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比较柳氮磺胺吡啶(SASP)联合灌肠治疗和单用柳氮磺胺吡啶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将130例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3例采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联合灌肠治疗,对照组67例采用单用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评价治疗前后总的疗效,包括主要症状及肠镜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疗症状及肠镜下黏膜修复情况(总有效率93.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1%).结论 柳氮磺胺吡啶联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比单用柳氮磺胺吡啶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芍芪椿皮汤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4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给予芍芪椿皮汤加柳氮磺胺吡啶,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对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和肠镜黏膜图像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症状体征、中医证候、肠镜图像四项临床指标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芍芪椿皮汤对改善临床症状、恢复肠道功能有良好的疗效,是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8):1190-1191
目的探究白术黄芪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症候积分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3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柳氮磺胺吡啶联合白术黄芪汤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比较两组炎性因子反应和中医症候积分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因子-8(IL-8)、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采用白术黄芪汤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4.
思密达灌肠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思密达灌肠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采用思密达灌肠联合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两组常规治疗方法相同.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4.4%)明显高于对照组(71.0%)(P<0.05);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思密达灌肠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柳氮磺胺吡啶联用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单纯予以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治疗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联用中药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柳氮磺胺吡啶联用中药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予以柳氮磺胺吡啶治疗。  相似文献   

6.
吡格列酮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吡格列酮联合柳氮磺胺吡啶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和细胞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 选择门诊确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口服柳氮磺胺吡啶4g/d,治疗组加用吡格列酮15 mg/d,临床观察周期6周,6周后复查结肠镜、疾病活动指数、组织病理学评分,并观察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疾病活动指数、组织病理学评分、细胞因子改善情况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改善的幅度较时照组明显.结论 吡格列酮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优于单独应用柳氮磺胺吡啶,可能是今后治疗的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柳氮磺胺吡啶和酪酸梭菌活菌片(米雅片)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1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19例。治疗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联合酪酸梭菌活菌片,对照组单纯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63.16%)(P〈0.05)。结论联合应用柳氮磺胺吡啶和酪酸梭菌活菌片比单独应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炎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粪微生态移植联合柳氮磺吡啶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6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给予粪微生态移植联合柳氮磺吡啶,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Mayo评分、T细胞亚群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5%,观察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Mayo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CRP、TNF-α、IL-6等炎症因子明显下降(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_4~+T细胞比例升高,CD_4~+/CD_8~+比值升高(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粪微生态移植联合柳氮磺吡啶通过重建肠道正常菌群改善T细胞亚群,从而调节免疫状态,降低炎症反应,达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四神丸加味汤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组采用四神丸加味汤联合柳氮磺胺吡啶,临床治愈率为53.9%,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单纯应用西药,临床治愈率为36.2%,总有效率为72.4%。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四神丸加味汤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穴位埋线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对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影响.方法 将82例UC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穴位埋线联合柳氮磺胺吡啶组,32例)、SASP组(单独服用柳氮磺胺吡啶组,28例)及穴位埋线组(22例),比较3组的疗效.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ⅡF)检测治疗前、后82例UC患者血清ANCA水平.结果 治疗组、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81.82%.较SASP组临床总有效率78.57%明显高,且穴位埋线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UC可使ANCA阳性率降低.结论 穴位埋线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UC疗效可靠,较单独穴位埋线治疗UC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并可降低UC患者血清ANCA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溃疡性结肠炎伴情绪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溃疡性结肠炎伴情绪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柳氮磺胺吡啶,疗程8周;治疗组30例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治疗,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内镜下结肠表现、情绪状态(汉密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及生活质量(生活质量指数问卷QL-Index)评分.结果 8周后,临床症状改善治疗组(有效率为90.00%)优于对照组(有效率为73.33%)(P<0.05);HAMA/HAMD评分治疗组(5.36±1.25/5.76±1.30)明显低于对照组(7.56±1.67/7.90±1.71)(P<0.05);生活质量评分治疗组(总指数8.62±1.49)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指数7.58±1.41)(P<0.05);内镜下结肠黏膜炎症修复情况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能明显提高溃疡性结肠炎伴情绪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12.
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口服奥沙拉嗪钠胶囊,对照组患者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78%,对照组总有效率7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对照组25%,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奥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与柳氮磺胺吡啶相似,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联合柳氮磺胺吡啶保留灌肠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对43例轻、中度末端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随机分为氧化苦参碱+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组(28例)和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组(15例),保留灌肠治疗1个疗程后评估疗效,并检测结肠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变化。结果:症状缓解率和内镜缓解率氧化苦参碱+柳氮磺胺吡啶组均为92.9%(26/28),柳氮磺胺吡啶组症状缓解率为93.3%(14/15),内镜缓解率为80.0%(12/15),两组内镜缓解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免疫组化结果示氧化苦参碱与柳氮磺胺吡啶均能降低结肠组织中ICAM-1表达,但两者联合应用对ICAM-1下调作用更明显(P<005)。结论:氧化苦参碱+柳氮磺胺吡啶局部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疗效,其机制可能与下调ICAM-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李雪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5):3562-3563
目的观察肠舒汤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将6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予柳氮磺吡啶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自拟的肠舒汤保留灌肠,临床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对照组有效率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舒汤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优于单用柳氮磺吡啶,方法简单,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我院肛肠科门诊去年一年来共收治6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回顾性分析。该66例患者中有33例患者服用柳氮磺胺吡啶进行治疗,将其称为对照组,另33例患者接受柳氮磺胺吡啶与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联合用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溃疡粘膜愈合、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并作相关比较。结果采取联合用药方式治疗的观察组其整体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距较大,观察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并且复发率较小,溃疡面的愈合情况较好。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与传统用药相比,柳氮磺胺吡啶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安全性更高,可作为临床治疗药物选择的首选。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4):4427-4429
目的观察双歧三联活菌联合柳氮磺胺吡啶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治疗的UC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观察组则加用双歧三联活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18%)高于对照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NF-α、IL-8、IL-10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8低于对照组、,IL-1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对照组为6.82%,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C患者接受双歧三联活菌、柳氮磺胺吡啶联合治疗有助于下调炎症因子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有效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锡类散、甲硝唑保留灌肠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4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常规口服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SASP)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地塞米松、锡类散、甲硝唑保留灌肠。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效果优于单纯口服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经灌肠给柳氮磺吡啶,结疗组经结肠给柳氮磺吡啶,而三氧结疗组采用三氧,并经结肠给柳氮磺吡啶。经过1个月的观察,在刚开始给药、给药第2周以及第4周分别对大肠镜进行复查,并根据患者疾病的活动度,在刚开始给药以及第4周对其采取组织学的评价。经过治疗,三氧结疗组组织学分级以及临床症状结果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和结疗组(P<0.05),且没有任何并发症发生。采用三氧结疗方法对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良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中西药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6例)常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观察组(52例)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向时中西药保留灌肠.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3%和6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0.01<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20.
1995年6月~2006年6月我们使用自拟的柳氮磺胺吡啶灌肠合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并设立对照组,对柳氮磺胺吡啶灌肠合剂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研究证实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