大服务覆盖〕;借助计算机智能协助定向分诊,强化、巩固医患之间的契约服务关系,落实连续性管理,提供差异性签约服务;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绩效考核的监督管理与激励机制,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向纵深发展。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过8年的实践探索,建立了一套自下而上的基层操作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践运行模式,效果肯定,社区居民签约率、规范管理率、慢性病控制率,社区就诊率、健康行为改善率、签约居民满意率、辖区居民健康素养提升率均不断提高,真实有效地推动了国家医改进程,有助于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秩序形成,值得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9.
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改革和实施,更加充分地体现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的优势和特点,不断延伸和深化健康管理服务,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信任程度。社区护士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力量之一,在家庭医生式服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背景 随着患者就诊下沉明显,联合家庭医生团队开展社区药学服务日益重要,但如何发挥家庭医生团队作用以满足患者社区药学服务需求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目的 了解上海市社区药学服务需求现状,为改进社区药学人员参与家庭医生团队开展服务的方式提供参考建议。 方法 于2020年9—12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法抽取349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和855例家庭医生团队主要成员〔全科医生(n=481)、护士(n=234)、公共卫生医生(n=140)〕进行问卷调查。针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患病情况、用药情况、社区药学服务需求情况和社区药学服务利用情况。针对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情况、社区药学服务认知情况和社区药学服务需求情况。 结果 349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中,125例(35.8%)同时患有≥3种慢性病,305例(87.4%)每日需多次用药。用药管理类药学服务方面,"用药重整及随访"需求人数最多,为52例(14.9%),"用药随访"利用人数最多,为49例(14.0%)。用药教育类药学服务方面,"慢性病用药特殊性的普及教育"需求人数最多,为247例(70.8%),"宣传健康生活方式"利用人数最多,为33例(9.4%)。家庭医生团队成员中,全科医生、护士、公共卫生医生对药学服务的了解程度方面,分别有440例(91.5%)、202例(86.3%)、112例(80.0%)表示了解;对药师的信任程度方面,分别有302例(62.8%)、183例(78.2%)、103例(73.6%)表示非常信任;"协同医师做好药物使用遴选"服务项目的需求人数分别有359例(74.6%)、112例(47.9%)、81例(57.8%);"指导护士使用与管理药品"服务项目的需求人数分别有190例(39.5%)、153例(65.4%)、57例(40.7%)。 结论 一方面患者实际迫切需要用药管理类药学服务,另一方面患者的用药教育类药学服务需求远未得到满足。鉴于社区药学人员队伍薄弱及家庭医生团队对社区药学服务认知局限的现状,社区药学人员应通过培训团队成员,提升团队的社区药学服务认知水平及服务能力,借助团队力量及成员特性,更广泛高效地开展社区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在"家庭医生团队签约式"服务基础上引入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工服务模式的综合健康管理对于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控制血压、血糖及服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250例已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的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5例,对照组由家庭医生团队按照签约服务包进行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家庭医生团队签约式"服务基础上引入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工服务进行综合健康管理,观察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血压、血糖水平和服药依从性.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的SBP、DBP及F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以家庭医生团队联合社区社工服务进行综合健康管理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压、血糖,并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对慢性病患者疾病干预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奉贤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00例慢性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家庭医生模式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医疗服务,比较2组患者疾病管理情况、生活质量及医疗支出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档案资料完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评分、社会支持量表各维度评分及WHOQOL-BREF各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年度医疗支出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可使社区慢性病患者提高疾病管理效率、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医疗支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社区高血压患者签约家庭医生式服务后的血压变化。方法将本社区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签约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家庭医生团队按签约内容为其提供规范服务;对照组按一般管理提供服务。干预前后对患者进行体检和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血压达标率与知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生活习惯明显改善。结论家庭医生式服务能够提高社区医疗资源利用率,促进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家庭医生制度下医护团队模式干预后对社区高血压疾病管理的效果.方法 上海长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11年10月起对辖区内高血压患者实施医护团队模式进行管理,本次研究选取304例按医护团队模式进行管理的高血压患者,采用管理1年后测定的血压和2年后测定的血压,与干预前患者血压水平作为基线进行比较,分析其血压控制情况,以评价医护团队模式对血压控制的效果.结果 本次调查结果提示,干预1年后,患者收缩压得到明显控制(P<0.01),从原来的126.68 mm Hg下降至122.81 mm Hg;干预2年后,患者的平均收缩压为125.13 mm Hg(P>0.05).与之相比,舒张压的下降不显著.结论 本次研究结论提示医护团队模式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辖区内高血压患者,并有效控制其血压水平有一定成效.与此同时,医护团队模式利用家庭医生、防保医生与社区护士的团队协作的互补优势,充分发挥了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的作用,可以尝试推广到其它慢性病管理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3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依托家庭医生团队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等方面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分析家庭医生式服务在推进分级诊疗中的实践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社区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在分级诊疗实践活动中的相关资料。结果在家庭医生式服务开展后,患者就诊次数、医疗费用明显减少,患者的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明显改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医生式服务可减少慢性病患者的就诊次数、节约医疗费用、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推动分级诊疗模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下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前后血压及生活质量的分析对比,探讨医联体模式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的20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予常规健康管理,仅对组内成员状况进行监测及遵医嘱用药,干预组则进行家庭医生规范化管理。对两组患者血压、实验室指标、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自护能力以及杜氏高血压生活质量评分等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较干预前数值均有所下降,干预组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其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BMI、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三酰甘油(TG)等较干预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服药总依从率、自护能力、杜氏高血压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干预组的升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可改善患者血压情况,提高患者高血压知识素养、服...  相似文献   

18.
刘春凡  陈玉荣  张婕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9):3483-3486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在签约家庭医生团队的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郑州市航海东路社区卫生中心登记签约的214例老年慢性病患者,根据建档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7例。对照组接受首诊负责制常规社区健康教育,观察组接受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达标、规律服药、危险行为改变)、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临床相关指标(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结果干预后,两组血糖控制达标、规律服药、危险行为改变、健康知识掌握比例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血糖控制达标、规律服药、危险行为改变、健康知识掌握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签约家庭医生团队的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中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提高按时用药依从性及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总体满意度,值得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推广。  相似文献   

19.
背景 在分级诊疗背景下,作为典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冠心病的防治除需要专科先进的介入干预外,社区层面的持续性规范化管理起着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就全专联合、闭环管理的团队协同模式进行初步探索与实践。目的 构建家庭医生冠心病综合管理团队,评价家庭医生团队闭环路径管理对冠心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在上海市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电子健康档案内抽取冠心病患者2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22)和研究组(n=114)。对照组接受常规诊疗和管理,研究组由家庭医生团队进行闭环路径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2年后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冠心病知识和认知问卷、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得分,以及2年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HPLPⅡ、冠心病知识和认知问卷、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HPLPⅡ、冠心病知识和认知问卷、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2年内,研究组的MACE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8%(2/114)比8.2%(10/122),P<0.05〕,对照组患者发生MACEs的风险约为研究组的5倍〔95%CI(1.071,23.337)〕。结论 家庭医生团队通过闭环路径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及知识水平,并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社区医务人员对北京市家庭医生式服务的认知情况,为进一步推广家庭医生式服务提供对策和建议。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北京市城区和郊区各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14年3月在岗的医务人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区医务人员的基本情况、工作现状及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认知。 结果 共发放问卷469份,回收有效问卷46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8.9%。社区医务人员的学历以大专及以上为主,占85.6%;职称以初级职称为主,占54.3%;社区医务人员的服务形式以坐诊为主;社区医务人员日均工作时间8.5 h,家庭医生式服务的时间占每天工作时间的43.5%;90.9%的团队成员认为工作量比签约前增加了;社区医务人员目前的主要工作内容排在前3位的是:健康咨询、电话随访、健康档案管理和慢性病管理;93.4%的医务人员回答了解家庭医生式服务的概念;38.9%的医务人员认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考核激励措施有效;72.6%的医务人员愿意成为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中的一员;89.7%的医务人员赞同实行社区卫生首诊制;53.4%的医务人员认为现有的法律法规不能保障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73.7%的医务人员认为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现象有作用;90.9%的医务人员认为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很重要;医务人员对家庭医生式服务认知度越高,其成为团队成员的意愿就越强。 结论 现阶段北京市社区医务人员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认知度较好,但要进一步推广家庭医生式服务,从医务人员方面要解决社区医务人员数量不足、开展服务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保障、无有效的激励机制措施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