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心功能Ⅱ~Ⅳ级的患者40例,入院后每日观察心率及血压,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T组,20例)和卡维地洛组(CA组,20例),院外随访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后分别做超声心动图进行比较.结果T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分数(FS%)、舒张期二尖瓣血流频谱E波峰值流速与A波峰值流速之比(E/A)明显提高(P<0.05),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mm)]、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mm)]及等容舒张时间(IRT)明显缩小及缩短(P<0.05);CA组治疗后较治疗前LVEF、FS、E/A显著增加(P<0.05,LVEDd、LVESd及IRT明显缩小及缩短(P<0.05;CA组与T组疗效比较:CA组△LVEF、△FS、△E/A显著大于T组,(P<0.05),△LVEDd、△LVESd、△IRT显著大于T组(P<0.05).结论ACEI类药物可抑制心衰患者的心脏重构,改善心功能,卡维地洛与ACEI类药物和用对改善心脏的结构及功能则显著优于单用ACEI类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心衰治疗中卡维地洛搭配依那普利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心衰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68例。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给予卡维地洛搭配依那普利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比心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心脏功能改善情况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风湿性心脏病心衰治疗中卡维地洛搭配依那普利应用的效果显著,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洋地黄和利尿剂治疗心衰不能阻止疾病的进展, 卡维地洛为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同时具有α受体阻滞作用及抗氧化作用,ACEI为心衰治疗的基石和首选药物,作者对卡维地洛联合培哚普利联合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进行观察,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4年8月-2005年5月心衰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1)治疗组60例,男37例,女23例; 心功能Ⅱ级18例,Ⅲ级35例,Ⅳ级7例,年龄37-76岁,平均58.6±7.02岁;冠心病心衰32例,高血心脏病心衰18例,扩  相似文献   

4.
加用卡维地洛后,采用最佳治疗的22例(19例为男性)心衰患者(16例缺血性,6例扩张型心肌病,平均年龄67±6岁)(N Y H AⅠ级2例,Ⅱ级18例,Ⅲ级2例)接受严密的监测治疗。Tei指数由0.87±0.17显著降低至0.53±0.29(P<0.03)。相反,尽管射血分数、E/A波比值及心房贡献率有改善的趋势,但射血分数及跨二尖瓣多普勒血流分析未见明显改善。Tei指数可能为一个评估心衰患者药物引起的左室功能改善的早期标志,并可能是一个药物干预期间更敏感的监测工具。通过Tei指数早期发现心衰患者由卡维地洛引起的左室功能改善@Palloshi A. @Fragasso G. @Si…  相似文献   

5.
目的 测定扩张型心肌病(DCM)心衰患者血浆中细胞凋亡产物M30抗原水平以及卡维地洛对其的影响。方法 39例DCM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卡维地洛治疗组,予以药物干预8周,检测治疗前后血浆M30水平变化,正常对照组25例,同时检测血浆M30水平。结果 DCM心衰组血浆M30抗原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重度心衰心功能Ⅳ级患者血浆M30抗原水平较心功能Ⅱ级患者明显升高(P<0.01)。心衰患者中卡维地洛组治疗后血浆M30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细胞凋亡在DCM心衰的慢性病理进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卡维地洛具有抗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是其治疗心衰的有益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Hcy及NT-proBNP的变化及卡维地洛对其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衰组)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卡维地洛组,每组3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螺内酯及地高辛等药物;卡维地洛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起始剂量3.125 mg,每日2次;根据临床情况每2~4周剂量加倍,最大剂量25 mg,每日2次)。对照组为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分别于入院后24 h和治疗8周后检测三组血清Hcy、NT-proBNP水平及心率,同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心衰组血清Hcy及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心衰程度加重,Hcy及NT-proBNP水平逐渐升高(P0.05);治疗8周后,常规治疗组和卡维地洛组血清Hcy及NT-proBNP、HR水平明显下降,LVEF明显升高,卡维地洛组疗效更明显(P0.05)。结论血清Hcy及NT-proBNP可作为评价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指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能有效降低其血清Hcy及NT-proBNP水平,升高LVEF,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在临床医院中的应用。方法选择 CHF 患者156例,在常规应用强心、利尿等药物的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和阿替洛尔,心衰基本控制后,停用常规强心类药物,并进行1年追踪观察。结果应用依那普利合并阿替洛尔治疗 CHF 有效率达到89.7%。结论临床医院在常规强心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 ACEI 和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功能Ⅱ级以上的 CHF 患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接受ACEI(雅施达 )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地高辛治疗是否起作用 ,是否必要 ,即ACEI类药物能否替代洋地黄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方法 已接受地高辛、ACEI、利尿剂治疗的两组患者心功能Ⅱ~Ⅲ级 ,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治疗方案为利尿剂 ACEI,一组为利尿剂 ACEI 地高辛 ,治疗 3月后 ,进行各治疗指标的分析。结果 停用洋地黄组 (地高辛 )心衰症状恶化 ,需要采用其他抗心衰措施。结论 洋地黄类药物对于慢性心衰患者心衰症状的缓解明显有效 ,目前不能完全为ACEI取代  相似文献   

9.
汤国高 《中外医疗》2008,27(12):50-51
目的 积累卡维地洛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心衰)的经验.方法 选择37例喘息症状不明显的慢性肺心病心衷患者,在抗炎.吸氧.ACEI或ARB、利尿剂、洋地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观察心衰治疗效果.结果 37例患者显效14例(37.8%);有效22例(59.5%);无效1例(2.7%).总有效率97.3%.未出现严重药物副作用.结论 卡维地洛对于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患者的心表治疗有明显效果并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吴纲  王敏 《实用新医学》2007,8(6):524-525
目的 评价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33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7例,对照组1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ACEI、利尿剂、地高辛),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共观察3个月,观察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4.4%,对照组有效率81.8%。结论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衰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卡维地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衰 )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在本研究中以慢性心衰为研究对象 ,心衰标准用药为对照组 ;在此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为治疗组 ,用法由小剂量开始 ,逐渐递增。在 6个月的疗程中检查2次心脏彩色多普勒以评价左室功能。结果 :共入选 83例 ,研究结束时资料完整者 6 5例 (治疗组 33例、对照组 32例 ) ,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 (LVEF)均有增加 ,卡维地洛组由 ( 2 7 2± 2 8) %增至 ( 35 8± 2 5 ) % ,对照组由 ( 2 7 5± 1 9) %增至( 32 3± 2 7) % ,两组的LVEF增加有显著差异 (P <0 0 0 1)。本研究中 6例死亡 ,对照组占 5例。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卡维地洛在心衰标准用药基础上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奈比洛尔与卡维地洛对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NIDC)患者左心室(LV)功能和运动能力的作用。方法:72例年龄为55±9.5岁、左室射血分数(LVEF)<45%、NYH A分级II~III级的NIDC患者被纳入该项双盲试验。将患者随机分入奈比洛尔组(34例)或卡维地洛组(38例),在基线时、治疗后3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于慢性左室(LV)收缩功能障碍伴室内传导延迟的患者来说,双心室起搏(BVP)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一种很有希望的治疗方法。临床研究显示CRT可短期改善收缩功能,并有中期改善临床状况作用。本研究旨在评估在长期CRT短暂中断后的血流动力学结果。方法和结果:共纳入20例NYH A(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为III或IV级的LV功能障碍患者(男性16例,女性4例)。尽管所有患者均已接受最佳药物治疗,且其QRS间期至少为120m s,仍接受了经静脉BVP系统治疗(接受BVP治疗时年龄66岁,IQR61~69)。对患者进行评估时,持续CRT的中位时间为427…  相似文献   

14.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选择CHF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对照组常规抗心衰治疗,随访1年.结果:治疗组在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减慢心率及降低病死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町明显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在临床医院中的应用。方法选择CHF患者156例,在常规应用强心、利尿等药物的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和阿替洛尔,心衰基本控制后。停用常规强心类药物,并进行1年追踪观察。结果应用依那普利合并阿替洛尔治疗CHF有效率达到89.7%。结论临床医院在常规强心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ACEI和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功能Ⅱ级以上的CHF患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取108例NYHA分级Ⅱ~Ⅲ级患者,所有患者给予抗心衰常规治疗,病情稳定后,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和常规治疗组.卡维地洛从3.125 mg/次,2次/d开始给药,2周后逐步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10 mg,2次/d,随诊2年.结果 卡维地洛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心功能NYHA分级均有所改善,左心射血分数(LVEF)提高,卡维地洛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比治疗前明显减小, 心胸比降低,心衰加重需门诊或住院治疗的心血管不良事件比常规治疗组明显减少.结论 卡维地洛在心衰标准用药基础上,治疗慢性心衰(NYHA II~III级)安全、有效,并具有明显改善左室重塑的作用,同时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ACEI等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疗效、心率、血压、心脏超声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治疗后其疗效、心率、血压、超声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卡维地洛能控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室率,改善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18.
谭正强  陈德云 《中外医疗》2008,27(23):65-65
目的 观察卡堆地洛联合ACEI类药物福辛普利治疗中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90例经常规心衰治疗病情稳定的老年CHF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50例)和联合治疗组(40例).卡堆地洛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卡维地洛3.125mg,2次/d,持续2周,无明显不良反应者加量至6.25mg,2次/d.联合治疗组:在常规及卡堆地洛治疗的基础上.福辛普利初始剂量10mg,2次/d,持续2周,无不适加量到20mg,2次/d.疗程6个月.结果 卡维地洛组总有效率78.0%,联合治疗组92.5%.联合治疗组各指标改善均优于卡维地洛组,治疗前后及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卡维地洛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及愈后,将卡维地洛与ACEI类药物福辛普利二药联合应用给中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带来更大的益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对充血性心衰患者心室重塑和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充血性心衰患者 6 0例 ,左室射血分数≤ 4 5 % ,心功能 (NYHA)Ⅱ -Ⅳ级 ,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 6个月观察卡维地洛对心室重塑 ,心功能的影响 ,应用心脏彩色超声仪测定基线值及 3个月、6个月左室结构及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经过 6个月治疗 ,卡维地洛治疗组的左室结构和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 ,左室射血分数卡维地洛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上升 (49.1± 8.1) %vs(39.2± 11.0 ) % ,P <0 .0 5。结论 :在强心、利尿、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基础上应用卡维地洛能显著改善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及心室重塑 ,长期应用可改善衰竭心脏心肌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三甲医院慢性心衰药物治疗现状.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第1次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内科住院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且心功能NYHA Ⅱ-Ⅳ级的患者2 106例.根据出院后是否按医嘱定期找相对固定的医生优化药物治疗分为规范化治疗组和非规范化治疗组,随访2组患者药物治疗及生存情况.结果 (1)住院期间维持服用药物以利尿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为最多;(2)出院后维持使用心衰药物中,规范化治疗组的比例高于非规范化治疗组;(3)出院后规范化治疗组预后均高于非规范化治疗组(P< 0.005).结论 (1)云南省三甲医院心衰药物治疗使用率与其他地区相仿;(2)规范化药物治疗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