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我院手术室库房管理的创新方法,重点介绍了二级库房的开放式管理模式及与计算机网络连接,通过人机对话方式实现对高价值医用消耗品自助领用,从而使手术室的高价值消耗品做到零库存管理.  相似文献   

2.
吴蓉  吴晓东  金蓓  代勇 《西部医学》2008,20(2):441-442
目的针对医院规模扩展,成本不断上升,避免资材管理混乱加重医院经营及病人负担,结合医院自身发展,探索医院物流管理从简单成本节约到成本改善的有效控制,规范科室物资领用,降低医用资材成本。方法通过对物资实行单一品牌定点采购,前期数据进行统计并做分析后,在临床科室建立二级库房。结果库房标准规范,节约人力物力,病人就医成本有所降低。结论实施流程优化,在临床科室建立二级库房确实可行。  相似文献   

3.
吴晓澄 《中国医疗前沿》2008,3(11):41-41,16
本文介绍了我院医用材料二级库房管理系统,对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给出了解决方案,进一步改进并完善了医用耗材二级库房网络化管理模式,规范了二级库房工作流程,减少了医疗耗材的流失和积压,实现了科室医疗耗材的管理与成本控制,使医用耗材在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方面的管理更规范、更科学、更便捷。  相似文献   

4.
医疗耗材网络化管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我院医用材料二级库房管理系统,对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给出了解决方案,进一步改进并完善了医用耗材二级库房网络化管理模式,规范了二级库房工作流程,减少了医疗耗材的流失和积压,实现了科室医疗耗材的管理与成本控制,使医用耗材在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方面的管理更规范、更科学、更便捷。  相似文献   

5.
全程化医院物资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全程化医院物资管理系统能够对医院物资的计划采购、验收入库、发放或领用、在用、实际消耗、库存定额等各个环节均实行严格的管理。其中对医院的高值耗材、一次性医用材料、一次性其他材料的管理改变了传统的物资管理模式。探索实行实耗实销的管理办法。该系统的应用必将极大地提高医院物资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黄文霞  谭永琼  李蓉梅 《西部医学》2007,19(6):1244-1245
目的探讨手术室耗材的管理流程。方法手术室医用耗材的流程管理从传统领用方式改变为在手术室建立物资设备部分库房,实现所有的手术耗材直接由设备部工作人员对手术间进行补给。结果设备部工作前移,直接服务于临床,既降低成本,又提高了服务质量。结论新的物资管理流程既规范了医用耗材的物资管理,又方便了临床一线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我院目前医用消耗性材料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进一步改进并完善了医用耗材二级库房网络化管理模式,规范了二级库房工作流程.使医用耗材在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方面的管理更规范、更科学、更便捷.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和谐使命”海外医疗服务及医用耗材领用特点,为今后“和谐使命”海外医疗服务医用耗材筹备提供合理、科学的建议,以科学、合理制订各科室医用耗材领取发放比例。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谐使命-2017”海外医疗服务8个国家及“和谐使命-2018”海外医疗服务10个国家共18个服务站点的医疗服务人次、医用耗材发放数量及发放各科室耗材数量比例特点。结果 2次任务共诊疗110983人次,手术治疗587例次,住院治疗454人。出航前的科室展开是医用耗材领用的高峰(43.80%,241543/551510)。基础医用耗材领用主要是在海外医疗服务期间(49.72%,274225/551510),专科医用耗材领用主要是在科室展开期间(11.43%,63046/551510)。科室医用耗材领用主要为门诊中的综合科室(42.39%,233811/551510)、手术室(22.99%,126784/551510)、病房(9.67%,53319/551510)及辅诊科室中的影像科(4.19%,23085/551510)。在科室展开与海外医疗服务期间,综合科室、口腔科、眼科、妇科、检验科、特检室、影像科、消毒供应科、手术室、病房、其他在基础医用耗材与专科医用耗材的领用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科室展开时,综合科室、妇科、检验科、特检室、手术室、病房、其他等主要领用基础医用耗材,口腔科、眼科、影像科、消毒供应科主要领用专科医用耗材;海外医疗服务期间,综合科室、口腔科、眼科、妇科、检验科、特检室、消毒供应科、手术室、病房、其他等主要领用基础医用耗材,影像科主要是领用专科医用耗材。结论 不同科室、不同任务阶段科室对医用耗材的领用不同,需加强耗材管理提高耗材领用发放的针对性,各科室医用耗材的领用量及发放比例可为以后任务筹备、领用发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医用卫生材料招标采购这几年来的实践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客观评价当前医用卫生材料招标采购制度实施的情况?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及对策?方法:采用比较分析法,以南京市的招标前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专家进行咨询,对招标采购相关人员进行访谈?结果:医用卫生材料使用量增长速度很快,医院总收入增长与医用卫生材料支出相关程度高,医用卫生材料增长速度与高值耗材增长速度相关程度高?2003~2007年南京市医用卫生材料集中招标采购中,部分产品价格有明显下降?结论:医用卫生材料招标采购政策方向是对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5S”管理理念在基层医院二级库房日常管理活动中。方法2013年5月—7月对我院26个临床科室库房货架、物品、材料实施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管理,整理库房清除积压存放的一次性治疗材料,将库房分区,整理、整顿使之可视化。结果库房统一配备货架、货箱、固定基数、制作标识,库房实施指纹锁控制,物品定人管理、定人检查、定人清扫、定时请领、专人配送,库房整洁,物品摆放有序、无库存失效过期现象,标示清晰,拿放节力。结论“5S”管理是库房管理的有效方法,摆脱了库房物资摆放凌乱无序的现状,防止了大量物品积压过期浪费现象,降低了科室存储材料成本,杜绝了过期物品,减轻了护理人员的清点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华西医院麻醉科体外循环亚专业不良事件报告并进行根因分析,以提高心脏直视手术中体外循环管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至2013年间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总例数以及其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近7年来心脏体外循环手术共12 937例,其中不良事件报告38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40,体外循环对患者造成损害的不良后果发生率为1/2156,引起后遗症和死亡各2例。根因分析结果为体外循环技术人员人为因素占不良事件的39.47%,且导致的不良后果占50%;耗材因素居第二(31.58%),但无相关不良后果。结论体外循环期间人为因素是导致不良事件的主要因素,其次是耗材因素。因此,灌注人员临床技能规范化培训和制定标准化流程可有效地降低体外循环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非脑死亡患者399例放弃治疗后死亡伦理与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399例非脑死亡患者在住院期间放弃治疗后死亡的事例,分析放弃治疗的原因、放弃治疗涉及医学、伦理、法律和社会保障等问题。方法重审我院2007—2008年死亡的病历,将放弃治疗后死亡的病历分类分析统计。结论病情恶化、病程不可逆转是放弃治疗的主要原因。医生应该尽告知义务.要尊重患者生命权、健康权、知情权、选择权、决定权和隐私权。医生没有放弃治疗的权利。患者和家属应该签署“放弃治疗”的医学文书,以示对“放弃”负责和承担相关后果。在法律的基础上,弘扬我国社会和谐,人文道德,医学伦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二级公立综合医院床位和人员的适宜规模,为控制公立医院规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确定医院投入和产出指标,利用DEAP(2.1)软件,以中国东部地区3个省份的二级公立综合医院为研究样本,分析研究期内各医院规模报酬状态,找出规模报酬拐点,确定二级公立综合医院的适宜规模。结果:2012年各医院横向比较发现,194家医院中仅有17家医院处于DEA有效状态,177家医院处于DEA非有效状态;研究中共发现严格拐点115个,宽松拐点60个。二级公立综合医院适宜规模的严格控制标准为:床位294张,95%CI为(262,326),在职职工483人,95%CI为(437,528);宽松控制标准为:床位363张,95%CI为(291,434),在职职工564人,95%CI为(479,648)。结论:研究建立的医院适宜规模测量方法有效可行,得到的二级公立综合医院规模控制参数可支持政府卫生管理和决策,控制公立医院规模应成为一项长期的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14.
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造口术后延续护理工作为例,分析移动医疗APP应用现状及需求,阐述APP设计原则、技术路线、功能实现及其应用模式与效果,指出该APP的应用能够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开展针对特殊地理生态环境下的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灾害脆弱性研究,明确医院需要应对的突发事件,提高医院危机管理能力,以制订应对策略和预案。方法: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小组组织职工根据灾害脆弱性评分标准进行调查和灾害风险评分,使用改进的KAISER模型计算出危害相关风险值,并进行结果评估。结果:统计结果表明,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灾害相关风险值排在前5位的灾害事件分别是暴力性医疗纠纷、电梯故障、停电、火灾、停水;明确了医院进一步需要应对的重点突发灾害事件。结论:医院可以根据分析结果,从灾害医学的角度出发,做好制定应急预案、开展演习、深入培训等基础工作,为进一步的救治、护理、康复等工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医保费用预付制改革对控制医院医保总费用过度增长的有效性,从而推动预付制的全面施行,保证医保资金收支平衡。方法:采取效果对比方法,分别将仁济医院2009年和2008年的医保完成情况进行比较,并将全市三级医院的医保费用增长比率与仁济医院的医保费用增长比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09年与2008年相比,仁济医院费用增长比指标增长降低2.16个百分点;2009年实际完成比指标节余0.4%,累计节余医保总量250万元。仁济医院的医保费用增长比率远低于全市三级医院的医保费用增长比率。结论:通过预付制度改革,引入医院风险分担机制来抑制供方诱导需求,是解决医保总费用过度增长的一种较好的办法,可进一步深化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北京某三级康复医院推进康复临床融合模式前后工伤医疗费用情况,探讨三级康复医院工伤控费措施的可行性。方法:以2015年1月~2018年5月出院工伤患者住院费用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康复临床融合模式前后住院费用相关指标的变化,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5-2018年该院工伤患者月均出院人次逐年增多(P<0.05),平均住院日逐年下降(P<0.05);2016-2018年出院工伤患者次均费用、药占比逐年下降(P<0.05),耗占比保持稳定。结论:在三级康复医院,实施康复临床融合模式,可有效控制工伤费用的增长,使费用结构趋于合理,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一套方便业务人员设计使用的医院统计信息采集系统。方法:由业务人员进行充分的业务准备,选择国内先进的数据采集工具实现统计信息采集。结果:建立了一套业务规范、符合信息技术标准,能整合不同时期、不同业务系统来源的统计信息采集系统,为统计分析奠定了重要基础。结论:基于业务人员的医院统计信息采集系统方便灵活,可在全国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医疗救助制度在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该制度从实施之日起,就面临着很多困境和难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已有立法进行分析并找出其缺失之处。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建国以来我国医疗救助的立法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我国医疗救助立法缺乏全面规划、政出多门、规则分散、效力低、规范性弱、可操作性差、缺少权威性、系统性和稳定性。结论:我国医疗救助制度采取的是以政策为保障、以行政为推动力量的发展模式,尚未建立较为完善的医疗救助法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