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300m级高拱坝大流量泄洪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0m级高拱坝大流量泄洪关键技术研究专题主要结合小湾工程研究高拱坝增大坝身泄量,减少1条泄洪洞的泄量分配和泄洪消能布置,拱坝流激振动,泄泄雾化及防护措施,水垫塘体形优化和衬护结构稳定,大型导流洞改建为泄洪洞或放空洞等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优化的泄水建筑物及其消能防冲布置和结构设计方案。其中多项研究成果和建议已在小湾工程中采用,解决了该工程在泄洪消能布置和结构设计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2.
溪洛渡水电站泄洪系统运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溪洛渡水电站具有“窄河谷、高拱坝、巨泄量”的特点,泄洪建筑物由7个泄洪表孔、8个泄洪深孔以及4条泄洪洞组成.泄洪系统按照“分散泄洪、分区消能”的原则布置.坝身泄洪采用表孔下跌式、深孔上翘式布置,两股水舌在空中碰撞后跌入水垫塘内紊动消能.正常运行方式下,优先开启坝身泄洪深孔,后开启泄洪表孔,泄洪洞宜在坝身泄流能力不足时参与泄洪.  相似文献   

3.
龙潭高以曲拱坝表孔挑流泄洪,水头高,泄量大,河谷窄,溢流堰布置受坝体厚度限制,采用新型分流坎挑流消能工,使水流在空中扩散,碰撞,消能效果极佳,大大减轻了泄流对河床的冲刷破坏作用,在国内已建高薄拱坝泄洪中为首次建成运行。  相似文献   

4.
从高拱坝的工程实践看构皮滩泄洪消能设计的可行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集了高拱坝工程实践资料,论证了构皮滩水电站泄洪消能布置的可行性。构皮滩为双曲拱坝, 坝高234m,最大泄流量27 470m3/s,设6个表孔和7个中孔。表,中孔水舌碰撞,下游设水垫塘消能。通过工程对比,结合模型试验,认为构皮滩水垫塘消能效果好,泄洪消能布置方案是合理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高水头大流量泄洪消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水头大流量泄洪消能研究是“八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主要结合小湾高拱坝建设,研究在高山峪谷河段上,高水头、大流量泄洪消能问题。专题分别就泄洪消能布置优化;坝身孔口布设及其型式;水垫塘冲刷平衡及消能机理;坝身泄洪振动对坝体的影响;50m/s高流速空化、空蚀及减蚀措施;高压弧形闸门的伸缩式水封封水试验;高坝泄洪雾化的影响范围等进行研究。并结合漫湾大坝泄洪进行了一系列水力学方面的原型观测,取得了丰富的成  相似文献   

6.
向光红  金蕾  班红艳  陈进 《人民长江》2006,37(3):42-43,73
构皮滩水电站坝址河谷狭窄,洪水峰高量大,枢纽最大泄洪功率为4.2万MW,位居国内外拱坝前列,泄洪与消能防冲设计是工程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通过方案比选,推荐采用坝身孔口泄洪,坝下设置水垫塘消能,岸边设1条泄洪洞,采用预挖冲坑挑流消能的布置方案。施工阶段,根据工程进度及现场施工情况对泄洪洞及二道坝的布置进行了调整。并对透水护坦长度及结构形式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7.
小湾水电站泄洪建筑物布置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家卫  薛芝龙  马麟 《水力发电》2004,30(10):24-26
小湾水电站最大泄流量为20700m^3/s,最大水头约225m,泄洪功率高达46000MW。小湾工程河谷窄、坝高、泄量大,经各设计阶段的多方案比选研究,泄洪消能布置采用5个坝顶溢流表孔、6个坝身中孔和左岸一条泄洪洞,坝后设水垫塘和二道坝,坝身设2个放空底孔的泄洪建筑物布置方案。各泄洪消能建筑物在联合泄洪或单独泄洪情况下,既能达到良好的消能效果,又能保证运行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8.
大岗山水电站拱坝坝身泄洪流量大、水头高,泄洪消能是工程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基于深孔泄洪时流态、泄流能力、水垫塘内动水压力及流速水力学原型观测成果、工程实际运行效果,对水垫塘的水力特性进行分析,论证了当前深孔及水垫塘泄洪运行的安全性,并对工程的合理化运行、下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主题主要结合小湾高拱坝建设,研究在高山峡谷河段上,高水头,大流量泄洪消能问题。分别就泄洪消能布置优化;坝身孔口布设及其型式;水垫塘冲刷平衡及消能机理;坝身泄洪振动对坝体的影响;50m/s高流速空化,空蚀及减免措施;高压弧形闸门的伸缩式水封封水试验;高坝泄洪雾化的影响范围等进行研究。并结合漫湾大坝泄洪进行了一系列水力学方面的原型观测。本文是为“八五”科技攻关成果专辑所写的简介,现摘刊于此供参阅。  相似文献   

10.
对窄河谷、高拱坝、大流量坝射泄洪挑流消能水垫塘的防冲安全及其混凝土衬砌优化设计问题作了全面研究,结合小湾工程采用局部水工模型试验研究了小湾工程水垫塘衬砌块的抗冲稳定性,提出了应用瞬变流和震荡流理论研究衬砌冲刷破坏机理、建立新的设计模式的新概念,讨论了水垫塘衬砌设计模式的有关问题,并对该工程的设计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坝泄洪伴随着能量的传递和释放,时至今日泄水建筑物遭受破坏的实例仍屡见不鲜,高坝泄洪消能是坝工建设与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以2000年以来国内新建的11座特高拱坝(坝高≥200 m)为主要考察对象,其泄洪消能布置和水力指标均居世界前列。在系统总结探讨水垫塘消能评价指标、孔口体型、泄洪消能布置和水力特性的基础上,重点阐明坝身消能的3种典型创新模式:水舌碰撞的二滩模式、水舌不碰撞的锦屏一级模式、水舌碰撞与不碰撞结合的旭龙模式。研究思路和工程应用逐渐从“泄洪消能工程安全”向“泄洪消能工程安全与减轻岸坡泄洪雾化并重”转变,且水垫塘冲击动水压力均<15×9.81 kPa(标准限值)。近20 a特高拱坝建设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该领域的技术进步和泄洪消能模式创新。建议开展复杂边界数值模拟研发、高坝泄洪TDG(总溶解气体)生成与释放过程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龙江下桥水电站拦河拱坝处在背斜轴部,河床岩石破碎,抗冲能力低,厂坝之间相距近,用此前传统单坎式水垫塘,因消能效率低,不利坝基坝肩安全,也不能为电站尾水渠提供良好水力条件。作者重点叙述“三坎式水垫塘”产生的背景、依据与效果;介绍水垫塘结构设计要点与三年来泄洪消能工初期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13.
为了弄清石门坎水电站拱坝泄洪消能的能力,通过拱坝泄流能力水工模型试验,分别模拟3个表孔和两个中孔单独或表孔、中孔联合运用条件下泄流能力、出口流速、压力分布及消能冲刷情况。以验证原设计方案中表孔、中孔体型设计是否合理,从而最终确定表孔、中孔的设计体型。模拟泄洪过程中消力池底板的受力情况变化,根据受力情况提出改善措施,防止发生揭底破坏。对泄洪的雾化问题进行简单分析,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4.
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典型的高坝大库工程,泄水消能建筑物受地形地质条件影响,布置较难,具有水头高、超高流速、消能难、运用复杂等特点。针对工程开发任务、运用情况、坝型和地形地质条件,进行了泄水建筑物的方案比较、详细论证和研究,将泄水及引水发电系统集中于凸岸布置;泄水建筑物包括岸边溢洪道、中孔泄洪洞、放空排沙洞及生态放水孔,下游设置“护岸不护底”的联合消力塘。经过整体水工模型试验验证,泄水消能建筑物布置合理,运行安全。通过总结坝高250 m 级的大石峡水利工程泄水消能设计与研究,对超高坝的泄水工程设计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高拱坝泄洪消能中的若干突出问题进行了综述与分析。针对其泄洪消能特点,探讨了解决消能防冲的基本途径,如坝身孔口布置及与之适当的坝下消能形式(水垫塘)。分析了水垫塘内水流结构与消能机理,从而要求水垫塘有足够的消能体积与水垫深度。提出了关于水垫塘体型设计的防护标准及底板防护措施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16.
杨国瑞 《水电站设计》1991,7(3):36-41,19
二滩水电站采用坝身泄洪、水垫塘消能方式。本文用模型试验、计算分析和工程类比的方法,对坝下水垫塘的水力设计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溢流拱坝下游水垫塘的设计是经济合理的,可以满足坝身泄洪消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云南万家口子水电站大坝坝址河谷狭窄,泄洪能量大,水头高,泄洪消能难度大。文章结合模型试验,通过对表、中孔泄流建筑物体型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使各孔水流在跌落下降过程中先扩散后碰撞,有效地减小了下泄水流进入水垫塘的动水压力,降低了水垫塘内消能压力,保证大坝和消能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小湾水电站减少一条泄洪洞的泄洪消能布置型式的选择,认为减少一条泄洪洞是可行的,采用三套泄洪设施和优化确定的水垫塘型式及二道坝位置是适合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坝泄洪消能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我国一直处于水电开发与建设的高峰期,大量的实际需求促进了高坝泄洪消能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本文分4个方面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在高坝泄洪消能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情况:(1)高拱坝坝身泄洪消能;(2)高水头大流量底流消能;(3)高水头大流量溢洪道与泄洪洞的水力学问题;(4)泄洪雾化问题。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高坝泄洪消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与之相应的环境问题及安全运行管理等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