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根据天然地震与核爆地震信号的P波差异,提出了基于AR模型预测误差比的地震信号分类和识别方法。该算法首先应用AR模型对地震信号P波初至时段及其后一时段进行建模,分别求出其预测误差,从而计算得出P波的预测误差比,然后利用预测误差比作为特征判据对地震信号进行分类与识别。对20次地震时间的分类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对天然地震及核爆地震两类事件进行有效的分类与识别。  相似文献   

2.
针对地震信号难以分类识别问题,运用了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方法,建立了以小波包分解求出的奇异值熵分量为特征输入的PSO-SVM模型.实验中以天然地震和人工爆破这两类地震信号进行,为了验证方法,文中开展了两种类型的实验——分别以单份波形和整个事件为识别单元,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以奇异值熵分量为特征中,PSO-SVM模型能有效地对地震信号进行分类识别.  相似文献   

3.
《软件》2016,(6):1-6
信号是消息的载体,现代社会的信号种类繁多,分类复杂,对信号分类结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用传统的方法对信号进行分类已经不再适用。数据挖掘(Data mining)是从大量数据中挖掘有趣模式和知识的过程,适合对大量的信号进行分类,为人们的工作提供便利。本文简述了数据挖掘分类算法在雷达信号、心电信号、音频信号和通信信号四种信号分类识别中的应用,介绍了信号分类的过程及其优缺点,找出信号分类识别的发展方向,为未来信号的分类识别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电子技术应用》2017,(6):19-22
针对利用证据理论不能高效识别和区分复杂多变的雷达信号的问题,对证据融合识别算法进行了改进。首先引入分类策略和运用一致性排序法分别对待识别信号进行证据分类和求各参数的权重值;然后用改进的证据融合规则对信号进行参数加权融合和验证,再对各信号集中的信号进行融合和判决识别。仿真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可对待识别信号进行正确分类识别,识别率高,消耗时间少,适合实际信号的识别应用。  相似文献   

5.
灰关联分析与语音/音乐信号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灰关联分析方法应用于语音/音乐信号的分类和识别,并给出了对音频信号进行灰关联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利用语音和音乐信号的短时能量均方根的概率统计特征建立目标的参考数据和比较数据,进行语音和音乐信号的灰关联分析,确定目标识别与分类的判据,并对两类信号进行识别。仿真结果表明灰关联分析方法应用于音频信号分类和识别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D-S证据理论的管道安全监测数据融合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管道安全监测技术能够对管道安全构成威胁的行为进行早期监测、定位和预警,对管道周围目标进行正确的分类识别是其中的关键.采用多个地震信号传感器对管道周围的人、车辆等目标发出的震动信号进行采集,为了解决目标识别问题并提高目标的识别率,针对多个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本文中提出了采用D-S证据理论方法对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实验结果证明基于融合后的识别结果较单个传感器的识别结果有了较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针对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提出一种基于时频分布的小波不变矩特征向量提取和识别分类方法。对雷达辐射源信号时频图像进行处理,对图像进行小波变换,提取小波矩的特征向量。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识别的方法,对特征向量进行训练,实现信号识别。对6种常见雷达信号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在信噪比较低的情况下也能取得较好的识别效果,在SNR为-3 dB时,识别正确率仍达到93.9%。  相似文献   

8.
文章选取时域分析法对表面肌电信号的提取其特征值,意在于能够得到能较好地表征肌电信号的特征向量,使得之后的分类器能够有效地对表面肌电信号进行分类识别。在对信号进行识别分类识别时,所设计的小波神经网络可以将各动作信号特征值转化为线性组合,简化动作的分类识别过程。  相似文献   

9.
为提升在日趋复杂的电子对抗环境中对雷达信号识别的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启发式采样搜索(Heuristic Sampling Search,HSS)改进S3VM的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算法。根据模糊函数理论,通过对雷达信号的模糊函数进行奇异值分解(SVD),提取出奇异向量作为雷达信号识别的特征参数;针对传统的半监督支持向量机(Semi-supervised SVM,S3VM)的不足,利用改进的S3VM构建分类器对雷达信号进行分类,完成对测试样本的识别。该方法通过启发式采样搜索来寻求具有代表性的多个大边缘低密度的分类决策面,有效解决传统S3VM分类精度低且分类性能不稳定等缺点。实验结果表明,在雷达信号识别中,该算法明显提高了分类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电台信号性能识别问题,针对同类辐射源个体难以分类识别的特点,为消除噪声,识别有效信号,采用一种局部积分双谱作为个体识别的基本特征向量,并融合了对分类具有显著贡献的电台辐射源特征参数形成新的特征向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实现通信辐射源个体的分类识别的方法,并比较了核函数的不同参数对通信信号分类正确率的影响以及使用混合核函数和普通核函数的各自的分类效果.对FM电台辐射源个体分类的实验结果表明,方法在较低信噪比下对同型号、同批次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常规Dahlin数字控制器的基础上,采用神经网络理论确定Dahlin控制器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Dahlin数字控制器,该控制器具有收敛速度快、鲁棒性强的特点.既可用于参数时变和时滞未知的受控对象,亦适用于逆不稳定过程,不存在控制器的振铃现象,是解决具有慢时变和时滞未知工业过程控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摘要:随着化学及与之相关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对化学信息进行管理的需求也日益增多。本文主要介绍自主研制并获得中国软件著作权的化学信息管理系统,CISOC-ChIMS。它具有化学结构检索和文字检索两大检索功能,并便于数据库维护、中文处理、图形存贮和使用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EWB在电子电工实验教学中的一些应用。应用表明,EWB功能强大,方便直观,是电子电工实验教学中的一个有效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EWB在电子电工实验教学中的一些应用.应用表明,EWB功能强大,方便直观,是电子电工实验教学中的一个有效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15.
摄影图形是现代平面设计中采用最多的图形表现方式。摄影图形创意就是即指摄影师对客观物象的用途经过综合思维后完美的表现物象所产生新的创造力。摄影图形创意是视觉设计师与摄影师创意的表达,同时也需要引起受众者的共鸣,达到创意的目的。摄影图形的创意,应赋予受众具体的视觉形象的感知,摄影图形能再现物象的造型,质感,色彩等,这种视觉形象的传递不是纯客观地再现原有物象,而是融入了设计师与摄影师共同的审美评价与情趣,引起受众产生特定的视觉和心理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直线扫描转换算法是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领域最基本、最重要的算法之一,直线反走样算法也是光栅化图形算法中的重要内容。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点到直线距离的直线扫描转换算法,给出了算法的推导过程及代码表示,并介绍了算法在直线反走样中的具体应用。该算法基于增量技术,采用点到直线的距离作为判别式,在扫描转换过程中,可方便地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采用加权区域采样的方法进行直线的反走样,提高了反走样的效率;具有只使用整型变量、不涉及乘除运算的特点,适合硬件实现。  相似文献   

17.
在.NET环境中开发日志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锴  夏雨人 《计算机工程》2004,30(Z1):574-575
log4net是一个用C#语言开发的,可以用于.NET开发语言的,开放源码的项目。它的前身是著名的为Java包而开发的一个日志工具 log4j。log4net允许开发者以丰富的格式来控制日志信息的输出;它通过读取可在外部编辑的配置文件而达到运行时灵活的设置。同时, log4net具有良好的结构,易于学习。该文介绍了如何使用log4net建立自己的日志系统。  相似文献   

18.
SQL语言不支持全称量词,当查询涉及“全部”语义时,需要将全称量词等价转换为存在量词,转换及量词的使用都是难点,需要有相关的逻辑推理及思维能力,从而使程序员难以理解。基于视图机制和分组统计来实现对全称量词的对应语义的转换,思路清晰,容易掌握。  相似文献   

19.
浮点数编码具有精度高、便于高维大空间搜索的优点,在函数优化和约束优化领域明显有效于其他编码。浮点数编码遗传算法在操作环境中产生的噪音和对算法性能的影响尚不被人们所认识。将小波用于浮点数编码遗传算法的消噪变异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单一小波对浮点数编码消噪变异泛化能力低,且对浮点数编码遗传算法性能改进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证明了用酉变换可构造正交多小波,将正交多小波用于浮点数编码遗传算法的消噪变异,提出了FGAMW方法,并进行了实验。理论研究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FGAMW方法理论上是可靠的,技术上是可行的,对于拓展浮点数编码遗传算法的应用空间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The Routh-Hurwitz criterion is a very important topic in control theory. It can be used to check stability of control systems. It is suggested in many texts [1]-[10] that it can also be used to compute the number of right- and left-half plane roots. It is demonstrated in this correspondence that this is not always possi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