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尿道双极电切术治疗浅表膀胱肿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经尿道双极电切术治疗浅表膀胱肿瘤 (双极TURBt)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用英国Gyrus公司的经尿道双极电切系统行浅表膀胱肿瘤切除术 2 6例。多发肿瘤 8例 ,单发肿瘤 18例 ,膀胱侧壁有肿瘤分布者 13例。结果 经尿道膀胱肿瘤双极电切术手术时间 (19±10 )min(8~ 3 5min) ,无TUR综合征 ,无一例膀胱穿孔 ;13例侧壁肿瘤切除均无明显闭孔神经反射 ,随访 1~ 6个月无复发。结论 用双极电切进行TURB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浅表性膀胱肿瘤经尿道电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实施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7~34 min,平均(16.4±4.5)min。未发生闭孔神经反射、电切综合征和继发性大出血等并发症。创面基底和创缘病理检查,无肿瘤残留。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3~8 d,平均(5.3±1.1)d。随访12~29个月,平均(18.6±3.5)个月,肿瘤复发4例(11.43%)。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对组织损伤小、可重复治疗和安全性高等优势,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可靠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近4年来,我院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TUV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患者298例,其中并发膀胱肿瘤患者22例同期施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体会。方法对44例膀胱肿瘤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随访复发情况,观察是否复发。结果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32.80 min。术中无发生大出血、膀胱穿孔,术后未出现、切口感染、电切综合征等并发症。患者均获随访1年,复发率为15.91%(7/44),其中5例再次经尿道气化电切术治愈,其余2例进行膀胱全切除术。结论经尿道电切术手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创伤小、恢复快和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18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电切术,对照组采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膀胱冲洗时间、住院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月至2.5年,平均(18.3±5.8)月,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失血量(26.2±4.6)ml、膀胱冲洗时间(25.3±7.5)分钟和尿管留置时间(21.6±5.9)分钟明显更短,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1/58)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临床疗效确切,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采用英国Gyrus公司的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电切系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膀胱肿瘤271例,患者年龄18~90岁,平均63.6岁。其中单发肿瘤160例,多发肿瘤111例,膀胱侧壁有肿瘤分布者96例。结果:首次诊断为膀胱肿瘤行经尿道双极电切术的时间为46±21(15~75)min,膀胱穿孔21例;96例侧壁肿瘤切除时出现明显的闭孔神经反射56例。随访6~72个月,复发149例,其中再次行电切术102例,行部分膀胱切除加输尿管移植术24例,行全膀胱切除术20例。结论:用双极等离子体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但不能防止闭孔神经反射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与部分膀胱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07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53例给予部分膀胱切除术,观察组54例给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导尿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术后1a复发率均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能显著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安全性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窄带显像膀胱镜(barriw band imaging,NBI)引导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在预防、降低膀胱肿瘤术后复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筛选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63例患者采用常规白光下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观察组57例患者则在NBI引导下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临床预后结局.结果 1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手术用时、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术后膀胱肿瘤复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并且观察组平均无复发生存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NBI引导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疗效确切,同时可有效降低术后患者肿瘤复发率,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膀胱肿瘤的再次电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存在低估临床分期和忽略残存肿瘤的缺点,再次电切可将其有效地修正。本文就再次电切在浅表性和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中的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2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22例。结果:获得随访3个月~3年的18例中,肿瘤复发7例,其中原位复发2例,异位复发5例,其复发率与膀胱部分切除术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经尿道途径切除膀胱肿瘤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膀胱癌是我国泌尿外科临床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多数患者在确诊时为处于分化良好和中等分化程度的浅表性膀胱癌,临床治疗首选保留膀胱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1].但首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后,膀胱肿瘤残留率为20% ~ 70%,膀胱癌复发率较高[2].如何选择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降低术后肿瘤残留率和复发率,是目前泌尿外科研究的热点.2010年以来,我们采用经尿道二次等离子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取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对25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结果23例膀胱肿瘤1次切除,2例较大的多发性膀胱肿瘤分2次切除,随访1-24个月,肿瘤复发6例。结论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具有手术简单、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治疗浅表膀胱肿瘤160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浅表膀胱肿瘤(PKRBt)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用英国Gyrus公司的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系统行浅表膀胱肿瘤切除术160例。肿瘤分级G1为121例,G2为39例。患者男性118例,女性42例,年龄31~89岁,平均59.7岁。多发肿瘤41例,单发119例,膀胱侧壁有肿瘤分布者53例。结果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手术时间5~48min,平均(16±14)min,无经尿道电切综合征;53例侧壁肿瘤切除时,28例发生闭孔神经反射,2例导致各1处膀胱穿孔。随访1~12个月,17例复发,8例再行PKRBt,9例改行根治术。结论PKRB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闭孔神经反射是PKRBt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14.
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同期电切术30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加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30例膀胱癌并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手术方法。 18例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加前列腺电切术 (A组 ) ;12例单纯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B组 )。结果 随访 4~ 6 0个月 ,A组有 10例术后复发 ,异位复发 6例 (占 6 0 % ) ,无尿道、前列腺窝及膀胱造瘘口的转移或种植。B组 7例复发 ,异位复发 5例 (70 .1% ) ,3例随访期内因前列腺增生症再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结论 膀胱肿瘤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同期行经尿道电切术 ,在切除肿瘤后应用Ellick吸除器吸尽切下膀胱内组织后再切除增生的前列腺组织 ,可以减少膀胱内肿瘤细胞种植机会 ,缩短住院时间 ,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术(Re-TURBT)在降低Ta和T1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电切术后肿瘤复发率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8年11月我院86例诊断为Ta和T1期的NMIBC患者。患者接受单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为对照组(40例),接受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为观察组(46例),两组患者首次电切术中均联合了吉西他滨即刻膀胱灌注化疗。统计观察组二次电切的阳性率及肿瘤分期分级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年内的肿瘤复发及进展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肿瘤最大径、肿瘤个数、首次电切病理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二次电切术后的病理结果显示,11例(23.91%)检出残余癌,5例出现临床分期升级,4例病理分级升级。观察组术后2年总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年总进展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Re-TURBT可明显降低Ta和T1期NMIBC电切术后肿瘤复发率,同时可获得更准确的肿瘤分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尿道二次电切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1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27例)实施一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观察组(34例)于术后4~6周行二次电切术。结果 2组病灶数量和肿瘤直径分布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次经尿道电切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能够有效降低肿瘤复发率,且不会增加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经皮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癌15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经皮膀胱肿瘤电切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经皮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15例男性表浅性膀胱肿瘤患者。结果:均一次手术成功,无膀胱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检查均为表浅性膀胱癌(移行细胞癌Ⅰ—Ⅱ级),术后电切创面及周边位置随机活检未发现肿瘤残留,平均随访18个月,均无原位复发,异位复发3例,其中l例于术后6个月检出,2例于术后9个月检出。结论:对于经传统尿道电切术无法完整切除的膀胱肿瘤,可选择性地通过经皮膀胱肿瘤电切术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表浅膀胱肿瘤3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8年6月至1999年8月间采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TVBt)治疗膀胱肿瘤39例,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尿道铥激光膀胱部分切除与电切治疗膀胱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09年11月~2012年6月治疗膀胱癌患者108例,其中铥激光组55例,电切组53例,比较术中术后情况、肿瘤复发率等。结果:铥激光组手术时间(21.8±13.0)min、血色素下降(0.69±0.38)g、无闭孔神经反射。电切组手术时间(17.6±11.5)min、血色素下降(1.17±0.57)g、闭孔神经反射10例、2例中转开放。两组随访2~24个月,分别复发6例和10例。结论:经尿道铥激光膀胱部分切除术可达到并切除深肌层,可更准确进行病理分期,同时具有手术出血少、无闭孔神经反射等优势。但对于特殊部位的膀胱肿瘤,经尿道铥激光手术不能替代电切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经尿道绿激光汽化与经尿道电切治疗表浅性膀胱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70例经病理活检证实的表浅性膀胱肿瘤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分别运用经尿道绿激光汽化和经尿道电切两种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穿孔例数、保留尿管时间及肿瘤复发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绿激光汽化组术中出血量、肿瘤复发率低于电切组(P〈0.01);且绿激光汽化术后无需膀胱冲洗及无膀胱穿孔之忧。结论: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具有安全性高、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势,尤其适用于老年、心肺等功能差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