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在各地实施以来.有力地保障了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但由于基本医疗保险的特殊性,在当前医保运行中,尚存在各类违规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的行为。故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的增长,防止将非医保支付的费用纳入医保支付,是目前保证医疗保险基金平稳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也是维护参保人员合法权益的重要保证.更是医疗机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医疗保险中欺诈问题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现行的医疗保险欺诈行为的具体表现为切入点,对医疗保险相关利益集团进行博弈分析,分析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同参保人、医保定点医院间的利益关系,探讨了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如何通过有效手段处理医疗保险欺诈行为。  相似文献   

3.
药品费用是医疗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医疗费用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定点医疗机构实行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管理是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的重中之重,是保障基本医疗需求、维护参保人员合法权益、规范医疗机构医疗行为、确保医保基金收支平衡的重要保证。2004年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正式公布后,2005年版《湖北省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以下简称新版药品目录)也随之下发。  相似文献   

4.
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管理模式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财政"分灶吃饭"体制、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与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各自独立管理体制的影响,我国的医疗保险主要是以市、县(区)作为统筹单位,实行属地化管理模式;各统筹地区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对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自求平衡.地方医保基金管理部门对当地参保人员的筹资、就诊和报销进行管理,在医保基金的组成部分中,除了参保人按照当地标准定额缴纳的参保费用外,地方财政对当地参保人发生的医疗费用还给予一定额度的补偿,同时要求参保人一般情况下只能在工作地或居住地参保、就诊和报销.  相似文献   

5.
深圳市不同医保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费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深圳市2010年不同医保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费用特征,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及评估医疗保险改革的效果。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住院费用结构与一般疾病有明显差异,医保类型对精神分裂症住院费用有明显的影响;深圳市医疗保障水平较高,但是存在潜在的基金风险,应继续完善医保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6.
基于江苏省A市和B市城镇职工参保人异地就医住院的结算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法及双重差分(DID)识别策略,估计了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免备案”对异地住院人次、住院总费用及医保基金支出的实际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取消备案会促使更多的本地参保人异地就医,且异地住院总费用显著增加(P<0.05),对医保基金支出的影响并不显著(P>0.05)。对“异地”与“本地”患者实施差异化的支付水平有助于降低医保基金支出风险。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行统账结合的基金管理模式。近年来,上海市城镇职工医保基金收支增加,基金结余逐年上涨,且大多集中在医保个人账户。从总体来看,绝大多数参保人医保个人账户均有结余,但结余金额不高,1 000元以下占52.3%。从年龄段划分来看,医保个人账户基金主要集中在30岁以上的在职人群。医保基金由于其特殊性,主要通过银行活、定期存款以及国债等进行保值,与物价指数相比存在贬值,某种程度上未能充分发挥个人账户的个人属性。建议通过家庭共济、购买补充医疗保险等途径探索医保个人账户的使用功能,同时拓宽医保个人账户基金保值增值的渠道。  相似文献   

8.
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诊疗技术进步及城镇化进程加快、医疗费用快速上升,医保基金风险加大。医院通过加强医保管理组织建设、规范医保行为、提高风险控制技能、完善医保费用结算办法等措施,有效地控制医保费用,降低社会医疗保险基金风险。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道德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的主要原因是:基本医疗水平较高;覆盖面较窄;医保规定不完善;部分参保单位上缴基金不足等造成医保资金流失。据此,笔者提出建立低水平,广覆盖、多层次的补充医疗保险;进一步完善医保基金筹集和管理;建立有效的个人筹资和医疗费用分担机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整合三项医保,统筹设计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方法:分析我国目前三项医保状态、部分地区探索整合三项医保的启示、云南省医改满意度调查和新农合十年启示,分析我国已具备开展全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各种条件和经验。结果:设计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省级统筹起步,逐渐过渡到全国统筹;由国家统一界定全民基本医疗保险范畴,设定统一的补偿比例;参照目前各省新农合筹资标准,所有公民由各级财政补助和个人筹资就近参加当地全民基本医保;之前城镇职工按工资比例缴纳的多出目前筹资标准中个人缴纳的参保费用可用于购买商业医疗保险,以解决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后职工医疗保险待遇降低的问题;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按门诊统筹:住院统筹:特殊病种大额门诊:大病补充保险:住院分娩分别为15%:75%:2%:7%:1%的比例切块使用等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欺诈骗保现象发生的关键因素和路径,为我国医保基金监管改革和欺诈骗保现象的治理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理论,利用国家审计署、国家医保局公布的110起典型案件,通过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分析欺诈骗保的关键因素和路径。结果:我国欺诈骗保主体和手段主要包括经办机构超范围支付、公立医院自立收费项目或提高收费标准、民营医院和基层卫生机构虚构住院、定点药店上传虚假销售记录以及参保人重复报销等。当地监管政策制定情况、民营和基层医疗机构、居民收入水平、主政官员工作经历、监管技术水平以及医保基金充裕程度是影响骗保现象发生的前因条件,并形成了目标群体妨碍、执行机构失守、政策表面执行和强监管—高发现的骗保路径。结论:目标群体妨碍是我国欺诈骗保发生的重要主体和路径,应加强经济水平较低地区的民营和基层医疗机构治理。执行机构失守从主动和被动两方面加剧了欺诈骗保发生,需通过完善医保监管体制和监管技术方式以提高监管机构能力和水平,避免政策表面执行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医保基金收支压力持续增加的背景下,探讨通过构建医疗保障制度Pro Model仿真模型,模拟并预测未来五年医保基金的收支状况。方法:构建医疗保障制度Pro Model仿真模型。以2010—2014年黑龙江省医保数据为基础数据,同时以2014年数据为基准,保持各变量2010—2014年间增长趋势,预测未来五年的医保收支状况。结果:模拟预测显示,2018年黑龙江三大医保基金整体收支面临失衡风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城镇居民医保将入不敷出;城镇职工医保虽然保持收支平衡,但结余额也逐渐减少。结论:加强医保基金收支风险管理是当前医保制度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从政府财政补偿能力、参保居民缴费能力和医保基金收支情况三个方面分析了浙江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浙江省财政实力雄厚,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较高,具备较强的缴费能力,能够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另外,浙江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存在着短期结余过多和长期收不抵支的矛盾。最后,提出了明确政府的财政投资责任,加强基金监管,加快医疗保险立法等措施,来促进制度的可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天津市、重庆市和宁夏自治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度设计提供政策建议。方法:构建城乡统筹医疗保险制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制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试点城市城乡统筹医疗保险制度公平性和制度政策保障水平较高,但医疗服务保障水平和医保制度可持续性仍是制度运行的短板;(2)由于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异,三个地区制度效果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试点城市应在吸收其他省市经验基础上,从坚持政府领导、加强顶层设计、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筹资和费用报销机制、加强医保基金监管等几方面进一步对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社会保险事业的快速发展,医疗保险欺诈现象也不断增多,严重威胁到医疗保险基金和医保制度的稳健运行。作为保险欺诈"重灾区"的欧美国家,在反医疗欺诈措施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特别是政府与市场的相互配合,医保反欺诈取得显著成效。文章论述了国外医疗保险反欺诈机制,得出建立医疗保险反欺诈机构、充分发挥非营利组织的补充作用、加强对医疗和医保机构欺诈的制约与监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反欺诈水平等启示。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镇江市6年医改实践表明,现行城镇职工医保基金运行具有统账结合和当期现收现支的显著特征,并存在着筹资渠道较少,医疗费用结算方法有待改进,使用医疗费环节多、管理难度大,道德风险大等问题。 据此笔者提出为提高医保基金的运行效率,要扩大覆盖面、多种渠道筹集基金,建立全方位监管机制,探索建立医保基金保值增值机制等,进一步完善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基于时间序列的北京市社会医疗保障经费的构成及增长情况,评价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发展。方法:卫生总费用筹资来源法。结果:2000-2017年北京市社会医疗保障经费总额从62.26亿元增长到1 180.77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4.94%,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从37.34%增长至53.82%。社会医疗保障经费主要以四大类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为主,四大类基本医疗保障经费占社会医疗保障经费的比重由22.82%增长至92.67%,年均增速为24.81%。结论:北京市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逐步发展完善,北京市医疗保障政策的调整和变化影响了社会医疗保障经费构成变化,四大体系的筹资构成不同,体现了政府与社会在不同筹资中的责任。建议:提高基本医疗保险保障水平,规范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关注社会医疗保险筹资增长的可持续,促进医疗保险向健康保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全民医保制度不断完善,对医保基金使用的监管提出更高要求。中国医保医师制度建设具有逻辑可行性、政策可行性与法理可行性,表现在:逻辑层面,中国医保医师制度是执业医师制度的延伸;政策层面,中国医保医师制度的建立已有政策铺垫及其改革基础;法理层面,医保监管从医疗机构延伸到医师合理合法。建立与实施中国医保医师制度,需健全医保经办机构、医疗机构的职能职责,建立全方位监管体系并与现行政策制度相互配合、综合施策,将有力促进监管对象从医疗机构延伸至医务人员,打破地区间医保医师的管理壁垒,对于增强医师行为监管的连续性,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实现资源有机整合与综合有效监管,推动医疗、医保、医药、医师四方联动,提供价值医疗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变化情况,评估基金超支风险发生的时点和程度。方法:根据社会医疗保险基金自1995年到2015年21年间收入、支出和年度结余情况,利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到2030年的收支、结余情况。结果:社会医疗保险基金收入与支出呈逐年递增趋势。基金支出与基金收入比值从1995年的75.35%上升到1998年的87.96%,随后逐渐下降到2001年的63.63%。其后又逐渐上升,2015年到达83.19%。预测到2021年基金收入总额为20 075.10亿元,支出为20 256.40亿元,年度基金支出大于年度基金收入。结论:在我国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医疗费用快速上涨,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压力越来越大,预测到2021年基金将出现收不抵支的超支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