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超导限流器故障电流模式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饱和铁芯型超导限流器,指出短路故障电流需要快速识别,设计和制造了三相小样机和相应的基于labview和NI板卡的实时检测控制系统.提取了短路故障电流的2个重要特征:电流实时幅值,电流变化率,.根据特征,分别采用神经网络感知机模式分类,线性核的支持向量机和径向基函数核的支持向量机,离线在matlab环境下训练,找出最优分类面.对几种方法进行比较实验,实验数据验证表明了RBF核支持向量机具有最好的识别效果.但是该方法难以在FPGA中实现,而线性核支持向量机是综合识别效果和可实现性2个指标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针对中文微博中的海量文本,提出了利用领域观点词词典和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对中文微博中的观点句进行识别.构建领域观点词词典,统计了表示中文微博观点句的5个特征,选取特征1,2,3,4进行观点句识别,并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3种不同特征组合识别算法与基于领域观点词词典的识别算法进行对比.算法对比结果表明,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算法对微博观点句的识别效果较好,准确率68.75%,召回率48.71%,F值57.02%.  相似文献   

3.
人体姿态识别是当前自动视频理解技术的研究热点,提出的算法能够识别视频中的十二种人体姿态,包括走路、跳跃、爬行和弯腰等.算法首先提取前景图像中的星形轮廓位置、六星角度和离心率等多特征信息,组成人体姿态特征,结合该特征的向量表示利用基于径向基核支持向量机的分类器,实现各种姿态的识别.实验中,在公共数据库和部分自采集数据基础上构建特征库,对分类器进行训练,对其余自采集数据进行分类,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小样本下的人体姿态识别具有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支持向量数据描述多分类中模糊数据域的误判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加权小波支持向量数据描述(WWSVDD)多分类方法,并应用于遥感图像病害松树识别.利用无人机搭载双光谱相机获取高分辨率遥感图像,提取地物特征,构建特征向量.用WWSVDD模型描述每类样本,根据待测样本在特征空间中的不同分布,分别采用最小相对距离法和隶属度函数法进行决策分类,从而实现病害松树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K近邻和支持向量数据描述多分类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在识别病害松树方面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5.
对电机绝缘系统的典型放电脉冲采用二维谱图提取的放电指纹特征,用支持向量机方法来识别不同的放电类型.识别结果令人满意,表明了支持向量机适于局部放电的识别,对改善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的性能以及该项技术的实用化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多种人体姿态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对边防哨所等场合中无人监控的车辆、人体直立、哈腰、匍匐几种姿态的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多种人体姿态识别方法.在对各种目标建立了样本库之后,提取了形状复杂性、矩形度、宽高比、头部矩形度等特征,利用支持向量机具有全局最优性和较好泛化能力的特点,进行了小样本的2类及多类目标分类识别,并和RBF神经网络的分类效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SVM不需进行网络迭代训练,求解速度明显高于RBF神经网络,且识别性能也优于RBF神经网络,并且采用径向基核的SVM性能最好.该方法识别率高,平均可达到96%,快速性好,识别速度平均为0.0172S,为小样本下的多目标分类及识别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人脸检测的基础上,针对人脸识别问题,将特征脸理论和支持向量机相结合,把待识别样本投影到由特征脸张成的特征空间,从而提取出有效的可供识别特征,再将提取的特征送入支持向量机训练、分类,最终实现识别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了主分量分析法在特征提取方面的有效性以及支持向量机在处理小样本问题和泛化能力强等方面的优势,使得算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率.最后在设计的软件平台上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运用在小型人脸识别的场合.  相似文献   

8.
人脸表情识别是目前比较活跃的研究课题。该文提出一种采用多群体遗传算法进化的支持向量机对人脸表情进行分类的新型算法。先提取人脸表情特征,然后采用多群体遗传算法自动选择最优的支持向量机核函数,最后用支持向量机的方法进行分类.在日本JAFFE人脸表情库上进行了仿真实验,并与其他方法进行了比较,该文提出的方法获得了更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9.
人耳识别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然而姿态问题一直是其难点问题之一,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基空间转换的新方法.首先,利用主元分析和核主元分析方法得到姿态人耳图像和正侧面人耳图像的基空间,通过计算两种基空间之间的线性转换关系求出姿态转换矩阵,然后将待测的姿态人耳图像特征集利用基空间姿态转换矩阵转变成正侧面人耳图像特征集,最后用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没有经过姿态转换的方法相比,识别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解决电气符号的大小、图纸背景的模糊、电气符号的旋转角度等各种干扰因素对计算机识别电气图纸造成的误差问题.方法 笔者提出了一种基于HOG的电气符号识别方法.建立电气符号训练集,提取电气符号图像的HOG特征,计算出梯度方向向量个数加权图;使用这些HOG特征和分类信息对支持向量机进行训练;利用支持向量机进行识别.结果 HOG算法对电气符号的识别率达到92.5%,与SIFT算法比较,识别效果更为准确.结论 所提出的HOG算法克服了外界干扰因素对电气符号识别的影响,提高了识别的准确率,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为将HOG算法应用到其他领域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描述垂直轴风力机的输出特性,对垂直轴风力机运行风况、传动系统以及转速控制系统在MATLAB/SIMULINK模块中进行建模.以5 kW垂直轴风力机为例,运用双向多流管模型得到该风力机不同叶尖速比下的功率系数,并将数据导入MATLAB并运用曲线拟合工具箱得到该5 kW垂直轴风力机的风轮数学模型,从而建立SIMULINK模型.将风轮模型与其它模型组成风力机模型,给定风力机的一些运行参数,得到了可供分析的数据.通过仿真研究表明,MATLAB/SIMULINK可以较好地模拟风力机从风轮到传动系统的整体性能,为今后研究垂直轴风力机的整体性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风电机组具有齿轮箱故障率高、变流器技术复杂及谐波干扰等问题,提出基于机械液压混合传动的风力发电机组.通过理论分析系统的传动特性,建立该风力发电机组的动态模型,给出基于该传动方式的变速恒频(VSCF)控制方法.以1.5 MW并网风电机组为例,利用AMESim 与MATLAB/simulink软件对机组运行工况进行联合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表明提出的机械液压混合传动式风力发电系统具有变速恒频控制方法简单、载荷冲击小、功率稳定性好、传动效率较高、电网友好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MATLAB平台上非线性水轮机调节系统的仿真模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轮机的过渡过程分为小波动和大波动 2种 ,用计算机仿真计算的方法分析水轮机调节系统 ,通常只能假定水轮机传递系数为常数 ,建立小波动模型 ,对大波动建模有一定难度 .通过分析 ,证明在SIMULINK下建立系统大波动过渡过程仿真模型是一种建立非线性水轮机调节系统仿真模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捕获建筑环境中蕴藏丰富的高品质风能,结合高耸建筑的高度优势与建筑扩散体强化风速效应,将垂直轴风力机放置于不同建筑扩散体之间,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建筑增强型垂直轴风力机在具有不同实度与不同翼型时的气动特性.结果表明:建筑扩散体可大幅提升风力机获能效率,建筑增强型垂直轴风力机较原始垂直轴风力机最大风能利用系数提升4.47倍,其最佳尖速比位置向右偏移,但其载荷波动较剧烈,且对建筑外廓敏感,其中圆弧形截面建筑可有效减小建筑分离涡造成的影响.随着实度的增加,建筑增强型垂直轴风力机风能利用系数先增大后因叶片间干扰而减小,其载荷波动和自启动性在多叶片时得到明显改善.对于不同系列的翼型,FXLV152翼型有助于减小疲劳累积损伤,最大厚度较大的NACA0021翼型有利于提高风力机的获能效率,S809非对称翼型则不适用于建筑增强型垂直轴风力机.数值结果为建筑增强型垂直轴风力机的工程应用提供部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立轴风力机风轮的振动分析模型,分析了离心力对风轮固有频率的影响,并运用此模型对500 kW风力机风轮的振动模态作了仿真分析,得到风力机运行过程中风轮的固有频率与外激励频率之间关系的Campbell图,为立轴风力机结构的振动特性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双馈式感应风力发电机组建模及其控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双馈式感应风力发电机组(DFIG)为对象,分析了DFIG的建模和控制问题。该模型包括风力机模型、传动系统模型和发电机模型。提出了风力机的桨距角控制策略和发电机的转速控制策略。发电机转速控制采用dq同步旋转坐标下的矢量控制。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DFIG模型,并且根据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对风速随机变化以及系统电压突变时机组的运行情况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及控制策略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机理建模法对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建模,建立了其风速、风轮气动、传动系统以及发电机的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搭建了各个环节的模型,并针对低于额定风速时的转速控制和高于额定风速时的功率控制,采用PID控制方法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仿真控制,实现低风速和高风速时的控制目标,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构建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半转叶轮立轴风力机的转动稳定性及最大转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转叶轮立轴风力机是利用半转机构构成叶轮一种高效立轴风力机.分析该风力机叶片上风压的分布特点,得出其叶轮转动时可以自动维持稳定转动的良好特性,并且求出这种风力机在一定风速下可以产生的理论最大转速.  相似文献   

19.
风电机组变桨鲁棒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风电机组输出转速稳定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定量反馈理论的桨距角鲁棒控制策略.由于在随机变化风速作用下,非线性的风机模型中部分参数是变化的,提出了基于线性系统稳定性图形作为判据的定量反馈的变桨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以减弱风机模型不确定因素对输出转速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器对高风速区扰动风速作用下系统的输出稳定性能具有较好控制效果,并且对风电机组能量传动模型中参数不确定性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0.
含风电配网系统电压稳定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提出了恒速异步风电机组和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的数学模型.并使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SVC的控制模型,通过包含风电场的配电网系统仿真计算,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以及SVC对异步机风电场暂态电压稳定性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在风速变化情况下,SVC能够有效缓解恒速异步风电机组机端电压的波动:采用SVC控制能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