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毕薇  林志坚 《广东化工》2016,(13):110-111
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点,文章介绍了几种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分析了不同修复技术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同时在此基础上,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旨在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2.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已经成为当今生态环境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受到广泛关注。立足于国内外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前沿,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进行了简单介绍,同时详细阐述和分析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主要修复技术,如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等,针对各种修复技术的特点和缺点,提出了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领域的改进和发展方向,为土壤修复技术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张丽  张玉歌  顾燕  陆文霞 《广东化工》2016,(17):112-114
微生物法是土壤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文章介绍了微生物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机理及修复技术现状,综述了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微生物法-化学法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为微生物法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理论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土壤,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问题日益显现,不仅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还出现了生物富集现象,最终将危及人类自身,因此很有必要对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进行治理。指出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和来源,综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现状,当前主要有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生物质炭修复技术以及复合修复技术。单一修复技术需要综合考虑其适用性、修复效果、成本、修复时间等,并须对已修复土壤进行长期监测,因此探索其他经济、高效、环保的修复技术或者复合修复技术将是未来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从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现状入手,介绍了以生物、物理、化学修复技术为基础的各联合修复体系,主要包括以植物修复为核心的微生物-植物、化学-植物、动物-植物、植物-植物以及以电动修复和化学淋洗为核心的各种联合修复体系。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一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联合修复体系可显著提高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尤其是以植物修复为核心的联合修复技术,以其低能耗、环境友好等优势,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分析了目前土壤重金属修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李丽 《辽宁化工》2011,40(5):472-473,535
总结了现有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包括:植物萃取技术、植物固化技术、根圈生物修复技术和植物挥发技术,并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形势严峻。对农田重金属污染阻控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主要内容。由于微生物修复具有高效、安全、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诸多优点,从而成为近年来主要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法,因此微生物修复技术在阻控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概述了微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的概念和方法,利用微生物降解、吸附、转化等作用发展的微生物修复技术,在生物刺激、生物强化、固定化微生物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后续研究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提供了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目前较常用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有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了解到不同修复技术的适用性和局限性;详细阐述了零价铁修复技术的发展概况,以及零价铁用于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可行性和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熊钡  邵友元  易筱筠 《广东化工》2013,(24):92-93,89
分析了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状况,总结了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修复技术,包括物理化学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和农业修复四种技术,并对四种修复技术进行了比较,使人们了解不同修复技术的特点及适用条件.对今后重金属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目前较常用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有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了解到不同修复技术的适用性和局限性;详细阐述了零价铁修复技术的发展概况,以及零价铁用于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可行性和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生物质炭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充分发挥生物质炭多孔性、表面活性、选择性吸附和高碱性等性能在有效控制重金属生物迁移中的作用,以期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提供参考。介绍了我国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概况,综述了生物质炭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植物修复、化学淋洗、土壤性能改良、固化/稳定化、热解吸修复和电动力学修复等技术的应用情况,简要概述了原料种类、热解温度和表面官能团对生物质炭性质及生物质炭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并展望了生物质炭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土壤重金属的稳定化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俊颖  何绪文  黄占斌 《化工进展》2019,38(9):4308-4319
随着工业的发展,特别是采矿冶炼等行业的发展,使含重金属的废弃物进入土壤,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极大威胁。本文以湖南怀化某铅锌矿渣堆放地周围污染土壤为研究目标,通过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稳定化实验,筛选出对目标重金属(Cd2+、Pb2+、Zn2+)具有最佳稳定效果的稳定剂,探究了稳定剂对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稳定机理,并在模拟酸雨淋溶条件下研究了最佳稳定剂对重金属离子的长期稳定化效果。稳定化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土壤重金属离子均有稳定化作用,其中羧甲基壳聚糖的稳定效果最好,其使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可迁移性及生物有效性明显降低。通过重金属形态分析、扫描电镜(SEM)及X射线衍射(XRD)分析得出稳定剂与土壤中重金属离子发生反应生成络合物,并通过机理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羧甲基壳聚糖的稳定效果最好;淋溶实验表明,羧甲基壳聚糖对土壤中重金属离子具有长期稳定性,经其稳定后土壤中重金属离子以更稳定不易迁移的形态存在,且使土壤环境得到改善,增强了土壤本身对重金属离子的稳定。羧甲基壳聚糖有望成为修复重金属(Cd2+、Pb2+、Zn2+)污染土壤的优良稳定剂。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Many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 (PAH) contaminated sites also contain high levels of toxic heavy metals. The presence of heavy metals can adversely affect PAH biodegradation. Encapsulation of bacterial cells has been shown to improve survival and activity of cells under various environmental stresses. This study examined if encapsulation of a phenanthrene‐mineralizing bacterial strain could improve its survival and phenanthrene degradation in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soils. RESULTS: Alginate encapsulation did not improve survival and phenanthrene degradation by Pseudomonas sp. UG14Lr in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soil. Phenanthrene degradation by, and survival of, free cells and alginate‐encapsulated cells were similar in soil contaminated with 5 mg kg?1 dry soil of As, Cd, or Pb. The number of UG14Lr cells decreased to undetectable level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each heavy metal was increased to 100 mg kg?1 dry soil. UG14Lr, when inoculated as free cells, survived the best and they were detected over 60 days of incubation in soil. Cells in both wet and dry alginate beads survived less well than free cells at the higher metal concentrations. Correspondingly, phenanthrene degradation in soil inoculated with free UG14Lr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soil inoculated with alginate‐encapsulated cells. CONCLUSION: Alginate encapsulation adversely affected the survival and phenanthrene degradation ability of UG14Lr cells in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soil. It is postulated that alginate may have concentrated the metals which in turn increased the toxicity to UG14Lr cells. The results are of interest to those interested in the use of encapsulation technology to formulate microbial cells for bioremediation purposes. Copyright © 2009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4.
胡洁  梁慧锋 《广东化工》2011,38(4):160-161
重金属污染后的土壤严重威胁着环境安全,植物的土壤修复技术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利用植物的萃取、挥发、稳定、根系过滤等不同方法对土壤中的重金属吸收富集,达到去除重金属的目的。土壤的性质和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是影响超富集植物吸收富集重金属的影响因素。植物修复技术是新兴高效、绿色廉价的修复途径,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生态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5.
何启贤 《广州化工》2012,40(22):44-46
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重金属污染土壤可以通过工程技术、化学方法和生物技术进行修复,这些修复技术分别适应于不同类型的土壤污染,其中近年发展起来的植物修复技术因成本低廉、操作安全而等倍受关注。介绍了当前国内土壤重金属污染形势,综述了不同修复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金属土壤污染是国内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本文在对贵冶周边区域土壤监测分析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评述的基础上,切实地、有针对性地提出该项目区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7.
熊璇 《广州化工》2012,40(13):29-31
化学方法作为植物修复的辅助措施,能有效提高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效率。综述了化学方法强化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螯合剂、表面活性剂和酸碱调节剂强化植物修复的作用机制及应用效果,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重金属污染土壤淋洗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工业发展的快速发展,大量重金属排放到环境体系中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研究经济高效的方法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成为焦点。淋洗技术因其能够高效、彻底地去除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等优点受到人们关注。本文对土壤淋洗技术的概况作了简述,对目前淋洗剂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方面的技术特点、适用范围、作用机制进行了总结,对影响淋洗技术的因素和限制条件进行了分析,同时列举了国外经典的化学淋洗修复工程的案例,以期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The implementation of soil washing technology for the treatment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soils is limited by the toxicity and unwieldiness of the remaining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sludge. In this work, the feasibility of combining electrodialytic remediation with heterotrophic leaching for decontamination of the sludge was investigated. The ability of 11 organic acids to extract Pb from the fine frac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grains < 63 µm) was investigated, and application of the acids as enhancing reagents during electrodialytic remediation (EDR) of Pb‐contaminated soil fines in suspension was tested. Five of the acids showed the ability to extract Pb from the soil fines in excess of the effect caused solely by pH changes. Addition of the acids, however, severely impeded EDR, hence promotion of EDR by combination with heterotrophic leaching was rejected. In contrast, enhancement of EDR with nitric acid gave promising results. Copyright © 2007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重金属和石油烃复合污染土壤中,腐植酸对草本植物吸收重金属的影响。结果显示:腐植酸大幅度地降低了污染土壤中可溶性和交换态重金属含量,但提高了植物可利用态重金属含量。土壤添加腐植酸后,除Ni外,重金属潜在生物有效性和可淋出性因子大于1,这表明大多数重金属对植物具有潜在的有效性。此外,腐植酸增加了铅(Pb)、铜(Cu)、镉(Cd)和镍(Ni)在供试植物幼苗和根部的积累,最高的是高羊茅幼苗,达264.7%,生物富集系数从0.30提高到1.10。芸苔根中Ni和Pb的生物富集系数也有所提高。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石油烃与重金属同时污染的情况下,加入腐植酸可以促进植物吸收重金属,但降低重金属淋失,防止地下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