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IMS的网络架构支持固定网络接入需求和未来网络的各种业务需求,有利于实现未来固定、移动网络在核心业务控制层的共享和融合,并提供对高层多种业务的支持,已经成为下一代网络的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TISPAN IMS的网络框架和功能结构,分析了TISPAN PSTN/ISDN仿真子系统的功能和接口,并对TISPAN IMS的功能结构进行了扩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IMS的网络架构支持固定网络接入需求和未来网络的各种业务需求.有利于实现未来固定.移动网络在核心业务控制层的共享和融合,并提供对高层多种业务的支持,已经成为下一代网络的发展方向.介绍了中期体系结构和远期体系结构.然后引入了IMSR00参考体系结构,最后对IMS主要实体,接口与参考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3GPP IMS研究     
基于3GPP IMS的网络架构支持固定网络接入需求和未来网络的各种业务需求,有利于实现未来固定、移动网络在核心业务控制层的共享和融合,并提供对高层多种业务的支持,已经成为下一代网络的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3GPP IMS的体系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3GPP IMS的业务模型与业务提供能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郎为民  王逢东  靳焰  杨宗凯 《世界电信》2005,18(12):47-51,58
基于3GPP IMS的网络架构支持固定网络接入需求和未来网络的各种业务需求,有利于实现未来固定、移动网络在核心业务控制层的共享和融合,并提供对高层多种业务的支特.已经成为下一代网络的发展方向。介绍了3GPP IMS的体系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3GPP IMS的业务模型与业务提供能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基于3GPP IMS的网络架构支持固定网络接入需求和未来网络的各种业务需求,有利于实现未来固定、移动网络在核心业务控制层的共享和融合,并提供对高层多种业务的支持,已经成为下一代网络的发展方向.文章研究了3GPP规范的演进情况,给出TUMTS高级系统结构和部署场景,分析了第二代和第三代移动网元的共存问题.  相似文献   

6.
基于3GPP IMS(IP多媒体子系统)的网络架构支持固定网络接入需求和未来网络的各种业务需求,有利于实现未来固定、移动网络在核心业务控制层的共享和融合,并提供对高层多种业务的支持,这已经成为下一代网络的发展方向。文章首先分析了IMS中的会话管理与路由原理,描述了HSS(归属用户服务器)的功能,给出了IMS中的主要业务要素,介绍了IMS中的互通元件,最后给出了IMS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基于IMS的网络架构支持固定网络接入需求和未来网络的各种业务需求,有利于实现未来固定、移动网络在核心业务控制层的共享和融合,并提供对高层多种业务的支持,已经成为下一代网络的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TISPANIMS的网络框架和功能结构,分析了TISPANPSTN/ISDN仿真子系统的功能和接口,并对TISPANIMS的功能结构进行了扩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3GPPIMS的网络架构支持固定网络接入需求和未来网络的各种业务需求,有利于实现未来固定、移动网络在核心业务控制层的共享和融合,并提供对高层多种业务的支持,已经成为下一代网络的发展方向。文章首先提出了IMS的基本解决方案,然后对地址管理、寻址与路由、环境激活与注册、位置管理的方法和流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基于3GPP IMS的网络架构支持固定网络接入需求和未来网络的各种业务需求,有利于实现未来固定、移动网络在核心业务控制层的共享和融合,并提供对高层多种业务的支持,已经成为下一代网络的发展方向。文章研究了3GPP规范的演进情况,分析了3GPPR5的网络体系结构,给出了相关实体的功能与特点,并介绍了IP多媒体子系统的基本结构。  相似文献   

10.
IMS(IP多媒体子系统)以SIP(会话启动协议)作为主要呼叫控制协议,支持用户移动性管理,支持接入终端多样化,拥有开放灵活的业务环境,被认为是未来宽带业务的控制核心和实现FMC (固定/移动网络融合)的理想架构。对IMS体系架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IMS和软交换的相互关系,并给出移动网络和固定网络引入IMS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IMS的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长远的发展看,IMS将是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共同的核心业务控制层,据此,介绍了RCS的进展,以及RCS1.0、RCS2.0、RCS3.0等3个版本的特点;最后给出了RCS的应用示例。  相似文献   

12.
IMS(IP多媒体子系统)作为业界公认的核心控制层融合技术,在运营商推进网络融合进程中备受关注。通过对IMS规模部署中的组网结构、与其它网络的互通、业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建议运营商在IMS的组网结构上,可以依据IMS用户规模和管理机制等因素,以大区或省为单位建设统一的IMS网络;在IMS业务平台建设上,运营商可以依据现有网络情况,灵活选择利用原有业务平台或新建IMSAS来实现业务融合,同时为固网、移动用户提供业务,同时IMS还可满足运营商多媒体业务推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IP多媒体子系统(IMS)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是被业界认可的实现移动和固定网络融合的理想方案。IMS引入了归属位置寄存器(HSS)功能实体,它是IMS系统的数据中心,是支持用户移动性和呼叫控制的关键,也是IMS服务扩展的核心。现介绍IMS网络中HSS的功能结构,阐述如何通过HSS的IFC规则来实现IMS业务的扩展。通过IPTV业务的实现,说明IMS网络业务有着良好的可扩展性,这也对IMS系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积累。  相似文献   

14.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is the core multimedia network in the next generation all-IP environment. It provides access independence for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across fixed and mobile access networks. When a roaming IMS subscriber connects to IMS through mobile access networks, handover becomes a critical issue; this needs to be addressed. Since IMS concerns application layer handover for session mobility, the application layer handover takes a long time for recovering the suspended sessions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IMS session reestablishment procedure. This introduces noticeable service interruption to end users and cannot be tolerated for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fast IMS service recovery mechanism to shorten the service recovery latency by combining the IEEE 802.21 Media Independent Handover service and the IRTF Media-Independent Pre-Authentication frameworks. The proposed mechanism performs the necessary IMS registration and QoS re-negotiation procedures in advance of lower-layer handover. Thus it reduces the service recovery latency for suspended services. With parallel design in time, the proposed mechanism is able to shorten overall handover relevant latency as well. Technical examination shows that it is easy to deploy the proposed mechanism in current multimedia service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15.
通信网络发展趋势--固定移动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P多媒体子系统(IMS)是FMC的最终架构,是网络演进的方向.在核心网络完全基于IMS融合之前,首先应在应用/业务层和终端接入层进行融合,借助统一的用户数据和统一、开放、标准的业务平台开展FMC业务,将是平滑演进到IMS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6.
网络融合的趋势分析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一代网络业务、控制、承载、接入分离的思想为未来网络融合提供了统一的架构。网络融合包括业务融合、核心网络融合、接入网络融合、终端融合、运维融合等多个方面。未来融合网络的发展趋势将是在核心控制层采用IP多媒体子系统(IMS),在核心承载层采用因特网协议/多协议标记交换(IP/MPLS)技术,在业务层采用统一开放的业务提供架构,在接入层支持固定、移动、窄带、宽带等多种接入技术,终端则呈现多模化和智能化的趋势,最终实现一个用户、一个号码、一个终端、一个账单、一个核心网络、随时随地享受的全业务模式。  相似文献   

17.
张宝峰 《电信科学》2007,23(3):57-60
在网络融合的大背景下,IMS(IP多媒体子系统)从无线网络架构中诞生开始就在不停地演进,先进的理念促使了多种业务网络选择IMS作为会话控制层的通用架构.本文从IMS的发展历史、应用场景、技术变化、标准环境等方面总结和分析了IMS体系的可能发展方向和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8.
IMS国际标准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P多媒体子系统(1MS)作为固定接入和移动接入的统一核心控制网络,采用控制和承载、控制和业务相分离的机制,网络能力得到很大增强。公众普遍认为IMS是现有网络演进和发展的方向。IMS的国际标准工作主要由第3代移动通信合作计划(3GPP)和电信、互联网融合业务及高级网络协议(TISPAN)标准组织完成。文章内容包括3GPPSDTISPAN对IMS的总体标准化情况,IMS的关键技术和热点问题的研究情况,涉及IMS网络核心控制部分的完善和增强、与IMS相关的互联互通、IMS与电路域(CS)并存下的一些问题、下一代网络(NGN)R2阶段有关的IMS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