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应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对临床诊断为Ⅰ~Ⅳ期特发性黄斑裂孔患眼进行随诊观察,了解其裂孔进展过程及与玻璃体后分离的相互关系。方法按Gass的临床分期标准,结合OCT图像特征,诊断特发性黄斑裂孔Ⅰ~Ⅳ期未行手术治疗的72只眼,进行OCT随诊检查。结果Ⅰ~Ⅳ期裂孔分别为23、19、11、19只眼,随诊时间最长43个月(平均13.4个月),每只眼OCT检查次数2~10次(平均4.7次),在随诊期间,Ⅰ期裂孔23只眼,9只眼(39.1%)进展为Ⅱ~Ⅲ期裂孔,2只眼玻璃体后脱离(PVD)后中心凹曲线恢复正常;Ⅱ期裂孔19只眼,13只眼(68.4%)进展为Ⅲ~Ⅳ期裂孔,有1只眼PVD后裂孔自行愈合;Ⅲ期裂孔11只眼,5只眼(45.5%)进展为Ⅳ期裂孔,1只眼12个月后裂孔部分自行愈合。OCT图像显示,玻璃体从黄斑中心凹周围开始与视网膜分离,直至完全后脱离的过程与黄斑裂孔进展过程一致。在随诊期间,15只眼因病程进展接受手术治疗。结论黄斑裂孔形成和发展与玻璃体后脱离的发生密切相关。OCT可直观显示黄斑裂孔的进展变化,对提供IMH的分期诊断和手术指征有较大帮助。(中华眼底病杂志,2005,21:79-82)  相似文献   

2.
特发性黄斑裂孔临床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特发性黄斑裂孔的临床特征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至2005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152例162眼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观察指标包括发病年龄、性别、眼别、视力、裂孔分期、裂孔孔径及底径大小、裂孔缘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以及对侧眼黄斑部病变情况。结果152例162眼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中,男36例40眼,女116例122眼;年龄28~72岁,其中51~70岁者占76.6%;发病无左、右眼别差异;视力眼前指数~0.5,平均0.15±0.09;特发性黄斑裂孔分期:I期Ⅱ眼,Ⅱ期23眼,Ⅲ期78眼,Ⅳ期50眼;裂孔孔径大小为(552.57±237.39)μm,裂孔底径大小为(980.55±365.64)μm;裂孔缘两侧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分别为(343.68±86.08)μm及(363.45±90.25)μm;23眼伴有黄斑前膜,56眼伴有玻璃体后脱离。非黄斑裂孔眼中黄斑板层孔8眼,黄斑前膜10眼,Ⅲ期裂孔5眼,Ⅳ期裂孔2眼,玻璃体黄斑牵引17眼,玻璃体后脱离16眼。结论特发性黄斑裂孔在临床上多见于5l~70岁的女性患者,发病无眼别差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可用于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分期,观察裂孔大小、裂孔缘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监测对侧眼黄斑区病情变化,还有助于探索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形成机制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玻璃体后脱离的相干光断层成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ai H  Li Y  Long L  Di Y  Lu Y  Wang Z 《中华眼科杂志》2002,38(11):667-669,I003
目的 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玻璃体后脱离的相干光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特征,探讨裂孔的发生与玻璃体后脱离间的关系。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193例(223只眼)进行OCT检查,分析其玻璃体后脱离的发生及发展。结果 按Gass分期标准,I-Ⅳ期裂孔分别为21,74,97有31只眼,在Ⅰ,Ⅱ,Ⅲ期裂孔眼中,OCT图像显示玻璃体与视网膜分离者分别有15(71.4%),38(51.4%)及46只眼(47.4%)。其表现形式有3种:(1)黄斑中心凹周围视网膜与玻璃体发生分离,但中心凹部相连,此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被牵起,层间出现囊腔;(2)玻璃体附着于未完全游离的视网膜裂孔盖处,使盖膜牵引上翘;(3)玻璃体完全与后极部视网膜分离,表现可见与其平行的玻璃体后介膜。这3种表现形式分别于Ⅰ,Ⅱ,Ⅲ期裂孔。在随诊的部分患眼中,OCT图像显示出I期进展至Ⅲ期裂孔的过程,并见玻璃体后脱离的裂孔自行愈合现象。在组合的OCT图像中,显示黄斑中心凹部与视乳头和颞侧视网膜之间脱离的玻璃体事 于现凹隆圆顶盖样图形。结论 OCT检测结果证实玻璃体与黄斑中心凹发生分离的过程与黄斑裂孔进展的过程相一致,提示黄斑裂孔的形成及发展与玻璃体后脱离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风华  李彬  李宁东  王光璐  熊颖 《眼科》2002,11(4):218-220
目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各期的图像特征及演变过程。方法:对199只眼(170例,其中29例双眼患者)IMH的OCT图像进行回顾性观察分析,进行随访观察。结果:Ⅰ期裂孔16只眼(8%),表现为黄斑中心凹视网膜不同程度的囊样变性(75%)或浅脱离(15%);Ⅱ期裂孔20只眼(10%),OCT示黄斑中心凹旁中心破裂(85%)和中心破裂(15%);Ⅲ期裂孔121只眼(61%),表现为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全层缺失;Ⅳ期裂孔、板层裂孔及双眼黄斑裂孔分别为23只眼(12%)、19只眼(10%)、29只眼(17%)。结论:OCT图像对观察IMH各期特征及演进过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魏文斌  何守志 《眼科》2004,13(1):21-23,I002
目的:探讨玻璃体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疗效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对黄斑裂孔手术疗效评价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玻璃体手术治疗的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44例44只眼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平均7.4个月的随访,黄斑裂孔闭合消失者14例,裂孔缩小晕轮消失者16例,裂孔大小未变而晕轮消失者9例,此39例(88.6%)孔缘神经上皮层间小囊腔消失、晕轮消失,属于解剖学愈合;27例手术中用自体血清封闭裂孔,17例未用,裂孔解剖学愈合的前者为21例(77.8%),后者为15例(88.2%);术后视物变形症状明显改善者38例,视力提高2行以上18例(40.9%);术后短暂高眼压7只眼,晶状体混浊加重16只眼,医源性视网膜裂孔2只眼,视网膜脱离1只眼,黄斑前膜3只眼。经玻璃体手术治疗成功者OCT图像表现为裂孔周围神经上皮脱离的晕轮消失,裂孔边缘视网膜厚度恢复正常,神经上皮内小囊泡消失,裂孔明显变小甚至消失。结论:玻璃体手术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安全有效方法,OCT是客观评价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疗效的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玻璃体黄斑中心凹牵拉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 ,OCT)定量分析玻璃体牵拉与黄斑裂孔形成的关系。探讨OCT检查对诊断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意义。方法 :OCT显示为玻璃体黄斑中心凹牵拉的 18例 ( 2 0眼 )患者进行随访。垂直和水平线性OCT经过黄斑中心凹 ,分析OCT图像 ,测量黄斑厚度及玻璃体后脱离 ,定量分析黄斑裂孔与玻璃体牵拉的关系。结果 :平均年龄为 63 2± 8 4岁 ( 5 0~ 77岁 ) ,男性 2例 ,女性 16例。临床诊断为临界黄斑裂孔 9眼 ,黄斑囊肿 2眼 ,玻璃体黄斑牵拉 3眼 ,黄斑囊样水肿 3眼 ,视网膜前膜 1眼及诊断不详 2眼。首次OCT图像显示玻璃体后皮质粘连在黄斑中心凹处 ,中心凹变平或隆起 ,神经上皮间呈低反射的囊肿。未形成裂孔眼的玻璃体后脱离逐渐增加 ,中心凹的隆起度亦随之增加。随访视力显著下降 (P =0 0 0 1,配对T检验 ) ;视力与黄斑的隆起度呈负相关 (r2 =0 5 3 ,P =0 0 0 3 ,Pearson相关分析 )。 2 0眼中 8眼 ( 4 0 % )形成黄斑裂孔 ,板层裂孔 1眼 ,Ⅱ期裂孔 5眼 ,Ⅲ期裂孔 2眼。裂孔形成组与未形成组的视力、黄斑厚度及玻璃体后脱离的差异不显著 (P >0 0 5 )。结论 :OCT对分析、诊断、监测玻璃体黄斑牵拉具有非常有意义的临床价值。玻璃体黄斑中心凹牵拉是裂孔形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玻璃体切除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手术成功愈合后的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特征及其与视功能恢复的关系。 方法 IMH患者24例25只眼,通过玻璃体切除、内界膜剥除、自体血清注入等手术,黄斑裂孔均已成功闭合。回顾分析IMH患者OCT图像特征,IMH II级9只眼,III级13只眼,IV级3只眼。手术后3~24个月进行视力、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视网膜镜、间接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及OCT检查 。 结果 IMH手术使黄斑裂孔成功闭合后,其OCT图像大致可分成3组。U型5只眼:相对正常的中心凹形状;V型7只眼:黄斑中心凹较陡;W型13只眼:黄斑中心凹处神经上皮缺损,但裂孔缘未翘起,无囊腔形成。手术后患者视力均有提高,以U型视力预后最好。 结 论 IMH的OCT图像特征与手术后视力相关。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4,20:90-93)  相似文献   

8.
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   总被引:24,自引:12,他引:12  
目的 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图像的形态特征。 方法 对65例直接检眼镜或三面镜检查诊断为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患者的70只患眼进行OCT、眼底彩色照相和/或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结合临床特征对OCT图像进行分析。 结果 70只眼中,1,2,3,4期黄斑裂孔分别为11,12,36,11只眼。OCT图像特征1期者表现为黄斑中心凹变浅或消失,神经上皮层浅脱离,中心凹平均厚度为(324.55±139.92)μm;2期者为视网膜表层部分缺失伴小的视网膜组织全层缺损,裂孔的表面有一个可贴附的盖,裂孔平均孔径为(241.75±107.08)μm;3期者为神经上皮层全层缺损,游离盖或无盖,裂孔周围可伴有不同程度囊样水肿,裂孔孔径为(699.78±160.99)μm;4期者图像特征与3期相似,但伴黄斑区和视盘玻璃体后脱离,裂孔孔径(631.36±243.46)μm。 结论 OCT能直观、清晰地显示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横截面形态特征,同时能精确地测量裂孔的大小。 (中华眼底病杂志, 1999, 15: 205-208)  相似文献   

9.
玻璃体视网膜界面疾病主要包括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特发性视网膜前膜和特发性黄斑裂孔.光相干断层扫描( OCT)检查可以发现黄斑区玻璃体视网膜界面强反射的光带并与内层视网膜表面粘连或下方视网膜神经上皮之间有大小不等的间隙、黄斑中心凹轮廓改变和神经上皮全层裂孔等特征性表现,这些特征性表现在玻璃体视网膜界面疾病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预后判断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深入观察玻璃体视网膜界面疾病的OCT检查特征,将有助于加深对其发病机制的了解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自发性黄斑裂孔的形成机制。方法 :应用光学相关断层扫描仪 (OCT)对 2 9名全层黄斑裂孔患者眼底进行扫描。结果 :2 9名患者中Ⅰ期黄斑裂孔 2眼 ,Ⅱ期 4眼。Ⅲ期 15眼 ,Ⅳ期 8眼。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 8眼 ;2眼不完全脱离。存在孔盖者 10眼 ,孔盖直径平均为 2 90 5 μm ,厚度平均为 42 83 μm。结论 :OCT为自发性黄斑裂孔形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玻璃体黄斑牵拉力在裂孔形成早期阶段起一定作用 ,其作用方向可能包括前向和切线方向。孔盖的形态、大小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Yamada的假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