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林建峰  朱惠  郑幼兰 《金属学报》2000,5(2):131-133
目的 观察雷公藤内酯醇的局部刺激作用。方法 采用雷公藤内酯醇对家兔、大鼠和小鼠进行局部刺激。结果 雷公藤内酯醇1.11,2.22,4.44mmol·L-1对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均引起明显的红斑及水肿反应,病理组织学检查,表皮真皮呈明显炎症反应。2.22,4.44mmol·L-1可引起小鼠耳廓明显肿胀。0.55,1.11mmol·L-1局部皮下注射可引起大鼠足跖肿胀,炎症反应于注射后d3达到高峰,并持续7d以上。局部注射可引起明显的疼痛反应以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结论 雷公藤内酯醇具有局部刺激作用,诱导的炎症反应不能为其自身的抗炎作用所拮抗。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LC-MS/MS技术比较研究Combretastatin(CA4)及其磷酸酯二钠(CA4P)前药分别给药于SD大鼠后的药代动力学差异。方法: 12只SD大鼠禁食后分别单次尾静脉给予 50 mg/kg CA4P或 36 mg/kg CA4(等摩尔量),采集不同时间点血样,采用LC-MS/MS方法进行血样药物浓度测定,求算相应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并建立CA4P-CA4转化的药动学模型。结果: 大鼠单剂量 i.v. 50 mg/kg CA4P或 36 mg/kg CA4后,CA4P和CA4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分别为(27126±4142)、(7751±801)、(5037±1433) ng·h·mL-1,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0.85±0.35)、(1.27±0.33)和(0.95±0.65) h。CA4P和CA4在SD大鼠体内药动学行为均无性别差异。结论: 大鼠单剂量 i.v. 50 mg/kg CA4P后,CA4P在体内迅速转化为CA4,相比于直接 i.v. 36 mg/kg CA4,CA4在体内的暴露量(AUC0-∞)显著性提高(P<0.05),消除半衰期t1/2也有所增加,为前药CA4P的药代动力学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 GL) 的两个差向异构体α-GL 和β-GL 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及其特征。 方法 运用HPLC-UV 法检测小鼠单次iv α-GL 或β-GL 53 mg·kg-1后5、15、30、60 和180 min 时体内各组织脏器中的药物含量, 比较、评价两者的分布差异及特征。 结果 α-GL 和β-GL iv 后分布迅速,除血外, 肝中含量最高, 肺、肾、脂肪、心、卵巢、肠、脾、睾丸、肌肉中药物含量依次减小, 脑中最低;肠肝循环的第二峰现象出现在30 min 时;α-GL iv 后早期肝含量显著高于β-GL, 血及其余组织脏器药物含量明显低于β-GL 或与其相近;随时间的延长药物含量迅速降低的同时肠浓度渐高, 至180 min 时α-GL 各组织脏器(除肠外) 药物浓度接近或低于检测限, β-GL 则仍维持较高浓度, 是峰值的30 %~ 70 %。 结论 小鼠iv α-GL 后在体内呈肝分布特异性, 转化成GA 的速率高于β-GL, 无组织蓄积;而β-GL 在体内分布广泛, 代谢较慢, 有蓄积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方治平  刘小康  肖逸 《金属学报》1999,4(2):175-175
目的 研究促智新药普拉西坦在犬和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采用HPLC 方法测定血浆、尿、胆汁及组织中的药物浓度, 分析药物的分布、排泄和血中药物的变化过程。给犬灌服普拉西坦15、30、60 mg·kg-1 后, 进行药代动力学试验, 数据采用3p87 程序计算药代参数。给大鼠灌服30 mg·kg-1 后, 收集胆汁、粪、尿及各组织, 测定其药物浓度。结果 T1/2(ka)为0.61~0.67 h, T1/2(ke)为2.3~3.9 h, Tpeak 约为3 h。大鼠灌服普拉西坦3 h 后各组织中有较高的浓度, 以肾脏为最高, 肝脏次之, 其余依序为肠、肺、肌、生殖腺、脾、脂, 脑组织也能测到一定量。给药6h 后多数组织药物浓度明显下降, 但脑和脂肪组织有所上升。24 h 从胆汁和粪排出原形药物量分别占给药量的28.26%和6.35%。用平衡透析法测定普拉西坦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20.1%~22.2%。结论 普拉西坦在动物体内吸收、分布广、消除也快, 从尿和胆汁中原形药物排出较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梓醇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方法: 建立LC-MS/MS 分析方法,应用Xcalibur 1.4 数据处理工作站,以待测物(梓醇)与内标物(桃叶珊瑚苷)的色谱峰面积比计算大鼠灌胃50、100 和 200 mg/kg 和静脉注射 50 mg/kg 梓醇后,各时间的血浆药物浓度。选用DAS 2.0 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t检验法统计实验数据,计算生物利用度。结果: 梓醇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大鼠灌胃 50、100 和 200 mg/kg 梓醇后,AUC0→∞与剂量呈正比,t1/ 2与剂量无关;大鼠灌胃与静注 50 mg/kg 梓醇后,AUC0→∞分别为 (70±23) 、(104±11) μg·h·mL-1,该剂量下梓醇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 66.7%。结论: 梓醇的吸收和消除呈一级动力学特征,在大鼠体内的绝对生物利用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杜荣辉  管立  戴德哉  张媛  吉民 《金属学报》2004,9(12):1357-1360
目的: 建立内皮素受体拮抗剂CPU-0213 在小鼠和大鼠血清中的检测方法, 测定单次静脉注射(iv) CPU-0213 80 mg·kg-1后在小鼠和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用HPLC 测定小鼠和大鼠血清中的药物浓度, 3P97 程序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 CPU-0213 在0.4~200 μg·L-1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 最低检测浓度为35 μg·L-1。日内差小于2.7 %, 日间差小于6.3 %, 方法回收率大于95.9 %。CPU-0213 在小鼠和大鼠体内的药-时数据均符合二室模型, 消除半衰期分别为83.0±1.8 min 和96.6±11.5 min 。结论: 该方法灵敏、简单, 专属性强, 重现性好。单次iv CPU-021380 mg·kg-1后, 在小鼠和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未见种属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测定兔眼球组织中高三尖杉酯碱(HHT)的含量及其分布。方法 以三尖杉酯碱(HT)为内标,荧光法检测;眼球旁注射HHT,分离各眼球组织分别制匀浆、萃取后进行测定。结果 hHT 与HT 的保留时间(tR) 分别为6.35 min 和4.70 min;在5~200μg·L-1线性相关系数为0.994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3.17±4.31)%。眼球旁注射HHT 2 mg 后兔眼各组织含量按巩膜、角膜、视网膜、玻璃体、晶状体依次下降,并且巩膜组织内含量远高于其他组织,但消除速率却呈相反顺序。结论 球旁注射HHT 可以分布至眼球各组织。  相似文献   

8.
胡霞敏  曾繁典 《金属学报》2005,10(7):828-831
目的: 研究β-七叶皂苷钠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规律。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检测方法, 测定正常大鼠及脑缺血大鼠经静脉注射β-七叶皂苷钠5 mg·kg-1后β-七叶皂苷钠的血药浓度,并对其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进行研究。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及正常大鼠静脉注射β-七叶皂苷钠5mg·kg-1后, 其药代动力学模型符合二室模型。正常大鼠在静脉注射β-七叶皂苷钠后, 血药浓度迅速下降, 大约20 min 后, 其血浆药物浓度已下降50 %,T1/2α=0.343 h, T1/2β =23.325 h 。约2 h 后, 血浆药物浓度下降速率减慢。而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缺血30 min 后, 静脉注射β-七叶皂苷钠后, 其体内药物代谢规律与正常大鼠不同, 药物的代谢速率减慢, 且在3 h 出现一个较低的血药浓度峰, 随后血浓下降。结论: β-七叶皂苷钠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体内的消除较正常大鼠慢, 在体内停留的时间较长。提示β-七叶皂苷钠在临床的对症治疗时应考虑其药代动力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金婉冰 《金属学报》2013,18(8):864-867
目的: 研究葛根素(Puerarin, Pue)对庆大霉素大鼠肾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给予溶媒或葛根素(50 mg·kg-1·d-1)7 d 后,再联合给予 0.9%氯化钠注射液或庆大霉素 140 mg/kg (i.p.)14 d,测定大鼠体重,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含量,计算肌酐清除率(CCr),测定肾组织中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庆大霉素组可致大鼠体重、CCr、NO和 SOD活性下降,血清BUN和SCr及肾组织MDA含量升高,肾脏病理改变明显。给予葛根素明显减轻上述改变。结论: 葛根素有效拮抗庆大霉素所致的大鼠肾损害,可能通过其抗氧化作用及提高NO水平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红杉醇对2型糖尿病大鼠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35只,灌服红杉醇(50、25及 12.5 mg·kg-1·d-1)6周,每天1次。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TG、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含量;ELISA法检测血浆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肝脏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1,Apo-A1)和载脂蛋白B1(Apolipoprotein B1,Apo-B1) 含量;放射免疫法测定肝组织瘦素(Leptin)含量;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改变。结果: 红杉醇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脂、FFA含量,下调肝组织Apo-B1及Leptin水平,上调肝组织Apo-A1的含量,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减少肝细胞间质和血管旁胶原沉积。结论: 红杉醇具有调节2型糖尿病大鼠脂代谢、减轻脂肪肝和肝脏胶原沉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罗慧英  杨林  杨焕  刘渊 《金属学报》2012,17(4):387-391
目的: 探讨当归挥发油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改良线栓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建立脑缺血模型,到达再灌注时限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检测脑梗死体积比、脑含水量及脑血管通透性;血清NO、NOS含量;以及SOD和GSH-Px活性。结果: 当归挥发油可有效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脑梗死体积比、脑血管通透性和脑含水量;降低血清 NO、NOS含量; 增强SOD和GSH-Px活性。结论: 当归挥发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脑组织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抗肿瘤化合物汉黄芩素衍生物GL-V9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及排泄特点。方法:组织分布实验中,灌胃给予50 mg/kg的GL-V9混悬液后,根据既定的时间点处死大鼠,采集相应的血浆样品和胃、小肠、肝脏等组织样品,然后以乙酸乙酯作为提取剂对生物样品进行处理后通过UPLC-MS/MS法测定其中的GL-V9含量。排泄实验中,同样灌胃给予大鼠50 mg/kg的GL-V9混悬液,按照既定的时间段收集粪便、尿液和胆汁样品,测定排泄样品中GL-V9的含量,获得相应的累积排泄率。结果:各组织和排泄样品中GL-V9在2~1 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组织分布实验结果显示,灌胃给药后GL-V9由胃肠道逐渐向肝脏、肺、肾组织分布,在脑、心和血浆中的含量较低。排泄实验表明,口服给药后,粪便中GL-V9排泄量最高,累积排泄率达(75.41±41.77)%。结论:GL-V9在大鼠各组织中的分布较为广泛,尤其是胃肠道、肝脏、肺和肾脏组织,而粪便则是GL-V9在大鼠体内的主要排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N-n-butyl haloperidol iodide,F2) 对早期生长反应蛋白-1(early growth response-1,Egr-1) 转录及表达水平的影响, 及其对心肌炎症及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制成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缺血前5 min, 舌下静脉推注F2, 监测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病理组织切片观察缺血心肌组织炎性反应变化。应用RT-PCR 方法及Western-blot 方法分别检测缺血组织Egr-1 mRNA 及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F2 治疗组心肌组织内炎性反应及Egr-1 的转录与表达均降低, 心肌功能也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F2具有明显抑制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组织内Egr-1mRNA 及蛋白表达、减轻炎性损伤的作用, 这可能是F2 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显著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肺咳宁密炼膏对慢性支气管炎大鼠的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药理学依据。方法: 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观察肺咳宁密炼膏抗炎作用;采用烟熏法建立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光镜下观察各组支气管与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检测各组动物血清和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肺咳宁密炼膏高、中剂量组能明显减轻小鼠的耳廓肿胀度,降低小鼠腹腔的毛细血管通透性;高、中剂量组能明显改善慢性支气管炎大鼠肺部病理改变,大鼠血清中,高、中、低剂量组明显升高NO含量,高、中剂量组明显降低MDA含量,高剂量组明显增加SOD活性;大鼠肺组织中,高、中剂量组明显降低MDA含量,高剂量组明显增加NO含量,中剂量组明显增加SOD活性。结论: 肺咳宁密炼膏对大鼠慢性支气管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和升高NO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米诺环素在大鼠血液和脑内的药动学。方法: 采用微透析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米诺环素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大鼠尾静脉注射米诺环素,测定给药后 10 h 内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液、海马CA1区中游离药物的浓度。结果: 米诺环素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为 82.08%,给药后迅速进入脑组织,在给药后 3.83 h 左右浓度达到峰值,其后缓慢下降,脑组织的游离药物-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10 h)可达血液的 62.42%。结论: 微透析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可以测定米诺环素的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并实现大鼠血液和脑组织中游离米诺环素浓度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米诺环素易于透过血脑屏障,且能长时间维持较高浓度,从而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黎小妍  张平  陶玲  刘玉兴 《金属学报》2013,18(11):1201-1204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坎地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糖代谢及血清脂联素的影响。方法: SHR大鼠分为两组:高血压组(SHR,n=30);坎地沙坦组(坎地沙坦,1 mg·kg-1·d-1,n=30, 灌胃法给药),另设同种系WKY大鼠为对照组,给予同等量安慰剂, 12周后分别用生化方法和放射免疫方法测定空腹血糖(FBG)和胰岛素水平(FINS),计算IR指数(HOMA-IR),用生化方法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ELISA分析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结果: 空腹血糖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大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胰岛素水平和HOMA-IR与高血压组大鼠相比,对照组和坎地沙坦组要明显降低 (P<0.05);OGTT结果显示,30 min 和 120 min 血糖水平与高血压组相比,对照组和坎地沙坦给药组明显降低(P<0.05)。血清脂联素的水平与高血压组相比,对照组和坎地沙坦大鼠明显较高(P<0.05)。结论: 血管紧张素II 受体拮抗剂坎地沙坦可以升高高血压血清脂联素水平,改善IR,降低30、120 min 餐后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川芎嗪(LT)对小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夹闭右肾肾蒂阻断血流30 min, 然后放开动脉夹再灌注0.25 、1 、24 h, 造成小鼠急性缺血再灌注模型, 于手术前分别腹腔注射川芎嗪100 mg·kg-1 和等量生理盐水。化学法观察小鼠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肾组织MDA 含量和SOD, 并观察肾组织WBC 滞留数、肾小管计分等病理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 川芎嗪使肾缺血再灌注1 、24 h 小鼠肾组织MDA 含量、肾小管计分明显降低, 血、肾中SOD 活性增强, 使肾缺血再灌注24 h血中Scr 、Bun 、MDA 含量、肾中WBC 滞留数明显降低。结论: 川芎嗪对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抗自由基损伤、抑制WBC 粘附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地塞米松植入剂通过肾囊植入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大鼠尾静脉注射阿霉素4 mg/kg,隔周后再次注射阿霉素3.5 mg/kg建立肾脏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模型组进行肾囊穿刺,辅料对照组肾囊内注射不含药的辅料(1.4 mg/kg),实验组肾囊内一次性注射给药(2.8,1.4,0.7 mg/kg),阳性药组灌胃给药8周(0.1 mg/kg)。造模前后定期检测体质量、肾功能和血液生化指标,实验结束后用碘酸雪夫(periodic-acid schiff, PAS)、天狼猩红(sirius red, SR)、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 IHC)观察肾小球系膜基底膜、肾组织胶原纤维、足细胞和裂孔隔膜中相关蛋白Podocin和CD2相关蛋白(CD2AP)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阿霉素大鼠血蛋白含量降低,血总胆固醇、尿酸、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P<0.05或P<0.01),肾小球系膜和纤维增多。肾组织Podocin蛋白表达减少,CD2AP蛋白表达增多(P<0.05或P<0.01)。地塞米松植入剂可以增加阿霉素大鼠体质量和血蛋白水平,降低血脂和血尿酸水平(P<0.05或P<0.01),改善肾功能和组织的损伤,调节Podocin和CD2AP蛋白的异常表达和分布(P<0.05或P<0.01)。 结论: 尾静脉分次注射阿霉素方法可以建立稳定肾病模型;地塞米松植入剂肾囊植入可以改善阿霉素肾病损伤,其机制可能是调节Podocin和CD2AP蛋白的表达与分布,加强足细胞屏障滤过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简单、快速、准确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测定环孢菌素A(cyclosporin A, CsA) 血药浓度的方法, 研究羟甲烟胺对CsA 药物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方法 采用HPLC 法测定18 名健康志愿者单服CsA 及同服羟甲烟胺后CsA 的血药浓度, 用3p97 分析处理数据, 比较两组药动学参数的变化。 结果 单服CsA 及同服羟甲烟胺后CsA 的Cmax 和AUC0~∞有极显著性差异(P <0.01), 而t 1/2(β)、Tmax无显著性差异(P >0.05)。 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HPLC 法准确可靠, 操作简便, 适用于临床药动学研究及常规血药浓度监测。羟甲烟胺可促进CsA 的吸收, 提高CsA 的峰浓度及药时曲线下面积, 但不影响CsA 的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