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蠲痛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大鼠血清、腹腔液、异位内膜细胞间粘附因子(ICAM-1)的影响来阐述蠲痛饮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法建立EMS大鼠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蠲痛饮高、中、低剂量组、丹那唑组、模型组、空白组等6组,给药实验组分别给予蠲痛饮高、中、低剂量和丹那唑灌胃,模型组及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观察蠲痛饮高、中、低剂量和丹那唑对EMS大鼠ICAM-1的影响.结果 丹那唑组和不同剂量蠲痛饮对大鼠异位组织体积大小和腹腔液ICAM-1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丹那唑和蠲痛饮高、中剂量降低EMS大鼠异位病灶ICAM-1的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 蠲痛饮可通过降低EMS大鼠腹腔液及异位内膜ICAM-1的水平,抑制异位组织的粘附而抑制异位子宫内膜的发展,从而达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蠲痛饮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微血管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蠲痛饮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影响和抗血管形成作用。方法:采用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法建立EMS大鼠模型,将6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蠲痛饮低、中、高剂量组、丹那唑组6组,分别给予蠲痛饮高、中、低剂量(42.9,14.3,4.8 g.kg-1)和丹那唑(0.021 5 g.kg-1)ig,模型组及空白组按照10 mL.kg-1给予生理盐水ig,持续用药28 d,SP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EMS大鼠在位内膜和异位组织灶中MVD的表达。结果:丹那唑组和高、中、低剂量蠲痛饮减小大鼠异位组织体积分别为(32.96±15.38),(15.75±8.36),(38.16±17.32),(42.91±19.54)mm3,与模型组(89.23±26.27)mm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那唑组和高、中、低剂量蠲痛饮降低EMS大鼠异位内膜MVD的计数(18.61±5.89,12.24±4.82,14.36±4.13,16.53±4.56),与模型组(26.43±6.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蠲痛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异位组织中MVD的表达和新生血管形成均有抑制作用,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3.
蠲痛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蠲痛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EMS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法建立EMS大鼠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蠲痛饮高、中、低剂量组及丹那唑组、模型组、空白组6组,药物组分别给予蠲痛饮高、中、低剂量(4.29、1.43、0.48g/100g)和丹那唑(2.15mg/100g)灌胃,模型组及空白组按照1mL/(100g·d)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观察药物对EMS大鼠血清VEGF的影响。结果丹那唑组和不同剂量蠲痛饮对大鼠异位组织体积大小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蠲痛饮高、中剂量降低EMS大鼠血清VEGF的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蠲痛饮可通过降低EMS大鼠血清VEGF水平,抑制异位组织的血管生成而抑制异位子宫内膜的发展,从而达到治疗EMS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蠲痛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大鼠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分子(mTOR)信号通路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法建立EMS大鼠模型,随机将48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蠲痛饮低、中、高剂量组、通路阻滞剂组(LY294002) 6组,分别给予蠲痛饮高、中、低剂量(42. 9,14. 3,4. 8 g·kg~(-1))灌胃,通路阻滞剂组予PI3K通路阻滞剂LY294002(0. 04 g·kg~(-1))腹腔注射,正常组及模型组每天按照10 mL·kg~(-1)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各组持续用药28 d。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异位内膜组织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法检测异位内膜组织PI3K,Akt,mTOR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 mRNA相对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异位内膜PI3K,Akt,mTOR蛋白和p70S6K mRNA的表达都明显升高(P 0. 05);与模型组比较,蠲痛饮中、高剂量、通路阻滞剂组干预后PI3K,Akt,mTOR蛋白和p70S6K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 0. 05)。透射电镜下可见蠲痛饮低、中、高剂量组和通路阻滞剂组均能促进腺上皮细胞萎缩或欠整齐,微绒毛减少或消失,胞核固缩,胞内线粒体肿胀或减少,间质细胞凋亡。结论: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蠲痛饮可能通过下调PI3K/Akt/mTOR通路蛋白的表达及p70S6K mRNA表达,从而抑制上皮间质细胞活性,促进细胞凋亡,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榆栀止血颗粒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及异位内膜体积的影响。方法:构建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榆栀止血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孕三烯酮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设为假手术组,分组处理后处死大鼠,测定大鼠异位子宫内膜体积,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大鼠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微血管密度(CD31阳性细胞表达),以免疫酶联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VEGF、MMP-9、IL-6、TNF-α水平;以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异位子宫内膜组织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CD31阳性细胞比例、血清VEGF、MMP-9、IL-6及TNF-α水平、异位子宫内膜组织p-PI3K/PI3K、p-Akt/Akt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榆栀止血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及孕三烯酮大鼠异位子宫内膜体积、CD31阳性细胞比例、血清中VEGF、MMP-9、IL-6及TNF-α水平、异位子宫内膜组织p-PI3K/PI3K、p-Akt/Akt均降低(P0.05),且榆栀止血颗粒各组之间呈剂量依赖性(P0.05);榆栀止血颗粒高剂量组与孕三烯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榆栀止血颗粒可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内膜血管生成,减轻炎性反应,进而减小其异位内膜体积,可能通过阻滞PI3K/Akt信号传导实现。  相似文献   

6.
《陕西中医》2017,(1):124-126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ICAM-1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复方莪术散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WB检测不同子宫内膜组织ICAM-1的表达;并取异位细胞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同时用高中低剂量复方莪术散干预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原代培养细胞,分别在24h、48h和72h利用WB检测I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WB结果显示,与非内异症大鼠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相比,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在位组织和异位组织ICAM-1相对表达量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异位组织较在为组织ICAM-1升高更为明显(P0.05和0.01)。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高中低剂量复方莪术散干预组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ICAM-1蛋白子宫内膜异位内膜组织呈现高表达,而复方莪术散能够有效抑制子宫内膜异位内膜细胞ICAM-1蛋白的表达,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提供了良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黄芩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黄芩素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手术移植法制备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黄芩素高、低剂量组,测定大鼠的血清TNF-α,IL-6,IL-8含量及脾脏NK细胞活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异位内膜标本中Bcl-2,ICAM-1的表达。结果黄芩素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TNF-α,IL-6,IL-8活性明显降低,脾脏NK细胞活性显著增高,异位内膜标本中ICAM-1,Bcl-2表达明显下降。结论黄芩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具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TNF-α,IL-6,IL-8产生,抑制ICAM-1,BcI-2的表达以及增强脾脏NK细胞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芍药苷(PF)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血清免疫调节因子及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骨桥蛋白(OPN)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自体移植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将36只雌性未孕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PF高中低剂量组以及西药对照组共6组,每组6只。分组干预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腹腔液中免疫调节因子以及异位内膜组织中OPN mRNA表达。结果:PF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癌胚抗原125(CA-125)、白介素-6(IL-6)水平,降低腹腔液中白介素-18(IL-1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肿瘤坏死因子alpha(TNF-alpha)水平以及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OPNmRNA表达水平(P〈0.05),且PF对上述因子的表达水平的改善作用呈剂量相关性。结论:PF可能通过降低血清免疫调节因子及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OPNmRNA表达从而达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蠲痛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蠲痛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蠲痛饮,对照组口服孕三烯酮。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93.3%,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蠲痛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OPN、TNF-α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相关性以及活血消异方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可能的作用靶点。方法采用改良同种异体移植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设空白组、模型组、假手术组、西药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连续给药3周后,RT-PCR方法检测腹腔液中OPN含量,ELISA方法检测血清和腹腔液中TNF-α含量。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腹腔液中OPN、TNF-α以及血清中TNF-α的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P<0.05);经活血消异方和GnRH-α干预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和西药组OPN、TNF-α的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西药组、中药高剂量组OPN、TNF-α的含量明显低于中药低剂量组(P<0.05),中药高剂量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可导致大鼠OPN、TNF-α的过表达;活血消异方可有效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OPN、TNF-α的表达水平,且存在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消瘤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异位病灶的作用,研究其对异位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R)的影响。方法:SD雌性大鼠100只,采用手术诱导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桂枝茯苓丸阳性对照组、消瘤丸低、中、高剂量组。各组大鼠灌胃给药8周,模型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治疗结束后,观察各组大鼠异位内膜的面积变化及对异位子宫内膜ER的影响。结果:消瘤丸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异位子宫内膜生长活动受抑制,异位子宫内膜面积较治疗前显著缩小(P<0.01);消瘤丸低、中、高剂量组治疗后异位子宫内膜面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消瘤丸低、中、高剂量组对大鼠异位子宫内膜ER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药物没有通过ER表达。结论:消瘤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其对异位子宫内膜的抑制作用与异位内膜局部总的ER可能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大蒜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大鼠异位病灶的影响.方法:采用自体内膜移植的方法制备大鼠EMs模型,5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孕三烯酮组(0.5 mg/kg,阳性对照组)和大蒜素低(5 mg/kg)、中(10 mg/kg)、高剂量(20 mg/kg)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大鼠设为假手术组.各组分别1次...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CD34、CD54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生的关系,以期探讨EMS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6例EMS手术患者,所有病例均经腹腔镜或开腹手术确诊,经病理证实为腹膜型EMS 8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9例,子宫腺肌症9例,同期选取子宫肌瘤手术患者6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测定2组子宫内膜组织中HIF-1α、CD34、CD54的表达。结果 HIF-1α、CD34、CD54在腹膜型EMS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组、子宫腺肌症组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与CD34、CD54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HIF-1α可能在EMS异位病灶形成中起重要作用,推测内异症的发生与局部病灶缺氧有关。且HIF-1α与CD34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HIF-1α可以促进内异症组织血管生成;HIF-1α与CD54的表达呈正相关,推测HIF-1α可加强异位内膜细胞的黏附作用,从而有利于形成异位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自体移植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达那唑组、桂枝茯苓丸低、中、高剂量组,并设假手术组。给药30天后,采用 ELISA 法检测大鼠腹腔液中白介素-6(IL -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含量。结果:桂枝茯苓丸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大鼠腹腔液中 IL -6水平(P <0.05),高、中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腹腔液中 TNF -α含水平(P <0.05或 P <0.01)。结论:桂枝茯苓丸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较好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叶淑丽  张烨  韩霞 《中医药学刊》2013,(10):2245-2246
目的:研究益气化瘀中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内膜间质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分正常血清、消瘀汤低、中、高浓度及达那唑血清五组,作用于EMs内膜间质细胞,West-ernBlot法观察间质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VEGFR2蛋白表达在消瘀汤各浓度组及达那唑血清组均明显下调,说明中西医治疗EMs均有疗效,尤其是消瘀汤高浓度组。结论:益气化瘀中药治疗EMs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减少VEGF生成,阻断异位内膜血管的生成,降低异位内膜的侵袭和种植能力,从而达到抑制病灶形成和生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EM组及对照组腹腔液及血清VEGF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EM组腹腔液及血清VEG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VEGF在异位内膜组、在位内膜组和对照组均有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33%、46.00%、23.33%,表达强度依次减弱,3组阳性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中任何2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异位内膜组和在位内膜组VEGF表达分泌期强于增生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增生期和分泌期表达强度均较弱,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VEGF在EM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大鼠在位和异位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A(Cyclin A)及P21表达的差异,从细胞周期调控的角度探讨莪术散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机制,以及对其调节作用。方法:用自体移植法建立内异症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成复方莪术散高、低剂量组,孕三烯酮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共5组,以1 mL/100 g灌胃给药。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给药后大鼠在位以及异位内膜组织中Cyclin A及P21的表达。结果:Cyclin 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中其阳性表达率较其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增高,P21蛋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中其阳性表达率较其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明显降低,Cyclin A与P21蛋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中的表达呈负相关;复方莪术散在一定剂量关系上能显著抑制异位组织的生长,缩小异位病灶体积,抑制Cyclin A的表达,提高P21蛋白的表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莪术散可抑制Cyclin A的表达,提高P21蛋白的表达,从细胞周期调控的角度证实复方莪术散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调节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贺克  刘姣  李清  李彩霞  刘丽华 《中国药学杂志》2012,47(17):1381-1385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在位和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表达的差异以及丹莪妇康煎膏对其影响。方法 采用自体移植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孕三烯酮组、丹莪妇康煎膏高剂量组、低剂量组以及假手术组,共5组。给药30 d后,以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大鼠在位以及异位内膜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mRNA表达。结果 丹莪妇康煎膏能显著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9 mRNA的表达(P<0.01),显著升高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mRNA的表达(P<0.01)。结论 丹莪妇康煎膏可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的平衡,这可能是其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桂枝茯苓胶囊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异位内膜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细胞黏附分子-1(ICAM-1)在蛋白水平和转录水平的影响。方法:改进制作大鼠EMs动物模型,ig桂枝茯苓胶囊0.256,1.024 g.kg-1,28 d后取子宫内膜,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内膜组织中MCP-1,ICAM-1的分布和表达;采用RT-PCR检测异位内膜组织中MCP-1,ICAM-1 mRNA的表达。结果:桂枝茯苓胶囊可降低大鼠子宫内膜异位内膜组织中MCP-1,ICAM-1的表达;高、低剂量组可使MCP-1,ICAM-1 mRNA水平显著下降(P<0.01),两剂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桂枝茯苓胶囊可降低EMS异位内膜组织中MCP-1,ICAM-I的表达,降低其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生化汤对血瘀证大鼠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小勤  陈利国  屈援 《中成药》2006,28(9):1330-1333
目的:研究生化汤对血瘀证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二种方法观察生化汤不同剂量(高、中、低)对血瘀证(大鼠)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血管内皮细胞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PECAM-1)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组VCAM-1、ICAM-1、PECAM-1、iNOS高表达,生化汤能减少造模动物VCAM-1、ICAM-1、PECAM-1、iNOS的表达,而且随着药物剂量的减少,各分子表达呈递增趋势,具有量效关系。结论:生化汤能降低血瘀证大鼠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且量效关系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