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软肝化纤丸对大鼠长期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大鼠连续灌胃给予软肝化纤丸26周后的毒性反应及毒性程度.[方法]连续灌胃给予SD大鼠软肝化纤丸3.0、1.5 g;/(kg·d),另设空白对照组,连续给药26周,给药结束及停药4周后测血液生化、脏器系数及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 26周及停药4周3.0 g/( kg·d)组和1.5 g/( kg·d)组实验大鼠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系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组间未见显著差异和异常改变,也未见毒理学意义变化和延迟性毒性反应.[结论]软肝化纤丸对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的长期毒性较低,未发现毒性靶器官,可安全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依肝达对大鼠的长期毒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和依肝达高、中、低剂量组(173.33,86.66,43.33g.kg-1,相当于人临床日拟用量的80,40,20倍),连续灌胃给药60 d,停药后观察14 d。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给药期及停药恢复期,观察动物的一般状况、体质量增长、进食量、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系数及病理组织学变化等。结果依肝达对大鼠的一般状况、体质量增长、进食量、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系数及病理组织学等无明显影响。停药14 d后检测上述各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未见与药物相关的明显异常。结论大鼠长期毒性实验表明,依肝达在43.33~173.33g.kg-1属于安全剂量范围。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藏药安神丸的急性毒性试验、长期毒性试验,观察其毒性反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急性毒性试验采用小鼠最大耐受量灌胃法,观察24h内一次性口服灌胃(ig)给药4次,给药后连续观察14d,记录小鼠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长期毒性实验:用3g/(kg.d)、1.5g/(kg.d)、0.75g/(kg.d)(临床用量的100倍、50倍、25倍),连续灌胃90d,空白组给等量的蒸馏水.实验期间检测大鼠行为、外观、进食量、饮水量、体质量,测定给药45d、90d及停药15d大鼠血象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主要脏器系数、解剖学、病理组织形态学.结果:测得藏药安神丸的最大耐受量为39g/kg(相当于临床剂量的1167倍),药后观察14d,无任何异常反应;长期毒性实验给药45d、90d及停药15天外观、行为、毛色、摄食量、体质量、血象指标、血液生化指标、主要脏器系数与空白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脏器病理学观察无明显药物性病变.结论:藏药安神丸对小鼠急性毒性实验和大鼠长期毒性实验无明显毒性作用,在临床用药中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苜蓿总皂苷提取物对大鼠的长期毒性.方法 苜蓿总皂苷提取物7.2,5.0,2.8 g·kg-1,相当药效学有效剂量(0.35 g·kg-1为中剂量)的20,16,8倍,连续对大鼠灌胃给药27周.给药14,27周及停药4周后,经检查动物的一般状态、血液学、血液生化学指标及主要脏器组织.结果 苜蓿总皂苷提取物对大鼠的一般状况、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主要脏器系数、重要脏器组织结构等无明显影响.停药4周后检测上述各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未见与药物相关的明显异常.结论 大鼠长期毒性实验表明,苜蓿总皂苷提取物在2.8~7.2g·kg-1属于安全剂量范围.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动物体内验证水甲痔血胶囊的临床毒副反应及性质。方法急性毒性试验用小鼠以药物最大浓度和动物的最大胃容纳量24h内灌服3次,然后连续观察14d。长期毒性试验将大鼠分4组,分别以3.84、1.92、0.48g/(kg·d)给药,3个剂量组和等容积生理盐水组连续灌服4周,每周第7天停药ld并称重,分别在第4周和第6周处死20只和10只大鼠,测大鼠体重、血常规、血液生化、器官系数各指标,观察脏器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水甲痔血胶囊的最大耐受量为36g/kg,按60kg人计算,相当于成人临床用量的1125倍。长期毒性结果显示,给药期及恢复期各组大鼠体重增长正常,脏器系数、血液及血生化指标无显著改变。结论水甲痔血胶囊对受试动物未有明显毒性作用,可安全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参芪止血胶囊急性和长期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参芪止血胶囊(SQHC)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反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SQHC最大允许浓度混悬液,50 mL/kg体积给小鼠灌胃,观察急性毒性反应,连续14 d.Wistat大鼠,以SQHC 5.0,2.5和1.25g/kg连续灌胃给药28 d,分别于给药28 d和停药后第14天,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系数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SQHC单次给药的最大耐受量>25 g/kg(相当临床用量的416.7倍);长期用药第2~4周,5.0g/kg和2.5 g/kg剂量组大鼠体质量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用药28 d结束时SQHC各剂量组Hb含量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SQHC各剂量组子宫和卵巢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它血液学、肝功能、肾功能和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明显意义(P>0.05);主要脏器组织病理检查未见与药物毒性相关的形态学改变;无动物死亡.停药第14天后,各组动物的血液学指标、肝功能、肾功能、脏器系数等均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大鼠口服给参芪止血胶囊Hb含量、子宫和卵巢系数高于对照组,机制有待探讨.其它各项检测指标均无异常改变.无延迟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7.
大鼠灌胃给芩栀胶囊的长期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干  何宗玉  方泰惠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2):1260-1262
目的:观察芩栀胶囊对大鼠有无长期毒性作用。方法:芩栀胶囊以8.0,16.0,32.0g(生药)/kg剂量(分别相当于临床成人日用剂量的20,40,80倍),连续给大鼠灌胃给药28d,停药14d,分别称量动物体重,计算脏器系数,测定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指标,并作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芩栀胶囊各剂量组动物的一般状况、体重、摄食量、主要脏器系数、血液学指标及血液生化学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病理检查未见与药物毒性相关的主要脏器组织形态学改变;停药后也未见药物延迟性毒性反应。结论:芩栀胶囊长期用药无明显毒性,推测临床拟用剂量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比格犬经口给芩栀胶囊的长期毒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芩栀胶囊对比格(Beagle)犬有无长期毒性作用。方法芩栀胶囊以4.0,8.0,16.0 g/kg剂量(分别相当于临床成人日用剂量的10,20,40倍),连续给Beagle犬灌胃给药28 d,停药14 d,分别称量动物体重,计算脏器系数,测定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指标,并作心电图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芩栀胶囊各剂量组动物的一般状况、体重、摄食量、主要脏器系数、心电图、血液学指标及血液生化学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病理检查未见与药物毒性相关的主要脏器组织形态学改变;停药后也未见药物延迟性毒性反应。结论芩栀胶囊长期用药无明显毒性,推测临床拟用剂量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藏降脂胶囊的毒理作用。方法:急性毒性实验:以一日最大耐受量测定小鼠灌胃藏降脂胶囊的急性毒性反应;长期毒性实验:以1g/kg·d、2.1g/(kg·d)和4.2g/(kg·d)(相当于临床拟用药量的25、50、100倍)各剂量组,连续灌胃90天,对照组给等量的蒸馏水。观察实验期间大鼠行为、外观、进食量、饮水量、体质量,测定给药45天、90天及停药15天大鼠血象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主要脏器系数、解剖学、病理组织形态学。结果:其1日最大耐受量为17.25g/kg(相当于临床拟用药量的441倍)。各剂量组连续给药90d,大鼠生长发育良好,无死亡,实验动物外观、行为活动、体重增长、主要脏器系数、血液生化、血象等指标及对主要脏器病理组织学检查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藏降脂胶囊通过小鼠急性毒性实验和大鼠长期毒性实验未发现明显毒性反应,临床剂量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新工艺苦豆子片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急性毒性实验采用最大给药剂量法,观察给药后小鼠出现毒性反应;长期毒性实验分设0.06、0.3、1.5g/kg3个给药组(分别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11、56、280倍)及空白对照组,连续给药90天,停药后恢复期观察2周。检测指标包括动物一般状况、血液学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等内容。结果急性毒性试验观察期内各组小鼠未出现死亡,外观体征、行为活动及饮食等均未见异常,未出现明显的急性毒性反应;大鼠连续灌胃给药90天,给药组体重、脏器系数、血液学、血生化等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未见与给药相关的异常变化;组织学检查亦未见与药物作用有关的病理学改变。结论认为新工艺苦豆子片在本次实验条件下无明显急性毒性和蓄积毒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制白附子70%乙醇提取物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灌胃给予大鼠25.0g/kg、50.0g/kg、100.0g/kg制白附子70%乙醇提取物1次,测定d1(给药当天)、d2、d3、d7、d14大鼠体重及给药前、给药后4h~28h、28~52h的饲料消耗量,计算摄食量,并于d3和d14各处死50%动物进行尸体解剖、血液生化学检查和血液细胞学检查。结果:给药第3d,低剂量组大鼠脾脏、胸腺系数增大(1.25±0.40,0.27±0.06),高、低剂量组血清CREA含量下降(45.4±6.12μmol/L,41.7±21.4μmol/L),高剂量组血清CK含量上升(2068.3±877.8IU/L),以上数据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给药14d,低、中剂量组血清CREA含量升高(70.6±15.6μmol/L,67.8±8.10μmol/L)。未观察到对大鼠体重、摄食量及血液细胞学指标有所影响。结论:制白附子70%乙醇提取物的三个受试剂量对大鼠急性毒性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十一方药酒皮肤用药对家兔的长期毒性。方法:24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连续皮肤用药28d,每日观察记录其一般情况。停药后随机取2/3动物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系数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剩余动物停药观察14d。结果:高、中、低3种剂量对家兔体质量变化、血液学及血液生化学指标、主要脏器系数和组织病理学无影响。对皮肤组织病理有轻度炎症细胞改变,停药14d皮肤病理改变可恢复。未观察到有延迟性毒性反应。结论:实验结果提示十一方药酒临床外用1周以内较安全。  相似文献   

13.
壮药解毒抗白颗粒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动物灌胃给药(ig.)解毒抗白颗粒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确定无毒反应的剂量,以评估解毒抗白颗粒长期用药的安全性。方法:以解毒抗白颗粒浸膏给小鼠ig.给药;按原药材94.4g.kg-1、47.2g.kg-1、23.6g.kg-1(临床拟用日剂量的50倍、25倍、12.5倍)的剂量分别给大鼠连续灌服解毒抗白颗粒原药材浸膏91天,分阶段观察大鼠的生长发育,摄食量,血液学及血液生化学指征、脏器系数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以解毒抗白颗粒浸膏给小鼠ig.给药,LD50为原药材96.473g/kg(95%可信限为84.79~108.31g.kg-1),LD5为原药材65.875g.kg-1,LD95为原药材141.28g.kg-1。长期毒性试验可出现血液网织红细胞(RET)明显增高、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明显降低、肝和肾脏器指数增大的现象;在94.4g.kg-1剂量组还出现体重增长缓慢、摄食量减少、血红蛋白(HGB)轻度降低;但这些改变均为可逆的,在停药2周后可恢复正常或有恢复正常的趋势。未观察到其它明显的慢性毒性反应和延缓毒性反应。结论:小鼠急性毒性和大鼠长期毒性试验结果提示,解毒抗白颗粒样品按临床拟定剂量、途径、疗程在临床上应用可能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高丽红参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高丽红参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及长期毒性,评价其食用安全性。方法:急性毒性试验采用最大耐受量试验(MTD);遗传毒性试验采用Ames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及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长期毒性试验灌胃给予大鼠高、中、低(6.0,3.0,1.5g·kg-1)3个剂量高丽红参,每日2次,连续30d,可逆性观察2周。灌服30d及逆性观察2周后,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脏器系数、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急性毒性试验未见明显中毒症状,雌、雄大鼠经口最大耐受剂量(MTD)均>12.0g·kg-1。3项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在大鼠30d喂养试验中,6.0,3.0,1.5g·kg-13个剂量组的实验动物均生长发育正常,体质量、进食量、饮水量、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系数及病理组织学相关指标均未见异常变化。结论:高丽红参属于实际无毒物,未见遗传毒性,长期服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狗皮膏大鼠长期毒性试验的体内血液铅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方法,测定狗皮膏长期毒性试验的大鼠血铅浓度动态变化规律,为狗皮膏的安全性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连续外用给予大鼠高、中、低剂量(7,3.5,1.75 g.kg-1)狗皮膏90 d,于给药前、给药后10,30,45,52,60,90 d及停药后16,28 d取血,采用微波消解仪消解血液样品,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量血铅含量。结果:经方法学考察本次试验的标准曲线回归方程A=0.004 9X+0.017,r=0.999 5,检测限为0.380μg.L-1,精密度检查RSD 1.4%,混合血样中血铅值175.77μg.L-1,RSD 6.0%。大鼠给予狗皮膏后,血铅浓度逐渐升高,给药中、低剂量30 d后及高剂量10 d后血铅浓度达到稳定,给药量与血铅浓度具有剂量依赖性,停药后血铅浓度降低。结论:本方法测定准确可靠,适合于血铅的测定,狗皮膏长期大剂量外用可引起血铅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健脾止泻宁颗粒(简称JPZX)对大鼠的长期毒性,为其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设4组,JPZX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187.1 g生药/(kg·d)、119.3 g生药/(kg·d)、51.07 g生药/(kg·d)组,相当于临床拟用量55倍、35倍、15倍,及空白对照组。连续给药92 d及停药14 d,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的一般状况、体质量、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并对大鼠脏器进行系统观察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各剂量组大鼠给药期及恢复期一般状况、血液学、血生化、脏器重量及系数、大体解剖观察与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改变。结论:JPZX无明显的长期毒性,未发现毒性靶器官,在临床剂量55倍以下有较好的安全性,按临床拟用剂量服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HJZG胶囊对犬的长期安全影响。方法:犬连续喂服HJZG胶囊90 d,停药14 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病理学检查结果。杂种犬32只,每组8只,3个试验组用HJZG胶囊50、250、500 mg/kg,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连续灌胃3个月,观察一般状况并测量动物器官指数,进行病理、血液学、血液生化学检查。结果:在3个月给药期内未发现有动物死亡及其它毒性反应;恢复期内动物的各项观察指标无异常。结论:HJZG安全剂量为500 mg/kg,对动物的毒性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藏药吉堪明目液的急性毒性、长期毒性与眼部刺激性实验,观察其毒性反应。方法:观察吉堪明目液对小鼠灌胃,测定最大耐受量的毒性反应;对家兔短期多次滴眼(15min/次,2h)与常规治疗7d滴眼(3次/d,7d)对兔眼的刺激情况;以1.1g/kg、0.56g/kg、0.28g/kg剂量组连续滴眼(4次/d)30天后,观察家兔每周体重、重要脏器系数、血象、血生化指标变化及眼球、重要脏器的病理检测。结果:吉堪明目液对小鼠最大耐受量(MTD)为生药39g.kg-1,无任何不良反应;短期多次给药眼刺激和常规治疗7天给药刺激性试验对兔眼角膜、虹膜、结膜综合评分为0,均无刺激作用,眼球病理检测无异常;连续滴眼30天后外观行为、每周体质量、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脏器系数、与空白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眼球和脏器病理检测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明显病变,停药后也未见药物延迟毒性反应。结论:本藏药制剂未发现毒性反应,其临床应用是安全和无刺激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复方鲜竹沥口服液对小鼠、大鼠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和长期毒性反应。方法 :用 15 4 .2 g·kg- 1 (生药量 )饲喂小鼠做急性毒性实验 ,观察动物的一般状况 ;采用 6 .4 5 ,12 .9,2 5 .7g·kg- 1剂量和空白对照组给大鼠连续灌服 32 d,停药 14 d,观察大鼠的生长发育、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 ,并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急性毒性实验显示小鼠无一死亡 ;长期毒性实验显示大鼠的进食量、行为、体重、脏器系数和血清生化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复方鲜竹沥液的临床拟用量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