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脓毒血症并急性肾损伤中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脓毒血症并急性肾损伤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n=48)与对照组(n=48),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CRRT,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1β、IL-6、TNF-α、PCT、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1β、IL-6、TNF-α、PCT、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IL-1β、IL-6、TNF-α、PCT、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脓毒血症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的炎症反应,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ICU脓毒血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于本院ICU住院治疗的脓毒血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护肾、维持内环境稳定等对症支持治疗,研究组采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比较两组APACHEⅡ评分、炎性指标、死亡情况、住院时间及生命体征。结果:两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WBC、CRP及P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体温、心率、呼吸及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ICU脓毒血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较好,患者免疫功能恢复更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ICU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危重症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其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4例ICU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危重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双盲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护理,每组6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48%,对照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为19.40%,经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均具有意义(P0.05)。结论:ICU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危重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采用护理干预的方式,可以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继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ICU重症脓毒血症患者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及方案的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选取102例ICU重症脓毒血症患者进行分组比较,观察组共51例患者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共51例患者实施常规方法治疗,就不同方案的应用效果展开比较,并探讨方案是否具有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观察组12个月、24个月的死亡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证方案安全的基础上,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ICU重症脓毒血症,可提升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综合护理模式在ICU重症急性肾衰竭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择我院ICU科室于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86例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采用电脑随机法将患者划分为2组,包括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3例,干预组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评价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例(6.98%),低于对照组8例(18.60%),(χ~2=6.053,P 0.05)。干预组患者满意度42例(97.67%),高于对照组33例(76.74%),(χ~2=19.630,P 0.05)。结论综合护理模式在ICU重症急性肾衰竭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中应用后可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联合血液灌流在ICU脓毒血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ICU进行治疗的88例脓毒血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液体复苏、纠正酸中毒、营养支持、机械通气等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治疗3 d后比较两组序贯(脓毒症相关)器官衰竭评分(SOFA)、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呼吸相关指标[(呼吸频率(RR)和氧饱和度(SaO_2)]、凝血系统相关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代谢相关指标[(血肌酐(Cr)、尿素氮(BUN)和乳酸(Lac)]和死亡率等指标间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SOFA评分分别为(1.43±0.61)分和(2.14±0.73)分,死亡率分别为4.55%(2/44)和18.18%(8/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R、RR、Cr、BUN和Lac水平以及死亡率均高于试验组,对照组PT、APTT均较试验组明显延长;试验组MAP、SaO_2和PL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脓毒血症患者,可以显著改善循环和呼吸功能,防止凝血功能紊乱,纠正代谢异常,明显降低死亡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在ICU重症脓毒血症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行CBP治疗的ICU重症脓毒血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血症的症状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70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APACHEⅡ评分、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和1~2年后的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1、2年后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血症症状改善明显,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治疗方法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杨业龙 《基层医学论坛》2016,(36):5093-5094
目的 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2组均治疗1周.比较2组病死率,治疗前后生命体征与炎症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平均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监测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病死率(9.4%)显著低于对照组(34.3%),且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血症疗效显著,可明显减少炎症细胞因子释放,恢复患者各器官功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张琪  姜利  席修明  费雅楠 《广西医学》2016,(9):1215-1218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CRRT)治疗对ICU脓毒血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ICU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两组均给予容量复苏、纠正酸中毒、抗感染、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机械通气、代谢支持等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血液灌流治疗,观察组在血液灌流的基础上给予CRRT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治疗前后的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9% (P <0.05).治疗后,两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评分、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并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值均高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PT、APTT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RRT疗法治疗能促进ICU内脓毒血症患者肾功能恢复,防止凝血功能紊乱,有利于改善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经治疗重症脓毒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4例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脓毒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与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与白细胞介素-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与心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死亡率为8.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43%,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重症脓毒血症患者,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方式进行治疗可缓解炎症因子的释放,稳定患者生命体征,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治疗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6月我院ICU收治的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治疗,试验组采取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治疗,均治疗1周。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后病情严重程度评分(APACHEⅡ)与尿液尿损伤分子-1(KIM-1)、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APACHEⅡ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1周后两组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1周后两组尿液KIM-1及血清Cys-C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予以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治疗能显著减轻患者病情,缓解肾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对重症脓毒血症患者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脓毒血症患者共88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4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是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心率、IL-6、TNF-α以及WBC水平对比差异显著,而观察组治疗后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呼吸频率、心率、IL-6、TNF-α以及WB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病死率为9.09%(4/44),显著低于对照组31.82%(1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治疗重症脓毒血症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能有效改善炎症因子水平,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冯永利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9):1630-1631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脓毒血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南阳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08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呼吸频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炎症因子[血清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9%(50/54)]高于对照组[77.78%(4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呼吸频率、HR和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呼吸频率、HR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MAP和IL-10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MAP和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脓毒血症患者的效果确切,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线粒体DNA在脓毒血症患者中的发病机制及对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取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23例,设为观察组。根据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血症组(n=70)和严重脓毒血症组(n=53)。取同期入院健康体检3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血浆mt-DNA水平,观察线粒体DNA在脓毒血症患者中的发病机制及血栓形成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脓毒血症组、严重脓毒血症组)线粒体DN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严重脓毒血症组线粒体DNA水平,高于脓毒血症组(P0.05);严重脓毒血症组血栓发生率为13.21%高于脓毒血症组的4.28%(P0.05)。结论脓毒血症患者线粒体DNA水平升高,且与血栓发生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重症医学科2015年6月—2017年8月期间诊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4例为观察对象,并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7例,应用常规疗法的设为对照组,加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的设为研究组,就2组患者病情变化、重症监护病房(ICU)入住时间以及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均下降,其中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均P<0. 05);(2)研究组患者的平均ICU入住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3)研究组患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帮助患者早期脱离生命危险,并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老年脓毒血症的疗效。方法 对分析该院收治的60例老年脓毒血症患者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分析疗效。结果 死亡率16.6%;单次治疗前后患者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老年脓毒血症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刘萍 《黑龙江医学》2017,(11):1074-1075
目的研究分析静滴与微量泵入美罗培南方法应用于ICU脓毒血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04—2017-04间洛阳市中心医院ICU脓毒血症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42例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两组患者均应用美罗培南进行治疗,其中,观察组应用微量泵入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静脉滴注方法,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治疗有效率、体温、白细胞计数、住院时间和细菌清除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温、白细胞计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细菌清除率比对照组高,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泵入美罗培南方法应用于ICU脓毒血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更好地清除细菌,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应用于重症脓毒血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60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和平均动脉压水平,以及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尿素氮(BUN)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均小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6、TNF-α、BU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脓毒血症患者,选择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效果较好,可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降低其炎症指标水平,可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联合美罗培南持续微量泵入治疗脓毒血症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脓毒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CVVH联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给予CVVH联合注射用美罗培南持续微量泵入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体温、白细胞计数、细菌清除率、住ICU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40/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3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体温、白细胞计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细菌清除率为85.71%(36/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2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ICU时间为(9.14±2.2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1.42±3.0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VVH联合美罗培南持续微量泵入治疗脓毒血症的效果优于CVVH联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