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特别是非血缘脐血移植(UCBT)的发展与规模的增加,患者术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CNS)并发症的问题日渐凸显.目前,对于allo-HSCT术后CNS并发症的病因分析,主要集中在感染、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免疫反应、脑血管事件及原发肿瘤浸润等方面.本文拟就allo-HSCT术后CNS并发症病因的研究新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恶性血液病有效、乃至唯一的根治手段[1].近年来,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不合/单倍体相合移植体系的建立以及双份脐血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成功开展,彻底结束了造血干细胞来源缺乏的时代.目前,移植后并发症: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host disease,GVHD)、感染、白血病复发等成为移植疗效提高的主要障碍.因此,加强对allo-HSCT并发症诊疗有指导意义的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建立移植相关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估体系对于指导移植并发症的合理治疗,进一步提高allo-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和个体化治疗水平,改善移植预后都具有重要意义[2-9].  相似文献   

3.
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的常见并发症,因其可能导致致死性并发症——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PTLD)而倍受关注.利妥昔单抗的应用,可以改善PTLD的预后,但EBV相关性中枢神经系统(CNS)-PTLD较为罕见,且目前尚无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案,因此其预后较其他部位PTLD差.现就EBV相关性CNS广PTLD的诊治进展进行综述如下,旨在探讨对该病合适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大剂量化疗后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已成为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有效手段.40%~60%的患者在allo-HSCT后出现肺部并发症,其中10%~40%的患者因肺部并发症而死亡,成为影响移植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1].特发性肺炎综合征(IPS)是allo-HSCT后常见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在3%~15%,但其病死率高达60%以上.IPS的病因不清楚,目前倾向于IPS的发生可能与移植前放射预处理及合并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有关[2-3].我们以我院近年接受allo-HSCT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alloHSCT患者中IPS的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广泛应用于临床,为恶性血液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但各种移植相关并发症及移植后复发可导致患者在移植过程中及移植后死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SIADH)的认识,探讨其病因及诊疗方法。方法报道1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行allo-HSCT后发生SIADH的诊疗经过。结果患者在移植后第5d发生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控制.移植后第18d出现烦躁、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出现严重的低钠血症,并呈进行性下降,血渗透压明显下降,尿钠及尿渗透压明显升高,血渗透压小于尿渗透压,诊断SIADH,予以限制人液量,补充钠盐,及其他对症治疗后血钠有所上升,但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无好转,患者家属要求自动出院。结论allo-HSCT后SIADH罕见,起病隐匿,病情发展迅速,早期的正确诊断和治疗有利于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7.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目前治疗某些恶性血液系统肿瘤、遗传性或获得性难治性血液系统疾病及实体肿瘤的最终治疗手段,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造成allo-HSCT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和死亡的主要并发症,成为allo-HSCT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率、发病机制、危险凶素及预防和治疗.方法 对120例清髓性allo-HSC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清髓性allo-HSCT患者血清肌酐水平在移植后28~60d较基线水平明显增高(P<0.05);73例(60.8%)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AKI,其中严重AKI(Ⅱ期)32例(26.7%),发生AKI中位时间为移植后33 d;Ⅰ期AKI患者环孢素A血药浓度明显增高(P<0.05),肝静脉闭塞病(HVOD)、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总胆红素>40 μmol/L是AKI发生的高危因素(P<0.05);移植后100 d内死亡19例,Ⅱ期AKI是死亡的高危凶素(P<0.05),移植后发生Ⅱ期AKI患者180 d的生存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AKI是清髓性allo-HSCT后的重要并发症之一,预防并控制AKI可以降低移植后100 d的死亡率,提高移植早期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已成为良性和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实体恶性肿瘤、代谢和遗传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其中65% allo-HSCT病人会出现非感染性的肺部并发症,这与使用免疫抑制剂引起的免疫缺陷、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因素有关,在allo-HSCT后的晚期并发症中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BOS)最为常见,但国内关于其护理的相关文献仅见个案报道[1],现将我科诊治的3例病人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将ATG应用于26例allo-HSCT患者,以预防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D)发生,并给予精心护理.结果:本组26例均顺利度过预处理期,成功接受干细胞移植.结论:将ATG应用于allo-HSCT患者可预防不良反应发生,精心护理是患者安全、顺利进行干细胞移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愈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手段,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常见和严重并发症,其发病程度与移植成败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其中肠道GVHD因其临床症状重、对全身状况影响大,在GVH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但是肠道GVHD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和治疗困难.所以肠道GVHD的诊断与治疗是allo-HSCT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本科在allo-HSCT工作中有3例患者发生严重的腹疼、腹泻、消化道出血,经临床和辅助检查诊断为重度肠道GVHD,现将诊疗经过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直接影响移植疗效.1985年Snover等[1]识别出一种发生于allo-HSCT后早期的上消化道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不能进食,命名为上消化道GVHD,其中一部分患者可进展为典型的胃肠道GVHD.  相似文献   

13.
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目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最有效方法。然而,移植相关并发症的高发病率及死亡率严重影响了临床疗效,尤其是肺部并发症,有报道其发病率高达40%~50%,死亡率10%~40%。我院1991年8月-2005年1月共实施allo-HSCT 183例,笔者对此183例患者发生肺部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allo-HSCT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因素及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有效手段,其应用日益广泛,相关的各类并发症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惊厥性癫痫在allo-HSCT术后发病率虽不足10%,但若救治不及时,可导致永久性神经细胞损伤,死亡率可高达75%[1].我科2010年1月~2011年11月完成allo-HSCT 97例,术后并发惊厥性癫痫5例,根据患者的特殊性,我们采取相应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患者的免疫重建与其移植结果密切相关.移植后B淋巴细胞重建是allo-HSCT后患者机体主动免疫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移植物来源及组成、预处理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及其治疗均可影响allo-HSCT后患者的B淋巴细胞重建,而allo-HSCT后B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快速重建可降低GVHD的发生率.笔者就影响allo-HSCT后B淋巴细胞重建的因素及B淋巴细胞重建对移植结果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复发/难治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9月至2018年9月在航天中心医院血液科接受allo-HSCT治疗的6例复发/难治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移植并发症和无病生存等情况。结果:6例患者均能耐受预处理方案,均获造血重建,随访至2018年12月,中位随访11. 5 (1-51)个月,2例发生急性GVHD,5例发生慢性GVHD。6例中死亡1例(病毒性肺炎),其余5例患者无病生存,最长无病生存时间已达51个月。结论:allo-HSCT治疗复发/难治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安全有效,对于原发耐药患者可作为挽救性治疗技术,预处理方案的优化可能会使allo-HSCT取得更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肠道菌群在维持正常的肠上皮和肠道免疫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患者在移植过程中,因化疗、全身照射(TBI)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改变机体原有肠道菌群的构成,导致共生菌减少、菌群多样性降低.肠道菌群与宿主免疫系统相联系,通过改变肠道免疫耐受及免疫应答功能,影响患者allo-HSCT后并发症的发生和移植相关死亡率(TRM).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以及益生菌、益生元的适当使用,可以减少allo-HSCT过程中对肠道菌群多样性的破坏,改善患者预后.笔者拟就患者接受allo-HSCT后,肠道菌群改变对其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腺病毒(ADV)是一种双链DNA病毒,绝大多数免疫功能正常者在儿童时期发生过感染并已获得免疫.然而,在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尤其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中,ADV可以再次激活,发生播散性感染(如肺炎、肠炎、肝炎等),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了解患者HSCT后ADV感染发生率以及临床特点有助于改进其防治措施.国内目前尚缺乏allo-HSCT后ADV感染的相关研究.我们对3例allo-HSCT后发生ADV感染患者进行临床特点分析.  相似文献   

19.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就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匹配的同胞供者(MSD)allo-HSCT治疗SAA的适应证、预处理方案、并发症及疗效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某些血液系统肿瘤和部分自身免疫缺陷性疾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然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allo-HSCT后最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移植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临床尚缺乏有效预测allo-HSCT后发生GVHD的生物学标志物.笔者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多态性、微小RNA(MiRNA)、细胞生物学标志物、细胞因子、病理学标志物方面,对可能作为预测GVHD发生的生物学标志物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