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目的 :观察电刺激小脑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及其对脑血流的影响。方法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对3 5例急性脑梗塞治疗 ,并设对照组。治疗前后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对治疗组其中 2 0例行经颅多谱勒超声 (TCD)检测 ,观察治疗前后大脑前动脉 (ACA)、大脑中动脉 (MCA)和大脑后动脉 (PCA)平均血流速度 (Vm)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 (P <0 0 5 ) ;ACA及MCA平均血流速度增加 (P <0 0 5 )。结论 :电刺激小脑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肯定 ,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促神经功能恢复 ,并改善脑血流、脑循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应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吩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3例,应用电刺激小脑顶核,连续14d;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基础药物治疗。结果:按FMA及Barthel(BI)评分,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及ADL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刺激小脑顶核是治疗急性脑梗死“非药物”治疗的一条有效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头痛的效果。方法将78例外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的头痛患者按住院号单双数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脑循环治疗仪行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头痛缓解时间及程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头痛分级程度较对照组轻。结论脑循环治疗仪电刺激小脑顶核可改善脑部供血及脑代谢,缓解了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的头痛症状。  相似文献   

4.
电刺激小脑顶核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2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小脑顶核(fastigial nucleus,FN)可能在脑血流量的调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顶核电刺激(fastigial nucleus stimulation,FNS)可增加大脑血流量[2J。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神经科常见的一组以眩晕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治疗主要采用扩血管、活血化瘀类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并观察治疗前后脑血流速度的变化与平均住院天数,以探讨FNS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应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3例,应用电刺激小脑顶核,连续14d;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基础药物治疗.结果按FMA及Barthel(BI)评分,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及ADL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刺激小脑顶核是治疗急性脑梗死"非药物”治疗的一条有效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程明珍 《现代护理》2007,13(1):12-13
目的 探讨电刺激小脑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干预的作用。方法 选择100例脑卒中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随机分为2组,50例接受电刺激小脑治疗(治疗组),5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在病后第4天进行电刺激小脑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随意自我锻炼,2组治疗10d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循环动力学参数CVDI变化的比较。结果 治疗组明显比对照组提高(P〈0.001),并发症明显减少,治疗组住院时间平均为17.52d,对照组为29.46d。结论 电刺激小脑治疗脑卒中能明显改善神经传导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微循环。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大量实验研究表明 ,小脑顶核刺激具有调节和扩张血管的功能 ,可以明显增加局部脑血流量 ,其机理可能是脑内固有的神经传导通路受到刺激以及通过脑循环和脑血管自动调节、相互作用的结果[1 ] 。但目前尚未见到小脑顶核刺激能否改善脑血管内皮功能的报道。本研究采用高分辨超声技术和肱动脉充血反应法 ,观察脑循环功能治疗仪低频电刺激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患者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 ,以探讨其对老年TIA患者血管的保护作用机制。对象与方法一、病例选择选择 2 0 0 1年 2月~ 2 0 0 2年 1 0月于我科住院的 44例 60…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小脑顶核(fastigialnucleus,FN)可能在脑血流量的调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犤1犦,顶核电刺激(fastigialnucleusstimulation,FNS)可增加大脑血流量犤2犦。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神经科常见的一组以眩晕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治疗主要采用扩血管、活血化瘀类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并观察治疗前后脑血流速度的变化与平均住院天数,以探讨FNS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电刺激小脑治疗脑梗死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邓彦  叶斌主 《现代康复》2001,5(2):87-87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报道证明电刺激动物脑不同部位可以明显增加局部脑血流量(rCBF),改善脑循环,而对rCBF有强大影响的神经控制中枢位于小脑顶核(FN),提示电刺激小脑FN可能对脑缺血有益。根据这一研究,我们应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脑梗死的疗效与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电刺激小脑顶核对急性脑梗死 ( ACI)患者的疗效与机制。方法 80例 ACI患者随机分为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组 ( 4 0例 )和常规治疗对照组 ( 4 0例 )。分别观察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脑动脉血流量、脑电地形图及呼吸、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气等生理参数。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脑动脉血流量、脑电地形图较刺激前有明显改善 ,且明显优于对照组 ( P<0 .0 1)。而呼吸、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气等生理参数较刺激前无明显差异。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可有效改善 ACI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流动力学指标 ,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电刺激小脑顶核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脑血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观察轻度认知障碍(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患者电刺激小脑顶核后脑血流的变化情况,探讨慢性脑缺血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科门诊与病房的MCI患者30例,符合美国Mayo神经病学研究中心提出的MCI诊断标准及国内张明圆等根据文化程度对痴呆的评分标准,无心脑血管疾病史,无神经功能缺损。30例MCI患者接受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10d,治疗前后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结果:MCI患者治疗前TCD检查异常率为90%(27/30),治疗后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脑血流速度为(58.7±9.9),(38.7±8.1)cm/s,比治疗前犤(43.6±8.9),(28.6±5.1)cm/s〗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7.369,5.376,P<0.05)。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能增加MCI患者脑血流量,可能对MCI患者的认知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2.
中频电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朝晖  王俊卿 《现代康复》2001,5(5):36-36,44
目的:观察中频电疗对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inswanger病)患者脑血液动力学指标(CVDI)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评定其治疗效果。方法:确诊的Binswanger病患者53例,颈部中频电疗前、后分别进行CVDI检测及Bathel指数评定。结果:自身前后对照比较,中频电疗后平均血流量(Qmean)显著增加,脑血管外周阻力(RV)及动态阻力(DR)均下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后显著提高。结论:中频电颈部治疗可改善脑血流量及微循环状态,改善脑血管调节功能并显著提高Binswanger病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超声与脑循环动力学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循环动力学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分析586例高血压病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发生率及脑循环动力学(CVA)并与200例健康成人对照。结果:随颈动脉IMT增厚和斑块分级增加,患者脑平均血流速度(Vmean),脑平均血流量(Qmean)明显降低,而脑血管床特性阻抗(Zc),管壁弹性波波速(Wv)及外周阻力(R)明显升高,颈动脉IMT与CVA密切相关。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造成脑供血障碍和脑循环动力学异常的重要因素,颈动脉超声检测对于防治高血压合并脑血管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科于1998年10月~2001年2月应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经皮电刺激小脑顶核辅用中药治疗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电刺激小脑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是一种新型电刺激治疗设备,通过体表电极无创伤引入小脑顶核区,可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认知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4例DEACM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和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均治疗20 d。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Barthel指数和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增高(P0.05),并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能提高DEACMP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7.
足部热水浴对脑血管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热水浴对脑血管动力学的影响,采用上海研制的CW-100脑血管动力学参数分析仪,对3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定量分析足部热水浴前后脑血管血流速度、血流量、外周阻力及血管弹性变化。结果表明,治疗后平均脑血流速度、外周阻力均有明显改善,达到治疗效果。但特征性阻抗变化不明显,说明血管弹性变化不大,血流速度增加,符合脑动脉的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18.
张雪梅  薛岗  郑萍 《华西医学》2006,21(4):807-808
脑血管疾病是当今威胁人们生命及影响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之一,是造成残疾的首要原因[1],脑梗塞恢复期患者常常生活不能自理,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我们应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电刺激小脑顶核(Fastigial nucle-us stimulation,FNS)对脑梗塞恢复期患者进行治疗,临床观察,FNS对脑梗塞恢复期患者康复有一定疗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1研究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03年2月至2004年10月在我院老年病科住院的脑梗塞恢复期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2],并经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电刺激小脑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干预的作用.方法 选择100例脑卒中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随机分为2组,50例接受电刺激小脑治疗(治疗组),5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在病后第4天进行电刺激小脑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随意自我锻炼,2组治疗10d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循环动力学参数CVDI变化的比较.结果 治疗组明显比对照组提高(P<0.001),并发症明显减少,治疗组住院时间平均为17.52 d,对照组为29.46 d.结论 电刺激小脑治疗脑卒中能明显改善神经传导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微循环.  相似文献   

20.
厉办办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4):55-55,58
目的 观察电刺激小脑顶核对失眠的疗效。方法 选择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4—05/2005—03收治的失眠患者15例,应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电刺激小脑顶核,将两个电极置于耳后乳突处,模式:1;比率1:2;频率136Hz,时间20—30min,治疗强度:耐受量。1次/d,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评估疗效(痊愈:症状消失,睡眠〉6h;显效:睡眠4.0—5.0h;好转:症状减轻,睡眠有所改善;)。结果 15例令部进入结果分析。治疗后痊愈2例,显效6例。好转4例,无效3例。结论 电刺激小脑顶核对失眠有显著疗效,可延长睡眠时问,使入睡容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