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为加强我国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管理,规范电子病历临床使用,促进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保证医患双方合法权益,2月22日,卫生部发布了《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的通知.  相似文献   

2.
为防范因护理病历质量引起的医患纠纷,针对电子病案应用中出现的护理记录内容缺乏真实性、粘贴、复制他人记录、张冠李戴、记录不及时、用户名口令泄密等潜在法律问题,提出加强病历书写及相关知识培训,学习法律法规规范护理病历书写、严格实行电子病案系统安全管理和监督、抓好护理病历形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管理等管理措施,提高电子护理病案质量,避免因护理病案引起的法律纠纷。  相似文献   

3.
提高病历质量防范医疗纠纷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在发生与处理医疗纠纷时,病历是判定医患双方责任的重要法律依据。因此,规范病案书写,提高病历质量,是防范医疗纠纷、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规范书写病历是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一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发生医疗纠纷时,病历是判定双方责任的重要依据,所以,规范病历的书写是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环节之一,要防范医疗事故,减少医疗纠纷,维护合法权益,必须自觉地运用法律、法规来约束自身行为,对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的病历是公正判定医疗事故责任的保障,它使医患双方的权益都得到法律保护,也能促使我们的医疗服务水平提高,使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卫生部制定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是我国最高卫生行政部门首次专门就病历书写问题制定的规范。其目的是规范医务人员的病历书写工作,化解医患矛盾,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最终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近来,本刊陆续收到不少读者的来信,对病历书写提出种种问题,为此,我们请北京协和医院病案室副主任王怡就读者实际工作中最需要注意的几类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电子病历与纸张病历书写质量的分析比较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提高病案书写质量。方法 通过分析比较纸张病历与电子病历书写质量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找出解决方法和对策。结果 病案质量在形成过程中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为适应新形式的发展,应加强病案质量的管理,强化书写证据意识,从而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病案质量与合法性维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陆翔  李天资 《中国病案》2003,4(6):20-21
《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诉讼的举证责任倒置”、《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医疗相关法规,明确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行医活动中应遵守的法律和制度,又维护了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不难看出,近  相似文献   

8.
《中国病案》2010,11(3):64-64,F0003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管理,保证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相似文献   

9.
朱丽英  白玲 《中国病案》2005,6(4):28-29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法律制度日益完善,人民群众法制观念也不断增强.在医疗领域里,公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在不断增强.医疗纠纷已成为社会矛盾的中心问题之一.对于在新形势下,公开、公平和科学的处理医疗纠纷和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都具有重要意义.医疗诉讼中"举证责任倒置"的引入和患者有权复印客观病历的规定,对护理病历书写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病案记录不恰当或记录不全时,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必将导致医疗举证不足,而无法为自己辩护,甚至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因此,加强护理病历书写的证据意识,对防范医患纠纷,维护医患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法律作用.总结我院自2003年7月-2003年11月对1951份护理病历质量监测检查中发现的护理问题,分析与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规范病历书写,保证医疗安全。方法本文通过对缺陷病案的特征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结论病案书写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医疗责任的认定。规范病案书写,将有效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为医疗安全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近一年我院全面实施电子病历系统后的部分住院电子病历存在的问题,探讨其的改进措施。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7月-2012年6月的住院电子病历3000份,三位检查员检查选取的电子病历资料的质量,并填写调查表,分析电子病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问题:(1)电子记录的拷贝和粘贴,(2)过度使用的电子模版,(3)缺少的患者或医师的签名,(4)记录的时间不准确,(5)未及时记录,以及(6)其他。按电子病历缺陷成因分为以下四组:医师、护士、患者或亲属以及一般工作人员例如基本信息记录员和病案编码员。结果六类主要问题中,抽取的电子病历缺陷率分别占16.5%,27.8%,9.2%,3.9%,2.7%和5.5%。不同的成因组内记录缺陷率也明显不同。电子病历的使用权限对其缺陷率也有一定的影响。结论在电子病历的生成过程中,各组人员都应该认真按照工作要求尽职尽责,电子病历系统可以针对专业性人员进行使用权限管理、修改权限管理、专业性模版设计以方便使用并减少错误。建立电子病历管理系统应包括完善的系统管理应用程序、上级医师审阅并签署电子病历、有关电子病历书写法律和法规的培训,电子病历评审流程的确立,不断的完善电子病历的制度建设和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子病历系统研究与实践应用的深入,传统临床知识库已无法满足于临床工作及电子病历智能化发展的需要.针对“电子病历知识库”相关文章进行了检索、阅读、分析,总结出开放式电子病历临床知识库具有维护方便、更新及时、内容全面、符合临床需求等特点,提出了开放式电子病历临床知识库是电子病历智能化发展的基础,通过开放式网络平台实时补充与更新相关临床知识库,进而在预设结构关系的知识库中进行可持续性维护和共享.开放式电子病历临床知识库是解决临床知识得以收集与完善的可行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死亡病案中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存在的缺陷,探讨改进对策。方法对2012年484份死亡病案中危重患者护理记录进行终末质量检查。结果危重患者护理记录中主要缺陷为:护士对主观、客观的概念与判断有混淆(37.6%);病情描述不准确,记录不及时,缺乏连续性(29.7%);抄袭医师的病程记录或医护记录不一致(21.6%);忽视对患者的整体评估等(11.1%)。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和加强危重患者护理记录的检查与质控,注重专科业务素质的培养,规范危重患者记录的书写与培训,以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  相似文献   

14.
电子病案成为现代化病案管理的必然产物和必然趋势。文章提出在电子病案的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统一标准、电子签名的可靠性、真实性易受质疑,有信息泄露和破坏的风险,以及医师责任心欠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完善相关法规、制定电子病案统一标准,加强医护人员安全教育和病案质量培训,提高硬件设施等措施,保障电子病案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和《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等规范的发布,越来越多的医院使用了电子病历系统,但大部分医院只局限于使用住院电子病历,门诊电子病历还在沿用手写的传统模式。基于门诊电子病历系统在某三甲医院上线的过程为背景,介绍了门诊电子病历特点,以及门诊电子病历帮助门诊医生解决的模板病历书写等一些实际问题。最后对新一代门诊电子病历系统提出一些新颖的病历自动形成等功能点,门诊电子病历的应用需要尽量符合门诊医生思维习惯,贴近门诊医生看诊过程,起到对门诊医生的辅助指导作用,为门诊电子病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充分应用电子病历复用信息功能,减少重复简单书写劳动;在电子病历系统契合医生工作流程,利用电子病历系统自动提取信息功能,一站式提供医生工作需要的内容,节约工作时间,提高医生工作效率。长期渐进式建设电子病历模板将有利于医院整体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当前电子病历录入中的便捷性与规范性的双重需求,尝试利用神经网络算法来挖掘病历文本的语言习惯和承接关系,以便嵌入病历录入系统,提高医生输入的效率和质量。方法:设计了基于大数据的电子病历录入推荐工具,对骨创伤科病历文本进行清洗构建训练集后做特征编码,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BiLSTM网络算法,学习专科专病的语义信息。结果:分别基于BERT特征、独热编码、词向量三种文本表示,针对过往病历数据建立BiLSTM模型,预测下一句文本,结果表明使用BERT预训练模型特征的BiLSTM模型F1-score达到75.23%,且具有实际应用的价值。在专科专病文本推荐的场景下,BERT特征优于独热编码和Word2Vec词向量。  相似文献   

18.
探讨长期以来由于门急诊挂号给病案管理工作带来的难点问题和解决方法。通过实名制挂号、建卡;设立专门建病案窗口;专业人员充实挂号岗位;添置挂号和银医服务的设备;改变患者就诊设施等整改措施,尽量减少由于挂号采集患者信息的不准确给医师病历书写、患者复印报销以及病案管理工作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发生,提升病案质量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湖北省医疗机构病案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方法通过全国医疗质量数据抽样调查专栏,对湖北省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病案科进行网络调查,获得2018年医疗机构病案科电子病历和签名技术使用、病案贮存、病案质控和病案信息安全等方面情况。结果116家医疗机构均使用电子病历系统;但使用电子病历归档技术的占56.03%,全部病案使用CA签名的仅占7.76%,病案手工签字占65.52%;纸质贮存病案占到69.83%,开展病案终末形式质控的机构占比最高,为91.38%,采用信息化手段开展住院病案首页质控比例最高,占45.26%;长期贮存全部影像医疗记录的有75家,占64.66%,没有脱敏流程就导出病案信息的机构占34.48%。结论电子病历系统应用广泛,但电子病历归档技术和病案无纸化应用有待推广;病案质控仍以传统的人工质控开展为主,信息化质控手段使用有限;仍有部分医院病案信息无法以影像的方式长期存贮,病案信息利用上存在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0.
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2011年卫生部下发了《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试行)》,要求医院开展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通过电子病历系统评级让医院更快地明确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不足之处,逐步提升了电子病历的应用水平。简要总结了医院进行电子病历系统评级过程中对医院信息化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