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李梅 《移动通信》2015,(2):3-6,12
主要对TD-LTE系统F频段与GSM900系统间的干扰隔离问题进行分析。首先提出了TD-LTE宏基站与GSM900系统共址时干扰隔离距离理论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对F频段与GSM900的隔离距离进行多次验证测试研究,对比分析各种隔离距离场景下的LTE网络吞吐能力。通过LTE网络建设中的实施应用,最终给出了TD-LTE室外宏站(F频段)与GSM900系统共站时的干扰隔离结论。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国移动对TD-LTE扩大规模试验网的结果,室外基站基于F和D频段进行部署,结合现网TD-SCD-MA的时隙配比,对不同频段进行了时隙配比说明.现阶段无线网络只要覆盖数据热点区域,就会有部分站点共站址,TD-LTE将会面临多系统干扰.主要从指标要求、频段干扰以及与其他系统的隔离距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根据不同覆盖场景,建议选用不同的天线类型,解决共站址时多系统间干扰和天面紧张问题.  相似文献   

3.
根据工信部的TD-LTE(分时长期演进)频段划分,F、D频段的TD-LTE将会用于室外覆盖,系统间的干扰将会变得愈加突出。文章分析室外组网情况下TD-LTE在F和D频段上与异系统的干扰,简要介绍TD-LTE干扰的分类和分析的主要方法;使用MCL(最小耦合损耗)方法计算LTE与异系统的干扰隔离度,并给出TD-LTE与异系统之间的干扰隔离距离的计算结果。最后结合工程实际,归纳出针对系统间干扰的可选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张臻 《电信快报》2014,(12):13-15
介绍现网各系统干扰的基本情况,描述TD-LTE系统干扰产生的原因、分类及危害。以TD-LTE系统的F频段(1.9 GHz)为例,介绍GSM900和DCS1800两个系统与F频段的TD-LTE系统共存时产生的系统间干扰,说明这些干扰对TD-LTE系统的影响,对所产生的危害进行分析,提出干扰解决方案,以降低系统间干扰对网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TD-LTE部署的频段主要为:1880~1920MHz、2300~2400MHz和2500~2635MHz三个波段.由于历史原因,大量其他业务已被部署在这些频段及相邻频段,因此TD-LTE将不可避免会存在系统间干扰问题.本文从实际应用出发,深入研究TD-LTE系统间产生、分析方法以及干扰规避措施,希望对TD-LTE后续网络优化工作中在降低干扰方面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TD-LTE采用F频段组网面临着较为复杂的干扰问题,异系统干扰将会导致系统吞吐能力的下降。本文对TD-LTE F频段的干扰原因进行分析,并通过现网测试确认相关干扰源,最后提出TD-LTE系统与其他各系统的隔离度要求及F频段天面规划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7.
刘阳  李冰琪  方箭 《火控雷达技术》2015,(2):101-106,111
TD-LTE系统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TD-SCDMA的演进系统。根据国家相关政策,2300-2400MHz频段可能成为TD-LTE系统首选工作频段,但是,我国在2300-2400MHz频段已经部署了一定规模的军用脉冲式雷达。本文针对在2300MHz-2400MHz频段上,TD-LTE系统和雷达可能发生的相互干扰问题,进行了干扰分析的确定性计算,并且仿真TD-LTE系统和雷达的相互干扰结果,分析了两个系统在互不干扰条件下部署的物理间隔,最后分析了TD-LTE系统和雷达干扰可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邢强强  李新 《移动通信》2012,36(18):27-31
文章基于地铁室内分布系统建设中引入TD-LTE系统的背景下,针对地铁场景下TD-LTE系统引入后对民用通信系统与地铁专用通信系统可能产生的干扰情况进行分析,计算地铁场景下各通信系统间干扰的隔离度需求,并给出TD-LTE系统建议采用的频段。  相似文献   

9.
TD-LTE与TD-SCDMA系统同频段共存时,为避免交叉时隙干扰,要求TD-LTE系统与TD-SCDMA系统上下行时隙转换点对齐.按照3GPP标准现有的配置模式,将空置6~8个TD-LTE OFDM符号的资源.结合我国TD-SCDMA网络现状及TD-LTE可能的引入方式,本文对规避交叉时隙干扰的方法进一步分析研究,提...  相似文献   

10.
当今频段资源已成为移动通信各大运营商相当稀缺的资源,各制式的通信系统之间的频率间隔变得很小,相邻频段的通信系统相互间容易形成杂散干扰和阻塞干扰。共同工作于2.4GHz频段的TD-LTE与WLAN系统,如果没有对相互间产生的杂散干扰和阻塞干扰进行控制,对彼此的通信质量有较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WLAN带外干扰对TD-LTE的影响,研究如何控制WLAN干扰值以保证TD-LTE系统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1.
处理好TD-LTE与WLAN的干扰是解决中国移动四网协同的重要问题,主要对TD-LTE与WLAN基站间的干扰进行分析。首先分析了干扰的类型,然后具体介绍了WLAN与TD-LTE的干扰分类及规避措施,最后结合测试得出两系统的隔离措施。  相似文献   

12.
干扰是影响移动通信网络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从移动通信系统间干扰的基本原理、干扰的原因、分类以及分析方法出发,讨论了TD-LTE作为新的无线通信标准制式,如何克服异系统间各种干扰,并详细分析了异系统(主要是DCS1800和GSM900系统)对F频段的TD-LTE系统的干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李雪 《电子世界》2014,(4):28-28
本文介绍了TD-LTE系统的基本架构、三大关键技术及使用频段,TD-LTE基站的电源系统由高低压配电设备、整流器、直流配电设备、蓄电池、备用发电机组、交流部间断电源灯组成。文章给出了TD-LTE室外站和室内站电源改造方案,对相关的通信设计及施工人员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Q/V频段5G基站与非静止轨道(NGSO)卫星星座系统地球站之间的同频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5G基站协作的干扰规避方法。由多个5G基站组成基站簇,通过簇内基站间协作设置空间隔离来减缓5G基站对地球站的有害干扰。以OneWeb星座系统作为受扰系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干扰减缓效果。结果表明,当干噪比门限值为-12.2 dB时,所提方法能够将OneWeb地球站的干扰发生概率减小30%。  相似文献   

15.
陈霞 《电信科学》2012,28(3):91-98
首先对室内环境中TD-LTE与WLAN共存场景进行了干扰分析,并给出了通过确定性分析方法得出的TD-LTE与WLAN共存的隔离度要求,然后分别针对合路部署和独立部署两种场景进行了测试分析,最后给出了TD-LTE和WLAN室内部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EGSM/TD-LTE双模双连接手机,研究了手机近场的电磁兼容问题。首先构建了EGSM和TD-LTE两个模式的手机近场电磁兼容问题的评估模型;其次基于该评估模型研究了近场射频干扰与双模双连接手机接收性能的关系,当EGSM的发射功率为30dBm,TD-LTE系统的接收灵敏度会恶化2dB;最后给出了一种提高多频段双天线隔离度的解决方案,并通过仿真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双模双连接手机的天线隔离度,从而克服双模双连接手机的电磁兼容问题。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个干扰受限的网络,TD-LTE 网络质量保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干扰排查工作也成为贯穿TD-LTE网络建设及优化全程的重要工作。本文在分析TD-LTE系统干扰表象及原因基础上,针对传统干扰排查流程中的弊端进行深入探讨,在实践中研究采用底噪监控排查方法开展TD-LTE系统干扰排查研究,有效提升干扰排查效率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现行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CBTC)部署于2.4 GHz免执照频段,易受手持Wi-Fi热点干扰,已造成深圳和北京多起地铁紧急制动事故.在1785~1805 MHz频段同频邻频先用通信系统的干扰下,为CBTC系统选择合适的部署频段、工作带宽和布站间隔,提高其系统吞吐量并降低紧急制动概率十分必要.针对该问题,首先通过分析确定干扰研究场景,并基于确定性计算的方法得到干扰方和CBTC列车端之间的安全隔离,随后通过系统级仿真比较不同条件下CBTC系统下行链路的吞吐量和CBTC系统紧急制动概率,得到适合CBTC部署的工作频段、带宽和布站间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