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批严重冲击伤伤员的急救护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大批严重冲击伤伤员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 :针对 1999年和 2 0 0 1年两批严重爆炸冲击伤 44例伤员 ,组成紧急抢救小组 ,进行快速的院前急救 ,并根据爆炸伤情特点 ,重点实施护理。护理中 ,严密全程监测病情 ,加强了机械通气、鼓膜损伤、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严防并发症 ,对重点伤员重点实施心理护理。结果 :44例伤员全部抢救护理成功。结论 :快速的院前急救及根据爆炸冲击伤情的特点重点施护是抢救护理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护理部面对成批伤员急救的护理管理对策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20  
目的医院面对成批伤员急救时,护理部采取正确的护理管理对策,确保成批伤员的抢救成功率。方法通过3批烧伤伤员抢救成功后,对临床抢救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结果3批伤员抢救成功。结论护理部根据成批伤员的特点,迅速启动紧急预案,及时实施护理管理对策,确保成批伤员的抢救成功。  相似文献   

3.
探讨汶川地震中大批量伤员救治与护理的有效做法.根据地震伤的创伤特点,通过对大批量伤员救治区域划分,即:伤员分类救治场、紧急手术区、缓冲医疗区和应急治疗区.使伤员能快速通过有效分类及时得到救治.依据地震伤的急救护理特点,采用迅速、果断、准确、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对伤员施救.及时建立的"一场三区"救治区域和快速而准确的急救护理流程为成功抢救伤员生命赢得了时间.快速的分类区域划分、准确的分类救治、有效的急救护理流程是抢救批量伤员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手术室抢救批量伤员的护理配合体会,主要包括制定严密的护理配合程序、及时报告、护士长全面管理与监控、各小组密切配合等。认为手术室护理配合对提高抢救批量伤员抢救的成功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急诊救治大批量伤员的护理活动中应用层级护理模式,保证急救工作快捷、安全、高效地开展,以降低伤员致残率和致死率。方法:将2008年12月~2010年9月我科未实施层级模式。抢救的大批量车祸伤员及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列为对照组,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我科实施层级模式后抢救的大批量车祸伤员及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列为试验组,比较两组伤员的救治时间。结果:使用分层级护理模式后,伤员来院到接受救治的平均时间明显缩短,危重伤员接受救治的平均时间缩短,抢救成功率提高,死亡率下降,患者和医师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组层级管理能及时发现危重伤员,抢救时增加了医护之间的默契配合度,提高了患者抢救成功率,医师对分层级护理模式表示赞赏与认同,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救治突发爆震伤的组织管理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突发爆震伤救治过程中的护理组织与管理。方法由护理部统一指挥、统筹安排,建立快速有效的应急管理机制。结果24例患者抢救成功并治愈。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组织与管理,是争取抢救时间、提高突发爆震伤救治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黄萍  沈红  陈雁  刘瑛 《中华护理杂志》2012,47(4):326-327
目的 探讨成组化分诊模式应用于三级医院应对大规模成批伤员救治的效果.方法 按照成组化分诊模式建立检伤分诊小组,按照简单检伤分类及快速治疗程序对124例爆炸伤伤员进行检伤分流管理.结果 124例伤员中分流到红区救治35例,黄区30例,绿区59例,分诊合格率100%.本组中严重多发伤及复合伤34例,行清创手术118例,损害控制性手术10例,死亡1例,抢救成功率97.1%.结论 成组化分诊模式应用于三级医院应对突发大规模成批伤员救治,可以迅速建立良好的检伤救治秩序、提高分诊全程管理的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成批烧冲复合伤的早期抢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成批特重烧冲复合伤早期救治和转运分流的组织实施经验。方法总结和分析抢救一批16例特重烧冲复合伤伤员临床资料和转运分流的组织管理做法。结果本组伤员中1例伤后5d死于重度肺爆震伤,1例伤后20d因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其余14例生命征平稳,恢复顺利,烧伤创面愈合良好。伤员抢救的组织实施严密,后勤保障及时有力,转运分流过程安全顺利。结论在严密临床观察基础上进行个体化补液,早期气管切开,选择合适的机械通气模式,重视改善通气换气功能是早期治疗特重烧冲复合伤的有效方法。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抢救预案,有力的后勤保障,及时分流转运伤员有助于提高成批伤员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报告了汶川地震后到灾区接收100例伤员转运至后方医院过程中的护理.转运前成立护理转运小组,充分准备好各种药品和抢救器材;转运中妥善安置伤员并进行伤情评估,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对症处理、压疮护理和心理护理;到达目的 地后指挥安全地搬运伤员,并与接受医院做好交接班.转运过程中本组未发生任何意外情况,安全抵达目的 地医院.  相似文献   

10.
报告了对31例地震中严重创伤伤员的护理.主要包括:早期预防控制感染,全程监测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做好机械通气护理和心理护理,早期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注意各种并发症的预防.本组伤员中28例抢救护理成功,3例死于复合伤,未发生因护理措施不当导致的死亡.  相似文献   

11.
地震灾区危重伤员的急救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6例危重地震伤员的急救护理经验,认为启动应急预案、组成抢救小组、进行快速院前急救,根据伤情特点实施重点护理、严密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并发症是该类伤员抢救护理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急预案救护流程在颌面外科抢救大批量"7·5"事件伤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09年7月5日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一起严重的打砸抢烧暴力事件伤员资料,分析本次大批量伤员救治时应急预案救护流程实施的方法、特点及效果.结果 急诊抢救脱险成功率100%,急诊处置30人无1例出现护理差错事故.结论 救治工作的及时有效、畅通的急救流程、合理调配护理人员、完善急救物资管理措施、建立完整、准确的伤员信息和进行科学实用的护理组织管理,是保证突发事件中批量伤员救治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3.
总结群发爆震伤患者的院内急救护理。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做好严密的组织工作,快速准确分诊,做好呼吸道管理,及时纠正休克,加强转运中的监护,重视心理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20例患者均在1 h内得到安全分流和救治,19例好转出院,1例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14.
总结8例群体性重度硫化氢中毒合并爆震伤患者的抢救及护理。护理重点是做好紧急施救和急诊高压氧治疗的护理配合,密切观察患者循环、呼吸及泌尿系统的病情变化,强化相关护理,重视特殊用药护理及基础护理。8例患者全部治愈,短期内未发现有后遗症。  相似文献   

15.
地震后成批伤员的护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在云南丽江抢救成批地震伤员的护理工作,分析了成批伤员救治护理中,应组织管理好伤员,才能使抢救工作能有序地进行;严格查对制度,可以防止在紧张混乱的情况下发生差错事故;建立术后监护病房,便于对危重伤员集中监护护理。提出在震区条件极差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各项护理工作及开展护理新技术。并指出了震后成批伤员今后救治护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突发群体性创伤在急诊室的急救护理过程.方法:对2010年7月28日南京发生的一起群体性爆炸案,快速启动应急预案,采用检伤分类、分区间救治、开通绿色通道,成立物资筹备组、做好离院患者的病情评估等急救措施.结果:在出现首例伤员至最后1名伤员急救耗时2 h 45 min,共救治伤员124例,无1例发生漏诊、延治的现象.结论:在群体性伤员的抢救过程中,完善的组织管理、充分的资源利用、有力的后期保障,能最大限度地抢救伤员生命,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护理应急预案在11.15特大火灾伤员救治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11.15特大火灾伤员救治过程,对受灾伤员在预检分诊、抢救配合、分流受灾伤员、做好善后工作、心理护理、治疗原发病中应用护理应急预案,使救治获得成功。结论 应用有效的护理应急预案处理对特大突发公共事件中,能提高救治工作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汶川地震后手术伤员的救治情况,提出应该建立一个手术室专业护理人才协作网络,将全国各医院护理急救独立应急的管理模式转变为网络内成员协同应急的管理模式,在大型灾害紧急救援中达到减少中间环节、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缩短急救时间、提高伤员抢救成功率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9.
应急预案急救护理流程在抢救成批爆震烧伤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急救护理流程应用到突发成批爆震烧伤患者的急救护理中,避免成批烧伤抢救中出现忙乱现象,使患者得到快速有效的救治。方法对该批突发爆震烧伤的14名患者的抢救启动突发灾害事件应急预案,实行流程化的急救护理。结果14例患者的整个抢救过程紧张有序,未出现以往突发大批伤员抢救中的忙乱现象。运回急诊科的伤员在20~60 m in内均得到了妥善安置,10名患者行早期气管切开术,无一例患者因气道梗阻致死。14名患者全部脱离危险。结论对于突发意外灾害事故爆震烧伤的患者,制订可行的应急预案,采用规范的急救护理流程,进行专科化的治疗护理,可提高伤员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伤残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井下严重冲击伤伤员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针对2002年和2003年两批严重爆炸冲击伤16例伤员,组成紧急抢救小组,进行快速的院前急救,并根据爆炸伤情特点,重点实施护理。护理中,严密全程监测病情,加强了机械通气、鼓膜损伤、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严防并发症,对重点伤员重点实施心理护理。结果:16例伤员全部抢救护理成功。结论:快速的院前急救及根据爆炸冲击伤情的特点重点施护是抢救护运理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