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对26例缓慢心律失常患者行床边紧急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术,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本组均成功安装临时起搏器,其中22例留置3~7 d恢复窦性心律;3例未恢复窦性心律而安装永久起搏器;1例于术后第3天因复合伤,多脏器衰竭死亡.认为床边紧急临时起搏器为抢救患者赢得时间,有效护理可保证起搏器运转正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瓣膜置换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的术后护理要点。方法对行瓣膜置换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术后的患者做好各项护理,包括监测心率、心律变化及合理应用胺碘酮,临时起搏器的规范使用,维护内环境稳定及心功能,胸腔引流液量的重要性和及时处理,以及应用口服抗凝药的护理指导。结果本组53例患者手术成功,均为窦性心律,1例因肝肾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射频消融术后护理尤其重要,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心脏手术后使用临时起搏器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脏手术后出现窦性心动过缓 ,心脏传导阻滞 ,心功能不全及老年病人均需安装临时起搏器。我院目前术后使用临时起搏器方式均为心室起搏。现将 1998年1月~ 1999年 11月 6 1例术后应用临时起搏器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我科自 1998年 1月~ 1999年 11月 6 1例心脏术后病人安装了临时起搏器。其中男 2 8例 ,女 33例 ,年龄 4~ 71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 40例 ,先天性心脏病 15例 ,冠心病 6例。临时起搏时间 1~ 5 0d ,平均 5d。 5 7例临时起搏后病人恢复窦性或房性心律 ,拔除起搏导线痊愈出院 ,1例发生严重心律紊乱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开胸术后患者并发心房颤动的易患因素、治疗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开胸术后648例患者并发房颤的92例患者易患因素、治疗及护理做同顾性总结.结果 本组经应用洋地黄类制剂、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后,24~48 h恢复窦性心律89例,3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反复发作房颤心律,持续4 d后恢复窦性心律.结论 高龄、电解...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1):2152-2154
选取本院40例风湿性心脏病伴心房颤动的患者,给予术前、术中、术后的围术期护理。收集患者术后窦性心律恢复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术后1周80%的患者恢复窦性心律,6个月95%的患者恢复窦性心律;98.5%的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对风湿性心脏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患者窦性心律恢复情况较快,且恢复率高,患者满意度高。早期的预防性围术期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窦性心律人恢复,增进患者健康,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老年心房颤动(Af)患者的病因、房颤类型、临床特点、治疗的现状。方法:对我院2006年2月至2009年7月住院的老年A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老年患者Af共186例,初发性Af20例(10.75%)、阵发性Af45例(24.19%)、持续性Af60例(32.22%)、永久性Af61例(32.79%)。其中冠心病96例(51.62%),高血压62例(33.33%),肺心病12例(6.45%),瓣膜病10例(5.75%),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肌病6例(3.22%)。其中合并2种相关疾病占86%,合并3种或3种以上相关疾病占72%以上,合并心衰53例。(2)转复窦性心律及1年后窦律维持情况:初发性Af20例(100.00%)均转为窦性心律,窦性心律维持17例(89.47%);阵发性Af42例(93.33%)转为窦性心律,窦性心律维持26例(61.90%);持续性Af32例(54%)转为窦性心律,窦性心律维持17(53.12%)。永久性Af61例中,56例控制心室律为主。1年内窦性心律维持占总转复人数的65.21%。(3)超声结果显示:左房内径为持久性Af>持续性Af>阵发性Af、初发性Af。(4)接受抗凝治疗及脑卒中情况:初发性Af20例14例进行了抗凝治疗,阵发性Af42例、持续性Af53例、永久性Af50例进行了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其中阿司匹林使用率达81.18%,华法林应用率仅4.3%,脑卒中达20.3%。结论:本调查中,Af发生率冠心病居首位,其次为高血压、瓣膜病、心肌病等老年性疾病;初发性Af、阵发性Af以控制节律为主,持续性Af、永久性Af以控制心室率为主,脑卒中是其重要并发症,抗凝治疗应得到临床医生重视、华法林的使用应进一步规范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内直视下同期行改良冲洗式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心瓣膜病合并永久性心房颤动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2月心脏瓣膜病合并永久心房颤动55例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行心瓣膜置换术+改良冲洗式双极射频消融手术的临床资料。55例患者均合并永久性心房颤动,术前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术中采用Medtronic Cardioblate 68000冲洗式双极射频消融系统进行消融操作,术后除做好瓣膜置换术后常规护理外,重视心律和心率的监测,心功能的维护,引流的观察,电解质平衡的维持,起搏器的观察,应用胺碘酮的观察及护理,以及健康指导与心理护理。结果5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当天有48例恢复为窦性心律。全组2例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安装永乡起搏器治疗,全组无心脏穿孔及术后大出血,无手术死亡。平均住院(12.5±2.1)d,术后平均随访(8.6±3.0)个月,87.3%的患者维持窦性心律,9.1%的患者为房颤心律,3.6%的患者为起搏心律。结论心内直视下同期改良冲洗式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心脏瓣膜病合并永久性心房颤动是一种简易、安全、有效的方法,高质量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48例患者在瓣膜置换同期行迷宫Ⅲ术治疗瓣膜病变合并房颤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瓣膜置换同期行迷宫Ⅲ术治疗瓣膜病变合并房颤围术期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健康教育、术前准备,术后心功能的维护、加强心律及心率的监测,引流管、呼吸道、抗凝治疗的护理,维持电解质平衡。 结果 所有病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死亡。术后早期窦性心动过缓14例,房颤4例,出院时44例为窦性心律,3例为房扑心律,1例因循环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死亡。随访3~12个月,45例为窦性心律(总有效率93.8%),1例房颤,1例房扑。结论 瓣膜置换同期行迷宫Ⅲ术是治疗瓣膜病变合并房颤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做好围术期护理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房颤术后的早期护理方法.方法 总结140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房颤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的特点、常见的并发症及护理要点.结果 140例患者无死亡,患者出院时89例(63.6%)患者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一年随访时为窦性心律97例(69.3%).51例(36.4%)患者术后出现室上性心律失常和房室传导阻滞.3例(2%)患者发生术后出血进行二次开胸探查.结论 瓣膜替换或成型手术同时行房颤射频消融手术的患者,术后早期心功能的维护,预防及纠正心律失常,术后抗凝知识的宣教是临床护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改良迷宫手术治疗二尖瓣病变心房颤动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对22例改良迷宫手术同时行人工机械瓣置换术患者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心率和心律的变化,注意患者心房纤颤恢复的时间、监护中及时发现异常心律、遵医嘱使用可达龙剂量及临时起搏器给予纠正.结果:通过对本组病22例患者的密切观察和监护,无Ⅲ°房室传导阻滞和需要植入永久性起搏器的并发症.结论:改良迷宫手术后,本组患者均恢复窦性心律,通过随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