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个性化约束应用于ICU谵妄患者中的优点和护理对策。方法选取在ICU术后有不同程度谵妄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约束带约束患者肢体同时配以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右美托咪定镇静联合个性化约束,观察2组发生的不良事件(非计划性拔管、约束带挣脱、坠床、破坏物品及辱骂伤害医护人员)次数及相关并发症(皮肤损害、关节僵硬、肢体血液循环不良)次数。结果 2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及相关并发症例数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用右美托咪定联合个性化约束可使谵妄患者达到满意的镇静程度,RASS镇静程度评分维持在0分~2分,安全可靠,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布托啡诺联合右美托咪定对重症患者镇静、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78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右美托咪定静脉输注镇静、镇痛,观察组患者予以布托啡诺联合右美托咪定静脉输注镇静、镇痛。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用药前后血压、呼吸、心率,镇静评分(Ramsay评分)与镇痛评分(行为疼痛量表),用药期间、拔管后ICU综合征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心率均较用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行为疼痛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期间、拔管后ICU综合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与右美托咪定联合应用于重症患者治疗中具有显著的镇静、镇痛效果,可降低ICU综合征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神经外科术后躁动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3年6月—12月开颅手术后躁动病人106例,随机分为镇静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镇静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镇静,并给予常规治疗、保护性约束及舒适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保护性约束及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及非计划性脱管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组无一例发生非计划性脱管,对照组发生非计划性脱管4例。[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够降低神经外科术后病人躁动程度,具有镇静、稳定血压、心率、呼吸等作用,可减少非计划性脱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在ICU老年患者镇静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ICU需要镇静治疗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86例,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42例)及对照组(44例),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镇静治疗,控制镇静水平Ramsay III~IV级,比较两组镇静起效时间、清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能达到镇静评分目标,右美托咪定镇静同时可以唤醒,与咪达唑仑比较,右美托咪定起效慢;清醒所需时间短,较少发生不良反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ICU老年患者镇静有效且较咪达唑仑更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地佐辛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正颌外科术后留置鼻插管患者的镇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正颌外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对照组)和地佐辛联合右美托咪定组(联合组),每组30例,比较镇静前后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不同时段的右美托咪定用量.结果:联合组镇静后12、24 h的H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镇静后6、12 h的MA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右美托咪定的时段用量于0.5~1 h和1~6 h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正颌外科术后留置鼻插管患者的镇静安全、有效,能减少右美托咪定的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右美托咪定在ICU患者镇静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符合入选标准的ICU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30例和咪达唑仑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在目标镇静范围内镇静时间的百分比、谵妄发生率、停药后唤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ICU 留住时间、血压和心率不良反应事件等指标.结果 两组达到目标镇静范围内时间的百分比相似;右美托咪定组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咪达唑仑组,右美托咪定组械通气时间和停药后唤醒所需时间短于咪达唑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ICU留住时间相似;右美托咪定组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更高,咪达唑仑组心动过速发生率更高;两组低血压发生率和高血压的发生率相似.结论 右美托咪定使ICU患者达到目标镇静的同时,唤醒时间和机械通气的时间缩短,谵妄发生率降低,可作为ICU镇静的推荐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舒芬太尼镇痛复合右美托咪定浅镇静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入住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入住ICU的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舒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镇痛镇静,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舒芬太尼镇痛复合右美托咪定浅镇静。对比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用药6h、12h、24h的Riker镇静、躁动(SAS)评分及疼痛行为量表(BPS)评分。结果用药6h、12h和24h,两组患者SA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6h、12h和24h,观察组BP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24%较对照组30.61%低(P0.05)。结论舒芬太尼镇痛复合右美托咪定浅镇静应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入住ICU患者的镇痛、镇静效果显著,且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右美托咪定用于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短时镇静镇痛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评估.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纳入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进行镇静镇痛治疗,应用咪达唑仑和吗啡作为补救药物.观察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平均SAS分值、静推咪达唑仑的次数和总量、有效镇静的比率、最高的NRS分值、静推吗啡的次数,比较两组患者的ICU住院天数、机械通气时间、停用镇静药物后撤机时间、停药后的拔管时间、谵妄和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镇静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的镇痛效果优于单独应用咪达唑仑(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停药后撤机时间、拔管时间短于咪达唑仑组(P<0.05),而两组患者的ICU住院天数、机械通气时间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谵妄的发生率低于咪达唑仑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镇痛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并能缩短撤机和拔管时间,减少谵妄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在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OSAS)手术后苏醒期的临床效应.方法 将60例择期行全身麻醉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术后转入麻醉苏醒室,10 min后右美托咪定组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0.4 mg· kg-1,对照组只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2组患者入苏醒室时(T1),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生理盐水)5 min (T2)、30 min(T3)、拔管前(T4)、拔管后(T5)及离室(T6)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记录2组患者手术结束至拔管的时间、拔管后躁动发生情况、苏醒室停留时间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 右美托咪啶组入室后各时点的HR、MAP、RR及SpO2较对照组更为平稳(均P<0.05);右美托咪啶组拔管前后躁动评分(RS)低于对照组,镇静评分(RSS)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复苏室停留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有3例术后渗血、渗液较多,经后鼻孔填塞2d后正常;2组均无误吸发生.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有效地预防OSAS手术患者的术后躁动,提高患者拔管期的苏醒质量,有利于保障患者拔管期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对ICU患者镇静镇痛作用的效果。方法选择ICU术后患者60例,按术后镇痛用药不同分为A、B组各30例。A组术后给予瑞芬太尼。B组术后给予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比较2组患者术后镇静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B组术后6、12、24 h镇静镇痛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1)。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显著低于A组的60.0%(P0.05)。结论 ICU患者术后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联合疗法镇静镇痛作用效果确切、可靠、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咪达唑仑联合右美托咪定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机械通气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35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咪达唑仑组、右美托咪定组和联合镇静组,每组45例。在感染性休克常规治疗与机械通气基础上,咪达唑仑组、右美托咪定组、联合镇静组分别采用咪达唑仑、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联合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治疗方案,比较3组患者干预后1、6 h的Ramsay镇静量表(RSS)评分与生命体征、住院相关指标和预后情况。结果 干预后1 h,右美托咪定组RSS评分高于咪达唑仑组、联合镇静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MAP)低于咪达唑仑组、联合镇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干预后6 h, 3组RSS评分、HR、呼吸频率、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咪达唑仑组每日唤醒时间长于右美托咪定组、联合镇静组,舒芬太尼镇痛用量大于右美托咪定组、联合镇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 3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不良记忆发生率高于咪达唑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肺灌洗患者全麻苏醒质量的影响及减少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在某院接受肺灌洗的男性患者,采用单盲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DXM组)、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每组50例,采用全凭静脉全麻,丙泊酚停药后即刻给予观察组0.5μg/kg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对照组给予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静脉注射。结果两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躁动率为4%,对照组躁动率为18%,两组躁动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减少肺灌洗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且不影响正常苏醒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啶对ICU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抑制率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本院收治的ICU气管插管机械通气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进行镇痛治疗,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啶进行镇痛治疗,比较两组的镇静效果、恢复情况、首次脱机拔管率和呼吸抑制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镇静起效时间、苏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入住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首次脱机拔管率为77.78%,明显高于对照组57.41%,呼吸抑制率为11.1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气管插管机械通气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啶进行镇痛治疗,效果明显,可降低患者呼吸抑制率,促进患者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小儿扁桃体摘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60 例年龄 3 ~12 岁行扁桃体摘除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 =30)及右美托咪定组(n =30),记录麻醉诱导前后和气 管插管后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记录术后拔管时间、警觉-镇静评分(OAAS)、术后恶心呕吐及躁动 发生情况.采用成组t 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右美托咪定组在气管插管 后各时间点心率、血压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儿拔管时间、OA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右美托咪定组术后恶心、呕吐和躁动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 <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有效抑制由于气 管插管导致的血流动力学异常,且术后恶心、呕吐和躁动发生减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对ICU病房内AECOPD患者机械通气的镇静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ICU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AECOPD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啶镇静治疗,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镇静起效时间、苏醒时间、药物的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镇静起效时间、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抑制、心动过缓、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短于对照组,而脱机拔管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在ICU病房内AECOPD患者机械通气中具有良好的镇静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模拟人体生物钟镇静对ICU机械通气病人谵妄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ICU机械通气的病人36例,随机分为模拟生物钟组与非模拟生物钟组,均采用右美托咪定镇静,其中模拟生物钟组模拟人体的正常生物钟,于白天维持RASS评分0~1分,夜间维持-1~-2分;非模拟生物钟组则于白天与夜间均保持RASS-1~-2分。观察所有纳入对象不同时间点血褪黑素水平变化。对比观察两组病人机械通气时间、拔管时间、ICU住院时间、右美托咪定的用量以及谵妄发生的情况。结果 在模拟生物钟组中凌晨2点病人血清褪黑素水平显著高于同组其他时间点。在非模拟生物钟组中,病人10点和18点出现两次分泌高峰,显著高于同组其他时间点(P0.05),且高于模拟生物钟组10点与18点的分泌水平(P0.05)。模拟生物钟组机械通气时间、拔管时间、ICU住院时间、右美托咪定累计用量均显著低于非模拟生物钟组(P0.05)。模拟生物钟组发生谵妄的比率(11.11%)显著低于非模拟生物钟组(38.98%)(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模拟人体生物钟镇静可降低ICU机械通气病人谵妄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拔管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减少镇静药物使用剂量,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局麻微创拇外翻矫形术术中镇静,提高患者舒适度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择期局麻下行微创拇外翻矫形术患者70例均分为两组:观察组输注右美托咪定术中镇静,对照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记录两组各时间点生命体征、术中不良反应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中BIS值低,患者满意度高,心动过缓发生率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局麻微创拇外翻矫形术术中镇静能够提高患者舒适度,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ICU颅脑外伤患者镇痛镇静的效果。方法选取ICU收治的60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法将其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镇痛镇静,研究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镇痛镇静,对比2组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Richmond躁动镇静量表(RASS)评分等指标。结果用药前,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用药后6 h,2组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2组收缩压、呼吸频率存在显著差异(P 0. 05);研究组用药后6、12 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 2组间自醒时间、RASS评分等指标差异显著(P 0. 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对ICU颅脑外伤患者的镇静效果明显,停药后患者苏醒所用时间更短,对呼吸系统产生的抑制作用更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联合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对于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择期在全麻下行开腹手术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右美托咪定组(D组)患者在术前给予布托啡诺2mg并开始以0.5μg/kg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至手术开始时。生理盐水组(C组)在同一时间点给予生理盐水2mg并且以同等剂量开始输注右美托咪定至手术开始时。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术中特定时间点的血压及心率总体波动幅度变化。患者在PACU期间的拔管时间、躁动分级评分及Riker镇静躁动评分。术后患者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术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情况。结果在T1-T4时刻,D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值明显低于C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组的躁动分级、VAS评分及Riker镇静躁动评分较C组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的不良事件(恶心、呕吐、昏迷、呼吸抑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托啡诺联合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可以有效减少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指导右美托咪定治疗ICU病房谵妄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ICU病房收治的谵妄患者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在脑电双频指数监测指导下使用右美托咪定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在SAS镇静深度评分指导下使用右美托咪定进行治疗,治疗后对2组患者临床指标和治疗匹配度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药物用量和镇静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镇静持续时间和谵妄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吸痰耐受度(82. 22%)、气管插管耐受度(95. 56%)和翻身扣背耐受度(88. 89%)与对照组患者吸痰耐受度(84. 44%)、气管插管耐受度(93. 33%)和翻身扣背耐受度(84. 44%)无明显差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讨论: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指导右美托咪定可有效治疗ICU病房谵妄患者,患者镇静达标率显著提高,不影响患者治疗匹配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