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总结了近年来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的发展,介绍了以双辉工艺在钛及钛合金表面形成阻燃合金,采用无氢渗碳在钛及钛合金表面形成高硬抗磨层,在纯铁、碳钢等基材表面形成时效硬化高速钢,在纯铜表面形成Ti-Cu耐磨合金等表面冶金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在Q235钢表面制备Ni-Cr合金渗层,对合金渗层的组织特征、成分和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i-Cr合金渗层与基体呈现良好的冶金结合状态;渗层中Ni,Cr元素含量由表及里逐渐减少,厚度约为30μm,渗层主要物相为Ni2.9Cr0.7Fe0.36.电化学极化试验表明经Ni-Cr共渗处理后试样的耐蚀性明显优于基材,且Ni-Cr合金渗层的保护效率高达99.7468%,而孔隙率仅有0.2%.  相似文献   

3.
钛合金常规表面改性技术多存在与基体结合强度差的不足,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铬则可解决这一问题。为此,利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对Ti6Al4V合金表面渗铬,通过正交试验优选了最优渗铬工艺主参数,对渗层的抗高温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从渗层厚度和与基体结合强度方面得到了最优工艺参数:源极电压950V,工件电压400V,气压...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钛合金表面加弧辉光离子无氢渗镀碳、双层辉光离子无氢渗碳、双层辉光离子渗铬、渗铜等 表面处理的新方法;检测结果显示在钛合金表面均形成了梯度合金层,进一步检测表明,表面渗镀合金层对 改善钛合金耐磨、耐蚀和阻燃性均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纯铜双层辉光离子渗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纯铜表面制备Cu-Ni合金层的新方法,讨论了Cu-Ni合金层的组织、成分和性能特点,分析了辉光放电条件、源极溅射率及表面金属势对Cu-Ni合金层形成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渗层厚度及渗层质量与辉光放电条件有关,在保证渗金属温度的前提下,应尽可能提高源极电压,降低试件电压.此外,该工艺还具有渗速快、效率高、无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表面冶金高速钢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表面冶金高速钢的形成方法,其主要过程是采用先进的双层辉光离子涌金属技术,首先对金属材料表面进行合金化处理,使其表面形成一个含高速钢主要成份的合金层,然后通过渗碳使其表面达到高速钢成份。  相似文献   

7.
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55,自引:2,他引:53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已成功地在普通碳钢表面形成高速钢、其中包括时效硬化高速钢、不锈钢以及镍基合金等;该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手用锯条和机用锯条,使其齿部形成高速钢,锯条不仅具有高速钢的切削性能,而且柔韧不断;钛合金表面经离子渗钼等工处理后,Ti6Al4V的耐磨性得到大幅度提高;经离子渗铌等工艺处理后,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抗高温氧化性能明显改善。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的基础上,又发展了加弧辉光离子渗金属,双辉钎焊技术,双阴极辉光放电超硬薄膜合成技术,以及陶瓷表面金属化和异性材料焊接技术等。  相似文献   

8.
吴凯峰 《材料保护》2005,38(12):73-73
该技术利用低真空中稀薄气体辉光放电产生的离子轰击钛合金表面,使工件加热到所需温度,对钛合金进行时效。同时表面渗入合金元素后,在整体时效强化的同时,可获得表面耐磨层,从而延长钛合金工件寿命。渗层厚度:50—200μm;渗层硬度:400~800HV。  相似文献   

9.
Q235钢表面TiN陶瓷化与Cr-Mo共渗表面强化耐腐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 《材料工程》2007,(11):66-71
介绍了一种在Q235钢表面用等离子直接复合渗镀合成氮化钛的方法.该工艺方法形成的组织是Ti固溶体扩散层上分布弥散细小氮化钛颗粒和表面氮化钛沉积层,沉积层与渗层和基体为冶金结合,不会产生剥落.渗镀层表面硬度1600~3400HV.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渗镀层表面为纯氮化钛层,(200)晶面的衍射峰最强,具有明显的择优取向.在Q235钢表面进行双层辉光离子铬钼共渗,表面Mo含量达到4%(质量分数,下同),Cr含量达到12%.然后进行超饱和渗碳,表面含碳量达到2.0%以上,超过平衡碳计算值.随后进行淬火 低温回火热处理,使表面合金层获得马氏体基体上均匀分布的细小弥散碳化物组织,没有共晶莱氏体.经X射线衍射分析,渗层碳化物类型为M23C6,M6C和M2C,尺寸小于5μm.表面硬度达到1100HV.将等离子复合渗镀合成氮化钛试样与双层辉光离子渗铬试样,在10%硫酸、5%的盐酸、3.5%NaCl水溶液和H2S富液(含H2S 5~8g/L,NH3·H2O20g/L)中,进行电化学腐蚀实验.结果表明,渗镀试样比铬钼共渗试样耐蚀性能分别提高了84,11.67,1.15,21.15倍.  相似文献   

10.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在表面合金化领域中的一项最新技术。该技术已获得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士及比利时等国专利权。 本文主要介绍了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工业用钢铁材料和零件表面进行合金化的研究及其在工业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高原 《材料保护》2007,40(7):8-11
介绍了一种在Q235钢表面用等离子直接复合渗镀合成氮化钛的方法.该工艺方法形成的组织是Ti固溶体扩散层上分布着氮化钛颗粒和氮化钛沉积层,沉积层与基体为冶金结合.渗镀层表面硬度为1 600~3 400 HV.将形成的氮化钛试样与表面进行双层辉光离子铬钼共渗及后续强化处理的试样进行电化学测试和耐腐蚀试验对比,结果表明:在10%硫酸、5%盐酸、3.5%NaCl水溶液和H2S富液(含5~8 g/LH2S,20 g/L NH3·H2O)中,渗镀试样比铬钼共渗试样耐蚀性能分别提高了84.00,11.67,1.15,21.15倍.  相似文献   

12.
利用等离子辉光放电溅射技术,在碳钢表面复合渗镀形成TiN扩散层和沉积层.表面成分检测渗镀层呈梯度材料分布,表面钛原子和氮原子之比,符合TiN相结构.渗镀层总深度约有15μm,表层TiN约有4μm.渗镀层成分检测表明,与基体之间呈梯度分布.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渗镀层表面为TiN,其中(200)晶面的衍射峰最强,具有明显的择优取向.TiN复合层在H2S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表明:辉光合成的TiN涂层可以提高材料在富液溶液中的耐蚀性能,与PVD沉积TiN试样和基体低碳钢试样相比耐蚀性分别提高了5.76,49.76倍.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马氏体不锈钢的耐蚀和耐磨性能,选择40Cr13不锈钢为基材、纯铌板为靶材,采用双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在不锈钢表面制备合金化层.用SEM、GDOES、XRD等方法分析渗铌温度对铌合金层组织、成分、相组成、表面形貌及硬度的影响,并对渗层形成机制及表面硬化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900~1 000℃形成的铌合金层组织均匀致密,合金层主要由Nb2C、Nb C、Fe2Nb、Cr2Nb及铌组成;合金层表面粗糙度随渗铌温度的提高而增加;合金层厚度随渗铌温度改变发生不同变化规律,950℃渗铌形成的渗层约13μm,900和1 000℃渗铌后合金层厚度均为7μm左右;不同温度渗铌后试样的表面硬度与基体相比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1 000℃渗铌后试样表面硬度高达约985 HV0.025,900℃渗铌后约758 HV0.025,而950℃渗铌后表面硬度最低,约698 HV0.025.  相似文献   

14.
将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及Back propagation(BP)算法应用于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工艺的研究,并针对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极小的缺点,提出一种新的动态退火算法优化网络的训练,进而建立了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工艺参数与渗层元素总质量分数、渗层厚度和表面硬度之间的数学模型,最后将模拟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和误差分析, 证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5.
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TiAl合金表面渗入铬元素,形成合金层。研究了温度、气压、源极电压、阴极电压等工艺参数对渗层成分、厚度及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源极电压700V、阴极电压450-280V、极间距18mm、试样温度1050℃、工作气压25Pa和保温时间4h的工艺参数条件下,渗铬层厚度可达60μm,渗层成分呈梯度分布,表面硬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辉光等离子体形成TiN/Ti复合渗镀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燕萍  徐晋勇  高原  徐重 《材料导报》2005,19(2):112-114
利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和空心阴极效应,在低碳钢表面形成TiN/Ti复合渗镀层.用LEC图像分析仪、M-400-H1、GDA750型辉光放电光谱成分分析仪和WS-97型发射划痕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表明:TiN/Ti复合渗镀层厚度约7μm左右;表面Ti含量达65%,N含量达18%,Ti和N原子按一定的重量百分比呈梯度分布;渗镀层表面形貌是均匀致密细小的胞状物组织,表面越粗糙,胞状组织也粗大,反之则细小;表面硬度在1600~3000Hv之间;渗镀层与基体是冶金结合,不仅具有高硬度而且膜基结合强度也非常好.  相似文献   

17.
金属表面双辉低温等离子渗铬可提高金属耐蚀性,且不损坏其组织和性能等.在650℃对40Cr钢表面进行双辉低温等离子渗铬,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辉光放电剥层成分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及电化学腐蚀性能测试对渗铬试样的形貌、成分、元素分布、相结构和耐蚀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0Cr表面沉积层厚4~5μm,沉积层与基体间出现少量的脱碳层,基体组织均匀、晶粒细小;渗镀试样内铬元素呈梯度分布;基材渗铬后表面铬含量提高,渗铬试样氮化后表层物相以CrN为主;与基材相比,渗铬试样在1 moL/L NaCl溶液中的抗点蚀能力增强,耐腐蚀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 离子镀是七十年代国际上新发展起来的一项制备薄膜新技术,用它镀制的金属或合金薄膜具有耐磨、耐蚀、耐热、良润滑、色泽鲜艳和与基体结合牢固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轻工、机械、冶金、电器等工业部门。 离子镀的原理是在真空容器中充以一定压强(约10-2托)的特定气体,然后将沉积材料加热蒸发,并在被沉积零件与坩埚之间施加数千伏的直流电压,使空间气体和蒸汽电离,形成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处于负电位的被沉积零件被等离子体包围,它们之间隔一层主要电位降落的阴极暗区,等离子体中的正离子被加速而轰击到零件表面,形成与基体材料牢固…  相似文献   

19.
钛合金表面加弧辉光离子渗镍铬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加弧辉光离子渗金属新技术处理钛合金Ti5Al2.5Sn表面,研究了渗层的相组成特点,成分分布情况,评价了改性层的磨擦摩损性能,及与钛合金基体间的接触腐蚀相容性等。结果表明加弧辉光离子渗技术可以快速地在钛合金表面获得NiCr镀渗复合层。渗层由Ni3Ti等金属间化合物组成,其硬度、耐磨性能均高于离子注氮层,具有较高的抗含Cl^-1水溶液腐蚀性能,在含Cl^-1腐蚀环境中与钛合金基体接触相容。  相似文献   

20.
通过双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对Ti2Al Nb合金进行等离子渗碳,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分析和线扫描等手段来分析渗碳层的微观形貌、元素分布和表面相组成,并且利用冲蚀磨损试验来对比两者的抗冲蚀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等离子渗碳可以在基体表面形成一个大约30μm的渗碳层;基体显微硬度为393 HV0.1,渗碳层的硬度则达到979 HV0.1;Ti2Al Nb合金抗冲蚀磨损能力在渗碳后有了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