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聂莉芳教授治疗IgA肾病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IgA肾病是最常见的一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在我国IgA肾病居肾小球疾病之首位,为45.6%,约占终末期肾衰竭的26.69%。中医治疗本病有一定的疗效,主要表现在能够改善患者的体质状态、控制诱发因素、减少肉眼血尿的反复发作,减少血尿和蛋白尿,改善患者的预后。多数中医学者主张IgA肾病的中医治疗应以辨证论治为主。聂莉芳为我国著名中医肾脏病专家,多年来在IgA肾病的中医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聂教授认为,IgA肾病的中医病因有主因与诱因之分,主因多系脾肾虚损,诱因则责之外邪与过劳;并提出气阴两虚证是IgA肾病最常见证型的学术观点,运用益气养阴法为主治疗IgA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聂教授治疗IgA肾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IgA肾病最常见的中医证型为气阴两虚证(占66.81%),其次是肝肾阴虚证(占17.99%)。1995年聂莉芳教授提出了以益气滋肾法为主治疗IgA肾病的中医方案,并研制了经验方——益气滋肾颗粒,15年来的临床观察和“十五”攻关期间的多中心临床试验,证实了益气滋肾颗粒具有控制IgA肾病血尿,改善患者症状方面具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钢教授对IgA肾病中医药辨治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IgA肾病是一组以肾小球系膜区IgA明显沉积为特征的肾小球疾病,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的最常见类型,可出现水肿、血尿、蛋白尿等多种临床表现,约30%~40%将发展为肾衰竭,而西医药目前尚无特殊治疗,中医药在防治IgA肾病方面已显出较大的优势,特别是应用中医特色的辨证论治方法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益气滋肾颗粒控制IgA肾病血尿的多中心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客观评价益气滋肾颗粒治疗IgA肾病血尿(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观察益气滋肾颗粒对IgA肾病血尿、蛋白尿、肾功能、中医证候的干预效果,观察临床病例211例,治疗组109例,对照组102例.结果:治疗组IgA肾病患者血尿恢复正常的比率,与治疗时间呈正相关性.治疗12周后,血尿恢复正常率、改善1级以上的比率,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12周时,治疗组蛋白尿的完全缓解率35%,减少50%者为23.33%,尿蛋白定量平均下降52.54%,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8周、12周时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减少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益气滋肾颗粒在控制IgA肾病血尿、减少蛋白尿、改善患者症状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尿康胶囊治疗IgA肾病血尿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IgA肾病随机分为血尿康胶囊组(治疗组)50例,雷公藤多苷片组(对照组)50例,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中医症候积分,尿红细胞,24h尿蛋白定量,尿ANG、尿β2微球蛋白,血TGF-β1改善情况及疗效,辨证分型与疗效的关系。结果:血尿康胶囊有减轻IgA肾病血尿、蛋白尿作用,控制血尿疗效优于雷公藤多苷(P〈0.05)。改善中医临床症候积分、改善腰膝酸软等症状方面优于雷公藤多苷(P〈0.05)。降低血TGF-β1、尿NAG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照组均能稳定BUN、Scr、Ccr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症候、西医疗效有效率分别为98%,88%;对照组有效率74%,70%,治疗组优于雷公藤对照组(P〈0.05)。阴虚火旺、瘀血阻络两证型治疗组疗效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尿康胶囊可能通过多种调节机制,具有一定的减轻IgA肾病血尿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曹式丽教授中医药治疗肾性血尿的主导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尿是多种慢性肾脏病(CKD)的主要表现,更是系膜增生性肾炎、IgA肾病等疾病的核心特征,虽然许多患者血尿常呈反复发作,但目前少有特异性治疗。本人师从于博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曹式丽教授,在学习实践中观察,导师对疾病的治疗强调“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控制血尿的重点不在于见血止血。由于CKD涉及人体多方面变化,存在着不同的证候特点及不同的病理类型,导师以中医证候宏观辨证与微观诊断相结合,采用中医药方法治疗肾性血尿,取得良好疗效。其临床诊治体现为以下主导思路。  相似文献   

7.
IgA肾病中医辨证规律的多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gA肾病是一组以反复发作性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在过去10年里,发现至少有30%的患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近20年来在肾小球疾病中研究IgA肾病领域最活跃,其发病机制研究不断取得进展.中西医辨病辨证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由于IgA肾病的确诊以病理为依据,因此本病病理与中医证型可能关系密切,为此我们通过现代统计学的多元分析,探讨了IgA肾病的病理与中医辨证之间的联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IgA肾病是目前我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我国肾活检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40%以上,目前西医对IgA肾病尚无特效治疗。而现在研究发现,饮食与疾病进展有重要联系,膳食管理对改善病情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中医古代文献并无IgA肾病的记载,但是根据其症状可归为中医“尿血”、“腰痛”等病名。黄春林教授认为在IgA肾病一体化治疗中,饮食治疗至关重要,与药物干预具有同等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医"从咽论治"联合西药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53例临床分型为"反复肉眼血尿型"或"尿检异常型"的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4例,给予氯沙坦+雷公藤治疗,治疗组2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中医疏风清利,清热解毒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疗效,比较血肌酐、尿蛋白、尿红细胞及肉眼血尿发生情况,同时观察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对于疗效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尿蛋白、尿红细胞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患者尿红细胞、肉眼血尿的改善情况更优于对照组;肾小球、肾小管间质损伤越轻治疗效果越好。结论:中医"从咽论治"联合西药可以明显改善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尤其对于血尿的防治效果更好,其治疗效果与肾小球、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IgA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肾脏疾病,是亚洲人群中引起血尿原因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尿蛋白是临床上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及进展的有效指标。本观察应用心肝宝胶囊联合氯沙坦治疗IgA肾病24 h尿蛋白定量〈1 g患者,观察对尿蛋白及血压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IgA肾病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其中亚洲是其发病的重灾区,IgA肾病同时也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ESRD)的重要原因之一,有文献报道[1]大约20%~40%的患者病变缓慢进展,最终发展为ESRD.IgA肾病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血尿,伴有或不伴有蛋白尿、高血压等,其病理分型以系膜增生为主.IgA肾病之血尿又被称为"咽炎同步性血尿",是因为肉眼血尿往往发生于黏膜感染如上呼吸道、胃肠道或泌尿系感染后,临床上,我们发现大部分IgA肾病患者都有慢性咽炎、慢性腹泻、口腔溃疡等黏膜受累的情况.因此,我们收集了108例IgA肾病患者资料,调查其黏膜受累情况,旨在探讨IgA肾病与黏膜免疫之间存在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杨霓芝教授治疗IgA肾病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IgA肾病是一组不伴有系统性疾病、病理组织上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临床上以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为主、或伴有不同程度蛋白尿为特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在我国发病率约占15%~32%,约30%易于发展为肾衰竭。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因此现代医学至今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杨霓芝教授是全国著名的中医肾病专家,擅长治疗各类肾脏疾病。多年来,  相似文献   

13.
IgA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主要以IgA免疫球蛋白沉积于肾小球为病理特征;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每次血尿和(或)蛋白尿发作是肾小球损伤的标志,如不有效进行干预,可逐渐出现肾功能损害。控制血尿和(或)蛋白尿,降低尿检异常发生的频率,是治疗原发性IgA肾病及防止肾脏慢性化损伤的关键。ACEI/ARB在减少IgA肾病患者的蛋白尿、保护残存肾功能、延缓其进展为终末期肾病等方面优于其他降压药。IgA肾病如有较多新月体形成、明显血尿和蛋白尿,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或)与免疫抑制剂。由于IgA肾病是一个慢性化过程,长期随访对改善该病的预后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正>IgA肾病(Immunoglobulin A Nephropathy,IgAN)是以肾小球系膜区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为特征的免疫复合物肾小球肾炎,是我国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等。因其临床表现及病理类型多样,疗效及远期预后也有较大的差异,除部分单纯性血尿患者预后尚可,相当一部分患者肾功能进行性下降,约30%~40%的患者在发病20年内可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最终需要行肾脏替代治疗[1]。这提示积极控制、延缓肾病进展的重要性。近年来中医对IgAN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日趋增多,在治疗本病时体现独特的优势,现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15.
正IgA肾病是一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常见形式,临床表现为肉眼血尿的患者约占40%~45%,镜下血尿和蛋白尿的患者约占35%~40%,其余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或急性肾衰竭~([1])。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研究表明~([2~4]),血清白蛋白、血肌酐、蛋白尿水平的缓解,可改善IgA肾病患者的预后。IgA肾病西医诊断主要依靠肾活检,中医根据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可将其归纳于"尿血"、"水肿"、"肾风"、"虚劳"等范畴。临床上  相似文献   

16.
IgA肾病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同时也是引起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IgA肾病临床以持续蛋白尿和(或)血尿为常见表现,病情变化及患者预后差异很大.早期确诊IgA肾病并筛选高危IgA肾病人群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有蘑要意义.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检测尿蛋白多少、是否有高血压、肾功能...  相似文献   

17.
肾血宁胶囊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gA肾病(IgAN)临床上以血尿为主要表现。肾血宁胶囊是在总结张琪教授多年临床治疗IgA肾病血尿经验的基础上研制而成,以益气养阴为主,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为辅的治疗以血尿为主的IgA肾病。  相似文献   

18.
<正>IgA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研究发现部分IgA肾病呈进行性进展,确诊10~20年后,约有15%~40%的患者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ESRD)[1]。IgA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作性肉眼血尿和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2]。目前西医对于IgA肾病多采用免疫抑制剂、激素以及对症治疗,临床疗效欠佳,预后亦非乐观。因此,对于IgA肾  相似文献   

19.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1]是指以肾小球系膜增生基质增多伴以IgA为主的沉淀物,临床上常以血尿反复发作为特点,但可呈现以无症状血尿到急进型肾炎间各种表现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它是我国目前发病率较高的肾小球疾病。  相似文献   

20.
正IgA肾病好发于青少年,男性多见,其临床特点以发作性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为主,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肾病综合征,属中医学"血尿、肾风"范畴。咽喉部炎症,包括慢性咽炎和扁桃体炎,是导致IgA肾病病情反复和加重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影响IgA肾病疗效提高的关键因素。对于咽喉部炎症比较关注的是扁桃体炎及扁桃体摘除术,关于扁桃体摘除术对IgA肾病预后的影响虽有不同的看法,但仍以正面支持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