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林观平  熊亮  李树梅  黄金文  周克元 《肿瘤》2007,27(10):772-776
目的:探求PTEN蛋白的磷酸酶活性对乳腺癌细胞ZR-75-1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分别将野生型PTEN质粒(wt-PTEN)、磷酸酶失活的PTEN质粒(G129R-PTEN)和只具有蛋白磷酸酶活性的PTEN质粒(G129E-PTEN)转染PTEN基因缺失的人乳腺癌细胞株ZR-75-1,Western印迹法检测PTEN蛋白及P397-FAK的表达水平,体外细胞划痕实验观察PTEN磷酸酶活性对ZR-75-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细胞基质黏附试验和人工重组基底膜侵袭试验测定PTEN质粒转染和未转染的ZR-75-1细胞的黏附抑制率和侵袭抑制率,免疫组化法检测MMP-2的水平。结果:wt-PTEN、G129R-PTEN及G129E-PTEN3种质粒均成功转染ZR-75-1细胞并有PTEN蛋白的表达,其中wt-PTEN、G129E-PTEN均能抑制ZR-75-1细胞迁移;wt-PTEN和G129E-PTEN转染细胞之间的黏附抑制率和侵袭抑制率或侵袭细胞相对数均无显著性差异,但与G129R-PTEN转染的和未经转染的ZR-75-1细胞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wt-PTEN和G129E-PTEN质粒转染的ZR-75-1细胞其P397-FAK水平均显著低于G129R-PTEN质粒转染的ZR-75-1细胞;wt-PTEN与G129E-PTEN质粒转染的ZR-75-1细胞MMP-2水平对比于G129R-PTEN质粒转染的和未经质粒转染的ZR-75-1细胞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具有双特异磷酸酶活性的野生型PTEN基因和只具蛋白磷酸酶活性的PTEN基因均能抑制乳腺癌细胞ZR-75-1的迁移,而磷酸酶失活的PTEN基因则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PTEN对乳腺癌细胞转移的影响。方法 脂质体介导法将外源野生型抑癌基因PTEN转染入该基因缺陷的ZR-75-1乳腺癌细胞中,用嘌呤霉素筛选阳性克隆,Western- blot法检测PTEN蛋白表达;重组人工基底膜上检测黏附与侵袭能力。结果 转染后ZR-75-1乳腺癌细胞PTEN蛋白有明显表达;转染后ZR-75-1乳腺癌细胞侵袭抑制率与黏附抑制率分别达70.4 %和60.0 %。结论 PTEN基因对乳腺癌细胞转移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TEN基因的缺失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评价乳腺癌患者发生转移的危险程度。  相似文献   

3.
抑癌基因PTEN对乳腺癌ZR-75-1细胞增殖和转移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n GP  Li XY  Huang JW  Xiong L  Zhou KY 《癌症》2007,26(10):1069-1073
背景与目的:研究表明,抑癌基因PTEN不仅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还能抑制其转移,但其机理还不甚明了.本文研究抑癌基因PTEN对人乳腺癌ZR-75-1细胞增殖和转移的作用.方法:以脂质体介导法分别将野生型PTEN质粒和磷酸酶缺陷的PTEN质粒转染人乳腺癌ZR-75-1细胞,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转染后用嘌呤霉素筛选阳性克隆.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PTEN蛋白的表达.通过细胞-基质粘附实验和人工重组基底膜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粘附抑制率与侵袭抑制率.结果:野生型PTEN质粒转染的ZR-75-1细胞增殖明显被抑制,并伴有部分细胞凋亡;该细胞与未经转染的和磷酸酶缺陷的PTEN质粒转染的ZR-75-1细胞比较.细胞增殖抑制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2.7% vs.0%及2.7%,P<0.01),细胞增殖抑制效应随细胞培养时间与质粒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而磷酸酶缺陷的PTEN质粒转染的与未经质粒转染的ZR-75-1细胞比较,细胞增殖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vs.0%,P>0.05).在两种PTEN质粒转染的ZR-75-1细胞中PTEN蛋白均明显表达,其中转染野生型PTEN质粒的细胞的粘附抑制率与侵袭抑制率分别达65.7%和70.4%,而转染磷酸酶缺陷的PTEN质粒的ZR-75-1细胞的粘附抑制率与侵袭抑制率分别只有8.8%和6.9%(P<0.05).结论:具有双特异磷酸酶活性的野生型PTEN基因对ZR-75-1细胞的增殖和转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抑癌基因PTEN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及作用机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Guo SP  Wang WL  Wang WY  Li QL 《中华肿瘤杂志》2005,27(10):591-594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对肝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调控作用。方法构建野生型PTEN基因和突变型PTEN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WT—PTEN和pEGFP—PTEN;G129R。采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法,分别将上述载体转染不表达PTEN蛋白的人肝细胞肝癌细胞系HHCC,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PTEN蛋白的细胞克隆。以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以Western blot法分析稳定表达PTEN蛋白的肝癌细胞内源性的磷酸化AKT表达水平,同时与未进行基因转染和转染空载体pEGFP-C1的HHCC细胞进行对照。结果稳定表达野生型PTEN蛋白的肝癌细胞,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与转染空载体的HHCC细胞比较,G1期细胞比例显著增高,G2期和S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转染突变型PTEN基因的HHCC细胞,与转染空载体的HHCC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转染空载体的HHCC细胞比较,稳定表达野生型PTEN蛋白的HHCC细胞,其内源性磷酸化AKT水平明显减低;而转染突变型PTEN基因的HHCC细胞,其AKT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野生型PTEN基因对肝癌细胞周期具有调控作用,而突变型PTEN基因丧失对肝癌细胞周期的调控作用;野生型PTEN基因可能通过降低AKT的活化而实现对肝癌细胞周期的调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野生型PTEN基因在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ZR-75-1中对表阿霉素的增敏作用。方法腺病毒介导野生型PTEN基因导入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ZR-75-1,RT-PCR检测PTEN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PTEN蛋白的表达;Ad-PTEN感染联合不同浓度的表阿霉素处理细胞,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和联合效应。结果腺病毒介导的PTEN基因导入法可明显地增加细胞中PTEN基因的表达,野生型PTEN 基因转染联合表阿霉素使乳腺癌细胞MCF-7对表阿霉素的敏感度增加了两倍,而使乳腺癌细胞ZR-75-1对表阿霉素的敏感度增加了十倍。结论腺病毒重组的野生型PTEN基因联合表阿霉素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协同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大肠癌细胞转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1.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转移潜能的大肠癌细胞系内PTEN蛋白的表达水平,说明PTEN蛋白的表达对大肠癌细胞转移潜能的影响,2.用脂质体作载体,将PTEN基因转染大肠癌细胞株LOVO后,采用计数细胞悬液加到粘附底物后20 min和120 min的细胞贴壁数用以测定细胞粘附能力,采用Costar的浸润小室检测PTEN基因转染前后细胞的浸润能力.结果1.转移潜能高的LOVO细胞PTEN的表达量显著低于转移潜能较低的HT-29,LS-174T,2.未转染细胞(LOVO)、转染pcDNA3.0-PTEN的细胞(LOVO/pcD-NA3.0-PTEN)在特异性粘附底物(Laminin)上20 min时贴壁率分别为18.6%±1.4%和13.9%±0.48%(P<0.05),120min时贴壁率分别为71.2%±2.5%和56.0%±1.6%(P<0.05),3.采用Costar的浸润小室对LOVO、LOVO/pcDNA3.0-PTEN细胞的浸润能力分析结果显示细胞悬液静置培养6 h后,对照细胞LOVO浸润穿透多聚碳膜的细胞数为11.7±1.74个,LOVO/pcDNA3.0-PTEN细胞穿透多聚碳膜的细胞数为7.5±1.58个(P<0.05).结论在肿瘤细胞内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与大肠癌的转移侵袭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外源性PTEN基因稳定转染对人卵巢癌A2780细胞周期和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PTEN基因的野生型真核表达质粒pEGFP-C1-WT-PTEN和突变型表达质粒pEG-FP-C1-C124A-PTEN,以脂质体介导法转染体外培养的人卵巢癌细胞株A2780,同时转染空载体pEGFP-C1质粒,以未转染细胞为对照(转染成功后分别命名为WT-PTEN/A2780组、C124A-PTEN/A2780组、pEGFP-C1/A2-780组和A2780组。应用RT-PCR、Western blot方法分析目的基因及其蛋白表达,并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结果:与对照细胞相比,WT-PTEN/A2780组和C124A-PTEN/A2780组PTEN mRNA及PTEN蛋白出现明显的高表达,与对照组细胞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00,P=0.034;t=11.963,P=0.007;t=7.869,P=0.016;t=22.421,P=0.002);WT-PTEN/A2780组细胞生长速度明显慢于未转染A2780细胞,然而C124A-PTEN/A2780组和pEGFP-C1/A2780组细胞生长速度无明显变化。流式细胞术显示WT-PTEN/A2780细胞G1期细胞数增加到(71.18±4.34)%,S期细胞数变为(17.48±1.9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508,P=0.003;t=25.354,P=0.002),提示从G1期到S期发生抑制。结论:野生型PTEN可依赖其磷酸酶活性使A2780细胞在G1/S期发生细胞周期阻滞,并抑制A2780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8.
PTEN基因转染对人膀胱癌细胞系BIU87增殖及侵袭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Zhang JH  Yang WM  Zhou SW  Chen Z 《癌症》2006,25(5):555-559
背景与目的:PTEN(phosphataseandtensinhomologuedeletedfromchromosome10)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个具有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在多种原发性恶性肿瘤和肿瘤细胞株中均存在有较高频率的缺失或突变,其失活与肿瘤的进程和预后相关。本实验研究外源性PTEN转染后,人膀胱癌细胞系BIU87增殖和侵袭活性的改变。方法:将携有PTEN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Bp-PTEN转化大肠杆菌DH5α并扩增,抽提纯化质粒并进行酶切鉴定,pBp-PTEN体外转染BIU87细胞(pBp-PTEN-BIU87),筛选稳定转染的细胞并扩增培养,以转染了空质粒pBp的BIU87细胞(pBp-BIU87)和正常BIU87细胞为对照,用RT-PCR检测PTEN的表达情况,并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法)和细胞侵袭实验分别检测PTEN基因转染前、后BIU87细胞增殖和侵袭活性的变化。结果:pBp-PTEN的酶切鉴定证实含有目的基因PTEN;pBp-PTEN-BIU87细胞的RT-PCR产物经凝胶电泳有明显的阳性条带,而对照组则无;MTT发现,pBp-PTEN-BIU87细胞在第2、3和4天的吸光度(A值)明显低于两对照组(P<0.05),以正常BIU87细胞为对照,PTEN基因在第1、2、3、4天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4.27%、18.92%、19.54%、17.69%。细胞侵袭试验显示,各组细胞浸润穿透ECM膜的数目:pBp-PTEN-BIU8为39.3±7.7,BIU87和pBp-BIU87分别为48.1±13.2和48.9±11.0,pBp-PTEN-BIU87细胞明显少于两对照组(P<0.05)。结论:抑癌基因PTEN转染能降低膀胱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活性。  相似文献   

9.
Yang ZF  Yi JL  Li XR  Xie DX  Liao XF 《中华肿瘤杂志》2005,27(5):273-275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PTEN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失巢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携有野生型PTEN基因及无磷酸活性的突变型C124A-PTEN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SMMC-7721细胞,利用Western印迹杂交法,检测PTEN蛋白表达与蛋白激酶B(PKB/Akt)、焦点黏附激酶(FAK)磷酸化水平的变化,并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分析各种细胞在黏附与失黏附状态下的凋亡。结果 与对照细胞相比,转染野生型PTEN的SMMC-7721细胞中,FAK和Akt的磷酸化水平分别降低了65.2%和89.1%,且失巢凋亡率由9.5%增至31.3%;而转染C124A-PTEN的SMMC-7721细胞中,FAK和Akt的磷酸化水平及失巢凋亡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抑癌基因PTEN可依赖其磷酸酶活性抑制FAK和Akt的磷酸化,并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失巢调亡。  相似文献   

10.
野生型PTEN基因高表达对膀胱移行细胞癌EJ细胞的抑癌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0  
目的 探讨外源性野生型人酪氨酸磷酸酶(PTEN)基因的高表达对膀胱移行细胞癌EJ细胞的抑癌作用。方法 利用携带人PTEN基因的野生型、磷酸酶域突变型质粒体外分别转染人膀胱移行细胞癌EJ细胞。Western blot检测目的基因PTEN的表达,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及超微结构变化;MTIO法检测细胞增殖率及转染细胞对吡柔比星(THP)和丝裂霉素(MMC)的敏感性;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蛋白的表达。以空载质粒作为对照。结果 质粒转染后,EJ细胞的PTEN蛋白表达上升75.0%。转染野生型质粒后,EJ细胞异型性低,出现典型凋亡小体,细胞增殖率下降40.1%,bcl-2蛋白表达被下调,并提高了对THP和MMC的敏感性。而转染突变型质粒的EJ细胞则无此作用。结论 野生型PTEN基因在体外对膀胱移行细胞癌EJ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诱导细胞凋亡,磷酸酶域突变型PTEN基因无此作用。野生型PTEN的抑癌作用可能与其对bcl-2蛋白表达的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1.
12.
我院1975年6月~1990年7月共收治食管平滑肌瘤10例,占同期食管肿瘤总数的0.192%(10/1092)。位于食管上段2例,中段5例,下段3例。X线食管钡餐造影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行食管粘膜外肿瘤摘除9例,食管部分切除1例,效果良好。本文就其诊断与手术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 研究仙人掌原液的毒性。 材料与方法: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大鼠30 d喂养试验。 结果: 仙人掌原液雌、雄小鼠LD50均大于20.0 g/kg,属无毒物质;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显示该样品30 d喂养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未见毒性作用。结论: 在本次实验条件下,仙人掌原液为无毒物质,未显示有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Chronic experiments on CBA and C57B1 mice and acute experiments on CBA mice established: (a) carcinogenic effect of sodium nitrite given continuously with drinking water (0.1; 1.0 and 10.0 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morpholine fed with bread, and (b) endogenous synthesis of nitrosomorpholine as a result of simultaneous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 of same doses of sodium nitrite and morpholine. Also, nitrosomorpholine and N-nitrosodimethylamine synthesis was observed in vitro following addition of low-dose sodium nitrite, morpholine and amidopyrine to human gastric juice. Carcinogenic hazard associated with low-dose nitrite consumption in human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通过总结胰头癌病人的临床表现和影象学检查结果来评价手术切除的可能性。方法总结32例胰头癌病人的临床表现和CT、磁共振(MRI)检查结果,判断肿瘤是否已发生邻近浸润或远处转移,以此来评价其手术切除的可能性。结果在22例作CT检查的病例中,判断正确的为17例,准确率为77.3%。作MR检查9例,全部判断正确,准确率为100%。结论某些特殊的临床表现和CT、MR检查对判断肿瘤是否发生邻近浸润或转移有较大价值,为术前评价手术切除的可能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背景与目的:研究仙人掌原液的毒性。材料与方法:小鼠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仙人掌原液雌、雄小鼠LD50均大于20.0 g/kg,属无毒物质;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显示该样品30 d喂养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未见毒性作用。结论:在本次实验条件下,仙人掌原液为无毒物质,未显示有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胆囊癌的防治方法。方法分析29例胆囊癌病人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结果。结果术前诊断明确者21例,剖腹探查发现已属晚期,9例为Ⅳ期行根治术,12例为Ⅴ期未行根治术,均于术后1年内死亡。术前怀疑胆囊癌者5例,剖腹探查冰冻切片证实为Ⅴ期及Ⅳ期者各1例,Ⅴ期未行根治术,Ⅳ期行根治术,均于术后1年内死亡;Ⅲ期者3例,行胆囊癌根治术分别于术后10月、13月、17月死亡。2例术中冰冻切片发现的Ⅱ期胆囊癌,行胆囊癌根治术,分别于术后23月、26月死亡。1例意外胆囊癌属Ⅰ期胆囊癌,术后5年半死亡。结论要减少胆囊癌危害,重在及时治疗胆囊结石。  相似文献   

19.
20.
中晚期贲门癌148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贲门癌手术治疗影响生存率的因素 ,提供今后工作参考。方法 对 14 8例经手术治疗的贲门癌患者进行术后并发症、绝对生存率的X2 检验。结果 本组切除率为 94.5 9% ,近半胃切除占 72 .14 %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67.9%、45 %和 2 4.3 %。病期、外侵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对 5年生存率有显著影响 (P <0 .0 1)。术后并发症以吻合口瘘及肺癌并发症为多见 ,其发生率为 3 .6% ,手术死亡率 1.4%。结论 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 ,根治手术和术后积极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