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22名参加15 d头低位卧床的女性大学生志愿者进行了卧床期间的护理观察,通过分析头低位卧床期间志愿者出现的症状和体征,采用了以通便、排尿和心理疏导为主的护理手段,提出了重点以维持人体代谢功能处于稳态的卧床实验护理理念.  相似文献   

2.
女性15d头低位卧床实验的组织实施与医学监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头低位卧床实验(HDBR)是弥补在轨飞行资源限制的重要地面模拟途径.女性头低位卧床实验是探索我国女性航天员参与航天飞行任务防护方法的重要平台.中国航天员中心组织实施了女性15 d头低位卧床实验,用于评价、比较和改进失重生理效应的防护方法.本文介绍了实验概况,志愿者的选拔情况,卧床实验控制、测试项目和测试时间等.卧床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模拟失重对机体膳食摄入营养状况和血脂含量的影响. 方法 18名被试者头低位-6°卧床21 d,用膳食称量法观察其营养素摄入量变化,记录卧床第1、11和21天的血脂含量. 结果三大热能基本满足生理需要,热量摄入在第2周降低,第3周后基本恢复正常;血脂无明显统计学变化. 结论模拟失重对机体膳食摄入营养状况有短期影响,经过适应期后可恢复到正常范围,血脂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15 d-6°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对女性个体情绪的影响.方法 采用贝克焦虑量表(BAI),贝克抑制自评问卷(BDI)和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等对22名19~24岁女性志愿者在卧床前5 d、卧床期间(第5,10天)及卧床后(第5天)的情绪状态以及不同情绪症状出现率进行考察.结果 BAl分数表现出明显的高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15 d-6°头低位卧床(HDBR)对女性立位耐力的影响.方法 15名女性青年志愿者经历15 d-6°HDBR,于卧床前1天及卧床后第l天分别接受70°被动立位测试,记录测试全程的心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同时观察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和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变化.结果 经过15 d头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期间脑电信号复杂度的变化,研究脑电信号多尺度熵与脑疲劳的关系.方法 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以-15°头低位卧床(HDBR)为模拟失重,+15°头高位卧床(HUBR)为对照,志愿者静息30 min后进行2h内容为1-back图片记忆匹配VDT作业.结果 实验初HDBR条件下志愿者前额区脑电多尺度熵...  相似文献   

7.
目的 考察女性受试者在15 d-6°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条件下再认记忆和前瞻记忆的变化趋势.方法 22名女性受试者进行-6°头低位卧床.在卧床前5 d、卧床期间(第5,10天)及卧床后(第5天)同步考察卧床组和对照组的再认记忆、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能力,对受试者所采取的策略进行记录.结果 卧床组比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研究15 d-6°头低位卧床(HDBR)女性志愿者非刺激性全唾液中IL-6和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集20名女性志愿者4个不同时间点即:卧床前1天(pre-HDBR-1))、-6°头低位卧床第3天(HDBR-3)、第10天(HDBR-10)和恢复正常生活第7天时(post-HDBR-7)的非刺激性全唾液...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模拟航天失重对航天员膳食维生素摄入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受试者-6°头低位卧床21日,用称量法观察其营养素摄入量变化,记录卧床第1天、第11天和第21天的热量摄入、维生素含量。结果18名受试者热量摄入基本满足生理需要,在第2周降低,第3周后基本恢复正常;部分维生素摄入量及营养缺乏症状有随卧床时间延长而改善的趋势。结论 模拟失重对机体膳食摄入有短期影响,经过适应期后可恢复到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6°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对女性抑制能力的影响.方法 志愿者分为接受头低位卧床实验的卧床组和不参加卧床的对照组,采用数字Stroop任务测试两组志愿者在卧床实验前5天、卧床第5天、卧床第10天以及卧床后第5天的抑制能力,并采用贝克焦虑量表和Beek抑郁量表同步记录各测试时间点志愿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结果 卧床第...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21 d头低位卧床期间脑血流的变化及最后一周下体负压对抗的影响.方法1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LBNP组,每组6人,进行头低位倾斜卧床(-6°).对照组在卧床期间不做任何处理,LBNP组在卧床最后一周,每天进行1 h、-4.0 kPa的下体负压锻炼.利用KYENG-I导纳式双侧脑血流自动检测仪测量卧床前、卧床第3、10及21天的脑血流量.结果对照组的左侧大脑I相面积及流入速度在卧床期间较卧床前均显著降低,左侧大脑主峰高度在卧床第3及21天显著降低,左侧大脑阻力指数在卧床第3及21天显著升高;LBNP组的左侧大脑I相面积在卧床第3及21天较卧床前均显著降低,左侧大脑阻力指数在卧床期间均显著升高,左侧大脑主峰高度及流入速度在卧床第3及21天有降低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水平.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21 d头低位卧床可引起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减少;在21 d头低位卧床的最后一周进行下体负压锻炼,不能有效地对抗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引起的脑血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下体负压/自行车功量计锻炼对15 d头低位卧床女性腰椎功能失调的防护作用.方法 对22名女性志愿者分为对照组(CON,n=8)、下体负压锻炼组(LBNP,n=7)、下体负压联合自行车功量计锻炼组(LBNP+ERGO,n=7),在卧床前和卧床后第4天,采用X线对脊柱状态进行了检查.分别测量并比较卧床前后腰椎总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短期卧床模拟失重对女性肌肉体积的影响及下体负压联合自行车功量计的对抗效果.方法 22名女性健康志愿者进行15 d-6°头低位卧床实验(HDBR),随机分为卧床对照组(CON,n=8);下体负压组(LBNP,n=7)和自行车功量计结合下体负压锻炼组(ERG0+LBNP,n=7).卧床前后采用MRT技术检测股四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提出光电容积波(PPG)形态度量的6种新指标,用于分析中短期模拟失重引起的指端PPG的形态变化.方法 实验分为卧床前15 d(基准期)、-6°头低位卧床60 d(卧床期)与卧床结束后15 d(恢复期).21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阻抗振动组、中药防护组,每组7人.检查了卧床前第6天(-6 d)、卧床第52...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在90 d头低位卧床(HDBR)条件下对个体情绪变化进行全周期追踪评估.方法 以完成90 d-6°HDBR实验的36名男性志愿者为对象,志愿者按照锻炼方案分为5组,测评全周期为135天,分预适应期(卧床前15天)、严格卧床期(HDBR 90天)、恢复期(卧床后30天)三阶段,评估进程中志愿者的焦虑、抑郁、心境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明确15 d模拟失重对女性运动心肺功能的影响,同时考核自行车功量计锻炼+下体负压的综合防护效果.方法 22名青年女性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ON,n=8)、下体负压组(LBNP,n=7)和自行车功量计+下体负压组(ERGO+LLBNP,n=7).对照组仅进行15 d-6°头低位卧床;LBNP组在第6,8,1...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6°头低位卧床(HDBR)对女性志愿者最大咬合力及咬合速度的影响.方法 应用T-ScanlI咬合力分析系统记录20名女性志愿者在4个时间点:卧床前、卧床第4天、第10天及恢复期第7天的最大咬合力以及达到最大咬合力所需时间,并对所得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 女性志愿者最大咬合力在卧床后第4天[(2219....  相似文献   

18.
21d -6°头低位卧床期间运动训练对骨丢失的防护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21 d -6°头低位卧床运动训练对骨质丢失的防护作用. 方法 10名男性青年志愿者分为卧床对照组和卧床训练组,每组5人,卧床期间训练组每天进行1 h的仰卧位功率自行车训练.分别于卧床前和卧床20 d进行了股骨骨密度(BMD)、血清骨钙素(BGP)、羟脯氨酸/肌酐(HOP/Cr)等指标的测量. 结果与卧床前相比,对照组平均股骨BMD下降了5.8%,而训练组下降0.9%,对照组HOP/Cr不仅显著增加而且也显著高于训练组,BGP两组均降低,但是没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21 d -6°头低位卧床运动训练对于骨质丢失具有比较明显的防护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21d头低位卧床期间被试者心功能的变化及最后一周下体负压锻炼(LBNP)的影响。方法 1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LBNP组,每组6人,均参加头低位倾斜卧床实验。对照组在卧床期间不做任何处理,LBNP组在卧床最后一周,每天进行1h、-4.0kPa的下体负压锻炼。测量心脏收缩和泵血功能等指标。结果 在卧床期间,两组的心输出量、心指数及每搏输出量较卧床前均显著降低或有降低趋势,射血前期(PEP)均显著延长,总外周阻力、等容收缩时间/左室射血时间(LVET)、PEP/LVET均显著升高而有升高趋势,起床后第2天基本恢复。LBNP组PEP和PEP/LVET在第21天及起床后第2天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结论 21d头低位卧床可引起心脏泵血和收缩功能显著降低;在21d头低位卧床的最后一周进行下体负压锻炼,不能有效对抗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引起的心脏泵血和收缩功能的降低,但对提高立位耐力有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 2 1d头低位卧床期间脑血流的变化及最后一周下体负压对抗的影响。方法 1 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LBNP组 ,每组 6人 ,进行头低位倾斜卧床 ( - 6°)。对照组在卧床期间不做任何处理 ,LBNP组在卧床最后一周 ,每天进行 1h、- 4.0kPa的下体负压锻炼。利用KYENG Ⅰ导纳式双侧脑血流自动检测仪测量卧床前、卧床第 3、1 0及 2 1天的脑血流量。结果对照组的左侧大脑Ⅰ相面积及流入速度在卧床期间较卧床前均显著降低 ,左侧大脑主峰高度在卧床第 3及 2 1天显著降低 ,左侧大脑阻力指数在卧床第 3及 2 1天显著升高 ;LBNP组的左侧大脑Ⅰ相面积在卧床第 3及 2 1天较卧床前均显著降低 ,左侧大脑阻力指数在卧床期间均显著升高 ,左侧大脑主峰高度及流入速度在卧床第 3及 2 1天有降低趋势 ,但未达到显著水平。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2 1d头低位卧床可引起脑血管阻力增加 ,脑血流量减少 ;在 2 1d头低位卧床的最后一周进行下体负压锻炼 ,不能有效地对抗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引起的脑血流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