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络宁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疏利少阳标本兼治法之肾络宁治疗IgA肾病气阴两虚兼有湿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IgA肾病气阴两虚兼有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服肾络宁;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服肾炎康复片。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以及尿常规,24 h尿蛋白定量,尿NAG、GAL,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1)临床疗效比较:肾络宁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80%;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肾络宁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6.67%。(2)对尿红细胞及尿蛋白的影响:肾络宁可明显降低患者尿中红细胞数量及减少尿蛋白,且在改善血尿方面疗效优于肾炎康复片组。(3)肾功能的影响:本研究选择的IgA肾病患者,其肾脏病理分级多在三级以下,肾功能基本正常,故未能反映出肾络宁在此方面的疗效。(4)观察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肾络宁治疗IgA肾病气阴两虚兼有湿热证的临床疗效肯定,安全性良好;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症状,有效地减少患者血尿、尿蛋白,保护肾小管功能,且在减少血尿方面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从肝论治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从肝论治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患者(肝肾阴虚挟火证)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丹栀逍遥散加味煎剂口服治疗,并设常规西药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常规红细胞数、24h尿红细胞计数,尿血的疗效情况,各主要中医证候的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减少尿常规红细胞数、24h尿红细胞计数,血尿综合疗效,改善中医证候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选用丹栀逍遥散加味从肝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肝肾阴虚挟火证)的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能明显改善证候。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尿康胶囊治疗IgA肾病血尿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IgA肾病随机分为血尿康胶囊组(治疗组)50例,雷公藤多苷片组(对照组)50例,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中医症候积分,尿红细胞,24h尿蛋白定量,尿ANG、尿β2微球蛋白,血TGF-β1改善情况及疗效,辨证分型与疗效的关系。结果:血尿康胶囊有减轻IgA肾病血尿、蛋白尿作用,控制血尿疗效优于雷公藤多苷(P〈0.05)。改善中医临床症候积分、改善腰膝酸软等症状方面优于雷公藤多苷(P〈0.05)。降低血TGF-β1、尿NAG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照组均能稳定BUN、Scr、Ccr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症候、西医疗效有效率分别为98%,88%;对照组有效率74%,70%,治疗组优于雷公藤对照组(P〈0.05)。阴虚火旺、瘀血阻络两证型治疗组疗效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尿康胶囊可能通过多种调节机制,具有一定的减轻IgA肾病血尿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益气滋阴化瘀法治疗气阴两虚型IgA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IgA肾病Ⅰ号方治疗气阴两虚型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法将IgA肾病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服用苯那普利片、潘生丁,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IgA肾病Ⅰ号方。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尿中红细胞与尿蛋白,逆转早期肾损害,改善肾小管功能等方面均有显著疗效。结论IgA肾病Ⅰ号方治疗气阴两虚型IgA肾病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与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疗效相关的肾组织病理因素。方法:对58例经肾活检确诊的IgA肾病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单纯中药治疗组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对两组患者的肾组织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药组中细胞性新月体组、肾小管萎缩组、肾小血管病变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西医组:肾小球无硬化组、肾小球硬化组、细胞性新月体组、间质纤维化组、肾间质炎症组、肾小管萎缩组、肾小血管病变组、无肾小血管病变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有统计学差异。不同病理表现对中药组、中西医组治疗前后血清肌酐水平均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肾脏病理表现为活动性病变及慢性病变的IgA肾病患者均具有疗效;而单纯中药辨证治疗对于肾脏病理表现以慢性病变为主者(肾小管萎缩、肾小血管病变)具有疗效。对于西药无法干预治疗的重症型IgAN患者,单纯中药辨证治疗仍能改善部分患者24h尿蛋白排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仍有60.7%,结合中药辨证治疗IgAN可与西药治疗优势互补,从而延缓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伴高尿酸血症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伴高尿酸血症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6年~2009年经肾活检确诊为IgA肾病的72例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根据血尿酸水平,将72例IgA患者分为高尿酸血症组与血尿酸正常组,比较两组间临床指标、肾功能指标及病理学参数。结果:临床指标中年龄、血尿酸及尿蛋白定量均与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有显著相关性(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血尿酸对IgA肾病肾功能进展的预测优于尿蛋白定量。病理参数中肾小球积分、肾小管间质积分与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显著相关(P〈0.05)。高尿酸血症组肾功能指标均差于血尿酸正常组。高尿酸血症组肾小管间质损害均高于血尿酸正常组。结论:IgA肾病的预后主要与尿蛋白定量、血尿酸、肾小管间质损害、球性硬化有关,IgA肾病37.5%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其临床尿蛋白、肾功能损害及病理肾小管间质损害均高于血尿酸正常组IgA肾病患者,应重视血尿酸在IgA肾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IgA肾病患者的疗效,寻找与疗效相关的临床和病理指标.方法 217例IgA肾病患者(尿蛋白定量≥1.0/d,且Scr<250μmol/L),应用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1年后,对比分析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临床及病理资料.将尿蛋白定量<0.5g/d,或eGFR上升>15%视为治疗有效.结果 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IgA肾病有效者占82.49%,疗效与年龄、肾功能水平、尿蛋白、尿渗透压、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以及肾小球缺血硬化程度等有关.结论 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是治疗IgA肾病有效方法,但选择该方案时,应考虑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8.
益气滋肾颗粒控制IgA肾病血尿的多中心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客观评价益气滋肾颗粒治疗IgA肾病血尿(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观察益气滋肾颗粒对IgA肾病血尿、蛋白尿、肾功能、中医证候的干预效果,观察临床病例211例,治疗组109例,对照组102例.结果:治疗组IgA肾病患者血尿恢复正常的比率,与治疗时间呈正相关性.治疗12周后,血尿恢复正常率、改善1级以上的比率,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12周时,治疗组蛋白尿的完全缓解率35%,减少50%者为23.33%,尿蛋白定量平均下降52.54%,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8周、12周时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减少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益气滋肾颗粒在控制IgA肾病血尿、减少蛋白尿、改善患者症状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成人单纯性肾小球性血尿临床和病理特点,探讨血尿类型与病理严重程度的关系,寻找能较好反映单纯血尿患者肾脏病变程度的指标。方法选取90例单纯性肾小球性血尿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比较不同血尿类型以及不同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指标。结果90例患者中IgA肾病32例、局灶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7例,为最主要的病理类型。镜下血尿组各指标中除球性硬化、血管玻璃样变及IgA沉积外,其余各临床与病理指标均与肉眼血尿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随着单纯血尿患者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的加重,各病理参数积分均显著增加。结论成人单纯性血尿最主要的原因是IgA肾病,病理类型以局灶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多见。不能单纯以血尿类型来判断肾脏病理严重程度。肾小管间质损害可以反映单纯性血尿患者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固精方治疗非肾病综合征(NS)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观察64例非肾病综合征原发性FSGS且中医辨证属脾肾气虚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固精方每日一剂+缬沙坦80 mg/d)与对照组(缬沙坦80 mg/d),疗程6月。观察临床疗效、安全性指标及中医证候变化,并检测尿Podocalyxin水平。结果:两组具有基线同质性,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候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尿蛋白定量、定性、尿红细胞计数较对照组下降;治疗组尿Podocalyxin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后,两组肾功能、肝功能、血常规均无明显变化,粪常规、心电图未见异常。结论:固精方联合缬沙坦治疗非NS原发性FSGS,可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尿蛋白及红细胞排泄且安全性高,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足细胞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病程中伴有肉眼血尿的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与血尿的关系。方法:根据病程中是否伴有肉眼血尿将经肾活检确诊的136例IgA肾病患者分为肉眼血尿组和无肉眼血组。分析对比两组在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血清IgA、尿液中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β2-微球蛋白(β2-M)水平上的差异,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差别。研究IgA肾病与血尿的关系。结果:(1)两组在性别和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程上肉眼血尿组平均病程较无肉眼血尿组短(P0.05)。(2)肉眼血尿组前驱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肉眼血尿组(P0.05)。(3)肉眼血尿组中高血压的发生率低于无肉眼血尿组(P0.05)。(4)在24 h尿蛋白定量上,肉眼血尿组24 h尿蛋白水平低于无肉眼血尿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肉眼血尿组血肌酐、尿素氮平均水平均低于无肉眼血尿组(P0.05)。(6)根据eGFR水平评估患者肾功能,肉眼血尿组肾衰竭发生率低于无肉眼血尿组。(7)两组在平均血尿酸、血清IgA、尿NAG酶和尿β2-M水平间差异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发生率、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血清肌酐水平和肾衰竭发生率上,病程中伴有肉眼血尿的IgAN患者均低于无肉眼血尿的IgAN患者,且伴有肉眼血尿的IgAN患者病程更短,提示其预后较不伴肉眼血尿者好,由于IgA肾病好发于青壮年,且多为体检时因血尿和(或)蛋白尿而偶然发现,因此诊治IgA肾病最佳的办法就是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和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儿童IgA肾病中肾小管间质损害与其他临床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01月~2017年09月在我院肾活检确诊的119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资料,对比不同程度及类型的肾小管间质损害与其他临床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肾间质损害总体程度与年龄、性别、体块指数、肉眼血尿发生率、内皮细胞增生程度、肾小球硬化分值、纤维型新月体的发生没有关系。随着肾间质损害的加重,肾小球系膜细胞及基质增殖程度、细胞型及混合型新月体的发生率、尿蛋白的排出量逐渐增高同时肾小球滤过率逐渐下降。间质炎性细胞浸润与内皮细胞增生及细胞型新月体的发生关系密切,而存在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肾小球硬化。结论:IgA肾病患儿的肾小管间质损害与肾小球病变程度相平行,其与肾小球系膜细胞及基质增生程度、新月体形成、与蛋白尿及肾小球滤过率的改变密切相关。不同的小管间质病理类型与其他病理指标的关系各有区别但与各项临床指标的关系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及老年前期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587例IgA肾病依据年龄分为儿童组、中青年组和老年及老年前期组.对比不同年龄IgA肾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35例老年及老年前期IgA肾病以肾病综合征为主,占48.6%,其次为孤立性肉眼血尿(17.1%),以LeeⅣ及Ⅴ级为主,占48.6%,肾小球节段和/或球性硬化的发生率高达77.0%,间质纤维化91.4%,免疫病理以IgAMG型及IgAG型为主,伴高血压者肾小管间质病变指数较高.高血压、肾衰竭发生率较儿童及中青年组患者高,而血尿的发生率较低.高脂血症较中青年组多见.与儿童相比,其FsGs比例较高,病理半定量分析显示其肾小球硬化指数较高,间质纤维化发生率及程度较高,间质炎细胞浸润较明显,肾小管-间质指数较高,但与中青年组相比则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老年及老年前期IgA肾病具有一定的临床病理特征,慢性病变多见,肾小管间质病变重,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生理性退变等可能为其主要介导因素.  相似文献   

14.
IgA肾病综合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若干疾病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这是国家科技部下达的基础性工作专项资金项目。王永炎院士主持并领导该项目工作 ,选取了六种疾病作为主攻方向 ,IgA肾病为其中之一。我们有幸承担了“IgA肾病综合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的分课题研究工作 ,并组织了五个协作研究单位。IgA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IgA肾病以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 ,目前国内外尚无特效西药。中医治疗本病疗效较好 ,其优势在于改善患者的体质状态、控制诱发因素、减少肉眼血尿的反复发作、阻断病程的迁延发展 ,从而不仅可以减轻和消除血尿 ,更重要的是控制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伴有新月体形成的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其对激素及环磷酰胺治疗的反应。 方法收集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997年8月至2015年04月收治的80例经肾活检确诊为原发性IgA肾病并伴新月体形成的患者,并依据新月体累及的肾小球比例进行分组,新月体占受累肾小球比例≥50% (A组) 24例;新月体累及的肾小球比例<50%(B组) 56例。肾小球系膜增生、肾小管间质病变采用R.Katafuchi标准积分量化。对两组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进行比较。治疗方案:将A、B两组再分为单纯糖皮质激素(激素)治疗组,激素+环磷酰胺治疗组,分别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各组的疗效。A、B组各有24例患者接受了随访。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①临床方面:32例(40%)患者有镜下血尿+蛋白尿,76例(95%)患者尿蛋白≥2 g/24 h,32例(40%)患者有肉眼血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异常者超过半数。A组尿蛋白量及血清肌酐明显高于B组(t=1.890,t=2.570; P<0.05),血清白蛋白及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低于B组(t=2.681, t=3.014;P<0.05)。②病理方面:所有受累肾小球的新月体面积百分比为5.92%~88.9%,其中A组为52.6%~88.9%, B组为5.92%~48.9%;与B组比较A组肾小管间质损害更严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5)。③治疗情况:A组及B组经激素或激素+环磷酰胺治疗后,尿蛋白定量均明显减少(P<0.05) ;单纯激素治疗后A组血清肌酐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t=3.243,P<0.05)。随访2~4年时,A组8例患者出现血清肌酐升高,达透析指征,1例死亡;B组2例患者出现血清肌酐升高(1例原有轻度升高,1例新出现血清肌酐升高)。 结论IgA肾病患者随着新月体占受累肾小球比例的增加,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及临床表现亦逐渐加重且预后不佳;激素治疗可减少伴有大新月体形成的原发性IgA肾病的蛋白尿并有可能改善其肾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小剂量尿激酶联合缬沙坦治疗IgA肾病尿检异常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经肾脏组织活体检查并结合临床诊断为原发性IgA肾病尿检异常的患者,分为尿激酶联合缬沙坦治疗组(治疗组)和单用缬沙坦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尿红细胞(RBC)计数与24h尿蛋白定量在第3、6及12个月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尿RBC计数与24h尿蛋白定量在治疗前后比较虽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尿激酶联合缬沙坦治疗,能有效减少IgA肾病尿检异常患者的蛋白尿和镜下血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IgA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011年间收治的150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为中药及中西医结合两组,对相关临床指标、疗效及病理类型进行分析。结果:从基线比较中西医结合组在尿蛋白及病理类型上较中药组为重,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GFR)、24h尿蛋白、尿红细胞及中药组治疗前后的尿素氮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治疗起始时肌酐正常与升高患者总缓解率的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病理划分,两组中局灶节段增生、系膜增生及系膜增生伴硬化三组治疗前后的24h尿蛋白明显下降,中西医结合组局灶增生伴硬化与FSGS组的24h尿蛋白也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本研究表明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方案对IgA肾病均有一定疗效,均能改善疾病相关临床指标,单纯中药治疗亦可改善部分病理类型患者的24h尿蛋白。但由于中西医结合组尿蛋白基线水平更高,病理类型更重,提示中西医结合方案适用于较重的IgA肾病,而单纯中医方案则适用于相对较轻的IgA肾病。  相似文献   

18.
聂莉芳教授治疗IgA肾病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IgA肾病是最常见的一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在我国IgA肾病居肾小球疾病之首位,为45.6%,约占终末期肾衰竭的26.69%。中医治疗本病有一定的疗效,主要表现在能够改善患者的体质状态、控制诱发因素、减少肉眼血尿的反复发作,减少血尿和蛋白尿,改善患者的预后。多数中医学者主张IgA肾病的中医治疗应以辨证论治为主。聂莉芳为我国著名中医肾脏病专家,多年来在IgA肾病的中医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聂教授认为,IgA肾病的中医病因有主因与诱因之分,主因多系脾肾虚损,诱因则责之外邪与过劳;并提出气阴两虚证是IgA肾病最常见证型的学术观点,运用益气养阴法为主治疗IgA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聂教授治疗IgA肾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IgA肾病是一组以反复发作性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与其感染的诱因密切相关,而其中咽喉的感染尤为突出,因此,IgA肾病根据中医辨证"从咽论治",下病治上,往往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10年10月~2015年12月门诊及住院的(北京武警三院和公主岭拓华肾病医院)120例IgA肾病病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其中,男63人,女57人,年龄15岁~  相似文献   

20.
肾络宁对IgA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IgA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及中药复方肾络宁的干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肾络宁组、肾炎康复片组。采用牛血清白蛋白和葡萄球菌肠毒素B复合感染的方法建立大鼠IgA肾病模型;实验共16周,药物干预后常规检测尿红细胞、尿蛋白、血尿素氮、肌酐、尿NAG酶,以及免疫荧光观察肾组织病理;原住杂交,免疫组化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观察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的病理变化,以及Ⅲ型胶原(Col-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线粒体结构消失,数量减少,间质成纤维细胞增生及胶原纤维形成;尿红细胞、尿蛋白、NAG酶、血肌酐、尿素氮明显增高,Col—Ⅲ、TGF-β1、PAI-1、TIMP-1表达明显增高,MMP-1表达明显降低。肾络宁及肾炎康复片组小管间质损害明显减轻;血尿、蛋白尿、血肌酐、尿素氮、尿NAG明显降低,Col—Ⅲ、TGF-β1、PAI—1、TIMP—1表达明显降低,MMP—1表达明显升高。结论:肾络宁可明显减轻IgA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改善肾功能,延缓间质纤维化及肾衰竭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