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磁共振(NMR)成象显微镜学新技术,目前在医疗成象方面是可以超过通常X射线计算机层析扫描的一种确定的新技术。它可以不经切片、固定与着色等手续在完整的生命系统中进行。所见细胞核清晰可见,细胞质显示了异质性。核磁共振在细胞质、细胞核和化学转换成  相似文献   

2.
王谦身 《科学通报》1992,37(22):2065-2065
如何有效地验证应用地震层析成象方法得到的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的可靠性和充分利用地震层析成象的结果,则是一个尚未很好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提出的重力分层异常图方法,既给出地球内部介质的分层重力效应,又对地震层析研究结果进行了有效地验证。本文用该方法对中国大陆的资料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溶剂中溶胀煤的NMR显微成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云 《科学通报》1995,40(13):1182-1182
自从1973年Lauterbur发表第一篇核磁共振成象(NMRI)论文以来,这一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医学临床诊断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也在生物学、地质学及材料研究中得以应用.最近,人们也开始把核磁共振成象方法应用于煤的研究.然而,由于煤是一个结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同时固体中强自旋偶极-偶极相互作用的存在导致谱线增宽,因此限制了成象的空间分辨率.目前仅有少数几篇文献报道.本工作中,我们利用溶剂浸泡煤,通过质子NMR显微成象观察溶剂在煤中的渗透过程,从而获得有关煤结构的一些信息.  相似文献   

4.
纳米探针在分子影像领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对医学诊断要求的提高, 现有的影像诊断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疾病高效超前诊断的需求. 而分子影像诊断技术从分子水平对疾病的异常结构和功能进行生理、生化水平显像, 能为疾病的诊治提供更为精确的信息. 分子影像学的发展除了需要先进的成像设备外, 最关键的是要发展新型而高效的成像探针. 目前常规的造影剂和分子探针因为信噪比较低、不具备靶向性等缺点而无法满足成像要求, 而在各种纳米材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纳米影像探针显示出较好的显像效果. 本文主要综述光学成像(optical imaging)、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I)、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单光子衍射成像技术(single-photon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光声成像(photoacoustic imaging, PA)、多模态成像(multi-modality imaging)等各类分子影像中纳米探针的种类、应用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医学成象主要有X射线成象、超声成象,核磁共振成象和核医学成象四大类.自从德国科学家伦琴在1895年发现X 射线后,X 线摄影长期以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1972年,X 射线装置与电子计算机相结合形成X线计算机断层成象,简称GT.它的灵敏度比通常的X 线摄影检查要高100倍以上,是一种对软组织X 线检查的最新方法.尤其对颅脑部疾病的诊断,准确率达98%以上.诊断时病人无痛苦、无损伤,快而准确,受到患者欢迎.近年来采用了锥形X射束和多探测器等提高扫描速度的新方法,使X 线  相似文献   

6.
金亚秋 《科学通报》1995,40(16):1522-1522
由于成象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由投影图象重建目标的截面构造,已成为工程物理、医疗诊断技术中十分重要的课题.将投影图象看作是投影光线经过目标透射衰减的线积分函数,Radon等做过早期的数学工作,即称为Radon积分变换.而这一方法的实际研究和应用,则起始于20年前的计算机层析X射线扫描技术(即CT技术)的发明.它通过全方位上获得的投影图象来重建目标的截面构造.在近20多年中,CT技术在人体组织成象,核医学技术中得到了十分重要的应用.另一方面,波与目标的相互作用以及目标的结构重建,一直是  相似文献   

7.
马志茹 《科学通报》1997,42(11):1159-1162
<正>核磁共振成象是近20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核磁共振技术。自从1973年Lauterbur发表第一篇核磁共振成象(NMRI)论文以来,这一技术发展很快,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几年,核磁共振成象技术也开始应用于煤结构的研究中。然而,由于煤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天然有机物质,同时在固体煤中质子间存在有强的自旋偶极-偶极相互作用能使T2值变小,并且导致谱线增宽,因此限制了成象的分辨率。目前有关煤的核磁共振成象的文献报道的很少。Dieckman等人通过使用多脉冲质子去偶技术和投影重建核磁共振成象方法,获得了几个干燥煤样的二维核磁共振图象,并区分了他们的基本微观结构。空间分辨率约为200μm。我们用吡啶饱和蒸气处理了抚顺西露天长焰煤和老虎台气煤等几种煤,通过质子密度成象,观察了进入煤样中的溶剂的分布情况,并获得了一些有关煤结构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杨惠根 《科学通报》1997,42(2):217-219
全天空(鱼眼)镜头和高感光度TV摄象机的极光成象观测上的应用,使极光地面观测的有效监视半径达到600km(极光发光高度为100km时),时间分辨率达到1/30s(如SIT-TV摄象机NTSC制记录时)。同时,高感光度成象装置(image intensifier和CCD)(charge coupled device)sensor)与数字化处理方法和滤光技术结合,使在极光谱线上的单色成象也成为了可能。因此全天空成象观测是目前极光地面观测和反演磁层结构和动力学行为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核磁共振成象是近20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核磁共振技术。自从1973年Lauterbur发表第一篇核磁共振成象(NMRI)论文以来,这一技术发展很快,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几年,核磁共振成象技术也开始应用于煤结构的研究中。然而,由于煤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天然有机物质,同时在固体煤中质子间存在有强的自旋偶极-偶极相互作用能使T_2值变小,并且导致谱线增宽,因此限制了成象的分辨率。目前有关煤的核磁共振成象的文献报道的很少。Dieckman等人通过使用多脉冲质子去偶技术和投影重建核磁共振成象方法,获得了几个干燥煤样的二维核磁共振图象,并区分了他们的基本微观结构。空间分辨率约为200μm。我们用吡啶饱和蒸气处理了抚顺西露天长焰煤和老虎台气煤等几种煤,通过质子密度成象,观察了进入煤样中的溶剂的分布情况,并获得了一些有关煤结构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核磁共振(NMR)成象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成象技术,它提供的信息不仅与样品的核自旋密度有关,而且可与样品核的弛豫机构(弛豫时间T_1、T_2)以及样品的流速、扩散系数等参量有关,NMR成象可对成  相似文献   

11.
自1839年3月19日,法国科学家达盖尔(L.J.M.Dagurre)发明照相术以来,奇妙的碘化银、溴化银微粒为人类生活记录了无数的欢乐、离愁的瞬间。这跨越了一个多世纪的“影子”的使命,到20世纪80年代首次受到了冲击。1981年8月,日本索尼公司推出的世界第一部完全不同于达盖尔的照相机“马维卡”(MAVICA)问世了。虽然只是一部样机,但是它带来了传统照相术的历史性变革:以磁盘取代溴化银胶卷,迎来了摄影技术告别胶卷的新时代。随后,1992年一种全新  相似文献   

12.
外逸电子(马圣驯朱希恺)沟道效应和阻塞效应(金汉生)杨氏干涉的发展—散斑照相术(柯大力)用背散射分析物质表面(复旦大学静电加 速器实验室)页1 15232318期24502综合一般高能加速器(钱云龙)高能加速器和对撞机(梅镇岳)1 538 489气象卫星(海米)人造卫星太阳能发电站(洪健军)123126口乙2页1期1隧道超导电流的发现(B.D.约瑟夫森)1电子隧道和超导性(1.贾埃佛)266131 侧j气」今曰4︸I 八J月呀J.盖浏6870 0275 勺山‘万几二且八O八」创刊词迎接科学的春夭—中国科学院付院长钱 三强同志对本刊记者的谈话鲁迅和自然科学(金涛)科学与民主(马克西…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成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成象技术已进入了崭新的时代,采用计算机程序控制所描绘的图象千姿百态,十分逼真!迄今,尽管自然现象的分部(Frac-tal)模型已引起了人们的密切关注,而在计算机图象中出现的复杂的自然物体模型尚未引起广泛的重视,这就是植物生长的程序模型,这些模型提出了植物生  相似文献   

14.
扬子板块俯冲、断离的地震层析成象证据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根据三维P波速度层析成象结果,在大别-苏鲁造山带的莫霍面之下发现了古俯冲板块的踪迹。综合地质学和年代学研究成果推测,扬子板块向北俯冲于华北板块之下,并在170-200km的深度上发生了板块断离,年代大约为200-190Ma,这是板块断离是控制大别-苏鲁造山带超高压变质岩折返的主导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15.
张逸新 《科学通报》1993,38(7):670-670
大气湍流对光学传象系统成象质量的影响是人们当前十分感兴趣的课题。本文综合考虑大气湍流对传象系统所传图象的的信息自由度N_(dof)和图象信噪比(SNR)的影响,用象的光学信息量N=N_(dof)log_2(1+SNR)全面分析了湍流大气对系统成象质量的影响。处于湍流大气中的透镜系统的瞬时物0(ρ_1)与象1(ρ_2)的关系为  相似文献   

16.
医用闪烁体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医学射线成像技术(包括平面X射线成像、X射线计算机层析扫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层析扫描和正电子发射层析扫描)对于闪烁体的要求。概述医用闪烁体的发展历史,着重介绍了近年来新型医用闪烁(主要有GSO:Ce,LSO:Ce,LuAP:Ce)研究的进展,从应用的角度介绍了它们的特性以及发光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面阵CCD作探测器的“亚象元”成象方法及实验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提出了一种新的面阵CCD作探测器的高分辨率成象方法-亚象元成象,计算机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它的可行性,可缩短光学系统焦距,提高图象的分辨率。由于无运动部件,适合在空间遥感器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王经邦 《科学通报》1965,10(8):731-731
氨酸层析在螺种分类学中曾有采用,Kirk、Main和Beyer等(1954)以螺种足肌提取物进行过氨酸层析,结果认为螺种之间的氨酸构成有显著差异。Wiight(1959)对椎实螺(Lymnaea pereger)的分泌物进行过研究,亦认为氨酸层析有助于鉴别螺类。Ballantine和Bradley(1963)对于贝壳不同的椎实螺进行过层析观察,但结果于氨酸组成中未发现差异。我们现在为了探讨安徽地区钉螺的分类与血吸虫及其宿主之间的生物化学联系,首先对芜湖地区  相似文献   

19.
胡之德 《科学通报》1965,10(4):349-349
关于铌和钽的纸层析分离已有不少报导,但反相纸层析分离铌和钽似尚未见。作者曾以磷酸三丁酯(TBP)为固定相,用反相纸层析研究钛、锆、钍、钒、钼、钨、贵金属、硒、碲等,均获良好结果。本文研究用反相纸层析分离铌和钽的可能性。实验结果表明:以TBP和20%的单宁为固定相,用适当比例的NH_4SCN、H_2C_2O_4和HCI为流动相,可使铌和钽获良好分离。实验方法是:用国产“新华”牌滤纸裁成1.3×20厘米的纸条,以TBP:C_6H_6=20:80(V/V)按前文处理后,再于纸条原点附近(约3—4厘米)浸以20%单宁水溶液,用滤纸吸去表面水分或阴干(但时间不得超过5小时),然后放上铌和钽的草酸盐试液,趁斑点润湿即移入层析筒中层析。层析至  相似文献   

20.
微波透视     
超声波、γ—射线,X—射线、都可将人体内部器官或组织成象。现在,在医生透视的武库里又将增添一件新的兵器——微波。我们知道,如果两种组织的密度差非常微妙,X 光就无法将其区别开来。例如,用 X 光能清晰地辨别肌肉与骨骼,但区分肾与脾就力不从心了。微波透视却优越得多。因为微波穿过组织后的特性取决于分子的特殊结构,所以利用微波,医生便能轻而易举地区分开一种软组织与另一种软组织,这就为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如果一个健康的组织或器官发生了病变或受到损伤。则其密度、组织特征及分子结构将随之发生变化。科学家们相信,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