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通腑泄肺汤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肠屏障功能、炎症因子及肺动态顺应性的影响.方法 ARDS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通腑泄肺汤治疗,两组均治疗7d.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炎症因子水平、氧化应激、肠屏障功能、呼吸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通腑泻肺方对ALI/ARDS大鼠肺、肠功能的影响,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提供实验证据。方法: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尾静脉注射油酸加内毒素方法造成ALI/ARDS模型,治疗组给予通腑泻肺中药,于实验第7天检测分析各组大鼠肺功能、肠屏障功能指标。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顺应性显著降低、吸气和呼气阻力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肺顺应性、吸气阻力有所改善;2)模型组大鼠肠组织中ocdudin蛋白表达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显著升高(P0.05);SIgA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结论:除肺通气功能障碍外,ALI/ARDS大鼠肠屏障功能同时受损。通腑泻肺中药能改善肺通气障碍,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通腑泻肺方对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62例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入组后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通腑泻肺方免煎颗粒治疗。两组均治疗7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比值(NLR)、降钙素原(PCT)水平、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水平,观察两组氧合指数、二氧化碳分压(PaCO_2)、酸碱度(PH)的差异性,记录两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采用改良Marshall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LR、PCT、IL-6、TNF-ɑ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氧合指数、PaCO_2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APACHE II评分、改良Marshal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腑泻肺方可明显降低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动脉血气指标和病情严重程度,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指导下,观察ARDS"肺肠同病"的病理特征及通腑泻肺中药的作用机制,为"肺肠同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健康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尾静脉注射油酸加内毒素方法造成ARDS模型,治疗组给予通腑泻肺中药,于实验第7天检测分析各组大鼠肺功能、肺脏局部及全身炎症因子、肠黏膜屏障功能及肺肠组织黏膜免疫等指标。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顺应性显著降低、吸气和呼气阻力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肺顺应性、吸气阻力有所改善。2)模型组大鼠血浆D-乳酸、DAO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二者含量显著降低(P0.01)。3)模型组大鼠血清及BALF中TNF-α、IL-1β、IL-6、IL-10含量较正常组均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血清TNF-α、IL-1β含量明显降低(P0.01),BALF中TNF-α、IL-1β和IL-6含量明显降低(P0.01)。4)模型组大鼠肺与肠组织SIgA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结论:1)肺通气功能障碍、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全身及肺脏局部炎症反应水平明显升高、肺肠组织黏膜免疫的同步反应是ARDS"肺肠同病"的主要病理特征;2)通腑泻肺中药具有肯定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在于改善肺通气和肠黏膜屏障功能、调节炎性因子表达及肺肠黏膜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益气通腑法探讨补中益气联合大承气汤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气虚腑实证患者炎症因子、胃肠激素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气虚腑实证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剔除/脱落后观察组33例、对照组32例完成试验.对照组在脓毒症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胃肠道调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清肺承气颗粒对大肠腑实证合并ALI/ARDS患者的肺功能和肠功能的影响,以及肠功能与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实验设计方法,从2009年8月至2013年7月,在5个中心入选符合大肠腑实证表现的腹部疾患合并肺损伤的患者207例。随机分为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通里攻下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综合治疗,通里攻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里攻下药物清肺承气颗粒。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 d、3 d、7 d的氧合指数、L/M,治疗前、治疗后7 d的APACHEⅡ评分,治疗7 d后病死率。结论:清肺承气颗粒治疗大肠腑实证表现的腹部疾患所致肺损害患者,能改善患者的氧合指数、肠屏障功能,降低病死率,并证实肺功能的改善与肠功能的改善密切相关,通过治疗作用证实了"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拟扶正通腑泻热汤辅助西药治疗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西医常规和中药扶正通腑泻热汤治疗,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胃肠功能障碍(腹痛、腹胀、胃肠蠕动、肠鸣音及排便)评分、血清炎性指标(CRP、PCT)和肠道黏膜屏障功能(DAO、D-乳酸)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血清CRP、PCT水平明显降低(P0.05),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明显改善(P0.05);上述变化中药辅助治疗观察组较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自拟扶正通腑泻热汤有助于西药治疗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肠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肺肠同治"干预治疗骨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呼吸与肠屏障功能的作用。方法 60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腑净化汤。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7日两组呼吸和肠屏障功能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中药组患者呼吸功能和肠屏障功能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药组炎性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药组呼吸次数、影像学、大便难等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腑净化汤能有效改善骨创伤后ARDS患者呼吸与肠屏障功能障碍,调控炎性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通腑泻肺法对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大鼠免疫炎症损伤的影响,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生物学基础。[方法]将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治肺组、治肠组和肺肠同治组,采用尾静脉注射油酸加内毒素方法造成大鼠ALI/ARDS模型,观察大鼠血中D-乳酸、丙二醛(DA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及肺、肠组织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结果]通腑泻肺法可以有效降低大鼠全身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IL-10表达水平,降低血浆D-乳酸、DAO及肺肠组织sIgA含量。[结论]1)通腑泻肺法能够明显减轻ALI/ARDS大鼠免疫炎症及肠黏膜屏障损伤,其保护作用较单纯用泻肺法或通腑法效果更有优势;2)泻肺法、通腑法和通腑泻肺法对ALI/ARDS大鼠血清炎性因子作用靶点不同,其作用机制与抑制炎性因子合成分泌及调节肠道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通腑泻肺汤对脓毒症患者呼吸功能及肠道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通腑泻肺汤剂,疗程为14 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7、14天的炎症指标、呼吸功能及肠道功能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第7日与第14日的TNF-α、IL-6、PCT水平均比本组治疗前降低(均P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TNF-α、IL-6、PCT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 0.05)。治疗组治疗后第7日与第14日的氧合指数均高于本组治疗前水平(P 0.05),而LIS评分则比治疗前降低(P 0.05);对照组治疗后第7日氧合指数与LI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但其治疗后的第14日氧合指数高于治疗前(P 0.05),且LIS评分比治疗前降低(P 0.05)。两组在治疗后第7日与第14日机械通气人数与本组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组在治疗后第7日与第14日的氧合指数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 0.05),且机械通气人数及LIP评分均较同期对照组降低(P 0.05)。治疗组治疗后第7日与第14日的DAO、D-Lac水平以及GIF评分均比治疗前均降低(均P 0.05);对照组治疗后第7日与第14日的D-Lac水平比治疗前降低(P 0.05),但第7日与第14日DAO水平和GIF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组在治疗后第7日与第14日的DAO、D-Lac水平以及GIF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 0.05)。对照组与治疗组28 d死亡人数分别为3例与2例,差异不明显(P 0.05)。治疗组在观察期间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耐受或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通腑泻肺汤可有效改善脓毒症患者的呼吸功能及肠道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其调控脓毒症时的全身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通腑泄热复元汤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肠道功能、炎症反应水平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75例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腑泄热复元汤治疗,治疗7 d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功能障碍症状评分、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指标、炎症反应水平,并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肠道功能障碍症状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指标D-乳酸、二胺氧化酶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炎症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及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74%,对照组78.38%,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腑泄热复元汤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肠道功能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减轻患者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气解毒通腑法对危重症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胃肠运动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解毒通腑方保留灌肠治疗,治疗1、3、7 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肠黏膜屏障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观察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结果治疗3 d和7 d后,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 d和7 d后,观察组肠黏膜屏障指标血清二氨氧化酶(DAO)和D-乳酸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 d和7 d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解毒通腑法灌肠治疗危重症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促进胃肠运动恢复,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减轻炎症反应因子水平,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通腑颗粒对老年脓毒症患者肠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试验方案,将80例老年脓毒症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在常规脓毒症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试验组服用通腑颗粒,对照组服用安慰剂,均14.3 g/袋,每日2次,每次1袋,疗程14天。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腹部症状体征、血清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浆内毒素水平及肠通透性(尿乳果糖/甘露醇排出率)的变化。结果治疗14天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腹胀症状改善,排便次数增多,血浆内毒素及肠通透性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中药复方通腑颗粒可改善老年脓毒症患者的肠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通腑化瘀汤对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83例患者随机分为西医治疗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通腑化瘀汤口服或鼻饲,7d后观察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血浆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c)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后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较治疗前和西医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 0. 05),肠屏障功能指标血浆内毒素、DAO、D-Lac水平较治疗前和西医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 0. 05);血清炎症因子CRP、PCT水平较治疗前和西医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 0. 05)。结果:中药通腑化瘀汤有助于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改善,恢复肠屏障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通腑泻热方配合西医常规治疗胸科急性肺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30例加用通腑泻热方内服或灌肠,治疗5天或至氧合指数恢复正常;对照组28例予等量生理盐水内服或灌肠.观察2组患者住院时间、氧合指数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治疗组住院时间、氧合指数恢复正常所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ARDS发生率和死亡率有下降趋势.结论:通腑泻热方辅助治疗胸科急性肺损伤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通腑泻肺中药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窒迫综合征(ALI/ARDS)大鼠肠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 27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每组9只。模型组与中药组尾静脉注射内毒素8 mg/kg,空白组大鼠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中药组在造模完成后给予通腑泻肺中药灌胃,每次0.01mL/g,每日1次,共7日,空白组与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通过病理切片观察各组大鼠肠组织损伤情况,ELISA法检测大鼠血血浆D-乳酸及DAO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方法检测肺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及TLR4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肠组织镜下可见严重的病理损伤,中药组大鼠肠组织病理损伤减轻。模型组大鼠血浆D-乳酸、DAO明显升高,中药组血浆D-乳酸和DAO降低。模型组大鼠肠组织NF-κB P65和TLR4蛋白表达升高,中药组NF-κB P65和TLR4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通腑泻肺中药对ALI/ARDS病理过程中释放的大量炎性细胞因子有抑制作用,改善ALI/ARDS时肠黏膜的缺血缺氧状态,增加肠黏膜血流灌注,减轻肠黏膜细胞损害,降低肠黏膜通透性,对肠黏膜屏障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辽宁中医杂志》2015,(10):1832-1835
目的:观察中药干预治疗对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呼吸力学和气体交换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入中药组和对照组。中药组采用通腑净化汤和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7天呼吸力学和气体交换相关指标。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组各时间点呼吸力学指标变化除对照组治疗后3 d潮气量均有明显改善,而两组各时间点各项气体交换指标除Pa CO2和对照组治疗后3 d每分钟通气量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中药组呼吸力学指标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在各时间点氧合功能及通气功能中Vd/Vt、肺顺应性指标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腑净化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创伤后ARDS,能有效改善呼吸力学和气体交换功能,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朱德才  郭权来  邓勤勤 《新中医》2019,51(11):119-121
目的:观察通腑活血法治疗脓毒症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脓毒症合并肠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标准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桃核承气汤口服。治疗前后统计分析2组一般情况、肠功能障碍评分、D-乳酸等指标。结果:治疗前,2组APACHEⅡ评分、D乳酸、肠功能评分、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PACHEⅡ评分、D乳酸、肠功能评分、WBC、降钙素原、血清DAO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APACHEⅡ评分、D乳酸、肠功能评分、血清DAO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腑活血法可降低脓毒症患者肠功能评分及D乳酸水平,保护肠黏膜屏障,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改善患者肠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电针足三里联合大承气汤敷脐对脓毒症肠功能障碍患者在降低炎症指标、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以及改善病情转归方面的影响。方法将70例脓毒症肠功能障碍(阳明腑实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电针足三里联合大承气汤敷脐治疗,均治疗5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7天患者降钙素原(PCT)、TNF-α、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瓜氨酸、D-乳酸以及腹内压(IAP)水平。记录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28天生存情况,并对其与炎症因子及肠功能血清标志物水平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除对照组治疗后第1天TNF-α水平外,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PCT、TNF-α、IFABP、D-乳酸及IAP水平均降低,瓜氨酸水平升高(P0.05)。与本组治疗后第1天比较,两组治疗后第3、7天患者PCT、TNF-α、IFABP、D-乳酸及IAP水平均降低,治疗组瓜氨酸水平升高(P0.05),且治疗后第7天明显优于第3天(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各时间点PCT、TNF-α、IFABP、D-乳酸及IAP水平降低明显,瓜氨酸水平升高明显(P0.05)。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以及28天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浆IFABP、瓜氨酸、D-乳酸及IAP水平两两间互有相关性(P0.01),并与血清PCT及TNF-α水平有相关性(P0.01),但与机械通气及ICU住院时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电针足三里联合大承气汤敷脐可以减轻脓毒症肠功能障碍患者的炎症反应,对脓毒症肠功能障碍患者肠屏障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泻肺法、通腑法、通腑泻肺法对实验性大鼠ALI/ARDS炎性细胞因子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油酸加内毒素方法复制大鼠ALI/ARDS模型,分别采用泻肺方、通腑方、通腑泻肺方灌胃。结果第3天时,治肺组、治肠组及肺肠同治组大鼠血清TNF-α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治肠组与肺肠同治组较模型组IL-1β明显降低(P<0.01);治肺组和治肠组较模型组IL-6含量降低(P<0.05);第7天时,治肺组、治肠组及肺肠同治组大鼠血清TNF-α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治肠组与肺肠同治组IL-1β明显降低(P<0.01);治肺组IL-6含量降低(P<0.05)。对肿瘤坏死因子三者都改善明显,且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对IL-1β改善水平治肠组和肺肠同治组明显优于治肺组;对IL-6改善水平治肺组要优于治肠组和肺肠同治组。结论泻肺法、通腑法和通腑泻肺法均可以降低大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改善动物的生存状态,通过降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减轻肺组织和全身的炎症损伤。三组对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均有改善效果,但他们作用靶点不同,存在不同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