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存在问题 广西鱼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1号线Φ4 m×56 m回转窑于2002年1月投产使用,到2005年7月开始发现大齿圈腹板出现多处裂纹,其中弹簧板支撑销轴孔部位有三处相当严重.经仔细检查发现大齿圈在铸造时就存在多处铸造缺陷(裂纹),经补焊处理后加工出厂,造成部件内应力没有完全消除,导致在使用过程中继续出现裂纹,并不断扩散恶化.  相似文献   

2.
2000年8月,我厂一分厂用于烘干混合材的1.5m×12m回转烘干机,在运行中发生了大齿圈断裂事故。经现场检查,断裂位置(见图1)在大齿圈一个对口接合面附近的弹簧板联接支座处,裂口离支座筋板仅90mm。裂口起始于内部(指半径方向),且内部一部分裂口是旧痕。据此分析认为,造成大齿圈断裂的主要原因是其本身存在裂缝缺陷,再加之裂缝在弹簧板联接处,烘干机启动时有一定的冲击作用,时间一长,旧裂缝扩展而导致最后断裂。大齿圈断裂后,由于无备件,加之生产任务又较紧张,于是采用紧急修复措施,仅用不到3个班的时间就恢复…  相似文献   

3.
<正>0前言回转窑是水泥生产的核心设备,大齿圈是回转窑传动装置中最关键部件之一,其安装质量直接影响着回转窑传动系统的平稳性、回转窑运行的稳定性、窑内衬的使用寿命及回转窑运转率。2017年,我公司年产60万t白色硅酸盐水泥产能置换项目回转窑(Φ4.3m×64m)在安装过程中,弹簧板与筒体连接后出现大齿圈径向与端面跳动公差偏大的情况,经反复调整,有效找正了大齿圈位置。1回转窑传动装置情况  相似文献   

4.
黄少清 《水泥》2006,(1):46-46
1故障情况 2000年4月,我厂一分厂Ф2.2m×6.5m水泥磨大修后,出现大齿圈每转1周有2次振动和异响的现象.大齿圈齿型为直齿,齿数158,模数22,齿宽360mm,转速21.4r/min.我厂对可能引起大齿圈振动的各因素进行了排查,包括大小齿轮的轮齿表面、齿顶间隙、啮合接触面积、两半大齿圈连接处的相邻两齿顶面径向跳动、两半大齿圈剖分面塞尺塞入深度、连接螺栓的紧固程度等,未发现异常.  相似文献   

5.
吴敬 《四川水泥》2011,(5):88-88,90
某厂一台Φ3×80m湿法窑改造成Φ3×50m干法窑,在清理传动大齿圈的污垢后,发现齿圈轮辐上有几处裂纹,由于现场无检测设备,故裂纹深度无法检测。为保证继续使用,决定进行补焊修复。分析了裂纹产生的原因,并介绍了具体的焊修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6.
1问题的提出 我厂于1996年开始生产的φ3m系列磨机大齿圈,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出现连接螺栓断裂、螺母松脱、结合面开口而无法收紧以及结合面处轮齿啮合振动大、噪声高等不良现象,严重制约了球磨机运转率和台时产量的提高.经过详细的观察、分析和研究,发现上述种种问题均与齿圈对接结合面的设计和制造有关.本文以φ3m×11m磨机为例,对其大齿圈结合面结构的改进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7.
龚华 《水泥》2005,(1):61-62
1问题的提出我厂于1996年开始生产的Φ3m系列磨机大齿圈,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出现连接螺栓断裂、螺母松脱、结合面开口而无法收紧以及结合面处轮齿啮合振动大、噪声高等不良现象,严重制约了球磨机运转率和台时产量的提高。经过详细的观察、分析和研究,发现上述种种问题均与齿圈对接结合面的设计和制造有关。本文以Φ3m×11m磨机为例,对其大齿圈结合面结构的改进作一介绍。2原因分析改进前齿圈对接结合面结构见图1所示。图1改进前齿圈对接结合面结构其结构存在以下问题:1)结合面接触面积过大,加工时不易达到较高的平面精度,故而很难保证齿根处结…  相似文献   

8.
<正>1设备情况我公司Φ4.8m×72m回转窑2005年3月投产,斜度3.5%,转速0.403~4.03r/min,单边传动,齿轮模数40mm,小齿轮齿数23个,大齿圈齿数188个。2005年8月一场暴雨造成山体滑坡,将窑主电缆砸断,致使窑突然停机,且长时间无法转窑,造成窑筒体弯曲严重,距大齿圈5m处测量筒体的弯曲度在25~40mm(根据窑工况不同而不同),在运行中无法校  相似文献   

9.
1大齿轮反面使用我公司l号4m×60m回转窑,其传动装置大齿轮设计为对称两半齿圈,大齿圈装配如图1所示。现场组装,用螺栓连接为一个整体,并用销钉5定位,保证两半齿圈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径向错位。筒体与大齿圈之间采用柔性联接,即采用切向弹簧板联接,弹簧板3的一端与简体9用铆钉相铆接,另—端用螺栓固定在人齿圈4的凸缘上。经过十多年的运行,耳板1上90m m孔和定位销孔磨损严重;筒体上安装大齿轮的部位因多年高温氧化、腐蚀,筒体板厚由原设计22m m减薄到14~16m m,局部只有10m m,并产生多处纵向裂纹;部分弹簧板与筒体连接铆钉脱落,弹簧板受力不…  相似文献   

10.
李鹏鹏 《水泥》2015,(12):41
<正>1故障现象及分析我公司Φ3.2m×13m边缘传动水泥磨机于2009年6月投产,一直运行平稳,2015年5月27日开机运转半小时后,出现减速机振动较大,大齿圈周期性出现异响,减速机低速齿每转一周出现"腾、腾"的响声,大齿圈每转一周也出现同样的响声,通知立即停车,打开减速机壳体进行检查,发现减速机齿面啮合仅为50%,同时用塞尺检查轴承间隙未发现异常,随后对磨机传动部分进行了检查,也未检查出异常,打  相似文献   

11.
刘晓晔  汪峰 《水泥》2021,(4):74
我公司有2条5?000 t/d熟料生产线,回转窑为Φ4.8 m×74 m,传动装置的润滑采用油浸式润滑配带油轮的方式,油品使用C-F3齿轮油。油浸式润滑是在大小齿轮啮合下方设置带油轮,带油轮下部浸入油池润滑油中,与小齿轮啮合传动,将润滑油带起并涂抹到小齿轮啮合面,再通过小齿轮与大齿圈啮合将润滑油带起并涂抹到大齿圈啮合面,达到连续润滑的效果。但传统带油轮运转不稳定,经常出现带油管掉落和转轴断裂变形的现象,严重时导致停窑。同时采用油浸式润滑方式因窑筒体弯曲,大齿圈密封失效,运行中在小齿轮轴低端、大齿轮罩、检查门等处漏油,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12.
我公司一台Ф2.2m×6.5m水泥磨,2006年7月更换大齿圈和小齿轮后,运行时振动和响声较大,两半大齿圈剖分面的8个连接螺栓中的4个也出现掉落和拉断现象。开始我们认为是新齿轮磨合的一个过程,因此,只是更换连接螺栓,没有太重视。到2007  相似文献   

13.
我公司一条日产5 000 t水泥熟料生产线,于2009年9月建成投产。其窑型为Φ4.8 m×720m回转窑,斜度3.5%,为3档支撑窑,传动方式为一台7100kW直流调速电机通过JH800C-SW306-31.5减速机带动开式齿轮幅实现传动。其中大齿轮设计为剖分式结构,两个半齿圈两端通过4条螺栓紧固,并通过12块弹簧板铆接在筒体上带动窑筒体做回转运动。2015年9月大齿圈在6号弹簧板位置出现裂纹,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其裂纹长度也不断伸长。当时正值水泥销售旺季,如停窑处理,将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但若不进行处理将造成严重的设备事故。  相似文献   

14.
我厂一分厂Φ2.2×6.5m水泥磨在大修后,出现大齿圈每转一周跳动二次的现象。经分厂多次对各怀疑部位重新调试后仍然无法排除该故障。该磨机大齿圈有158齿,模数m=22,齿型为直齿,齿宽360,转速为21.4r/min。本人通过  相似文献   

15.
1设备状况沈阳于洪水泥公司Φ4.3m×8.5m生料磨为边缘传动,大齿圈外径Φ6 778.23mm,宽度930mm,总重32t,剖分式结构。大齿圈和筒体法兰的连接见图1,有  相似文献   

16.
吴敬  李辉 《水泥》2011,(2):52-52
1设备状况 沈阳于洪水泥公司中4.3m×8.5m生料磨为边缘传动,大齿圈外径Φ6778.23mm,宽度930mm,总重32t,剖分式结构。大齿圈和筒体法兰的连接见图1,有84个M42连接螺栓,无定位螺栓,螺孔直径是Φ48mm,传递动力靠大齿圈止口与简体法兰接触平面的摩擦力。  相似文献   

17.
回转窑用大齿圈为铸造成型,其质量是QCP控制的重中之重。大齿圈不仅要使用超声波无损检测(UT)对其内部铸造质量进行严格检测,而且在成品时需使用磁粉无损检测(MT)对其表面进行检测。UT检测不合格时,通常齿圈不可使用,UT检测合格但MT检测不合格,尤其是齿面存在疏松、夹渣、微裂纹等缺陷而导致MT检测不合格时,对缺陷进行打磨清理干净即可。此时的问题是,表面外观(VC)检测不合格。为了解决该问题,一种表面冷焊技术被运用到齿面修复上,该技术只是针对齿圈外观进行"美化"修复,对齿圈本身的性能不会产生任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刘建林  张芝良 《水泥》2009,(10):48-48
1 故障现象 2007年我公司新建一条年产60万t钢渣水泥生产线,装备有中3.2m×13m边缘传动的水泥磨两台。磨机大齿圈由两个半齿圈组合而成,大齿圈在出厂时已经过预组装和检查,在现场安装时,根据预装的标记对号入座装配。但是,其中一台磨机大齿圈安装时出现了问题,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9.
邓志强 《水泥》2007,(11):48-48
我公司一台φ2.2m×6.5m水泥磨,2006年7月更换大齿圈和小齿轮后,运行时振动和响声较大,两半大齿圈剖分面的8个连接螺栓中的4个也出现掉落和拉断现象。开始我们认为是新齿轮磨合的一个过程,因此,只是更换连接螺栓,没有太重视。到2007年2月开机时振动和响声都很大,连接螺栓掉落和拉断故障也频繁出现,  相似文献   

20.
章文明 《水泥》2012,(9):67-68
我公司Φ4.8m×72m回转窑于2005年3月份投产.2011年9月22日,Ⅱ档轮带靠窑头方向自轮带表面端角起有250mm×250mm可见裂纹.该轮带为矩形实心断面,材质为ZG35SiMn,规格为950mm×450mm.我们对轮带裂纹进行了焊接修复. 1 问题分析 经分析,认为轮带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为轮带铸造存在缺陷,使轮带局部组织存在沙眼、夹渣等孔隙,相对疏松,硬度分布不均,在高温、重载循环环境下易出现微裂纹. 前些年该轮带曾长期用水浸冷却,在轮带与托轮的线性重碾下,水会传导瞬时的封闭超高压,也加速了微裂纹的扩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