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陕西医学杂志》2014,(12):1579-1581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患者血清肿瘤抗原糖类抗原125(CA125)与N-末端脑钠素原(WT--ProBNP)及心功能相关性。方法:选择慢性心衰患者108例,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分别检测CA19-9、CA125、NT-ProBNP、E/E’及左心射血分数(LVEF)并检测LVEF及E/E’。结果:III级患者CA125、NT-ProBNP较II级患者均出现显著性升高(P<0.05),IV级患者较II、III级患者均出现显著性升高(P<0.05)。III级患者LVEF、E/E’较II级患者均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IV级患者LVEF较II级患者均出现显著性升高(P<0.05),E/E'较II、III级患者均出现显著性升高(P<0.05)。CA125与NT-ProBNP、E/E'显著正相关(P<0.05),与LVEF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CA125与心功能相关指标密切相关,对其水平检测有助于明确慢性心衰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核磁共振加权成像(DWI)上的相对表观系数(rADC值)在神经上皮肿瘤病理分级的应用价值.方搜集42例神经上皮肿瘤患者,术前进行常规MR平扫、增强及DWI检查,依据WHO脑肿瘤病理分级标准分级,包括低级别神经上皮肿瘤(I、II级)22例,高级别神经上皮肿瘤(III、IV级)20例.在ADC图上测量肿瘤的rADC值;利用统计学方法对肿瘤的rADC值及病理分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低级别(I、II级)神经上皮肿瘤组织的rADC值为(1.81±0.32),明显大于高级别组肿瘤rADC值(1.36±0.2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神经上皮肿瘤rADC值与肿瘤组织的病理分级呈明显负相关.(r=-0.702,P<0.001).结论 神经上皮肿瘤rADC与病理分级具有相关性,可以用于神经上皮肿瘤的病理分级评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慢性心衰患者接受标准化"金三角"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期间于我院住院的80名慢性心衰患者为实验组,40名心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实验组治疗前和治疗四周后纤维蛋白原(Fbg)、抗凝血酶(AT)、D二聚体(D-D)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各组Fbg、AT、D-D值均增高,心功能IV级患者高于心功能III级患者,高于心功能II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四周后,实验组心功能II级、心功能III级、心功能IV级患者的Fbg、AT、D-D值均有显著下降(P0.05),心功能IV级患者AT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心功能II级和心功能III级的患者(P0.05),其余指标的下降幅度不存在组间差异。结论慢性心衰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的状态,血浆Fbg、AT、D-D的水平均高于正常人,且随着心功能的下降而上升。慢性心衰的"金三角"治疗方案能使不同心功能分级的患者Fbg、AT、D-D的水平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胶原纤维、糜酶活性及羟脯氨酸含量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选取100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行肝穿刺活检染色确定肝纤维化程度分期及炎症活动度分级,以直接测定胶原纤维相对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肝组织中糜酶活性,胃酶酸解法测定胶原纤维含量,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HBV-DNA含量.结果:100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胶原纤维含量为(0.13±0.05)mmol/L,靡酶活性为(24.77±15.08)ng/mg,羟脯氨酸含量为(20.84±7.46)μmol/L,HBV-DNA水平为(9.04±1.44)10g10 IU/mL;胶原纤维、靡酶活性及羟脯氨酸含量S1+S2期、S3+S4期高于S0期患者(P<0.05),S3+S4期高于S1+S2期(P<0.05);炎症活动度分级G3+G4级患者胶原纤维、靡酶活性及羟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G1+G2级(P<0.05);胶原纤维、靡酶活性及羟脯氨酸含量与S分期、G分级间具有正相关性(P<0.05),胶原纤维、靡酶活性及羟脯氨酸含量、S分期、G分级与HBV-DNA水平间具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胶原纤维、糜酶活性及羟脯氨酸含量随着纤维化程度分期、炎症活动度分级而逐渐升高,其含量与HBV-DNA水平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微血流成像(SMI)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评价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血流灌注改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3月~2021年1月于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确诊的CKD患者73例(146个肾)以及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正常体检者34例(68个肾)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慢性肾脏病K/DOQI分期指南,将73例CKD设为病例组,病例组患者分为CKD1期组、CKD2期组、CKD3期组、CKD4期组、CKD5期组5组,将34例正常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分别于CDFI及SMI模式下观察所有研究对象双侧肾脏血流灌注情况,并对CDFI及SMI肾血流灌注进行分级、记录。结果 在214个肾脏中,SMI显示为4~5级157个(73.4%),显示为0~3级57个(26.6%);CDFI显示为4~5级118个(55.1%),显示为0~3级96个(44.9%);同一组别SMI与CDFI肾血流灌注分级构成比进行比较,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CKD1~CKD3期组SMI显示4~5级的构成比均高于CDFI(P<0.05);CKD4期组、CKD5期组SMI显示3...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以单纯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IgA肾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以单纯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进行病理损伤和免疫球蛋白沉积类型与病理分级的相关分析。结果按Lee氏分级,II级28例(35.44%),III级37例(46.84%),IV级14例(17.72%),Katafuchi积分与血尿酸、血肌酐、平均动脉压呈正相关,与尿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无相关性。免疫病理分型:IgA型8例(10.13%),IgA+C3型8例(10.13%),IgA+IgM型14例(17.72%),IgA+IgM+C3型46例(58.23%),IgA+IgG+IgM+C3型3例(3.8%),以IgA+IgM+C3型多见。结论单纯蛋白尿IgA肾病患者病理损伤均较重,以III~IV级为主,免疫球蛋白沉积类型以IgA+IgM+C3多见。  相似文献   

7.
倪海滨  叶再元  赵仲生  王元宇 《浙江医学》2011,33(12):1766-1768,1807
目的 探讨S100A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SP法检测S100A4在436例胃癌组织及92例非肿瘤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胃癌组织中S100A4表达显著高于癌旁非肿瘤胃黏膜组织,436例胃癌组织中有261例S100A4蛋白表达阳性,187例高表达,S100A4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浸润深度、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有关,而与患者性别、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无关.I、II和III期S100A4高表达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S100A4低表达者,IV期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与S100A4表达无关,多变量分析表明S100A4表达、浸润深度、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和TNM分期是胃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胃癌组织S100A4表达与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及预后显著相关,S100A4可能成为一个预测肿瘤进展和预后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云南地区IgA肾病的病理类型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间在昆明医学院附属延安医院肾脏内科进行肾穿刺活检术,并且病理检查确诊为IgA肾病的50例患者的病理分级与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其变化规律.结果 IgA肾病占肾活检的百分率为17.4%,50例IgA肾病的临床表现以镜下血尿为主(76%),少于1 g的蛋白尿次之,临床诊断以慢性肾小球肾炎(包括无症状血尿和/或无症状蛋白尿)为主(78%),病理分级以Lee氏II级为多(44%),III级次之(36%),IV、V级也有一定比例.结论 对于临床上有肾脏损害指标的患者(血尿、蛋白尿和肾功异常者)应及时进行肾脏穿刺活检了解病理类型,积极给予干预治疗,减少终末期肾病(ESRD)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在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和炎症活动度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2例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组74例,未纤维化组28例)患者和26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MR平扫及DWI检查,设置不同的弥散敏感系数(b)值,测定并比较不同b值时各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不同肝纤维化程度及不同炎症活动度的ADC值。结果 b值为100和200s/mm2时,各组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值为400、600和800s/mm2时,肝纤维化组ADC值显著低于未纤维化组(P0.05);b值为600和800s/mm2时,肝纤维化组S3及S4期ADC值显著低于S0及S1期(P0.05);b值为100、200和400s/mm2时,不同肝纤维化程度分期ADC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值为800s/mm2时,肝炎炎症活动度组G4级ADC值显著低于G1级(P0.01),不同炎症活动度分级ADC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DWI在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和炎症活动度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ADC值与肝纤维化程度和炎症坏死程度均密切相关,b值为800s/mm2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杨柳青 《中外医疗》2016,(16):17-19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持慢性心衰患者50例为心衰组﹑正常人群40例为对照组,其中NYHA分级中II级12例,III级25例,IV级13例,比较各组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及血尿酸水平,并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心衰患者心功能分级与血尿酸水平的关系。结果心衰组及其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与对照组在LVEF﹑LAD﹑LVEDD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组﹑心功能II级﹑III级﹑IV级患者血尿酸水平分别为(405.4±90.2)umol/L﹑(375.4±75.7)umol/L﹑(419.5±105.8)umol/L﹑(493.7±88.3)umol/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6.3±78.5)u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血尿酸水平与LVEDD﹑心功能分级正相关﹑与LVEF负相关(P<0.05)。结论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与血尿酸水平正相关,可作为心衰患者心功能损害程度评定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实时超声弹性成像(RTE)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肝纤维化分级的临床价值差异。方法选取88例CHB患者为受试对象,均予以RTE和DWI检查。以肝活检病理学检查结果为依据,将88例患者分为S0组、S1~S2级组、S3-S4级组;比较三组RTE指标[弹性评分、剪切波速度(SWV)]、DWI指标[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检测结果差异;经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CHB患者肝纤维化分级与弹性评分、SWV值、ADC值的相关性。结果三组患者弹性评分、SWV值均显示:S0级组S1-S2级组S3-S4级组(P均0.05);ADC值则显示:S0级组S1-S2级组S3-S4级组。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CHB患者肝纤维化分级与弹性评分、SWV值均呈正相关,与ADC值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RTE的弹性评分、SWV值及DWI的ADC值均与CHB患者的肝纤维化分级关系密切,具有一定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在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在评价慢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对61例慢性肝病患者和56例正常人肝脏右叶进行检查,测得感兴趣区肝脏组织弹性量化值,即声触诊组织量化值(virtual touch quantification,VTQ),并与肝脏穿刺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①61例慢性肝病患者病理活检结果:S0期8例,S1期12例,S2期10例,S3期13例,S4期18例;②VTQ值与肝纤维化程度有很好的相关性(Spearman r=0.737,P<0.01),不同阶段肝纤维化VTQ平均值是,正常对照组=1.03±0.26,S0=1.05±0.20,S1=1.14±0.28,S2=1.36±0.45,S3=2.01±0.76,S4=2.43±0.39;③正常对照组与S0组与S1组之间、S0组与S1组之间的VTQ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之间的VTQ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或P=0.016)。结论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能够反映肝组织弹性硬度的定量性息,对评估肝纤维化程度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肝纤维化无创检测以及血清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III型前胶原肽(PIIIP),IV型胶原(CIV)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对8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纤维化无创检测并且同时检测血清中ALT,HBV DNA和纤维化标志物的水平,并行肝活检检测肝组织病理纤维化分期。结果:不同组织病理学分期中肝纤维化无创检测值与血清纤维化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纤维化无创检测能够联合血清纤维化指标的检测,能够指导肝纤维的分级,并对预后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肝脏瞬时弹性探测仪(FibroScan)在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分期肝纤维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行病理活检诊断肝纤维化分期,同时采用FibroSean检测肝弹性值.比较不同分期患者的肝弹性值,分析肝弹性值与肝组织纤维化分级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法评估FibroScan诊断不同分期肝纤维化的价值.结果 S0、S1、S2、S3、S4期患者的肝弹性值依次升高(P<0.05),肝弹性值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P<0.05).FibroScan诊断S1、S2、S3、S4期肝纤维化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1、0.955、0.968、0.954,特异度及灵敏度均大于90%.结论 FibroScan检查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分期肝纤维化均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监测不同程度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IVH)新生儿大脑动脉血流动力学的临床价值。方法按照Papile分级将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出生7d内的131例PIVH新生儿分为PIVH I级组60例、II级组34例、III级组22例、IV级组15例,并随机抽取120例同期我院出生7d内的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采用多普勒超声通过血流显像技术(PW)测量收缩期峰值流速(velocity systolic,Vs)、舒张期末流速(velocity diastole,Vd)以及血流的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结果两组新生儿的Vs随着日龄的增加呈逐渐增高趋势(P<0.05),两两比较,PIVH II级组1~3d、4~5d、6~7d的Vs分别高于I、III、IV级组和对照组,PIVH I级组的Vs高于III级组和IV级组,但低于对照组(P均<0.05);新生儿出生1~3d内,PIVH I级组、II级组以及对照组的Vd高于III级组和IV级组(P均<0.05),4~5d和6~7d内的Vd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Vs值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呈逐渐增高的趋势(P<0.05;各组不同日龄新生儿的R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多普勒超声可有效监测不同程度PIVH新生儿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从而为临床干预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galectin-7和S100A9表达与宫颈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4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及宫颈鳞癌标本中galectin-7和S100A9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与宫颈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 Galectin-7和S100A9在CIN及宫颈鳞癌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alectin-7在正常宫颈组织、CIN I 级、CIN II 级、 CIN III 级、宫颈鳞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7%,41.9%,32.0%,27.3%,25.0%,组间比较发现galectin-7在正常宫颈组织与宫颈鳞癌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5)。S100A9在正常宫颈组织、CIN I 级、CIN II 级、 CIN III 级、宫颈鳞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80.0%,77.4%,48.0%,27.3%,20.2%,组间比较发现S100A9在正常宫颈组织与CIN III 级、正常宫颈组织与宫颈鳞癌、CIN I 级与CIN III 级、CIN I 级与宫颈鳞癌、CIN II级与宫颈鳞癌中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45)。Galectin-7与S100A9在CIN及宫颈鳞癌中表达呈正相关,但关系较弱 (rs=0.298,P<0.001)。Galectin-7和S100A9表达均与宫颈鳞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而与年龄、分化程度无关(P≥0.05); galectin-7表达与宫颈鳞癌患者预后有关(P<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示国际妇产科联盟 (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及galectin-7与宫颈鳞癌患者5年生存率有关,多因素Cox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果。结论: Galectin-7和S100A9表达与宫颈鳞癌发生、宫颈鳞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galectin-7表达可能还与宫颈鳞癌患者预后有关。宫颈鳞癌患者长期生存时间与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及galectin-7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肖铁卉  王士雯  徐斌  张新勇  朱庆磊  李泱 《医学争鸣》2007,28(15):1434-1436
目的:对老年女性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入选78例60岁以上老年女性,NYHA分级II~IV级的CHF 患者, NYHA分级II~III级的CHF 患者为一组, NYHA分级IV级的CHF患者为一组.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间的特点.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血红蛋白浓度、血清肌酐水平、射血分数(LVEF), 贫血4个因素方面,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均<0.05,而高血压及糖尿病的发病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红蛋白浓度与心衰程度有关.结论:血红蛋白浓度与老年女性心衰程度有着很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胡玮  张军  孔国喜  刘会昭 《医学争鸣》2007,28(15):1431-1433
目的:对老年女性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入选78例60岁以上老年女性,NYHA分级II~IV级的CHF 患者, NYHA分级II~III级的CHF 患者为一组, NYHA分级IV级的CHF患者为一组.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间的特点.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血红蛋白浓度、血清肌酐水平、射血分数(LVEF), 贫血4个因素方面,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均<0.05,而高血压及糖尿病的发病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红蛋白浓度与心衰程度有关.结论:血红蛋白浓度与老年女性心衰程度有着很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WNT信号通路抑制因子(WIF-1)在正常肾组织及肾透明细胞癌中表达,并探讨WIF-1与肾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实验组为肾透明细胞癌组织80例。对照组为正常肾组织20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WIF-1的表达水平。结果 IOD值在肾癌的不同临床分期为:I期为89.257±20.061,II期为62.731±17.455,III期为45.453±18.413,IV期为21.029±19.947。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系数r=-0.543。在肾癌不同分化组织中:高分化为90.067±19.058,中分化为67.482±16.602,低分化为31.354±18.351。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系数r=0.498。结论 WIF-1的表达水平与RCC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相关,对于肾癌在基因水平上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治疗方向。可能为RCC的早期筛选诊断提供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检测在终末期肾脏疾病行血液净化治疗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实验组选取因慢性肾脏疾病(CKD)5期行规律血液净化治疗>6个月的患者63例,男45例,女18例,平均年龄(49±15)岁;对照组选取因CKD 1~4期住院但未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67例,男42例,女25例,平均年龄(51±17)岁,其中CKD 1期患者19例,CKD 2期患者10例,CKD 3期患者24例,CKD 4期患者14例。检测所有患者外周血清中视黄醇结合蛋白(所有患者采集空腹静脉血,CKD5期采集透析前静脉血),同时收集临床资料行分析。结果 CKD 5期患者血中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134.5±47.7)mg·L-1高于CKD 4期(88.5±32.8)mg·L-1、CKD 3期(65.0±27.4)mg·L-1、CKD 2期(55.4±20.1)mg·L-1、CKD 1期(52.9±21.3)mg·L-1(P<0.05);CKD 5期患者血中RBP水平与透析前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呈现正相关,与血红蛋白、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血钙、血磷、血白蛋白水平均无相关性。结论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检测对于判断终末期肾病行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的体内毒素水平有一定临床意义,但该指标并未很好地反应患者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症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