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检查老年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及冠脉内病变性质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行冠状动脉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CTA)及常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对CTA增强扫描轴位图像行多平面重建、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建、仿真血管内镜等后处理,评估冠脉管腔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成像、造影以CAG为金标准,分析CTA的诊断价值。结果CAG发现狭窄段174个,CTA正确检出155个(89.1%)。其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89.1%,特异性为92.8%,准确率91.9%,阳性预测值81.2%,阴性预测值96.1%。结论CTA对冠状动脉狭窄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科用64排螺旋CT进行搭桥术后血管扫描的患者42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冠状动脉搭桥术前CT血管造影成像(CTA)与术中选择性冠脉血管造影(SCA)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与术后1年同时行CTA检查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检查者,在血管成功显示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A成像能准确显示冠状动脉的走行,以及是否有斑块形成、导致狭窄等,可以用于冠脉搭桥术后血管评价,作为随访的检查手段,是评价冠状动脉病变及桥血管的形态与功能的重要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冠心病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09年5月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临床诊断或疑似冠心病患者病历资料120例,全部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前后时间不超过2周。按照美国心脏学会(AHA)冠状动脉分段法将冠状动脉分为16段,采用目测直径法判断冠脉狭窄程度,以CAG为诊断冠心病(CHD)的"金标准",计算64排螺旋CT检出中度及中度以上(≥50%)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符合率。结果总计1920冠脉节段中有1857(97%)个节段可以同时在CAG与多层螺旋CT(multisli cecomputed tomography,MSCT)上显示及评估。64排螺旋CT显示中度及中度以上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9%、98%、85%、98%、97%。结论 64排螺旋CT其对中度及中度以上的冠脉狭窄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基本能满足CHD的诊断需要,可作为CHD中危人群的一种初筛手段。  相似文献   

4.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老年冠心病诊断价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评价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460例疑诊老年冠心病患者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2周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进行对比,对64排螺旋CT显示的冠状动脉主支及其主要分支情况进行分级评估.结果 460例患者4255支冠状动脉中,显示病变868支,其中781支与CAG结果 吻合,60支64排螺旋CT诊断狭窄而CAG显示正常,另外有2例CAG确诊存在病变而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未能显示,2种检查方法 在发现冠状动脉疾病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显示病变程度上,共781支病变在程度上与CAG结果 吻合,准确性为89.98%.结论 64排螺旋CT显示冠脉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病变的程度评估较为准确,适合用于临床怀疑冠心病的老年患者的筛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以冠脉造影(CAG)结果为金指标,采用64排螺旋CT对100例疑诊冠心病患者的冠脉主干及主要分支400节段进行重建和分析,评价其诊断冠心病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64排螺旋CT能清晰显示冠脉主干及分支狭窄、钙化、开口起源异常及桥血管病变,对冠脉狭窄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高,诊断冠脉病变的灵敏度96.37%,特异度96.14%,阳性预测值95.88%,阴性预测值96.6%。但对慢性闭塞性病变诊断性的准确率稍差,灵敏度50%,特异度96.77%,阳性预测值62.5%,阴性预测值94.73%。结论: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脉狭窄病变、桥血管、心肌桥、支架管腔均显影良好,对钙化病变诊断率优于冠脉造影,可以作为冠心病高危人群无创性筛选检查及冠脉支架、搭桥术后随访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老年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患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老年患者(>65岁)的影像资料,在15段分段法的基础上,评价每段冠状动脉CT造影的图像质量;以传统X线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评价CT血管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及其程度的价值。结果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SCTA)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9%(90/91)、98.2%(426/434)、91.8%(90/98)和99.8%(426/427)。冠状动脉MSCTA与传统X线冠状动脉造影(CAG)对血管狭窄程度评价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结论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老年人冠心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和评价16排螺旋CT在冠状动脉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总结2003年8月至2004年9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90例患者的资料,其中男性63例,年龄(67±9)岁。患者均于检查前后两周时间内进行了传统冠状动脉造影术。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分析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初步分析引起检查结果偏差的原因。结果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共评价了冠状动脉直径>1.5mm的节段1267个,与冠状动脉造影“金标准”相比,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诊断冠状动脉分支血管中度以上狭窄(>50%)的灵敏度为75.43%,特异度为95.88%,阳性预测值为74.58%,阴性预测值为96.01%,准确度为93.05%。结论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可较为准确地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可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筛查手段,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4排螺旋 CT 冠脉成像(CTA)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12年12月-2013年12月确诊或疑诊冠心病患者,在本院进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行冠脉造影术的200例患者影像学资料,将64排CT冠脉成像结果与冠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评价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两种检查手段对不同程度狭窄的评估对比。结果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判断血管≥50%狭窄的敏感度94.04%,特异度93.96%,阳性预测值90.80%,阴性预测值96.46%。对冠脉狭窄程度的评估也与冠脉造影相当。结论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的诊断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诊断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价值。方法:120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分别接受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对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进行评估。结果:以CAG作为金标准,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诊断ISR阳性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5%、95.3%、80.0%、97.3%。结论: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脉支架再狭窄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较高,可作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随访的无创性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 64层螺旋 CT 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30例临床疑诊冠心病病人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插管法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常规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计算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结果 64层螺旋 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总体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7%、96.2%,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5%、96.6%,准确度为94.7%.结论 64层螺旋CT对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是一种无创、简便、安全可靠的冠状动脉血管诊断与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管腔直径减小超出50%为标准判定冠状动脉狭窄。对同时接受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omputeriz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和传统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的患者31例进行比较,分析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结果 CTA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76.7%,特异性为94.7%,符合率为86.0%。结论 64层螺旋CT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作为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一种无创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心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4例临床怀疑冠心病的患者先后进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以常规冠状动脉造影为标准,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敏感性为96.1%,特异性为94.2%。结论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能较好显示冠脉病变情况,可作为冠脉病变的一种筛查手段,可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和评价64排螺旋CT(MSC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在3周内行64排MSCT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临床可疑或确诊冠心病的患者(两项检查平均间隔时间9d)114例,其中男性62例,平均年龄65岁。将MSCT和CAG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管腔狭窄≥50%定义为明显狭窄。结果在114例患者中,CAG检出至少有1处明显狭窄的患者106例,其中单支病变占33%(38例),多支病变占60%(68例)。MSCT检出其中的104例(诊断准确度95%)。按节段分析,MSCT诊断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96%、86%、96%。以各冠状动脉分析,MSCT诊断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94%、95%、96%。MSCT与CAG在发现冠状动脉明显狭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MS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度较高,作为一种冠心病诊断的无创筛查手段,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用于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连续入选66名冠心病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冠脉三雏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以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为“金标准”,计算64排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对照冠状动脉造影,64排螺旋CT诊断冠脉病变的敏感性为93.02%,特异性为98.21%,假阳性率为1.79%,假阴性率为6.98%,阳性预测值为97.56%,阴性预测值为94.83%。结论64排螺旋CT对于诊断冠脉病变有较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可用于冠心病患者的筛查。但目前的技术水平和各项技术指标仍有待提高,还无法替代传统的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MSCT)血管造影在临床冠脉病变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217例行64排MSCT检查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疑似冠心病或临床诊断冠心病的患者。以CAG结果为金标准,对直径≥1.5mm的冠脉按不同狭窄程度逐支分析。结果217例患者868支冠脉得到评价,64排MSCT对中度狭窄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1%、90.9%、96.8%、99.2%;重度病变分别为89.7%、97.4%、97.0%、97.2%。按冠脉条数分,右冠状动脉有意义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更高,分别为93.18%、98.59%。结论64排MSCT能准确评估冠脉病变,尤其是有意义病变,可作为冠心病无创筛查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CTCA)对冠脉各节段狭窄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 85例疑诊为冠心病患者,先后行64SCTCA和CAG检查,评价64SCTCA诊断冠状动脉各节段狭窄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结果 ⑴、在CAG可清晰显影的744个节段中,64SCTCA造影可清晰显示和评价占639段(85.89%),另外105段(14.11%)显影不清。左主干和前降支可评价节段的比例显著高于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P<0.05或0.01),同一支血管中近段可评价的比例显著高于远段(P<0.05或0.01);⑵、64SCTCA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23%、90.63%、94.44%、93.55%、94.12%。按可评价节段计算,64SCTCA诊断冠脉各节段有意义狭窄病变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06%、95.89%、84.44%、95.33%、94.32%;⑶、64SCTCA对诊断左主干和左前降支各节段病变的价值高于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检测冠状动脉近段病变的价值高于远段。结论 64SCTCA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其检测左主干和左前降支病变的价值高于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对冠状动脉近段病变的诊断价值高于远段,适合于冠心病的筛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2例患者分别进行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和经皮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始终由两位不知造影结果的医师进行阅片,并且根据冠脉血管造影结果作为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4排螺旋CT判断不同部位冠脉血管狭窄(管腔狭窄≥50%),对于左冠主干狭窄的诊断和冠脉造影相同,其特异度和灵敏度均为100.0%;对于左前降支狭窄的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次之,均为95.2%;左回旋支和右冠狭窄的诊断灵敏度最低.结论 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成像质量高,对狭窄的诊断能力强,是目前冠状动脉痛变最理想的无创检查方法之一,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5例病人先后进行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SCTCA)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以CAG为诊断冠心病(CHD)的"金标准",比较320排螺旋CT检出CHD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结果:320排螺旋CT诊断CHD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是:95.65%(44/46)、74.36%(29/39)、81.48%(44/54)、93.55%(29/31)、85.9%(73/85)。结论: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的无创性检查,可作为冠心病的筛选及术后复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造影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58例临床诊断或可疑冠心病患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分别对左主干、左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的重建图像行影像学评价,所有患者均行常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作为对照。结果58例患者共757(87.0%)节段的冠状动脉(血管直径≥1.5 mm)成像,638节段(84.3%)可用于多层螺旋CT和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冠状动脉造影共发现狭窄101节段,多层螺旋CT发现狭窄104节段,多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敏感性为86.1%,特异性为96.8%。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可作为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一种无创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CTCA)在诊断冠状动脉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82例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并在一周内做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可用于评估的336支冠状动脉中,SCTCA显示病变共232支,经CAG证实226支;SCTCA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为97.8%,特异性为90.0%,阳性预测值为95.3%,阴性预测值为95.2%.64SCTCA和CAG两种检查方法在发现冠状动脉病变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56%(46/82)患有冠心病(1支或1支以上冠脉狭窄>50%),44%(36/82)无明显冠心病或正常(其中<50%狭窄者29例,各支均正常者7例).结论:64SCTCA对于冠状动脉狭窄的评估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适用于冠心病的筛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