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是一种通过实时监测网络以发现入侵攻击行为的安全技术。随着入侵检测技术的发展进步,目前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文章在综合分析各种入侵检测技术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基于Snort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能快速发现入侵行为,实时报警,提高网络防御体系的完整性。该系统采用基于规则的网络信息搜索机制,对数据包进行内容的模式匹配,从中发现入侵和探测行为。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网络入侵取证和多Agent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多Agent的网络入侵取证系统的模型,并详细描述了入侵检测与取证的过程和方法。将入侵检测和计算机取证技术结合在一起,在遭受入侵时能实时地收集可靠的证据,完成入侵事件的检测和取证分析,弥补了入侵检测系统的不足,有效地阻止了黑客攻击。  相似文献   

3.
在结合了入侵检测系统和犯罪取证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入侵检测取证系统。当遭受入侵时,即起到防护作用,同时又实时地收集证据。数据挖掘技术分别应用于入侵检测部分和取证部分,使得检测模型的生成、分发自动化、智能化,提高了检测效率;使得取证系统数据分析速度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网络入侵取证和多Agent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多Agent的网络入侵取证系统的模型,并详细描述了入侵检测与取证的过程和方法.将入侵检测和计算机取证技术结合在一起,在遭受入侵时能实时地收集可靠的证据,完成入侵事件的检测和取证分析,弥补了入侵检测系统的不足,有效地阻止了黑客攻击.  相似文献   

5.
在入侵检测系统Snort的基础上,结合网络实时危险评估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的网络入侵检测报警模型SAIM。给出了网络环境下记忆细胞的表示方法,以及记忆细胞实时危险计算过程,建立了主机分类及总体实时危险计算方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网络入侵检测报警模型。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均表明,SAIM模型能有效进行关联报警,提高报警质量。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入侵检测系统的不足,在对入侵检测技术和生物免疫原理比较的基础上,引入并利用可疑度的概念,将基于主机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原理的混合式入侵检测模型。该模型参考免疫系统的分层机制,模拟其否定选择、科隆选择及直接被动免疫过程,并对自我集的实时流定义方法,检测元的生命周期等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7.
基于时态知识模型的网络入侵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凌军  曹阳  尹建华  黄天锡 《计算机学报》2003,26(11):1591-1597
在分析国内外现有入侵检测技术和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时态知识模型和可变滑动窗口的实时模式提取算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基于规则的、层次化的智能入侵检测原型系统(RIDES).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能快速检测网络入侵,而且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够适应不同的网络应用环境.  相似文献   

8.
李文龙  于开  曲宝胜 《电脑学习》2012,2(3):23-28,32
在分析研究snon系统的优缺点的基础上,利用其开源性和支持插件的优势,针对其对无法检测到新出现的入侵行为、漏报率较高以及检测速度较低等问题,在snon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入侵检测中的数据挖掘技术,提出一种基于snort系统的混合入侵检测系统模型。该系统模型在snort系统原有系统模型基础上增加了正常行为模式构建模块、异常检测模块、分类器模块、规则动态生成模块等扩展功能模块。改进后的混合入侵检测系统能够实时更新系统的检测规则库,进而检测到新的入侵攻击行为;同时,改进后的混合入侵检测系统具有误用检测和异常检测的功能,从而提高检测系统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9.
基于Bro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设计及实现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滨  任守纲  夏欣  朱淑鑫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12):2814-2816,2936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应用迅速普及开来,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了应对日趋严峻的网络安全现状,在遵循公共入侵检测框架和入侵检测消息交换格式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对比不同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基础架构的性能和复杂度,设计了一个基于一种新一代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基础架构--Bro的实时高速网络入侵检测系统,详细阐述了系统的设计方案,深入分析了系统各组件的功能,并对具体的实现策略进行了细致的剖析.  相似文献   

10.
实时入侵检测系统的优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时入侵检测系统试图检测并响应实时的攻击。当网络中的数据量不大时,普通的IDS系统便可胜任,当网络中出现海量数据(事件)或者遇到过载攻击时,需采用优化处理的方法。文章研究了实时入侵检测系统规则集的选取规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实时入侵检测系统的优化方法,能有效地增强IDS系统在海量数据情况下的入侵检测功能。  相似文献   

11.
道路转向延迟的动态对偶图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统的道路转向延迟对偶图表达法缺乏对交通网络时间依赖特性的考虑,不适合动态路径规划问题的求解。本文将时间因素引入到对偶图中,发展了一种动态对偶图模型,将交通路网表达为动态对偶网络,并为之定义了FIFO(先进先出)条件,推导了满足FIFO条件的动态行程计算方法,设计了时间依赖的标号设定最短路径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对偶图模型和动态对偶网络,能有效表达路网转向延迟,在以出行时间为标准的动态路径规划中,基于动态对偶网络的路径规划结果可节省约16%的出行时间。  相似文献   

12.
考虑到推荐算法存在数据稀疏及模型复杂度较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协同知识图谱与优化图注意网络的推荐模型。将用户/项目知识图谱与用户-项目交互图结合为协同知识图谱,嵌入到优化的图注意网络模型中,这不仅可以很好地缓解数据稀疏问题,还能更大程度地挖掘用户的潜在兴趣和高阶关系;使用优化的图卷积网络,通过去除特征转换和非线性激活模块,可以在不影响整体推荐性能的基础上极大地降低模型复杂度;结合基于偏差的注意力机制,及时感知候选项目与用户真实感兴趣项目之间的偏差,提升模型的训练效率。在Movielens数据集和Douban数据集上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推荐性能和时间复杂度方面,相比对比算法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网络数据中出现的大量节点属性和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给链路预测提出了新挑战。基于注意力机制和循环神经网络对随时间演化网络进行建模,提出了DTA-LP模型。与传统的静态链路预测算法相比,DTA-LP使用LSTM捕获时序信息,动态预测可以更好应用于现实网络;与基于网络拓扑的动态链路预测算法相比,DTA-LP可以聚集高阶拓扑特征,有效挖掘网络邻域信息;与基于属性网络的动态链路预测算法相比,DTA-LP可以加权融合网络拓扑属性,提高预测精度。在4种真实数据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结合网络已有先验知识,以较高的MAP值来预测未来网络中的边,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关系数据可抽象为网络,在通常情况下,缺乏对这些现实网络背景知识的了解。为了评价图聚类算法在现实网络上的性能表现,构建了一种接近现实的网络模型,通过算法在模型网络上的性能表现来推断其分析现实网络的能力。为了确保此推断的合理性,构建的模型网络具有与所研究网络完全相同的一阶统计特征。同时,构建的模型网络可具有任意设定的集团结构,这就相当于给定了背景知识,即真实的分类信息是已知的。实例说明,构建的模型为客观评价图聚类算法提供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design of face tracking algorithm and visual state estimation for a mobile robot face tracking interaction control system. The advantage of this design is that it can track a user's face under several external uncertainties and estimate the system state without the knowledge about target's 3D motion‐model information. This feature is helpfu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real‐time visual tracking control system.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change in skin color due to light variation, a real‐time face tracking algorithm is proposed based on an adaptive skin color search method. Moreover,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robustness against colored observation noise, a new visual state estimator is designed by combining a Kalman filter with an echo state network‐based self‐tuning algorithm. The performance of this estimator design has been evaluated using computer simulation. Several experiments on a mobile robot validate the proposed control system. Copyright © 2010 John Wiley and Sons Asia Pte Ltd and Chinese Automatic Control Society  相似文献   

16.
A statistical model-based video segmentation algorithm is presented for head-and-shoulder type video. This algorithm uses domain knowledge by abstracting the head-and-shoulder object with a blob-based statistical region model and a shape model. The object segmentation problem is then converted into a model detection and tracking problem. At the system level, a hierarchical structure is designed and spatial and temporal filters are used to improve segmentation quality. This algorithm runs in real time over a QCIF size video, and segments it into background, head and shoulder three video objects on average Pentium PC platforms. Due to its real time feature, this algorithm is appropriate for real time multimedia services such as videophone and web chat. Simulation results are offered to compare MPEG-4 performance with H.263 on segmented video objects with respects to compression efficiency, bit rate adaptation and functionality.  相似文献   

17.
庞博  谢政  陈挚  张军 《计算机工程》2010,36(7):252-254
动态(时间依赖的)容量网络与传统静态网络相比更具现实意义,在交通网络、物流网络和通信网络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时间依赖网络最短路算法的基础上,研究具有实际背景的动态容量网络的最小最大时间流问题,给出求动态容量网络的最小最大时间流的多项式算法和算法的应用实例,其时间复杂度为O(mMv)。  相似文献   

18.
The problem of constructing an adequate and parsimonious neural network topology for modeling non-linear dynamic system is studied and investigated. Neural networks have been shown to perform function approximation and represent dynamic systems. The network structures are usually guessed or selec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esigner’s prior knowledge. However, the multiplicity of the model parameters makes it troublesome to get an optimum structure. In this paper, an alternative algorithm based on a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The developed neural network model should fulfil two criteria or objectives namely good predictive accuracy and minimum model structure.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able to identify simulated examples correctly, and identifies the adequate model for real process data based on a set of solutions called the Pareto optimal set, from which the best network can be selected.  相似文献   

19.
在SYN Flooding攻击检测中,为了检测算法能够实时快速准确地完成检测功能,在异常发生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发出警告,同时又必须保证警告结果的准确.根据网络TCP通信业务中SYN数据包与FIN(RST)数据包流量的变化特点,利用变动和式累积检验算法PCUSUM建立检测系统,对归一化后的SYN包与FIN(RST)包差值进行实时监控,检测网络流量异常.检测过程中,算法不需要建立正常业务和攻击行为的详细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保持相同检测准确度情况下,算法对SYN Flooding攻击具有较短的报警时间,提高了检测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