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运用滋阴法加西药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用西药抗病毒、补液、纠正水电酸碱平衡紊乱、支持及对症治疗。治疗组46例,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中医辨证分型为肺胃阴伤型用沙参麦冬汤加减;肝肾阴伤型用加减复脉汤加减。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症状和体征消失平均时间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滋阴法配合西药治疗HFRS,能明显改善口渴、便秘、少尿或多尿等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0%(34/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闻留瑞  刘英 《中国中医急症》2003,12(3):214-214,246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 12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服中药。结果 在症状与体征恢复及进人多尿期时间、肾功能及血小板复常时间、并发症及转归方面,均以治疗组疗效为优。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泻下通瘀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表现为少尿或尿闭、代谢紊乱、尿毒症等一组危重综合征,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流行性出血热(下简称出血热)少尿期多有不同程度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据其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学“癃闭”、“小  相似文献   

5.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治疗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短期发热,继之出现低血压休克、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特征。常见护理问题包括:①体温升高;②组织灌注量改变;③焦虑:④有出血的危险;⑤潜在并发症一急性肾功能衰竭;⑥多尿期的电解质紊乱。其护理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扶正泄浊保肾汤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今的4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医扶正泄浊保肾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在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扶正泄浊保肾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杨瑞霞 《光明中医》2016,(24):3547-3549
目的分析研讨扶正泄浊保肾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此研究中128例患者均为随机选取于我院2014年4月—2016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抽签方式均分两组研讨,即对照组64例,研究组64例,对照组接受西医治疗,给予研究组中医扶正泄浊保肾汤治疗,对比其治疗状况。结果比较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0.63%和对照组78.13%,前者明显要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治疗后LN、HA、Ccr、Scr、BUN等指数,研究组比对照组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疾病可考虑给予扶正泄浊保肾汤,此方式疗效突出,对肾纤维化有明显抑制功效,推广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8.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我国为重疫区,多数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或出血倾向其主要机制是由于(1)血管壁的损害(2)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3)肝素类物质增加和DIC所致的凝血机制异常,尤以出血较重的患者多数同时存在严重的肾功能衰竭,必须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肾泻下通瘀合剂配合血液透析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疗效.方法:将患者104例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益肾泻下通瘀合剂配合血液透析,对照组单纯予血液透析;两组一般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肾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益肾泻下通瘀合剂配合血液透析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疗效优于单纯予血液透析疗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医一体化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将8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予基础治疗及控制诱因,对照组同时加服包醛氧淀粉,治疗组加用中药汤剂、中药灌肠、肾康注射液静脉滴注及肾病治疗仪刺激肾区特定腧穴。两组疗程均为14天,观察肾功能疗效及BUN、Scr、尿NAG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4%、65.0%;组间肾功能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BUN、Scr、尿NA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BUN、S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基础治疗联合中医一体化治疗方案的中西结合、内外兼治的综合疗法,能改善慢性肾衰竭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肾功能,保护残存肾单位。  相似文献   

11.
益肾泻浊化瘀方治疗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观察益肾泻浊化瘀方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 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中药益肾泻浊化瘀方组、西药依那普利组、模型组及假手术组,以5/6肾大部切除术建立慢性肾衰大鼠模型,检测各组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e);血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及肾组织病理改变。 结果 :治疗后中药组和西药组BUN、Cre均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且中药组Cre下降幅度较西药组大(P<0.05)。模型组大鼠血ET、CGRP含量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中药、西药均能有效降低ET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分别为P<0.01和P<0.05,中药组血CGRP含量下降(P<0.05)。各组血NO水平无显著差异。模型组肾组织病理改变最严重,中药组较西药组病变程度轻。 结论 :益肾泻浊化瘀方能有效保护CRF大鼠肾功能,且疗效优于西药依那普利,可能与其降低CRF大鼠血ET水平,减轻受损肾脏的病理改变等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运用中药小蓟、白茅根、藕节等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研究,观察中药治疗慢性肾炎血尿、蛋白尿的疗效。[方法]将已确诊的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治疗组。两组均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加减方药,予小蓟、白茅根、藕节等煎服,日1剂水煎分2次服。疗程3个月。[结果]治疗组治疗慢性肾炎总有效率为79.17%,对照组为45.8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小蓟、白茅根、藕节等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蛋白尿疗效确切;以化瘀止血、清热利湿为主、补肾养阴为辅,能有效减少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蛋白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肾衰方改善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及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慢性肾脏病3,4期(脾肾气虚、瘀血阻滞型)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前者在西医一体化治疗基础上给予氯沙坦钾,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加用肾衰方,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疾病疗效、血红蛋白、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疾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降低肌酐,提高肾小球滤过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CTGF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BMP-7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肾衰方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临床疗效,能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防治肾脏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血清CTGF以及上调BMP-7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结合西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治疗组34例。对照组为西药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51.51%,治疗组总有效率82.3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肌酐及尿素氮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益气活血泄浊法治疗浊毒内蕴、肾气衰惫型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利水消肿、纠正电解质失衡、控制心率血压、低盐低脂饮食等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泄浊汤口服。治疗周期为15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肌酐(SCr)、转化生长因子(TGF-β)、Ⅳ-C、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临床有效率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的中医证候主证评分、SCr、TGF-β、HGF、Ⅳ-C含量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泄浊汤治疗浊毒内蕴、肾气衰惫型慢性肾衰竭可有效抑制肾纤维化形成,提高肾小球滤过率,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附子黄参汤联合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施以结肠透析治疗,观察组施以结肠透析+附子黄参汤治疗。观察治疗效果、肾功能变化、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后,2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28/30)、70.00%(21/3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附子黄参汤+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效果较佳,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肾功能指标水平,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疗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影响,旨在初步揭示此方法对CRF的可能干预途径。 方法: 将慢性肾脏病(CKD4)期患者随机分为4组,1组为单纯西药组、2组为西药加中药组、3组为西药加中药加中药灌肠组、4组为西药加中药加中药灌肠加中药熏蒸组,治疗3个月,分别检测各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t-PA和PAI-1水平变化。 结果: 中医综合疗法与单纯西药治疗比较,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浆PAI-1水平、改善肾功能及升高血浆t-PA水平(P<0.05)。中医综合疗法3组相互比较,4组降低血清肌酐、尿素氮、升高血浆t-PA水平疗效较好(P<0.05),而降低血浆PAI-1水平3组疗法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中医综合疗法可调节机体的纤溶系统,从而达到治疗CRF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饮食疗法,对症支持治疗,治疗原发病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玉荷大黄汤.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0%,对照组为58.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肌酐、尿素氮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为观察研究枳实导滞汤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胃肠型的临床疗效。将 6 0例患者随机分成枳实导滞汤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各 30例 ,疗程 3~ 5天。结果 :治疗组对症状体征改善者 6 0 % ,对照组 13% (P <0 0 1) ;在越期转型率方面 ,治疗组转轻、中型 6 0 % ,对照组 33% (P <0 0 5 )。总越期率治疗组 6 0 % ,对照组 30 % (P<0 0 5 )。提示枳实导滞汤治疗HFRS胃肠型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活血方通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化指标,以延缓Ⅳ期糖尿病肾病(DN)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的临床研究。方法:将入选的80例Ⅳ期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2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予健脾补肾活血中药汤剂口服,疗程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变化,以及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胱抑素C(Cys C)、血肌酐(SCr)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降低FPG、HbA1c、Cys C、SCr及mALB水平方面,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补肾活血方通过降低DN患者血糖、Cys C、SCr及mALB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达延缓DN进展至终末期肾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