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长制是以属地管理为主的河湖管理保护创新制度,流域统筹与跨省界联动不足是当前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的薄弱环节。以珠江流域典型跨省界河流——东江为例,采用座谈交流、资料收集和实地考察等方式,梳理了东江流域河长制推行现状,系统总结了东江流域跨省界联防联控工作的主要经验与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流域统筹、加快跨省界联防联控制度建设、加强跨省界联合监测、联合执法、信息共享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河长制下东江流域跨省界联防联控的政策建议。研究成果可为国内其他跨省流域整体性管理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河长制为区域性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如何在流域层面实现联防联控是当前河长制推行的难点与薄弱环节。以长江流域典型跨省河流——赤水河为例,针对赤水河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梳理流域内河长制推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河长制工作的主要任务,总结了赤水河流域保护管理的主要经验与不足;再从推进流域保护整体规划与立法、促进部门联动与联合执法、规范跨界断面监测评估、严格水量分配调度和完善资金投入激励等方面,提出了河长制下赤水河流域联防联控的政策建议。研究成果可为国内其他跨省河流的流域整体性管理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全面推行河长制为加强长江经济带河湖管理保护提供了制度保障和重要抓手。2017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完成了本行政区河长制组织和制度体系建设,共明确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46万余名,各级河长巡河340多万人次,各地河湖生态保护与治理工作进展明显,河湖状况逐步好转,在强化河长履职、完善组织体系、健全工作制度、加强河湖治理、创新工作举措、强化协调联动、推进社会共治、探索长效机制等方面形成了一些好的工作经验,但同时面临流域统筹协调与跨省界联动不够、考核问责制度有待细化、河湖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不到位、缺乏流域层面的河长制信息管理平台、流域生态补偿缺乏法规政策硬约束等问题。针对这些不足,建议健全流域统筹协调与跨区域合作联动机制、明晰考核问责制度体系、完善河湖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体系、建立统一的长江经济带河长制信息共享与发布平台、出台专门的流域生态补偿条例等。  相似文献   

4.
正为进一步落实赤水河流域环境保护河长制,改善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贵州省赤水河流域环境保护河长制考核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明确了考核奖惩机制。一是每年从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中安排1 000万元作为赤水河流域环境保护河长制奖励资金。年度所有河流考核断面水质监测结果达到规定水质类别要求的,对"河长"所在地政府给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落实赤水河流域环境保护河长制,改善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贵州省赤水河流域环境保护河长制考核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指出,赤水河流域内各“河长”,即以上地区政府主要负责人。赤水河流域内各“河长”对本行政辖区内河流水环境质量负责,按照行政辖区分别考核河流水环境监测断面水质。每个行政辖区的河流出境断面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铁、锰等主要污染指标浓度不得高于河流入境断面浓度;只有河流出境断面的,主要污染指标浓度不得超过该河流规定的水质类别。“办法”明确了考核奖惩机制。一是每年从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中安排1000万元作为赤水河流域环境保护河长制奖励资金。二是对年度有一个及以上河流考核断面水质监测结果达不到规定水质类别要求的,暂停审批相关县(市、区)新(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三是对河流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严重下滑的“河长”,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问责。具体办法由省环境保护厅会同省监察厅另行制定。据悉,每年3月底前,省环境保护厅组织对上年度各“河长”所在辖区河流考核断面水质进行考核,并及时将考核结果通报省财政厅、省监察厅。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茅台酒水源地赤水河流域概况,分析了该流域水资源现状、水质污染来源,研究了赤水河水污染防治策略,并提出建立国家级赤水河保护机制、全面落实河长制、强化沿河各地政府职责、加强水环境治理等措施,对加强赤水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淮河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河流特性以及突出的水资源、水污染、水生态问题,实施"一河一策"受到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系统分析了淮河干流管理与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问题导向、干支统筹、行业统筹、区域统筹"的总体要求,明确河长制管护范围,设置监测断面与控制指标,确定重点管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河流治理与保护是一项整体性、全局性和长期性的工作,河长制正是基于这一特性,立足于河流水资源与水生态保护为核心应用而生。新峡河治理与保护策略是探索河长制背景下河长与公众协同保护该河流的行动指南。以新峡河"一河一策"实施方案为依据,以优化协调河流管理措施和制度为目标,以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为支撑,提出河长制在推行过程中的行为要求与体制机制,为践行河长制要求、提升水生态环境管理水平提供系统的决策支撑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赤水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蕾  邱凉  翟红娟 《人民长江》2011,42(2):67-70
赤水河流域跨川、滇、黔3省,是长江上游南岸一级支流。为保护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及其生境和国酒茅台的水源地,加强赤水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十分必要和迫切。在调查分析赤水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赤水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的原则与目标,以及加强水资源配置与管理,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优化产业布局,加强污染源控制,加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进行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与试点;以及建立流域水资源保护协作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河湖工程的永续利用必须构建协调有序、责任明确的河流管理保护机制.本文以英那河流域为例,选择7项指标建立落实河长制评价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科学分析了英那河流域落实河长制状况.研究成果可为总河长工作考核以及英那河河长制的管理实施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1.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本文结合内江市河长制工作实际,通过分析沱江现状和特点,针对水资源短缺、水环境质量不断下降等问题,明确了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督6项工作做法及目标,强化因河施策,提出管护的任务和措施,统筹推进沱江流域水环境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12.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促进流域绿色发展的重大契机,是强化流域综合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促进流域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新动力。《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流域管理机构要充分发挥协调、指导、监督、监测等作用。长江水利委员会将准确把握全面推行河长制的职责定位,立足流域工作实际,从强化流域统筹协调、加强业务和技术指导、严格监督管理、强化流域监测监控等四个方面,充分发挥好流域机构的作用,做到守河有责、守河担责、守河尽责。此前,长江水利委员会积极主动作为,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召开了工作推进会,及时出台了配套规划,并派出6个工作组对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西藏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进行首次督导检查,有序推进了长江流域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各项工作。下一步,将围绕流域机构的工作职责,继续强化措施,加快推进流域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  相似文献   

13.
浅析水质监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裕明 《治淮》2007,(10):18-19
淮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多年来承担着淮河流域省界河流断面、重点河流监控断面和入河排污口、环境影响评价项目、污染联防、水事纠纷调查等方面的水质监测任务,出具了大量  相似文献   

14.
胡娟 《陕西水利》2016,(6):144-146
本文结合博河流域现状,综合评价了博河流域水污染现状及水资源质量,以博河流域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指标COD指数和氨氮评价博河流域的水污染状况,分析了博河排污口、干流、省界监测断面和全流域历年水质变化情况,结合入河排污口的实测资料,针对流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对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保护需研究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评价结果可为博河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我国管水治水工作模式的创新,有助于打破部门壁垒,构建共治体系。信江是鄱阳湖水系五大河流之一,生态文化资源丰富,产业特色鲜明。为研究河长制下的信江流域保护与治理对策,从流域层面梳理了水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信江水质总体良好,但少数断面水质差,城市黑臭水体、河流生态功能及水生态监测等方面问题较突出。在此基础上,结合流域及江西省实际情况,提出推进信江流域保护与治理的重点对策和措施,并建议从加强关键技术支撑、制度建设、统一规划管理和鼓励民众参与等4个方面深入推进和落实河长制,促进其在信江流域保护与治理中形成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周峰  吴向东 《治淮》2012,(10):57-59
本文主要介绍了淮河流域跨省界水资源水量监测现状调研工作,通过对淮河流域跨省界水资源水量监测现状条件进行分析,根据各规划断面的断面条件、水文特征情况初步选定相应的监测方案,为流域水资源监控能力的省界水量监测体系建设和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7.
正自全面实行河长制以来,昌邑市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统筹谋划、高位推动、快速行动,完善制度、压实责任,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全市25条河流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管护责任人,开始发生脱胎换骨的改变。"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愈来愈清晰的呈现在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18.
基于漳河上游流域综合管理严峻现状,尽快完成河长制的落实落地是流域内各方共识,也是全面推进漳河上游流域综合管理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维护漳河上游的河流健康、保障流域水安全,需要大力推行河长制,需要流域内地方党委政府积极发挥主体作用,需要流域机构充分发挥协调、指导、监督、监测作用,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和谐流域、美丽漳河"。  相似文献   

19.
酒类企业对赤水河流域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赤水河流域的水环境现状和流域内酒类企业的发展概况,分析酒类企业在赤水河流域经济结构中所占的地位和酒类企业对水质的依赖与影响,认为酒类企业对赤水河流域水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从流域综合保护与发展规划的缺失、酒类企业环保工作相对不足,以及流域保护与治理的投融资模式相对滞后等维度,分析赤水河流域水环境保护工作中酒类企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尽快开展流域综合性保护与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规范流域内酒类企业发展,探索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并提高排污费征收标准,建立稳定可靠的流域水环境保护与治理投融资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等。  相似文献   

20.
农村中小河流治理、修复与管护直接关乎广大人民福祉,河长制是系统推进河流综合整治与河流持续健康发展的管理新举措。以L区河长制为例,剖析湖南省农村中小河流在全面推行河长制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加强完善河长制管理顶层设计、完善农村中小河流及其流域监测体系、健全河长制管理综合评估体系等建议,为全面落实农村中小河流河长制工作、实现美丽新湖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